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赏析第九车厢

赏析2019-07-09 11:15书业网

篇一:2011浙江卷语文现代文阅读-第9车厢详尽解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第9车厢

【俄罗斯】

米哈依尔 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内容提示1)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此处删去(句数限制)两句话)”我(内容提示2)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听了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行车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只是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然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半天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走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旅客本事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本文有修改)

1

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题目分析:

属于“夸”题,从结构、内容、手法三方面考虑。

答题思路:

首段作用要知道,尤其是小说首段作用,先从“交代了??”、“渲染了??”、“提示了??”三方面考虑,然后再考虑有没有作铺垫、引出下文、与后文作对照。如果有手法,按照手作情中答,有内涵挖内涵。整理思路,会发现开头这段文字提示了下文主要故事的内容,为后文作了铺垫;揭示了这

类现象的普遍性;与后文的主要故事形成对照,强化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

标准答案:

1、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2、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3、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12.补写第二段中“极度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

题目分析:

这属于“发”题,找到空格的上下文,分析填空要素。

答题思路:

找到空格的上下文(见绿体字),提示1我们可以看出空格里一定要填跟开头故事有关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个来信者一定提到了类似的经历。提示2可以看出空格里的内容一定有来信者的邀请,否则作者不会用“正好”这个词。另外,空格里的内容标明了是两句话,填写的时候要注意句数限制。

标准答案(示例):

您的遭遇与我和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请您来一趟,肯定不会让您白跑的!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题目分析:

此题分两问,第一问非常简单,千万不要忘记作答,这是送分题。第二问属于夸题,要知道第三人称的作用:客观。

答题思路:

第一问第三人称是送分题,不作解释。第二问要答上第三人称的作用:客观。另外,注意此题比较新颖的地方在于它问都不是通篇的人称,而是中间的主体部分,这个时候就要结合上下文来找区别,也就是要跟开头结尾的第一人称作一下区别的阐释,即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标准答案:

第三人称叙述。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2、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题目分析:

属于“夸”题,主要夸环境描写的作用,从结构、手法、内容三方面考虑,有什么答什么。

答题思路: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最重要的结构作用就是渲染气氛,一定要考虑到,“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在内容上有一个很

2

重要的,也是经常考的作用是暗示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或是心情,此处是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另外,这段环境描写出现在故事的结尾,要注意和文章的结尾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 此处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名的已成泡影的旅行构成了对照。

标准答案:

1、“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2、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3、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名的已成泡影的旅行构成了对照。

1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分析:

属于“发”题,结合主要故事去发,扣住一点或者两点去展开谈。

标准答案(示例):

1、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2、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

如有错误或建议,烦请发至xtj328@gmail.com,不甚感激!!!

3

篇二:第九号车厢阅读理解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拎着大包小裹在站台上慌慌张张地来回走着。有一些乘客已经来回找了好几趟了,反复数了这次列车的车厢,但1到3车厢前面没有,后面没有,中间也没有。而且连列车长也找不着了。列车员都不知道他哪去了。我气愤地去找了站长:“第15次列车的列车长哪去了?”

站长说:“他就在前三节车厢里。”

当时我一点都感觉不出站长的答复有什么可笑了,因为外面已经吵成了一团。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从里加寄来的道歉信和因为这次“事故”被处罚的人的名单。

而最有意思的是我还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这位读者在信中说:“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时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请你们赶快派一名记者来,我肯定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的!”因为他没有具体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报社也就没有派记者过去——这们的信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很多封。后来我去基辅出差,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带上了那封信,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我觉得他是不会随便开玩笑的。他不是在信中说不会让我们白跑一趟吗?他果然没让我白跑一趟。

我坐的那次列车没有前三号车厢,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车票。

列车在下一个站停3分钟。买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排起了队准备上前一节第9车厢(前一节第9车厢停的地方正好离车站入口近)。前一节第9车厢里的乘客早都睡觉了,乘务员惊惶失措地看着这么多旅客,挡着车门对众人说:“肯定是什么地方弄错了!我这儿现在只有两个空铺,其他人赶紧去找列车长吧。列车长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安排到其他车厢去吧,而且大家要快点儿跑,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旅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的啊?”

“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

列车长更糊涂了。但他现在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他需要马上把这些旅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旅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后发出了发车的命令。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是疯了。

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次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回到了自己的车厢通知了下一个车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深夜,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舒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接着就准备睡觉了。可这时,后一节车厢的乘务员又出现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在这次事故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但给我讲这个故事的人和他的妻子当时就在前一节第9车厢里。深夜,他去吸烟处吸烟。他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的时间啊?”随后他入车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大片草原,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原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11.小说写我的第一次乘车经历,作用是什么?

12.

【赏析】

(待增补)

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12.补写第二段中“极度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1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11. 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参考答案: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③突出

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解析】分析作用一般从内容上与结构上两方面的作用来写。内容上表现车站工作人员

的不负责任,突出这类现象司空见惯。结构上要考虑文段处于文章的什么位置

(开头、文中、结尾),不同的地方在结构上有不同的作用。本文结构上为发

表讽刺小品,引起读者回信,我拜访写信人,引出第9车厢的故事做铺垫,也

与下一个故事互为映衬。

12. 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示例: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请您来一趟,

肯定不会让您白跑的!

【解析】读者来信的内容一定与他的坐火车内容有关,并且能够让主人公前往。该句也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后文故事的总起。 13. 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的展现事件

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观性。

【解析】显然本文的主体部分用的是三人称,是“他”在讲“他”的故事。第二小题具

体考查人称的作用。一般人称的作用,有以下三种:

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能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

14. 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

对照。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文中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画线部分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四、突出主题。五、烘托人物形象。在本文里,主要是二点。但不能笼统回答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这样没能结合文章具体作答而无法得到高分。

15. 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示例: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解决,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分不开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考查对作品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此题是开放性的,可以从负任心、管理、平常处事等方面来谈,但不能离开文本。

“第9车厢”是什么----《第九节车厢》点评

禺心山人的博客 【按】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的作品对现实多有讽刺,因此,在苏联曾被列为禁书。1984年,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在电视“笑声”栏节目中,表演了自己的作品《第九节车厢》——注意,是表演而不是发表,一时,声名大作。随着苏联的解体,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的作品也流传开来,受到欧美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评论家的重视。

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继承了俄罗斯文学大师戈果理、契科夫等的优秀传统,故事荒诞,语言幽默,生活中的细节细末,折射出社会中大是大非,本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生活中没有,社会中却存在的故事。若从文学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角度来思考,联系苏联1984年前后的社会现实,或者说,联系人类某些荒诞的但却有着某种共性的社会实践来研究,或许《第九节车厢》的寓意也就不难明白了,或许我们在哈哈大笑之后,也会留下两行无奈而心酸的泪水了。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按:买的是第二节车厢的票,居然没有第二节车厢,按常理这是不可能的事,换言之就是“反常”,暗合后文“正常人”“思维正常的人”的提法。正常的人遇上了不正常的事。正常的一、二、三节车厢没有了,正常的“第四节”车厢变成了不正常的首节车厢了,正常的次序破坏了,一片混乱,人们无所适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拎着大包小裹在站台上慌慌张张地来回走着。有一些乘客已经来回找了好几趟了,反复数了这次列车的车厢,但1到3车厢前面没有,后面没有,中间也没有。【案:这种找法,即正常又不正常。反复“寻找”的心态是正常的,但1到3号车厢,按常规不应在“后面”和“中间”。】而且连列车长也找不着了。列车员都不知道他哪去了。我气愤地去找了站长:“第15次列车的列车长哪去了?”

站长说:“他就在前三节车厢里。”【按:指挥者的指令是错误的,他不了解下情,他没有调查管辖范围内的真实情况。生活在这个区域内的人就是一种悲哀。】

当时我一点都感觉不出站长的答复有什么可笑了,因为外面已经吵成了一团。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从里加寄来的道歉信和因为这次“事故”被处罚的人的名单。【按:以上是个引子,与下面的故事有相似性,是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常用的铺垫法。】

而最有意思的是我还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这位读者在信中说:“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时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按:“简直不值一提”突出事态的严重性,为“我”的“拜访”提供了依据。】请你们赶快派一名记者来,我肯定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的!”因为他没有具体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报社也就没有派记者过去——这样的信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很多封。后来我去基辅出差,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带上了那封信,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我觉得他是不会随便开玩笑的。他不是在信中说不会让我们白跑一趟吗?他果然没让我白跑一趟。

我坐的那次列车没有前三号车厢,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按:如果说,没有了1、2、3节车厢,是社会的某种不完善,那么,这种不完善是属于破损、缺失型的;而现在“竟然挂了两节第九车厢”,这也是一种不完善,这种不完善是重叠、赘余型的。这中间必有一是一非,一真一假。可是,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往往让人分辨不清是非真假或不让人分辨清是非真假,于是乎,芸芸众生像无头苍蝇,昏昏然,茫茫然,不明就里,不辨西东。】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

小【按:“从小”二字用得好,一以贯之也。】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按:站在里面看里面,当然不知道外面如何。后一节九号车厢的乘务员是以常态来分析反常问题的,能不“莫名其妙”吗?】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按:指挥者的“肯定是”的判断,又是一种不想弄清事实真相的“拍脑袋”式的反客观思维判断,所以,下面“拍脑袋”式决策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车票。【错误的认知,错误的判断,导出错误的决策。为政者戒。】

列车在下一个站停3分钟。买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排起了队准备上前一节第9车厢(前一节第9车厢停的地方正好离车站入口近)。前一节第9车厢里的乘客早都睡觉了,乘务员惊惶失措地看着这么多旅客,挡着车门对众人说:“肯定是什么地方弄错了!【按:一个清醒的人。】我这儿现在只有两个空铺,其他人赶紧去找列车长吧。列车长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安排到其他车厢去吧,而且大家要快点儿跑,要不车就开了。”

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旅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的啊?”【按:这样的指挥者,十之十一会把事情弄糟。】 “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

列车长更糊涂了。但他现在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他需要马上把这些旅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旅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后发出了发车的命令。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是疯了。【按:官僚主义者总是自以为是的,错误总是别人犯的。】

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看看,【按:总算走对了一步。谢天谢地。】这才发现原来这次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按:好不容易找到了症结。阿弥陀佛。】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回到了自己的车厢通知了下一个车站:“摘掉第9车厢!”【按:这个决定是要做的,摘掉第九车厢也是对的。问题是两个9号车厢并存是“现状”,摘的方案至少有三种:一,两节都摘;二,摘空车;三,摘8号车厢后面的一节。指挥者简单的头脑,或者说低劣领导能力,再次帮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当时已是深夜,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苍天哪!】,然后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舒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列车长从未发出过一条正确的指令。】接着就准备睡觉了。【当列车长始终处于浑浑噩噩的思维状态中的时候,那么,这列火车还能跑到哪里去呢?】可这时,后一节车厢的乘务员又出现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这句话反复出现,情节也随之步步发展,当我们捧腹大笑的时候,真实的社会却流泪了。】 我不知道在这次事故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但给我讲这个故事的人和他的妻子当时就在前一节第9车厢里。深夜,他去吸烟处吸烟。他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的时间啊?”随后他入车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大片草原,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人生旅途中的许多旅客,就这样被“列车长”带到了一个不辨东西南北的地方,总而言之,是一个谁也不想去的地方。可是,要说吗,什么事也没发生,哪儿也不是。】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这

篇三: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评析——非凡教育

于 无 声 处 听 惊 雷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暨高考预测

2013年高考已落下帷幕,而新一轮的高三语文教学也在紧锣密鼓准备之后,即将搭台开唱。如何客观科学评估13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浙江高考语文命题趋向,预估2014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是每一个战斗在高三语文教学一线上的老师要认真思考迫切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历年带毕业班,对浙江高考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心得。在此,略谈一下粗陋的讲解,以商榷于各大方之家。

一、浙江语文高考试卷,与时俱进,在保持一贯风格基础上,语基题和语用题于不变中求变化,于变化中求创新。

所谓“不变”是指浙江语文高考命题一直以来追求的学以致用,贴近生活,务实创新,突出地域性,彰显人文性的这一核心理念没有改变。纵观浙江自主命题以来的历年试题大都突出了这一理念。而这一点,尤以每年的语基题和语用题最为明显。历年语基题和语用题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考查的知识点却是一致的,即针对浙江省吴越方言中前鼻音和后鼻音、翘舌音和平舌音、音近字等分辨不清的地域特点,语音和字型试题常常侧重这一类型的考查。如11年中的 强劲(jìng) 馄饨(tun)令人咋(zhà)...舌 神甫(fǔ) 订(dìng)正 摄人心魂(hún)闲(娴)熟 订(定)金 粘(沾)地; ...

12年中的 质(zhǐ)量 当(dàng)真 顷(qǐng)刻倍(备)受 轰(洪)堂大笑 ...

急(嫉)言厉色。 语用题部分,浙江试卷近几年一直侧重于对语言内容的概括,说话的简明、连贯、得体,运用修辞格对事物景状作形象表述等方面的考查。如2011年第5题“对余光中采访记录”内容的概括总结,2012年第5题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2013年第5题选项填空式的概括,虽然形式不一,但考查的知识点是一脉相承,变化不大的。

所谓“变化”是指试题考察形式更灵活多变不拘一式,且越来越讲究在注重实用性时效性基础上的创新。如语用题部分,同样是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11年是“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年是

60字)“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

(4分)‘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13年是 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青天,是一片芭蕉叶,月亮是一滴露珠,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三年三道题各不相同。

二、浙江省强劲的课改意识,带动了浙江高考阅读试题的革新。客观而言,统观中国各省课改,浙江语文课改始终走在全国各省课改的前列。虽然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教材,但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高考语文试卷都在务实创新学以致用宗旨下努力求新,比如独一无二的对《论语》这一儒家重要文献的选修与考查。就命题方向来看,2012年是一个转折点。2011年之前高考大阅读重点是小说,其因即是为了考查考生对“外国小说阅读”这一选修教材的掌握情况。而自2012年开始,高考试题开始有了新的

变化,这一变化重点体现在阅读试题上。笔者认为,这一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变化,实则暗示了浙江课改方向以及今后高考语文阅读试题,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命题趋向和考查内容。2012年新一轮课改中,“中国现当代散文”开始替换“外国小说阅读”;2012年之前“小说”考查雄霸天下一枝独秀的情况也被2012年的散文阅读取代,这些都证明了2012年是浙江语文高考改革年,具有里程碑的作用。2012年高考结束后,笔者曾大胆预测,2013年大阅读肯定还是散文,果不其然,2013年文学类文本大阅读考查的就是散文。依据浙江命题三年是一个轮回的命题思想,笔者可以负责任的说,2014年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还是散文。其实,支撑我这一结论还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浙江语文教材采用的是苏教版,所以命题思路上也或多或少会借鉴一些“老东家”在命题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我们把2012年、2013年浙江和江苏两省的大阅读试题做一个比较,会惊奇的发现一个变化,即2012年之前,江苏试卷重点是散文,2012年与2013年则变成 了小说;浙江2012年之前是小说,2012年和2013年则转化成了散文。这种变化呈现的规律性告诉我们浙江与江苏语文高考试题不仅在相互影响而且还在相互借鉴,研究彼此前几年的高考试题,既可以准确把握两省今后的命题趋向。

第二个理由是大阅读试题还承载着一个对考生正确“三观”培养的使命。拿浙江省来说,2009年《魔盒》的主旨是乡思之

情,2010年《静流》的主旨是父子辈之间的浓浓亲情和沟通交流在隔辈间的重要性,2011年《第九车厢》的主旨是批判了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作为的丑恶现象,2012年《母亲的中药铺》的主旨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某种文化的追忆和感受以及对母亲的涓涓思念之情,2013年《牛铃叮当》主旨是对逝去的某种记忆(文化)地追忆和感伤。这些大阅读无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启发引导高中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我们分析近五年高考大阅读会发现,12年和13年大阅读的主旨是相近的,都是对“逝去的某种文化或者某种文明、某种记忆的一种追念和感伤”。而这一主旨的文章却是12年之前江苏大阅读惯考的文本。不仅如此,这一主旨的延续性考查还与浙江省重视文化的传承以及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所以,依据《考纲》、课改以及浙江省积淀的深厚的地域性文化,笔者在此大胆预测,2014年浙江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应该还是散文且散文的主旨还应是“对逝去的某种文化或者某种文明、某种记忆的一种追念和感伤”。

三、诗歌的考查逐渐跳出了为诗歌而考诗歌的藩篱,开始注重对思维迁移的考查以及对与诗歌有关的相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查。今年有些省市试题不再拘泥于单纯的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知识点考查开始向外拓展,涉及到与诗歌有关的文化常识。如天津卷诗歌阅读的第二题是对豪放词的理解,湖北卷对飘逸手法的理解。今

年浙江省诗歌是《秦中吟》,第一题要求填与诗歌题旨相近的杜甫的诗句。答案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问题设置的不难,只要平时有积累,得分是不成问题的。但这一考查形式和内容的变化,无疑是一种倾向,即要求考生和老师,在日常学习与教学中要注重积累,注重掌握与诗歌有关的文化知识和文体常识。如对豪放词和婉约词的辨析,对语言风格的准确把握,对同类型诗歌的辨析理解,等等。

四、《论语》的考查对命题人来说已经是黔驴技穷了,也可以说令浙江高考语文命题组引以为豪的这一试题业已走向穷途末路了。很多人认为,今年《论语》试题是推陈出新富有新意的。对此,笔者大不以为然。不仅如此,在我看来,这道试题完全是背离了当初设《论语》为考点的初衷。理由之一是第25题填空雷打不动的有对《论语》背诵默写考查的两道填空题,而《论语》专项考查题中再出现填空题,前后雷同,何有推陈出新可言?理由之二是设置《论语》的初衷是为了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对国学经典的学习理解,从而使学生汲取古典文化知识,培养正确的“三观”,而今年试题对文句经典的理解丝毫未有涉及,却堕落成了单一而原始的填空,试题已与初衷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了,怎又有什么“富有新意”之说?基于此,《论语》试题后年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相应的,诗歌和文言文分数恐怕会加大。

五、作文稳中求变,命意趋向是观照人自身的生存状态以及个体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的关系,涉及到个人在社会大环

篇四:小说典型题例整理

?环境?要素

一、环境描写的手法:

《溜索》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解析?考查描写类表达技巧,可转换题目,即?文中画线部分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峡谷的险峻气势???视觉、听觉?比较容易,由所见之景方位不同推出?视角变化?,?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为内心感受。

《童年随之而去》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G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16.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5分)

?答案?①运用比喻(碧波像大匹软缎)、反衬(橹声、水声、语声反衬?异样地宁适?)等手法描写景物,形象生动,动静皆宜;②从听觉(橹声、水声)、触觉(风又暖又凉)、视觉(碧波、山色苍翠、水里倒影鲜活闪袅)描写景物,有声有色,使人如身临其境。

《第九车厢》

?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

4.赏析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答案: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早餐》 那是凌晨时分,东边的山峦仍是一片令人生厌的蓝黑色。但山背后却已晨曦微露,一抹淡红渲染着山峦的边缘。当这缕红光婀娜升空时,色泽越变越冷、越淡、越暗。当她接近无边天际时,就逐渐和漆黑夜空水乳交融了。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独特的山区晨景,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11.(4分)从低到高(或由近及远),从视觉、内心感受等角度描写,运用比拟、比喻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评分建议:每点1分。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晚秋》

?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落到了地上。?

16.请指出小说第三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

答案:(1)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凄凉。(2)照应标题(或渲染氛围)

?解析?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⑥照应标题。

《洗碑》(《三维设计》) 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哪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 ?评分答案?

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安娜之死》

?几个年轻人盯住她的脸,怪声怪气地又笑又叫,从她旁边走过。站长走过来,问她乘车不乘车。一个卖汽水的男孩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天哪,我这是到哪里去呀??她想,沿着月台越走越远了。她在月台尽头停下来。几个太太和孩子来迎接一个戴眼镜的绅士,高声谈笑着,在她走过来的时候沉默下来,紧盯着她。她加快脚步,从他们身边走到月台边上。一辆货车驶近了,月台震撼起来,她觉得自己好像又坐在火车里了。?

2. 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 分)

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 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

《这是你的战争》

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

题目分析:

从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象征人物性格三方面考虑。答案分成深刻寓意和对表现人物的作用两方面来答。

答题思路:

找到所有有关自然景物的描写(见背景为黄色的字体)。开头交代下雪,明显是在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之后提到的腊梅林,是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第二问问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显然象征品格这一点要展开来答。注意腊梅林的变化:雪白——雪消了大半——人梅相映。每一个变化都是一个得分点:雪白:暗喻孟弗之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雪消了大半:暗示澹台玮和萧子蔚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人梅相映:表现澹台玮隐喻坚贞人格。

标准答案:

深刻寓意:1、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2、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表现人物:1、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2、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

3、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

《陶虎臣》

阴城是—片古战场。相传韩信在这里打过仗,现在还能挖到一种有耳的尖底陶瓶,当地人说这种陶瓶冬天插了梅花,能结出梅子来。现在这里是乱葬冈,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叫做?阴城?。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草里有蛤蟆、野兔子。早晨和黄昏,有许多白颈老鸦。人走过,就哑哑地叫着飞起来。

12.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2.叙写?阴城?的历史和现状,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场景;(2分)渲染荒凉冷落的氛围,暗示人物处境的艰难。(2分)

《活着》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21.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答案?①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解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衬托形象、推动情节、升华主旨等,本文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可从以上几个角度和结构角度进行思考。

《朋友》

?码头上停泊着几条船,这些船运来了登陆艇、坦克和部队,此刻,这些船在码头上装运废钢烂铁,还有从北非战场上运来的损坏的军事装备,这些东西将送到高炉中熔炼,制造更多的坦克和登陆艇。斯莱戈和他的朋友坐在一堆木条箱上,看着这些船。这时,从高地上下来了一支分遣队,他们押着100名要装上船运到纽约去的意大利俘虏。一些俘虏衣衫褴褛,有的衣服太破,而且破的不是地方。他们穿着美式卡其军服。所有俘虏看上去没有人对去美国而愁眉苦脸。他们来到跳板跟前站住了,等候着上船的命令。?甲??

小题2:文中?甲?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作用?(4分)

6.交代小说的战争背景;为下文斯莱戈开小差的情节作铺垫。

《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小说中多次出现?寒风?,有什么作用?

.①设?人物活动的情境:天气寒冷,人心冷漠。②营造悲凉氛围,奠定全文悲凉的情感基调。 ③表现了老人悲凉的心境,烘托了他求自尊、公平而不得的悲苦形象。④与饭店内的温暖形 成对比,突出人情冷暖与人生的不平等。(6分,每点2分)

三、环境描写的特点

《东坛井的陈皮匠》

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 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15.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5分)

(1)突出了古城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丰厚的历史底?。

(2)为陈皮旺鲜明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提供了环境依据。

《还乡》

早晨的太阳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现出了一片斑斓的色彩。庄稼和青草的绿叶上,闪耀着 亮晶晶的露珠。脚下的土路潮润润的,不起一点黄尘。

12.请简要概括第三段画线部分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及其寓意。(4分)

12.(4分)①特点:斑斓,鲜亮,干净。(3分)②寓意:预示新的一天开始,生活总要向前。 (1分)

?形象?要素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18.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请简要分析。(6分)

18.(1)?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铺面窗口看铁良抻面,好像是买了一张看戏的票。?(2)?客人就笑了,转身回到店里的座位上。?(3)?客人挑起一筷子面,撑开嘴吃,热气蒸得额头有点儿亮。?运用比喻、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等手法,写出客人不同阶段的反应,衬托铁良抻面手艺的高超。(4)?老头儿挑起面迎光看了看,手上的铐‘哗啦啦’响,吃了一口,说:‘是这个意思。’?运用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表现出?老头儿?对铁良抻面手艺的肯定,衬托铁良抻面手艺高超。

《枪口下的人格》

小题2: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

(1)对比。(2)①贝尔蒂与霍夫曼之间的对比,即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与贝尔蒂的真诚、高尚相对比;②贝尔蒂与迈尔之间的对比,即迈尔对待俘虏时的冲动与贝尔蒂的理性相对比,迈尔在死亡面前的恐惧与贝尔蒂的视死如归相对比;③在霍夫曼狼一样的眼光下,人们的惊慌失措与贝尔蒂的镇定自若相对比。

《捡烂纸的老头》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13.赏析文中划横线部分。(4分)

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