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论师德建设

师德演讲稿2018-05-10 22:14书业网

精选范文:论师德建设(共2篇)

 

论师德建设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为师者要“爱满天下”,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德才兼备,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家长的信任,同事的认可和肯定。学生们才更乐意亲近你,爱戴你,接受你的教育。

为此,我想师德意识应该是放在工作的首位,那么什么是师德呢?所谓师德,狭义的说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这里面不仅包括了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水平,也有着教师的一份情感。

走上教师岗位的时候,听说过很多教育前辈感人的事迹。象殷雪梅老师的孜孜不倦、爱生如子;象郑琦老师为农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感人教育,他们都是具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他们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以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为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他们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真诚关爱,这份情很真,很纯,不夹杂任何功利因素,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做为一个幼教工作者,不要求自己能有多么的崇高和伟大,但应有自己的教育原则,端正好自己的工作态度,那就是爱孩子,象爱自己一样的爱孩子。

 

为人师表,树人先树己。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仅要“专”,而且要“博”,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而且要兴趣广泛,一专多能。要注重积累、陶冶、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调动各种教学要素及儿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必须要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及使用方法,并运用于教学,以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

教师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今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幼儿喜欢模仿,尤其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言行举止得当是很重要的。老师在平时对孩子的一些不良情绪宣泄或不当言行都能成为孩子模仿对象,我们直接面对的是纯洁无邪的孩子,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把自己的不快与烦恼发泄到被教者身上。

 

保持热爱、尊重孩子的心。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孩子看作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幼儿教师的特殊身份,使我拥有了许许多多的孩子,这就督促着我,要对幼儿保持一颗挚诚的爱心。每一个幼儿都是自己的孩子,时刻进行换位思考,要从被自己批评的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能涂自己一时的口头之快,自己的一时不查,给孩子留下,可能是一生的阴影。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幼儿也就是热爱幼教事业。教师的爱必须升华成一种一视同仁、不偏不依的爱,对待幼儿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不偏爱聪明可爱的孩子,也不歧视能力较弱的孩子,特别是要去帮助一些特殊儿童,做到对每一位幼儿负责

,善于发掘每一位幼儿的个人潜能。

  

处处留心,处处关心。在幼儿生活中,不安全的隐患处处存在,孩子就象是定时炸弹一样,让你处处需要留心,要把每个孩子都装入心中,牢记“安全责任书”真正意义,要知道孩子的健康是你工作最好的保证。很深刻的记得,你的一个小小拥抱,一个不经意中的吻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温暖,特别是那些性格较内向的平时比较被忽视的孩子。他们会在你的身上体会到爱,并不断的孕育着,在心里开枝散叶。

 

同时,建设师德意识,还应该不停的建设自身的教育水平:

一、拜师学艺不可缺。但更多还是要靠自己的不耻下问,多看多学多积累,并能有效地设计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二、钻研教材、科研不可缺。各学科的知识是融会贯通的,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对于刚接手的班级,首先要做的就是先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再去钻研教材的内容,挖掘教材延伸的知识。在抓业务的同时,科研也不能滞后。走上工作岗位,给钻研科研带来了契机。我们年轻教师凭着刚从学校出来对理论知识的新鲜程度,就应该好好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上的实际经验,进行科研钻研。做为一个教师,要给自己一个定位,就是“我想成为一名怎么样的教师?”,由此,我想每个教师应该进行“形象设计”,内化师德,在心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三、因人施教不可缺。每个孩子能力水平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我要积极深入地去了解每个孩子的能力情况,针对这些不同情况去进行因人施教。

四、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不可缺。积极地与家长保持联系,一方面,通过家长的有效合作可以促

进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自己从中获得经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通过家长的配合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保持健康的心理不可缺。用乐观开朗的心情,用自己健康向上的心情去影响我的孩子们。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可他们渴望沟通、渴望交流,我常常觉得每次进班都非常的累,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今天我进班是要去和孩子们玩了”,这样的心理调适下,即便是累,那也应该是快乐的;当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中长高、长大,从连吃饭也不会到什么事情都能自己做,从进园的哭哭啼啼到与老师的难舍难分,在陪伴他成长的每个阶段中所付出的辛苦都已显得不再重要。

[论师德建设(共2篇)]

篇一:论师德建设

论师德建设

人类要把历代长期积累的社会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社会思想、哲学思想等一代代地传下去,不能没有教育,没有教师,否则人类文化遗传的传递就会中断,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延续和发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人物跟新一代的中介……他感到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人类由于有了这个环节,才有光辉的未来。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和工作能力,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一、师德的重要性

道德,是以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教师职业道德是调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和教师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既然是准则,就对教师的言行具有规定性和约束力,反映出社会和阶级的共同意志。它要求致力于这一行业的人们必须适应,必须遵从。这既是基础,又具有必然性,否则就失去居于教师职业的资格。

二、新时期对于师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社会需要的学生,必须是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这些素质的养成,取决于给予他们营养的教师的综合素质。所谓“师道不立,其教不成”,学生的成才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一点出发,也必然促使教师去修身、养德,以契合教师的角色,满足对象的需要。新时期的师德,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教师以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自觉主动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所谓“严谨治学,探求创新,”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应具备的业务素质。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文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关系学等教育科学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个独特的体系,有其特有的内涵和规律,在教育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是时代对师德的要求,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明确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三、师德建设的目标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德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师德素

质必须遵循的要求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工作中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四、[论师德建设(共2篇)]师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需要学习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因为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作为学校,也不应忽略师德实践精神的发扬。在广大教师的内心理念中,形成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专心做学问。

高尚的师德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素质,既包括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也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篇二: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

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

作者:李瑶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

厘清教师作为一种集各种角色于一身的职业所要遵守的最低底线道德与被人们期待所拥有的崇高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底线道德,即对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低劣言行的“零容忍”。学校是一块净土,是文明的象征。教师的言谈举止是学校形象的外在展示,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特别是那些低段学龄的学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德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成为了一名老师,就要成为负责任的老师。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首先就要制定好教师的底线道德,即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绝不能触犯的职业道德规定。诸如教师的言行要符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用一系列法律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依法执教。这样既可以满足社会对师德的良好期待,也能够实事求是地进行师德教育,调整师德建设中的过头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种,联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孩子的前途,社会的安定,所以特别被看重。社会各界在教师身上寄予了对崇高师德的期待,教师被赋予“灵魂的工程师”“园丁”等高尚的称呼,陶行知先生更是提倡广大教师在工作中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精神。“高尚的品德是教师最高的学位、是教师尚德的真诚、向善的热忱、崇美的期冀的生命烛照,教师最鲜明和最显赫地显示了在生活浪涛的浮尘与社会张弛的经纬之中的?精神贵族?的亮色。”因此教师在遵守底线道德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深信:只有不断地培育自己的品德与修养,提升自己的品味和境界,才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激发学生的梦想与激情。

2.师德建设的四个社会维度

克服师德建设中空、泛的弊端,使师德的建设落到实处,就必须明确分析师德的具体成分和内容。教师的职业道德反映在四个向度上: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二是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三是教师与同行之间的关系;四是教师与所从事的事业之间的关系。从这四个向度上剖析师德,能够体现不同方面对于师德的要求。

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和指导人生方向的导师,而学生则是教师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对象。教师要怀着一颗善心、一颗公正之心,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之忧而忧,为学生之乐而乐,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付出是分析师德的首要着眼点。在工作过程中,教师要保护每一位学生做人和学习的尊严与自信,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微乎其微的进步,怀着一份宽容的情怀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每一个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孩子。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及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都强调了教育与生活的重要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的逐步融合也在加强,新课程越来越重视学校与学生社会生活间的互动,及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的教育工作不可能只局限于学校之中,它离不开与学生家长的交往与合作,教师与学生家长建立起来的和谐默契的协作关系,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的重要表现。

教师的劳动具有集体性,因此处理好与同行的关系是崇高的教师道德的又一重要表现,多与其他教师交流切磋,相互尊重,团结互助,“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教育实践是形成教师德行的基础。教育专家叶澜指出:“谁如果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者,谁如果把自己的生命献给这一伟大而崇高的事业,那么谁就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热爱人、理解人、善于研究人的人,成为深刻地了解社会与教育相关的一切,并对人类社会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为使人类与社会变得更美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和生命的同时,使自己也变得更美好。” 二、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教师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带给学生莫大的影响。教师的行为违反了师德准则,学生就会受到负能量的“言传身教”,就不能发展为社会所需要的建设人才。一方面,教育承载着我国无数个家庭的期盼;另一方面,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教育被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教育承载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希望。要办好人民和国家满意的教育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1.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前提

公平的教育包括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教育和教育者的水平无差。[论师德建设(共2篇)]而人民满意的公平教育是整个国家的希望。教育者更是让希望变成现实的领路人。他们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育者自身的业务水平、工作积极性、职业素养、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

2.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

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教育办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准。高质量的教育意味着,教育主体的教学质量高,素养高,同时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课业知识,也逐渐实现了自我在品格和精神上的提升。“师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业务能力和道德品质的有机结合。”师德建设目标和教育目的在新时期不谋而合,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抓好师德建设。

3.是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师德单方面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论及职业道德,多强调触及工作本身的道德要求。所以传统的职业道德停留在“教书”的要求上,没有看到加强师德建设的深层含义。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而伟大的工程。涵盖其中的教师职业道德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教育者的教学水平只是影响到孩子一个阶段的课业学习效果,但是其自身所透露出来的道德素养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平易近人的形象,关心学生的行为,会让处在正在发展时期,性格尚未健全的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在日常生活中刻意模仿,认为老师的行为都是正确和高尚的。不难想象,具有高尚的品德的教师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塑成上会产生多么大的意义,反之亦然。

师德的有效建设不是朝夕之间就能成功的事情,任重而道远。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民教师,必须努力提高教师的道德意识的建设,致力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在师德的建设中不断成就自己,发展自己。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