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法治政府建设培训会议主持词

建设方案2019-07-09 02:46书业网

篇一: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讲课稿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在不断地深入展开。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国家的治国方针;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把“法制”的制度的“制”改成了治理的“治”;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之中,使这一治国方略获得了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为了把这一治国方略真正落实到实处,国务院在1999年以国发(1999)23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2004年,国务院又以国发(2004)10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任务。现就自己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这一重大目标和任务的认识和理解,谈一些个人的粗浅认识,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些交流。一、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性当代中国强调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既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经验总结的结果,又是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反映的时代精神的考量,同时还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民主法治建设的未来前景的把握。正是这些综合因素显现了我国畅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性。(一)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时代背景实际上,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时代背景,本身也就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原因,当然也就是其必要性。而就当代中国的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而言,这种时代背景基本上由三个方面构成。第一、全球化的现实影响。随着世界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为多样的复杂的彼此联系和相互缠绕,经济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一个猜测或者预测而是切切实实的真实的事实与现象了。于是,一国内部的几乎全部领域的各种事务都毫无例外地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一个直接的现实问题就是我国的法律制度特别是涉及政府行政事务领域的法律制度就决定性地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自我清理与调整,并以WTo规则为路标而转向。同时,也是在这种全球化的现实影响之下,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也向全世界各个国家提出了国家或者政府治理方式(所谓的“治道”)的变革的倡议,也就是从“治理”到“善治”。“善治”的核心其实就是“依法治理”,就是政府行政(行政的方式、手段、程序)的法治化。这是我国实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国际大背景。第二、改革开放深入展开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不断把改革开放向更加深入的层面引领,以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党和政府逐渐意识到了法律和法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从对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总结之中印证了法律和法治在社会发展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构成我国实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国内社会背景。第三、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从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国家的治国方针算起,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建设的实践既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又确实得到了不少的教训,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实际上就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对我国法制与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的理性总结与思想概括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进一步推向深入、进一步具体化的表现;当然,更是我们党和政府在领导执政和具体执政过程中执政方式转变的体现,从历史事实来看,新中国的政府行政管理是首先依靠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个人的意志来进行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的,而后是依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来进行管理的,在如今的当代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主要依靠政策和法律来进行管理。我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治国方略的实施,也必然要求我国政府在日常行政管理中改变主要依靠政策的模式而改变为主要依靠法律的行政管理模式。这是当代中国实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法律实践背景。(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

政府的必要性在指出我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时代背景方面的必要性之后,我们还可以从政府本身的角度来分析其必要性,也就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对于我国政府工作所可能带来的直接的好处。第一、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可以树立政府权威。美国政治学家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曾经指出:“权威关系是支撑政府的基石。权威对政府之要紧如同交换对市场制度之要紧一样。”(转引辛向阳:《红墙决策: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深层起因》,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540页。)政府具有权威,也是一个社会政令贯彻顺当通畅、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条件。按照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的思想,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也就是政治权威的来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和法理型权威,法理型权威作为把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建立在法律制度之上依靠法律来确立和维系的权威,乃是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政府权威建立和维持的常规形式,这种法理型权威在日常政治统治和行政活动中的直接的现实体现就是依法行政。通过依法行政而形成的权威由于是把执政党和政府领导人的意志通过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进行制度转换而依靠制度的运作而不是依靠领导人的主观意志来形成的权威,这种权威的建立过程也就是依法行政的过程,它使政府权力本身的合法性得以充分体现,也使政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真正能够做到政府政令贯彻通畅、令行禁止,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消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称之类的政府能力弱化和权威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使政府政策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至于朝令夕改、反复无常。[4][5][6][7]下一页第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可以落实政府责任。一个社会能不能保持持久的稳定性,能不能真正得到民众的拥护,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政府在履行其社会管理职责的同时能不能真正落实其所承担或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这些责任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之中都是以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来具体加以规定的。这首先要求法律对于各级政府之间尤其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各级政府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权限划分清晰、责任明确、而且这种权力制度结构保持相对的稳定。同时,各级政府或者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在行使其法定职权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运作,不得越界,同时还必须对由于行政权力本身所具有的基于日常事务管理而自然产生的那种权力扩张和权力滥用的倾向保持相当的警惕,严格依法行政就可以通过对于既有的制度的遵守而控制和克制权力的这种扩张和滥用的倾向。而且,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也就是要求政府在日常事务的处理或者说日常性的权力行使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对公民权利的日常保护与行政救济作为政府行政权力运作或者政府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属点,也是政府权力运作的实质评价标准,同时还是政府行政权力限制与自我克制的最根本性的理由。这样,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就便于政府、政府官员、人民群众清楚地区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及政府首长、政府部门领导人、具体的政府官员在其职权活动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样,一方面便于落实相关的职责担当与任务分配,另一方面在出现了滥用职权或者怠惰行为的时候也便于分清具体的责任人,便于政府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第三、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可以提高行政效率。正是由于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中,各级政府以及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具体的政府官员,都具有在法律法规规定之下的制度化了的职能与权责担当,在自己的权责范围之内又具有法律保障的自由裁量权限,因此,大大减少了因为权力赋予没有制度化而造成的职能分工模糊、权责规定不明确因而相互推委、互不负责而使公民权利受到损害和公共事务与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的发生。各级政府、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各政府官员与工作人员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级政府及其各个职能部门的运作才能做到协调配合、顺畅高效,也才能减少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消耗与浪费,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第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可以改善政府形象。通过实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政府自身深刻认识了行政权力的扩张本性和受到滥用的可能性,因而理解并通过制度设计对其加以限制的必要性,明确了行政权力的根本性指向以及政府的根本性的责任在于对公民权利的日常生活事务的行政保障;同时,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政府的责任更明确了,

政府也获得了更大的和更稳定的权威,行政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这些明显的优势又是有法律制度给予保障而不是暂时的现象。这将极大地促使广大民众对我们的政府产生高度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民众也将更加拥护和理解政府的各项具体政策,也真心地愿意配合政府的各项政策的落实。这将极大地改善我国各级政府在我国民众心目中的具体形象,就当前而言这无疑将极大地逐渐缓解我国民众与各级政府、民众与各级政府官员甚至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的基于不信任而产生的直接对立和矛盾,逐步化解民众与政府之间或者说官民之间所存在的紧张关系,从而建立起真正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二、法治政府的基本标志法治的实质和核心乃是法律的统治,这几乎是全球性的共识。法治政府,就是始终坚守和服从法律的统治即法律至上原则的政府,也就是政府的全部活动和行为都始终依据法律而展开并符合法律的实质和程序要求。在我看来,法治政府的基本标志就在于:第一、政府的全部活动和行为必须依据法律而展开。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法律,包括(1)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比如《物权法》和2000年《立法法》),(2)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包括决定)(比如1994年的《国家赔偿法》),(3)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比如1998年的《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4)国务院各个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比如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安全监督行政处罚规定》),

(5)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比如1998年的《安徽省农村能源建设与管理条例》、《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6)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比如1998年的《山东省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管理办法》),(7)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国际条约,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和与别国缔结的国际条约日益增多,在我国实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这些国际条约也是而且也必须是我国政府行政活动和行政行为尤其是抽象行政行为所依据的重要法律。第二、政府的全部活动和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这有几层意思:(1)各级政府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其进行抽象行政行为,也就是进行其权限范围之类的立法和规章条例的制定活动,必须首先坚持合宪性原则,不得与宪法相矛盾和相抵触;(评述2007年4月日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2)政府的任何抽象行政行为都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具体说来就是必须注意不同的法律形式的不同效力,要遵循法律效力等级;(评述河南李惠娟事件、《河南省种子条例》)

(3)各级政府的全部活动和行为不仅要在实体内容上遵守法律的实体规定,而且也要在程序上遵守法律的程序性规定,做到实体合法与程序合法的统一。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我国是一个具有长久的专制主义传统的国家,而且现实情况又是人口众多、国情复杂,没有任何民主、法治和宪政传统;同时,从国家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我国是一个后发国家,从全球化的现实来看,在时间上我国又绝对没有像西方社会那样通过长期的自然的逐步进化而进行法治建设的任何可能性。这种历史和现实的境况,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政府主导和政府大力推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所以,在我国进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必须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必须坚持一些基本的原则并在此前提下按照一些基本要求去行动。

篇二:依法行政培训班讲话

在依法行政能力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今天我们在此举办依法行政能力培训班,一是再给大家拜年,祝大家春节愉快;二是希望大家调整好节后工作状态,把心思和精力尽快转到工作上来;三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通过培训,帮助大家增强法制意识,提升法治素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新常态下酝酿新突破

这次培训,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也是在我局机构改革基本到位,监(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法治政府建设培训会议主持词)管职能基本整合的情况下举办的,旨在推进食品药品监管法制建设,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制环境。同时,也体现了局党组对全体干部职工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大家一定要从发展的高度,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新形势下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要适应法制建设新常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将“深入推进依

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

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已经成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步骤。全局上下要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不断加强自身法治能力建设,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积极适应法制建设新常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二是要构筑依法监管新格局。始终以“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为目标,依法履行职能,建设法治机关。在此次监管职能进一步整合后,我们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大家要不断探索新的监管方式,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全面抓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大胆创新监管机制,全力构筑依法监管新格局。

三是要实现监管工作新突破。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把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发展置于法制建设大格局中去思考和统筹。在做好机关本级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执法监督,保障各项重大监管任务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对基层执法中发现的成绩和亮点,要认真总结,积极推广;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认真研究,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确

保各项监管工作实现新突破。

二、全面领会,作好表率,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在座的各位不仅自己要学深学透,全面领会,还要作好模范。

一是作好学法知法表率。当前,我们一些干部,法制意识还很薄弱,讲党的方针政策讲不过群众,讲法律法规讲不过群众,做起事来,不同程度的存在凭经验、凭感情的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对法律法规不理解、不熟悉的表现。这次培训班参加人员都是局机关各处室的干部职工还有各直属事业单位的负责同志,大家的工作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是法律法规的直接执行者,也是群众认识食药监管、了解我们行政能力的窗口,大家一定要树立法治思想、提升法治思维,作好学法知法的表率。

二是作好用法依法表率。学习法律,最重要的是把法律知识与行政实践紧密结合,与监管工作紧密结合,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新形势下,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讲“蛮”不讲理,讲“横”不讲法的执法方式只会使矛盾难以化解,工作难以推动。作为行政执法人员,大家要将按照宪法、

法律的规定严格行使公权、履行公职,严格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作为行为准绳,作好用法依法的表率。

三是作好守法护法表率。正确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树立“严格监管也是服务”的理念,严守纪律、坚持原则、依法办事,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公正。大家要凝聚正能量,把守法护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违背原则和明显有问题的事情要敢于碰硬,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带头做,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越雷池半步,自觉守法,作好守法护法的表率。

三、入脑入心,学以致用,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大家从年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两天时间集中脱产学习,相信对于每位同志来说,都是十分难得的机会。此次培训班将重点组织大家学习《宪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虽然时间短,但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安排紧凑。在这里,我就培训工作向大家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专心学习。局里此次从最高人民法院、区法制办、区党校请来专业师资授课,希望大家能够沉下心来,集中精力,专心学习。力争通过培训,使得大家在思想上有新提高,观念上有新转变,工作上有

新突破。

二是要端正态度。培训安排的课程,可能有些同志之前学习过,但法律法规知识要常学常记,希望大家能够端正学习态度,进行系统学习,做到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同时要加强沟通交流,做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是要遵章守纪。磨刀不误砍柴工,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不论是有多年执法经验的老同志,还是刚刚走上岗位的新同志,都要既来之,则安之。自觉克服各种外界因素干扰,解决好工学矛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自觉遵守各项学习制度,原则上不得请假,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要以书面形式向人事与老干部处请假,同时,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时关闭通信工具,尊重老师,尊重自己。加强组织纪律,以良好的学风和作风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最后,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预祝本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篇三:法治政府建设培训班感受与收获

2015年法治政府建设培训班圆满结束(二)

经历这一周的培训班学习,呼吸着浓厚的学术气息,从领导干部转为普通学员,从工作状态回归抚桌苦读,从家庭琐碎重温集体生活,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可谓短暂而充实。这是一次高层次、高规格、高水平的培训,主题明确、时间紧凑、内容集中、形式多样,为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充实了理论底蕴,提供了丰厚经验,拓宽了工作思路。

首先,内容丰富、安排合理的培训课程让我们真正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本次专题培训每一个都是精品课,聚焦问题、学习理念,借鉴经验、汲取教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数十位辛勤耕耘、成就卓越的专家学者们的精彩讲课,既有对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精神的宏观把握,又有对法治政府建设难点重点问题的微观研讨。他们的授课既有理论上的深知灼见,又有实践中的高度提炼,让我们受益颇丰、回味无穷。

其次,形式多样、别开生面的培训形式使我们在实用省时中得到了启发。此次培训把“团队式”、“互动式”、“参与式”、“激情式”、“游戏式”的教学方式贯穿全程,既有专家领导高层次宏观政策层面的专题讲座,又有张学者教授对依法行政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层次案例剖析,还有老师精心组织

的结构化研讨;既有老师深刻、前沿、生动的的侃侃而谈,又有师生相互之间原汁原味、风格迥异的心得交流。尤其是这次培训安排的听课、评课活动,让每一位学员都必须在课上集中精力听讲,课后带着问题用心思索,把我们的困惑、思考、感悟说出来,与授课老师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让我们对课堂所学与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索。因此,这是一次质量上乘、针对性强的培训。

时光短暂,学海无涯,每次培训都会给我们带来不菲的营养,而这次是最好的福利,因为我们怀揣梦想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通过这次专题培训,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以实际行动,切实做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旗进程,为加快我旗小康建设步伐做贡献。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