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四年品社说课稿

说课2018-05-07 17:50书业网

篇一:品社说课稿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说课稿

溧阳市实验小学 狄小玲

一、说教材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一课选自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第二课。本单元以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进而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教育主题,此文前面的一篇课文是《让我们来寻根》。《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一课旨在了解中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发明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认识千年不衰的汉字在维系中华民族团 结中的重要价值,让学生体会和领悟我们的祖先在创造中华文明中的高度智慧。在为祖先对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而骄傲的同时,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过程与方法: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了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巨大影响。

3、知识与能力能力:培养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纸、雕版木板、印章。

学生:展开调查,了解纸发明之前人们在什么材料上写字,分析它有什么缺点,收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相关资料。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璀璨的中华文明,“四大发明”就是其中的瑰宝。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令亿万炎黄子孙无比自豪的伟大发明。

一、了解造纸术

(一)感受纸的重要,体验纸的优点

1.【展示一张纸给学生看】谁能说一说,纸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小结: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纸,我们的学习更是离不开纸。

2.大胆想象一下,在纸发明以前,人们会把文字写在什么上面?

出示书写的各种材料,让学生体会一下他们的优缺点。

小结:的确,人们使用过各种书写材料,不过最常用的还是竹简。【点击课件演示竹简图】西汉时期,有一个大文学家叫东方朔,一次他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一下子用了3000多根竹简,派了两个武士抬到了皇宫里。

3.有趣的计算

我们手中的这本《品德与社会》书,一共有113页,老师做过统计,平均每页约有300个汉字,这本书共约34000字。如果一根普通的竹简能写10个字,这本书需要多少根竹简?你的书包能装下吗?必须要用什么来装?所以古人才有了【点击课件演示词语】“学富五车”的说法。

再估算一下,自己书包里所有的书,如果都用竹简书写,大约需要多少根?我们都 淹没在竹简的海洋里了。

4.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觉得纸和其它书写材料相比有哪些优点?

小结:看来,纸是最适合书写的材料了。正因为有了纸,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才变得如此方便。虽然纸张这么方便,但是我们在使用时也要注意节约哦。

(二)了解纸的发明、纸的传播

1. 你知道纸是谁发明的吗?又是怎样发明的呢?【点击课件演示纸的发明】看了这段小资料,你对造纸术有了哪些了解?还有补充的吗?

小结: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扩大了造纸原料,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逐渐代替了竹简和帛,广泛传播起来。它先传到邻国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遍及全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算一算,想一想:【点击课件演示表格】

提问:这就是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请你算一下,中国和欧洲造纸术相差多少年?美洲、大洋洲呢?当欧洲第一张纸问世的时候,已经是我国造纸术发明后的1000多年了,听到这儿,你有何感想?指名学生大胆发言。

二、了解印刷术

1.体验印刷术的出现

古代的文字最初是用手工抄写的,当有人写了一本好书后就用手一笔一划的抄录下来,下面我们也来体验一下抄书的滋味。请同学们认真抄写P86页最顶端的文字,看一分钟能抄写多少?这样抄写起来是不是很慢呢?有没有比较快捷的方法?如果是咱们这本有三万多字的品德书,人手一本,咱们书包里的那么多书呢?

所以啊,当有些书需要大批量时,就需要印刷了,这时候人们就发明了??

2.文字介绍雕版印刷术

【点击课件演示文字内容】指名一生读。

师:雕版印刷是一项伟大的创举,比手抄快多了,但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你知道吗?指名学生说一说。

3.文字介绍活字印刷术

想一想,活字印刷术有什么优点?指名学生说一说。【点击课件,演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师小结补充:活字印刷根据文章内容排版印刷,印完后字模可以拆下来再用,印刷效率大大提高,还节约了成本。后代的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均由毕昇的泥活字发展而来。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实现了人类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公认为世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4.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活字印刷术先后传入了哪些国家和地区?【点击课件演示88页地图】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中国的活字印刷术传入了世界各地。同学们发现没有,从中国射出很多箭头,从德国也射出许多箭头,德国人谷登堡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不过比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晚了400年。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实现了人类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5.今天的印刷技术

师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今书籍出版已经不再使用铅字排版印刷,都用电脑啦,印刷排版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要归功于我国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王选,他被称为“当代毕昇”。【点击课件演示王选照片】

过渡:造纸术和印刷术是丰富璀璨的中华文明中两粒闪亮的明珠,接下来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认识指南针火药,了解其作用

1.出示图片,导入指南针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你对指南针有哪些了解,请把你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和同学分享你的收获。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1)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结合演示司南、水浮针图片】【课件播放指南针的发明】

(2)你知道指南针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吗?指名学生简要概述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图片】

(3)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没有指南针,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

师小结:在指南针发明以前,人们只能依靠日月星辰来定位。一遇到阴天就会迷失方向。有了指南针,航海事业才蓬勃发展起来。明朝郑和指挥庞大船队七下西洋,靠的是指南针;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靠的也是指南针。直到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在野外作业、旅行、航海时,仍然离不开它,这就是中国又一项伟大的发明——指南针。

2.观赏录像,引出火药

【课件播放2008北京奥运会燃放烟花的视频】师:这美丽的烟花和震耳的鞭炮,是用什么制成的?你对火药又有哪些了解?

全班交流,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谈:

(1)中国是火药的故乡。【课件播放炼丹发明火药的录像】

(2)最早,火药被用来制造爆竹。唐朝时,人们开始把它用在军事上。【演示古代的火箭、突火枪、铜火铳的图片】火药传入欧洲后,在军事、工业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3)在现代社会中,火药主要运用于那些领域呢?指名学生说。(军事、航天技术、工程爆破等。)

四、总结

中华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在许多方面领先于世界,其中四大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历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除了四大发明之外,我们祖先还有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同样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篇二:三年级品社说课稿

说课内容: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

说课教材: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当我们打开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会看到这样一个主题--《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这一主题它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等内容标准。主题又分为走在上学路上,看不见的手,小棉袄找妈妈三部分。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但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没有劳动观念,动手劳动的实践能力较弱,对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极为陌生,对身边为他们付出劳动、提供服务的劳动者“视而不见”,对他们的辛勤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认识较为肤浅,体验不到劳动者劳动的艰辛。

三、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开放性。教学时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更多的活动、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参与活动、共同探究、讨论合作、模拟体验,由“上学路上”转向“社会”大舞台,认识生活在周围的普通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劳动,知道他们的劳动为我们生活提供的便利,体验他们的艰辛劳动,从而尊重他们、敬爱他们,积累社会知识,提升道德认识。

四、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身边的劳动者及其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对辛勤付出的人们心存感激。

六、教学手段

本课注重向学生呈现一幅幅来源于他们生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之情,课内课外结合,通过组织街头采访,让学生深入生活,深入社会,升华情感。

七、、教法学法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在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用谈话法、提问法敲开学生的心门,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观察、认识、探索、体验和发现生活,感悟道德。

学生是整堂课的主人,他们在整堂课中自主地学习,合作地学习,探究地学习。

八、、过程分析

教学流程图

教法谈话导入-感知劳动--呈现问题--引导释疑--总结升华

学法 感受--汇报--交流--反思感受--合作探究

目的 调动情感--激活经验--促进体验--深入体验--内化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你觉得自己生活的快乐幸福吗?(快乐幸福)

师:是谁让你觉得快乐幸福呢?(妈妈)

师:是妈妈,妈妈为你做了什么让你感到快乐幸福?

师:妈妈真的很辛苦,老师知道了,是妈妈的辛勤劳动让你感到快乐幸福。

师:还有谁让你觉得快乐幸福呢?(老师)

师:老师明白了,是妈妈,老师的辛勤劳动让你感到幸福快乐。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人在为我们幸福快乐的生活辛勤地劳动着,忙碌着。说一说谁在为我们忙碌,请打开教材46页,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板书: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

(老师板书时说)让我们一起朗读一遍课题。(生读,若没写完,就再读一遍,看书上的插图。)

二、层层推进,感知劳动

欢迎进入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

1、在家里

师:首先说说清晨,在家里有谁为我们忙碌?

学生回答。

过渡:仅仅在家里就有那么多人为我们忙碌,我们真是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啊!早餐吃得美美的、饱饱的,赶快背小书包上学吧!

2、上学路上

过渡:小朋友,在上学途中你又看到哪些人在忙碌呢?

学生回答。

师:你们真是有心人,让陈老师刮目相看!在上学路上居然发现了这么多忙碌的人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3、在学校

在学校,你锐利的双眼又发现了哪些忙碌的身影呢?举手回答,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生表现最积极。

学生回答。

表扬:哇,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表现也非常出色,我为你们骄傲,为你们竖起大拇指。

老师过渡:对,他们就是忙碌在各行各业的“小蜜蜂”(板书:劳动者),为了我们生活的安宁、幸福,他们坚守自己的岗位,任劳任怨地工作,真的是太勤劳了!板书:勤劳

三、看不见的“手”。

过渡:刚才同学说的这些劳动者都是我们容易发现的,看得见的劳动的手。其实还有许多默默劳动着的手,不曾被我们看到,不曾被我们了解,让我们走进这节课的第二个环节:看不见的“手”。

同学们,操场上一大堆垃圾哪儿去了,楼梯和厕所怎么变得洁净了,破了的玻璃哪儿去了?眼保健操怎么按时播放的?

你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原因吗?(如:操场的垃圾、大门的开关、楼梯和厕所的打扫、教室门窗灯管的维修、大垃圾堆的处理、电灯电铃的控制)。

(生分小组讨论,再举手回答)

在学校有看不见的手在劳动,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有吗?我们去看看。

请同学们观察48页上面的四幅图同桌互相讨论。让我们帮助他们寻找看不见的手吧。

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我们找到了那一双双勤劳的手,你们开心吗?(开心)。我们生活中的方便就是由这一双双“看不见”的手给予的。他们默默无闻地劳动,平常我们也许看不到他,但是只要我们有心就一定能感受到他的存在,了解他们工作的艰辛。

四、第三个环节:找妈妈

我们都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都为小蝌蚪找到了妈妈而开心。可是有几位朋友他们却很难过,因为至今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他们听说同学们特别能干,把“看不见”的手都给找到了,他们急急忙忙赶来了,希望你们也帮他们找到妈妈。瞧,他们来了。(一张一张展示图片:小棉袄、小饼干、铅笔、)

提问:哪些同学愿意做“活雷锋”,讲一讲帮他们找妈妈的经过?

(若没人举手,老师就叫小组成员齐心协力一起想办法。)

一件普通的棉袄、一块小小的饼干、一支不起眼的铅笔,居然凝聚了那么多劳动者辛勤的汗滴,所有的劳动果实都是众人用什么创造的?(双手创造的),当我们在享用各种物品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那些劳动成果,怎样对待那些辛勤的劳动者呢?(生说)

老师小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是倍加珍惜。

三、拓展延伸,感恩行动

逆向思考。

1师:同学们,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有多重要,可是假如有一天,他们停止了工作,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提示:

假如学校没有老师??

假如没有早点吃??

假如没有医生??

假如??

2、学生各抒己见。 孩子们说得真好,确实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更离不开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那么你们现在最想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说)板书感恩。

3、板书:感恩重在行动。由请班长宣读“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誓言。 师总结:为了我们生活的安宁,幸福,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辛勤的劳动着,忙碌着,我们应该尊重劳动,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同时,我们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四、总结升华内化情感

过渡:有一个光荣的节日属于每一位劳动者,你们知道是哪一天吗?(“五一”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全世界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播放背景音乐《劳动最光荣》,边唱边做动作,活跃课堂气氛。结束语:是呀,正是有了这许许多多蜜蜂式的劳动者,不断输送养料,我们才能坐在教室里开心地学习,在生活中幸福地成长。当我们享受这一切的同时,别忘了对辛勤的劳动者说一声:您辛苦了,谢谢您!同时,我们也要铭记誓言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板书设计:

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

感知劳动者辛勤

了解 工作

感恩 劳动者行动

五、课后反思:

篇三:品社说课稿

《我家的故事》说课稿

庞灵芝

一、教材依据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第一册(三年级上) 第二单元《我的家庭》 第二课《我家的故事》

二、设计思想

如今的孩子,虽然与父母朝夕相处,但由于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很难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总觉得父母给予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无私关爱,感受到亲情的珍贵,从而萌生对家庭的热爱,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这就要求老师能正确地处理和活用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综合课程的特点,该课程强调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我就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特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创设情境,再让学生回到自己的亲身经历的生活中去,获得更多真切的感受,从而由衷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逐步养成热爱自己的家庭,尊敬父母、关爱父母的高尚道德情操。

三、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感受亲情,萌生对家里长辈的爱。

行为与习惯:学会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长辈的爱。

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关自己家的一些故事,了解长辈对自己无私的爱。2、初步学会具有收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知道有关自己家的一些故事,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感受亲情。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长辈对自己无私的爱,学会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长辈的爱。

六、教学准备

1、了解亲属的过去,打听他们的情况和操心的事。

2、收集一些照片、礼物、有纪念价值的物件等,并向家人了解这些东西背后的故事。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欣赏,创设情境——童眼找故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爸爸、妈妈和我们,组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坐在亲情树下来讲家人的故事。(板书:我家的故事)

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一边听,一边想,我家的故事有哪些?

3、同学们,听着这温馨而深情的歌曲,看着这亲切而动人的照片,一定让我们记起了印象深刻的一个个故事。就让我们来讲一讲吧。

二、分享家庭快乐,感受亲人的爱——童言讲故事

(一)名字里的故事

1、咱们班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这名字里有故事吗?

2、和小组里的朋友说一说。

(二)照片里的故事

1、因为要讲故事,老师赶紧去拍了几张我家的照片,想听听我家的故事吗?

2、观看照片,分享我家的故事。

(播放:80年代小山村的住所照片 90年代在工厂的宿舍照片 2002年在集镇上的套房照片

我家在城管的新房照片)

*从我家住所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

*你觉得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吗?

3、今天同学们还带来了很多的照片,是吗?。我们小朋友家里也肯定有一些特别的故事,我们就来说说自己家的故事,让大家都来分享一下好吗?

【设计意图:从儿童的生活入手,使儿童易于从心理上认同,创设情境让学生易于进入角色,产生共鸣,能激发他们说的欲望。】

(三)其他的故事

1、也有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准备好的其他东西,都有什么?这里一定也有动人的故事。因为我也看过你们写的作文,特别让人感动。现在让我们在小组里赶紧分享一下。

分小组交流故事,并在组内展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礼物等东西。

2、学生代表交流

师:看小朋友们说得这么起劲,老师猜想你们一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来,我们现在就请出你们小组听了以后觉得最感动的一个小朋友上来讲一讲,并向大家展示他带来的这件物品。 孩子们因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向父母家人了解了各种物件背后的故事,所以讲的故事挺感人,处处流露出家人辛勤劳动和互相关爱,孩子因此而自豪和满足。

【设计意图: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作为教师应重视课程与儿童活动的联系,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激发并引导他们去体验感悟。】

三、联系生活进行比较——童心种故事

1、比如说,带你们出去玩!给你们过生日(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四年品社说课稿)。你们喜欢过生日吗?

2、你们过生日有那么多的亲人、朋友为你庆祝生日,给你送生日礼物,那你知道你家里人的生日吗?你都是以什么方式为他们庆祝的呢?你们知道他们的烦恼吗?

3、是啊,我们习惯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习惯了他们为我们写的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你们看,他们这样爱着我们。(心里话)

看完了,你感受到那股温暖了吗?

【设计意图:孩子是善良纯真的,他们并不是不懂得爱,只是不知道怎样去爱,没有发现亲人对他们那无私的爱。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比较中发现爱,从比较中去体会、感悟爱,从而懂得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报答亲人所给予的爱。】

4、那么,让我们也去爱他们,好不好?你觉得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幻灯片)

5、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把想说的话写在一张自己制作的卡片上送给疼爱你们的亲人,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亲人的爱。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结束应该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当孩子们走出课堂,通过实践,才会真正在体验中逐步感受到父母亲人伟大而无私的爱。这样孩子们才能自我要求、自我实践、自我完善。】

四、总结

《劳动成果要珍惜》说课稿

陈素萍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劳动成果要珍惜》是六上下册第三单元第三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珍惜劳动成果,为乐于劳动,善于劳动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的意识.

能力目标: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为什么珍惜劳动成果。

难点:如何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于劳动付出与收获的关系还认识不足,因此,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比较普遍。青少年中还广泛存在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喜欢享受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并通过大量图片及案例进行剖析。引导学生认识到珍惜劳动成果对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教法

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图片展示。运用图片展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2、活动法。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反省自我,在矛盾中做出选择。

3、讨论归纳法。通过讨论归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道德认知。

四、学法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采用如下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法、讨论法、活动法、自评法等具体的学法会在我的教学流程中加以体现。

五.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学生齐读《悯农》感知)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诗歌入手,可以使学生产生认同感。让学生从这首诗中感知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可贵。

2.讲授新课

一、为什么珍惜劳动成果

1、展示辛勤耕作的图片

2、教师设问: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组织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的感受所有劳动成果都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3、学生搜集勤俭节约的名人轶事 。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老一辈革命家生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4.展示我国资源匮乏的资料。

学生讨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没有必要再像过去那样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珍惜劳动成果不是小事,不仅是个人的事。

5、通过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为什么要珍惜劳动成果

设计意图:体现了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二、怎样珍惜劳动成果

1、首先通过图片和案例展示调查劳动成果浪费现状并针对此情况说出自己的感受。

2.寻找浪费现象。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讨论交流生活中遇到的浪费现象,讨论后由小组代表来发言。

(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的现象?

(2)学校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的现象?

(3)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还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浪费现象还普遍存在,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3、教师设问: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浪费现象是我们现在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通过讨论引起大家的注意。通过问题的讨论让同学们明白浪费是可耻的,我们应该提倡勤俭节约。

三、教学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2、全班开展“我的勤俭节约宣誓”活动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督促学生形成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的节约习惯。

课外延伸

(针对本校浪费情况拟写一份调查报告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你的整改方案.)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板书设计:

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珍惜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我国资源匮乏,应该节约资源勤俭建国

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我就是我》说课稿

王慧仙

选自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群体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个人与集体关系指导,由“我就是我”、“你真棒”、“如果我是他”、“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四课组成。本课试图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形成开朗、进取的性格。那我选择的是第一板块内容“我就是我”。

我把目标定为:1、从外貌、爱好、思维等方面了解一个独特的自我,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从内到外的差异。2、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独特性,从而喜欢自己,欣赏自己,悦纳自己。教学重点是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学难点是怎样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从而赏识自己、悦纳自己。

教学过程中,安排的第一个环节是:了解自己的长相,喜欢自己。原本我们也想把“照镜子”这一环节放到课堂上进行,这样会更有趣一些。但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相对来说自制能力较差,有面镜子在手中肯定有一部分人会分心的,于是就把这一环节作为课前调查的内容了。课堂上,我利用这张课前调查表,通过同桌交流、指名交流的方式,让他们充分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长相中的部位,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明白,我们每个人的长相都不一样,但是我们都很可爱,都很喜欢自己,从而激发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接纳和欣赏。

第二个环节是:表达自己的爱好,悦纳自己。在这一环节中,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爱动的特点,结合孩子们平时玩的,我设计了“学做木头人”的游戏。利用这个小游戏来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感觉既新鲜又有趣。因为游戏包括儿歌都来自学生的生活,所以孩子们玩起来既简单轻松,不需要老师详细指导,又觉得很有创意,因为在以往玩的基础上又有了新花样,所以劲头都很高。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知道了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悦纳了自己。

第三个环节是:画出自己的想法,赏识自己。在这一环节中,我用“请你的大脑来做做运动”这样的导语来勾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展示作品、欣赏作品中感悟到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创造力,都是与众不同的,从而学会赏识自己。

最后,我把几首儿歌放在一起,当做礼物送给孩子们,让他们唱一唱,在唱中感受自己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真正的学会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