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bbc纪录片毕加索观后感

观后感2018-04-28 09:18书业网

篇一:从《BBC艺术的力量》看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与创作(1)

从《BBC艺术的力量》看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与创作

41401000经济学基地班 戈雅

偶然间老师在课上提到了《艺术的力量》,说这个纪录片记录了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一些有趣的人生经历及作品,我便马上对这个记录片产生的浓烈的兴趣,上课回到寝室就打开电脑看这个纪录片,看了第一集对卡拉瓦乔的介绍便已经被其深深吸引。

该纪录片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见解,置身于波澜壮阔无限壮丽的历史宏大背景,以艺术家们的自成一派,风格鲜明的画作为实在引线,从容道来艺术大师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以及他们在创作中所追溯出的灵感来源,再现Caravaggio(卡拉瓦乔)、Bernini(贝尼尼)、Rembrandt( 伦勃朗)、David(大卫)、Turner(透纳)、Van Gogh(梵高)、Picasso(毕加索)、以及Rothko(罗斯科)8名艺术家非同凡响的人生艺术历程————他们肆意狂飙的灵感,曲折的人生经历正是艺术的伟大力量来源,而艺术的力量又再塑了他们的生活,改造乃至拯救了他们的灵魂。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伦勃朗。 伦勃朗出身贫微,是九个孩子大家庭中最小也是最为聪颖的一个。对绘画的痴迷使得他14岁就辍学,立志成为画家。从学徒开始,伦勃朗就深深爱上了油画颜料的魔术。原本轻快柔和的音乐陡然变得急促,研磨、调和、飞速挥动的笔刷,手掌投下的阴影,画面交错间,无数色彩纷呈至眼前,棕褐,鹅黄,鎏金,瑰红,特写镜头下,颜料闪耀着瑰丽至极的光泽,予人以极具视觉冲击的美感,也隐含着对伦勃朗作为色彩操控妙手的美誉。但对色彩的轻重厚薄有着细腻独到的感受,还不是他成为艺术大家的主要原因。在同时代的大家们鲁本斯、范戴克等人画着一张张犹如面具的极其枯燥乏味的的人脸,画作中鲜有人物感情的时候,伦勃朗的画笔则攫取到了人心最深处的真性情。

他的画作《皮草商人尼克劳斯鲁特》,从被细腻描绘得奢华如河流的皮草,在静电中竖立的皮草毛发,到鲁特一丝不苟的胡子,如同貂一般锐利的眼神,精明而不耐烦,绝妙地表现了资本主义初期商人们的英雄气概,以及既想标榜自己仍是基督的虔诚信徒同时又想尽可能不留痕迹地炫耀自身巨大财富的心理。

此外还有为一个老妇人作的肖像,伦勃朗以大胆的笔触描绘她的眉毛和松垮的眼皮,略带茫然的眼神和令人心悸的脆弱。此刻的伦勃朗正是一个洞悉人性的心理学家。

1630年的阿姆斯特丹,借着新航路开辟的东风,从世界各地敛聚了大量的财富,许多人一夜之间成为豪富,他们搜罗各种奇珍异宝装饰豪宅,其中,自然缺不了他们自己的肖像。伦勃朗洞悉人性的画作,恰好切中了新贵的心底最急迫的渴求,而他本人的机敏,善于揣摩那些凭借海上商业贸易而一夜致富的暴发户们的心理,知道如何不着痕迹地显露富贵气象,更使得他能够从容游走于上层阶级,讨得大金主们的欢心。一拍即合之下,他的作品受到最热烈的追捧,伦勃朗一时间成为荷兰最为成功的画家和画商。名誉,财富、地位、美女——市长家的千金,滚滚而来,凭借艺术的力量,伦勃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大众的宠儿,功成名就。

但艺术绝非仅仅是伦勃朗借以谋取世俗利益的手段或工具。20来岁在来登工作室的自画像直白表现了伦勃朗对艺术的崇敬之情。画中的身材矮小的他身着破旧的工作服,脚边散落着作画的工具,龟裂肮脏的地板,泥灰斑驳的角落,凸显出整个环境破落难堪,然而正是画室,一个年轻人的生命与亘古的艺术接轨。画中的伦勃朗并未提笔作画,而是忘情地凝视着一件背对着我们的物体。一个占据了画面大部分的画框,一道闪耀夺目的金光正照射其上。

于是,当艺术,伦勃朗所追求的心中之美,与世俗权贵们的品位发生冲突时,他毅然选择了艺术,选择了无畏的坚持。 1642年,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布商和兼职民兵请伦勃朗为他们作画。当时画家们对人物群像的处理,不是放大篇幅将所有人容纳进去,就是叫他们分成两排,一个紧挨一个排排站,而最重要的还是要从站位安排中把握好人们错综复杂又十分微妙的地位展示。但是对伦勃朗来说,这个以剥除社会假面为乐的大胆妄为者,轻蔑地放弃了这一呆板的一刀过去可以砍掉所有人脑袋的表现形式。他渴望在金钱和商贾中寻找伟大,他想将这群生活在和平之中华而不实的少爷兵们变成英勇非凡的战士。

于是伦勃朗不管不顾地采取了极富动态的表现形式,使人物前后错落开来。镜头的特写,使得原画仿佛就近在眼前,那群军官和士兵似乎正要突破画框的局束,直冲而来,那根直指我们而来的长矛,比任何死板的平面都有着非凡的

震撼力冲击力,乍看之下的混乱,实际上却是自由和秩序的完美结合,挥矛的上尉,指挥的副官,狂吠的犬只,误入其中的小女孩,所有人蓄势待发的那一刻被凝固在画布上成为永恒。这正是伦勃朗心目中的荷兰人,是阿姆斯特丹的荣耀之处。

这就是伦勃朗最为著名的杰作《夜巡》。也是《夜巡》,它突破传统的大胆创新,过分惊世骇俗,大众的通俗鉴赏力无法接受它,“简直就是一个大杂烩!”人们这样评价它。伦勃朗的画作由此开始受到各种质疑,甚至出现了拒绝交付画款的情况,从前的门庭若市,客似云来变成了寂寥落寞的鸦雀无声,又由于自身挥金如土的习惯,伦勃朗很快陷入了生活的窘境,而深爱的妻子的逝世后竟只能一裹草席仓促安葬给予了他最沉重也是最痛心的打击。

也正是在作出《夜巡》的1642年后,伦勃朗的

画风有了不小的改变,从华丽浮夸转而关注焕发自内心的沉静光彩。他画女佣人,斜倚在门槛上,半身探出门外,整个画面交织着纯真与性感,戏剧化的夸张姿态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简洁明了的笔触。这一定程度上是生活的改变对他造成的影响。但绝不要认为伦勃朗改变画风是为了迎合群众们的品位和鉴赏力,因为此时人们又在批评他,不是因为他过分前卫而是保守的无以复加,新兴的第二代资本权贵们开始直截了当地热捧艳俗奢靡精致品味,开始争奇斗艳如同孔雀炫屏,而非效仿前一代在虔诚纯朴与奢侈铺张中犹豫徘徊,小心谨慎地流露者富贵之气。 他们也许会喜欢伦勃朗从前的华丽矫饰,但艺术家本人却已经转向追求艺术的纯粹、澄澈,忠实地去表现简陋的现实。坚持自我对艺术理解价值的伦勃朗,终于被喜新厌旧的人们抛弃,他穷困潦倒,最后连房子都变卖了。

或许可以下断言,1658年的伦勃朗已经一无所有了,但这并不正确。他还有艺术,还有坚持的力量,任何人都不能将其动摇。

伦勃朗有一副那时候的自画像,他笔下的自己像天神,像国王,身披华丽的金袍,大刺刺地毫无顾忌地面对着观众,甚至有些挑衅地直视着自以为略懂艺术的小人物们。这幅画狂野又粗糙,再次公然挑战了当时追求明确和曲线的主流审美观。而这还不是最为过火的,此后的伦勃朗本来有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市政府邀请他为新修的市政厅作大幅笔画,他们满以为伦勃朗会乖乖交上一副高雅庄重、政治路线的画作,但叛逆的大师有着自己的想法,拒绝任何虚

伪的美化,拒绝逢迎和媚俗。于是,丑陋、野蛮、畸形,一群喋喋不休的乡巴佬,嚼着洋葱心怀杀机的乱党,伦勃朗如实地展现了他心目中对荷兰建国领袖的看法,一个脸上有疤痕的独眼龙,配着一把来自地狱的宝剑和一个不知道盛满了酒液还是血液的葡萄杯。这正是西蒙对这一画作的描述。

从残存的画作一部分看来,笔触狂乱粗野,粗糙的令人心惊,似乎还在创作之中,但伦勃朗的画面似乎又在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高喊,这就是你!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尚在创作过程中的作品。这是我帮你们大家画的肖像,一副忠实反映人性的众生相。伦勃朗犀利地指出,追求时尚与盲目模仿不过是自取灭亡,这才是你们的血肉,粗糙又真实。你们野蛮的祖先,正是他们使你们成为荷兰人。富丽堂皇的市政厅可能明天就会倒塌,阿姆斯特丹可能明天就会被海水吞没,但只要拥有狂野的自由,那么你们就是荷兰人!此刻伦勃朗的坚守,不仅仅在于对艺术诚挚追求上,不仅仅是推动伟大艺术,更是在浮华糜烂的环境中对丑陋却真实的真相的一种价值坚持,

至此,艺术的力量第三集基本结束,留下的是一个有反骨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大师,一个从浮夸中逐步发现真实并坚持下来,坚守到底的伟大的人,与饱受冲击和震撼的我们,陷入无尽的思考。

《艺术的力量》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艺术的力量是伟大的、无限的和永恒的,对卡拉瓦乔,艺术是救赎的力量。对贝尼尼,艺术是欲望的力量,对大卫,是革命的力量,对罗斯科,是抗争的力量,对梵高,是生命的力量,而对毕加索,则是复生的力量,艺术的篇章将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发展、繁荣,兴亡衰盛,延续下去??

以上就是我对于观赏《艺术的力量》这部纪录片的感受。

篇二:BBC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

中文名称:BBC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

BBC摄制的一部总结有史以来公认的50部纪录片杰作的片子。

毕加索的秘密]The Mystery of Picasso

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Hei-Georges Clouzot

出品:1956 法国

片长:78分钟

1956年夏天,法国着名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获得了毕加索的同意,拍摄了纪录片[毕加索的秘密],影片忠实纪录了毕加索创作20余幅绘画作品的详细过程。影片采用黑白胶片拍摄,这使吸烟和手持画笔的毕加索显得更加神秘莫测。《华盛顿邮报》曾撰文惊叹——“不可思议!试想,你正与这样一位大师共处同一画室!”这也是我们大多数观众在看着部纪录片时的一个简单的共鸣。毕加索曾说过:“就我个人而言,一幅画乃是破坏的结果。”在观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种破坏,这部电影在今天,恐怕是我们近距离接触这位大师最有效的途径了。更为邪门的是,在拍完这部纪录片后,毕加索将拍片过程中所画的20余幅画悉数毁弃,这使本片更显珍贵。本片获得第九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1984年法国政府甚至正式宣布,将这部影片纳入国家宝藏之列。

[三里冢] 1967-1972 (日本)

导演:小川绅介

片长:共6部,总长16小时

[三里冢]是日本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记录三里冢地区的农地被政府征收去兴建成田机场时,农民与政府抗争的经过。在日本,纪录片拍摄者基本上都站在反抗权力的立场,甚至纪录片本身就是一种反抗的形式。小川绅介导演生前最后的谈话是这样的:“我不承认?国家?这个名词,?国家?这个名词是可以不要的。”

1967年三里冢地区开始要兴建机场,当地村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而与警察抗争,抵抗坚持了五年一直到1972年,这五年期间小川绅介带着剧组成员一直住在村里,他坚持“尽可能呆在现场”,通过时间的流变来展现示威斗争中真实动人的一面,当几年来一直抗争的农妇用铁链将自己和孩子锁在一起,面对警察面露坚毅之色时,它所表现出的震撼力量无法用语言描述,因此[三里冢]被称为“

达到了古典武士戏剧的水

平”。

[特写] Close-Up 1990 (伊朗)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片长:100分钟

形态:彩色

获得1990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魁北克影评人协会奖

[特写]一片的问世缘于阿巴斯在报纸上看到萨布其假称自己是着名导演穆赫辛·马克马尔巴夫骗钱拍电影的报道,阿巴斯被这个青年对电影的爱所打动,就此案展开了纪录片式的跟踪调查,他采访了警察、阿汉卡赫全家及萨布齐恩本人,于是产生了这部影片。

“本片主要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尊重与承认的需要。”阿巴斯对拍摄[特写]的用意做了这样的解释。此片的拍摄手法颇有意思,采取了跟踪纪录的形式,在假想与现实之间讲故事,交迭着电影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自[特写]开始,导演沿用并发展了这一手法,有意识地模糊纪录与虚构之间的界限,拍出了几部闻名于世的作品,但[特写]仍然是阿巴斯本人最钟爱的影片之一。

[雨] The Rain 1928 (荷兰)

导演:尤里斯·伊文斯

片长:12分钟

形态:黑白无声

有“先锋电影诗人”之美誉的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20世纪的世界风云变幻几乎都在他的摄影机镜头里定格。1928年他用3个月在阿姆斯特丹市完成了充满诗意的短纪录片[雨],是“城市电影”中最富诗意的一部作品,伊文思用镜头捕捉了雨的性格和神韵,表现了阿姆斯特丹这座美丽城市在雨中的风貌。[雨]和[桥]以其深邃的诗意和清新的风格被公认为欧洲先锋电影的代表作,是这个时期实验电影中最具持久生命力的纪录片。

[愚公移山] How Yukong Moved The Mountains 1976 (法国)

导演:尤里斯·伊文思

片长:763分钟

形态:彩色

从1938年的[四万万人民]开始,伊文思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愚公移山]是伊文思于70年代在

中国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为了拍摄这部影片,伊文思走遍了中国的土地,他先后到大庆、上海、南京、青岛、新疆等地。[愚公移山]共由12个部分组成,放映长度为12小时。整部纪录片涉及了当时中国的各个行业,如[手工艺人]表现了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的继承和发展;[球的故事]纪录了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围绕一次学生向老师掷球的事件而进行的一场辩论;[上海第三药店]纪录了上海第三药店职工的服务精神,与顾客的关系以及召开服务质量检查座谈会的情况。拍摄[愚公移山]的过程中,伊文思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陷入了一个理想乌托邦式的中国,一切都有人为安排,为了避开政治旋涡,伊文思只能选择日常生活的普通人,尝试着剥离虚假接近真实。

[风的故事] A Tale of the Wind 1988 (法国、英国、德国、荷兰)

导演:尤里斯·伊文思

片长:80分钟

形态:彩色

[风的故事]是伊文思的最后一部作品,虽然在他青年时代就已经有拍“风”的想法,但一直到他90高龄才完成了这部作品。影片拍摄的几乎是被认为无法拍摄的事物,这是伊文思对自己几十年艺术生涯总结式的表述,融合了他早期的抒情性电影语言、“直接电影”的手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法。伊文思在[风的故事]中抛弃了以前那种“表现真实”的方式,在影片中罗列了多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猴王、射日、嫦娥奔月、李白醉酒、兵马俑,从开始到结束,差不多所有重要场景都是被排演的,在生命的最后作品中,伊文思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御风而行,留下了对自身命运的探索、对东方文化的解读,留给世人无尽的想象和思索。

[墨西哥万岁] Que Viva Mexico! 苏联 1934-1979

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

片长:85分钟

默片黑白

[墨西哥万岁]是俄国电影之父、世界电影的先驱——谢尔盖·爱森斯坦拍摄的关于墨西哥历史与文化的纪录片。1934年即结束拍摄,却直到爱森斯坦死后30多年(1979年)才由他的助手亚历山德洛夫剪辑完成。

墨西哥在20世纪初期就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这片充满新鲜感和生机的土地令爱森斯坦对她满怀好奇与激情。在拍摄预算只有两万五千美元的情况下,爱森斯坦却拍摄了大量素材。79年亚历山德洛夫根据爱森斯坦生前的剧本把[墨西哥万岁]剪辑成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墨西哥某一时期在某个地区的生活。其中,爱森斯坦对自己开创的蒙太奇理论进行了技巧上的大胆实践,并在构图上刻意追求形式感和隐喻性。影片对墨西哥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形成了独特的爱森斯坦风格。

生活三部曲 Qatsi Trilogy 美国 1983-2002

导演:高夫瑞·雷吉奥

片长:237分钟

彩色

Qatsi是美国印第安土着Hopi语,意思是生活。1983年,受美国IRS(地域研究学院)委托,雷吉奥拍出了一部非叙事性的电视片,在此基础之上,第一部惊世之作[失去平衡的生活]应运而生。此后,[变形生活]和[战争生活]的完成组成了影史上不容遗忘的“Qatsi三部曲”。导演高夫瑞·雷吉奥在三部曲中采用了创新的电影语言,放弃情节、角色及对白,完全依靠影像及配乐。其中,[失去平衡的生活]突出的是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现代科技与环境的冲突;[变形生活]则展现了现代科技和全球一体化对自然、对古代文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文化的影响和蚕食;到了[战争生活],镜头聚焦到现代社会的暴力性。这里的暴力不只是侵略与战争,而是指一切残酷的、带有暴力性质的侵略,甚至包括数字社会、媒体对于人类的侵害等。生活三部曲通过巧妙的剪接手段组成了一首由动态影像和交响音乐构成的叙事诗,带来异乎寻常的震撼。

[失去平衡的生活] Koyaanisqatsi 1983

片长:87分钟

片名Koyaanisqatsi意指失去平衡的生活。这部耗时8年的惊世之作在当年轰动一时。但诞生过程却遭遇严重的资金危机,幸而得到包括卢卡斯、科波拉等着名电影人的大力支持。为完成影片的拍摄工作,身为天主教牧师的导演雷吉奥还亲自兼职出租车司机长达5年之久。这部非叙事性纪录片以全新的手法,将优美的自然影像、都市风景和快慢动作处理、双重曝光以及人类破坏环境的镜头并置剪接在一起,将自然的景物与工业社会所创造的人工景物进行鲜明的对比。导演以宗教式的关怀和纯粹画面蒙太奇的形式,揭示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表达对人类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忧虑。影片没有对主题进行任何说教,而是采取了舒缓的、散文化的方式进行表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纪录片制作风格。

[变形生活] Powaqqatsi 1988

片长:73分钟

这是Qatsi三部曲的第二部。尽管没有在第一部的基础上取得大的突破,但也不失为水准之作。风格上延续[失去平衡的生活]的音画蒙太奇手法,画面内容指向中亚、非洲等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音响音乐与采矿工人、劳动少女、渔民、村民、北非部落、沐浴的信徒、朝圣者、罢工的人群以及大海、梯田、矗立的烟囱、超载的渡轮和列车、行进的军乐队等等拍摄对象连接并置,将目光聚焦于世界上发展剧烈但问题重重的地带,反思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人类生存困境。与国内普遍把Powaqqatsi译作机械生活或变形生活,把Koyaanisqatsi译作失衡生活,而将Naqoyqatsi译作战争生活不同,实际上,雷吉奥本意是将Powaqqatsi指向贫穷的南半球,Koyaanisqatsi代表北半球,而Naqoyqatsi则象征着全球生活中的战争与冲突。

[战争生活] Naqoyqatsi 2002

片长:77分钟

尽管[失去平衡的生活]与[变形生活]都取得了相当好的评价,但在[战争生活]拍摄期间,导演仍然面临

严重的资金问题。最后在米拉迈克斯公司的支持下,由着名导演斯蒂芬·索德伯格出任执行制片,历经10余年,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影片中充斥着各种含义宽泛的暴力镜头,冲天的蘑菇云、飘忽的世界地图、股票市场、数字、游行的人、警察、挥舞的棍棒、呼啸的子弹、快餐、网络……最后出现的是死亡、爆炸、哭泣等等……流动着的噪音和各种内容冲突的画面激起对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暴力冲突和生活方式入侵的焦虑情感。

[意志的胜利] Triumph Of The Will 德国 1934

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

片长:114分钟

黑白

获奖:纳粹国家奖威尼斯电影节金奖巴黎电影节法国政府大奖

1934年,在拍摄纪录片方面已崭露天才的里芬斯塔尔被希特勒选中拍摄一部表现纽伦堡阅兵典礼的纪录片。纳粹党为她提供了任何一个导演都会为之咋舌的工作条件,希特勒想把纳粹党变成银幕上最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的意图被里芬斯塔尔完美的实现了。[意志的胜利]以希特勒的专机从茫茫大雾中显现为开端,充满了游行、集会、震耳欲聋的呐喊以及如林的举手礼,最后在瓦格纳恢宏的史诗音乐里告终。里芬斯塔尔在影片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甚至打破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完整构图原则,如希特勒的头部在画面中被切去三分之一,使他的背影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一大半,而游行队伍则变得相对渺小,仿佛是从希特勒举起的手臂下面鱼贯而过。影片赋予希特勒神一般的心理假象,强大的宗教般神圣意味使此后观看此片的德国人禁不住热泪盈眶,但本片集艺术上的成功和拍摄对象的法西斯本质于一体的身份也使里芬斯塔尔饱受争议,但其革命性的蒙太奇剪辑、广角特写无疑大大影响了日后的电影创作。

[奥林匹亚] Olympia 德国 1936

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

片长:215分钟、

黑白

获奖:威尼斯电影节金奖

无论里芬斯塔尔愿意与否,从1934年开始,她已经被公认为是纳粹党最有力量的宣传机器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举办之际,她受国际奥委会之托为奥运会拍摄纪录片。这部名为[奥林匹亚]的纪录片,几乎成了所有体育纪录片的圣经。里芬斯塔尔在其中创造的许多拍摄技法被无数后人所效仿,例如使用同步器拍摄百米赛跑场面,在地上挖深坑,以低机位拍摄跳远运动等。与此同时,这部影片在画面审美方面同样达到了极致,影片开头的古希腊奥运会比赛场景,让人感觉每一块石头都具有着惊人的能量;继而,几个裸体男女手持各种运动器械的镜头和“掷铁饼者”等着名雕塑交替出现。戈培尔把这组镜头阐释为“优等种族”理论的图解,但是它所纪录的人体之美和仪式之美,又的确让以后的电影人叹为观止。

篇三:BBC艺术的力量

《BBC艺术的力量·毕加索》:艺术是对历史的诉求

以前从来没有进入过艺术的领域,所以完全不能理解毕加索那扭曲的画到底什么意思,所以选择了这部纪录片来观看。看了之后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每一笔画都倾注了他的情感,并在历史的影响下不断改变他的创作风格。

早期的毕加索标榜自己的自由与立体主义,虽然当时法西斯已经盛行了,但他好像要有意避开这场战争,专心投入到创作中去,难怪他的朋友会说,这是我所知道的最不具政治性的人。当然毕加索不是完全与外世隔离,他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因此,他不会像大卫那样创造出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这样的作品,充满政治色彩与功利主义。于是在他的脑海里出现了那些最复杂、最难理解的画面,充满棱角的作品。

他曾经帮他的经销商画过一幅我们姑且称它为肖像的画,那是一幅充满棱角,几乎看不出人形的画,毕加索说,这是随时间不断颤抖的身体,我正在透过现象看本质。可见他始终都在思考问题。另外还有那副《在红色安乐椅上的女人》那脸上垂直的裂缝,也是他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体现,而且也是在我印象里为数不多的安详作品。

婚姻的矛盾把毕加索引向了另一个艺术世界。那是一个充满锯齿与畸形的世界。他仍然将感情倾注到他的作品里。他认为,现在的艺术就应是这样。他能摆脱脆弱的感情依赖,能替换之并让人们有所回忆。他起初不希望参与政治,却在戈雅的影响下融了进去。

当时,西班牙共和国成立,国内左右势力冲突不断,战争不断。戈雅《战争灾难》中描绘的战争之残酷。这是古老神话与梦境的再现,当时的情况是,人们认为“我们仿佛已经到了未来,但那却又是另一个蛮荒时代洪水猛兽都出来了”可见当时的法西斯已经有多么残暴。国家分裂、民族仇恨,在斗牛场里,在那样一个将死亡公开展示的地方,毕加索被拉回了冰冷的现实。他觉得自己不能再独立于这场战争之外,应该通过绘画来让人们来了解真相,当然是他所认为的真相。

再忍受不了佛朗哥在西班牙内战对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打击后,毕加索这样一个向往自由的人,自然旗帜鲜明地站到了共和国这一派,我始终不能理解,他完全可以做一个安静的艺术家,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为何一定要进入这个浑浊的世界,也许他可能本就不是一个安静的人,前期的沉默都是在默默审视这个世界,以便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立场,难道是为了自保,还是真的要开放一片自由的天地?我不得而知,但愿他不是一个心机boy。

此时,家事国事皆不顺利,毕加索一定炸了锅。与夫人奥尔加矛盾重重,情人塞瑞斯又怀孕,所以说有那么多人要相处,那么多工作要做,难怪他要说“it’s the worst in my life’。

这时,毕加索参与了内战难民基金的筹备,此时的他已经对佛朗哥派恨之入骨,他的连环政治讽刺漫画《佛朗哥的幻梦与谎言》鲜明的表现了自己的立场,他用极其丑恶的形象来象征佛朗哥的残暴,水蛭、阴茎、珊瑚虫??他将自己的态度融进了画里。

从此,毕加索就将生命与艺术、政治立场融合在一起。为什么他不愿意就做一个安静的艺术家,就像他不愿意只爱一个人?他一定思考了很多。

接下来,在我看来是是毕加索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也就是《格尔尼卡》的创作时期。 德意纳粹毫无理由的空袭完全普通的格尔尼卡小镇,小镇被夷为平地,充满弹孔,失去立体感,我觉得这次事件都毕加索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些弹孔在毕加索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以致于他后来的作品中在对物体进行重排列再创造时,刻意地去放大那些孔洞,以此来象征恐惧与残暴,例如,《裸体梳妆女》就是那么残暴与畸形,总的来说,毕加索通过这些扭曲的对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那一个在夜间燃烧的地狱,那一场黑夜屠杀再次激发了毕加索的创作热情,他迫切渴望通过异质性的意象从现代主义跨向历史,从偶像破坏迈向偶像制造,在绘画中展示他认为的真相。开始创作格尔尼卡时,多拉走进了他的画室,有情人相伴自然灵感不断,常常是手上还没画完,脑中又有了新的灵感,但让他心中早已有了整幅画。这时的毕加索不知道他到底是在为政治创作,还是为了抒发一时的情绪。

总之,毕加索总是有很多私生活上的烦恼,然而又与政治艺术作品交织。

由于法西斯势力更加猖狂,与情人之间的矛盾更加剧烈,毕加索在他的画作中展现出了更加激烈的风格。他逐渐从之前的希望和蔑视中走出来,认为无谓的表示乐观的姿态在无法抵抗的悲剧前土崩瓦解,看来他此时对法西斯势力已经失望透顶,更加地愤怒,又倾注在他的画作里。女人头部被线条痛苦地缠绕,脸上淌泪,死去的婴孩,发狂的女人。真是不知道毕加索与奥尔加到底有多大的矛盾,以致于在她和孩子参观完画室后毕加索绘画出这样残暴的作品。

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里有这样一幅画面,马儿的伤口上长出飞马,这象征艺术来自痛苦,他自己也说,somethinggoodmay come from blood.看容易看出他早期还是对国家报有希望的,不过后来的残暴以让他愤怒到极点。

在《格尔尼卡》中,充斥着兴奋的脸庞、恐惧的表情、燃烧的烈火,尖叫的人们,有恶光与善光的对比,极尽地表现恐惧,这是现代梦魇的内心,毕加索觉艺术有义务破除陈规旧习,他要在绘画中展现他认为的真相,然而这件伟大作品,被送往巴黎展览时却只受到了掩盖于微笑之下的嘲讽,人们只想在作品中寻找英雄,发现敌人的丑恶、轻易发动的暴行,然而这些都没有,有的只是简单的人物配上扭曲奇怪的组合,不过这正是毕加索感情倾注的方式,别人不懂也没关系,也许可能真的只是一时兴起的创作,不过谁知道了。艺术作品再创造以后创造者就不再具有发言权了,全部交给观众去解读,有人说这是对二战的语言,说它象征恐惧与战争。

最后我们的老毕顺利加入了法国共产党,这会是他内心真正的想法吗?我们不知道。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