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浅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

竞聘报告2019-07-28 10:24书业网

  党的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贯彻落实战略方针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同时,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断提高,将其融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生态环境基础。

  1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理论并结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每一代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产物。建国初,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进行社会主义初步探索,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用传统的消耗资源能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快速实现工业化。由于建设初期对社会主义规律认识不清,一度让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因此这时期共产党人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但是,第一代共产党人具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萌芽。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提出勤俭节约、水利建设、加强绿化以及工业区域协调发展等思想,为今后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共产党人从根本上认清党内出现的错误指导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1979年实现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从根本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确定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协调经济发展效益和环境保护,并用法制保障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提倡集约型发展方式并提出保障子孙后代享有美好生态环境愿望和权利,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雏形。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共产党人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积极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思想,提倡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胡锦涛同志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内外形势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下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的发展观,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以及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提倡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即正确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综上所述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和国际形势以及共产党人实践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三者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解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关系和谐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丰富和发展。

  2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为一体的系统的整体性的理论,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不断改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因此具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丰富的经验和相关论述。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只有生态文明做保障,才能够保证人民群众、自然和一切有生命物质安全、公平正义,实现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提供生态环境保障。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从单独的建设内容上升为“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丰富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生态文明,它是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公平正义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性,平衡性以及全面性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它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关系。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时,需要在正确认识并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基本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要求之一。它保障子孙后代享有生存和发展权利,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符合我国国内发展需求,也符合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发展要求。我国积极承担国际社会和谐发展责任和义务,创造和平的生态环境,为构建全球安全、公正、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秩序作出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内容。我国目前总体建设的小康社会水平不高、不全面,只是低级阶段的小康社会,建设内容侧重以经济建设为主的物质基础建设,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程度不够。只有加强其它方面关注力度和提高建设水平,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保护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只有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才能到2020年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3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价值

  3.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和政治格局变化时,因为发展而产生的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愈加明显,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因为制度缺陷和社会发展引发的问题,阻碍了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发展,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蝴蝶效应”。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提倡生态文明建设不再是一国范围内任务和发展要求,而是全球共识。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享有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共同的话语权和引导权,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更新国际形象,加强其他国家认同感以及合作交流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定会履行国际职责,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推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创建和谐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人通过生态文明实践,引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以全球新视野站在国际舞台上的最佳证明。

  3.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社会生产力和“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党的,结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和工业现代化发展现实以及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和谐的生态环境,从而给予人民群众实现梦想的动力和自信,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投入生产生活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民族以及个人的梦想。

  3.3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胡锦涛同志提出新时期利用发展的新机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全党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过去五年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取得好转,继续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争取在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未来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2012年经济发展目标,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健全体制机制,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以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尽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