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思维导图:教学改革|思维导图怎么画

学生会工作计划2019-08-05 16:56书业网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思维导图:教学改革》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小编的推荐,请继续关注。,因你而精彩。

  一位中学老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中学教学中,期望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课堂变革带来新鲜血液。

  一、思维导图及其特点

  1.思维导图(MindMap)概述 思维导图(MindMap)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Tony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它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以图文并重的形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关系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因此,思维导图具有促进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人类从一出生即开始累积这些庞大而复杂的数据库,大脑惊人的储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大量的资料,经由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多的是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加系统化更具条理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大脑运作的效率。 思维导图的放射性结构反映了大脑的自然结构,它对以笔记形式出现的知识体系进行快速构建与扩展,从而得到一张所有相关的、有内在联系的清晰和准确的知识架构图,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知识的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可以利用它来帮助我们学习、思考及解决问题,使我们的思考过程可视化,最大限度的使我们的大脑潜能得到开发。

  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外专家皆认为: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了有效思维的图形工具,能够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现在全球已经有大约2.5亿人使用思维导图。在教育、医学、农业、工业、气象、管理等各个领域,思维导图都发挥过着巨大的作用。美国《时代》周刊曾评价托尼.巴赞“对头脑的贡献就像霍金对宇宙的贡献那么大”。美国波音公司使用思维导图制作飞机维修工作手册,原本需要一年才可以消化的数据,只用了短短的几周。

  我们从1999年开始应用思维导图,经过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我们发现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与学工具,而且是一种理念和思维方式,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2.思维导图的特点 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的特征:

  (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

  (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

  (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

  我们在应用思维导图时感到:思维导图就是把握全局,抓住事物的关键,通过联想和想象找到与事物的联系,用图像和色彩把这一过程放射性的画出来。

  二、思维导图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1.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现今时代学生厌学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学生受外界的诱惑太多,往往不能专注于学习,只有采用一种他们喜爱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更好的吸收知识。如果使用思维导图来“画”笔记,效果让人吃惊。首先,思绪可以任意驰骋,联想的方法扩展到极致,因此很难漏掉任何一个与关键点有关联的要素;其次,可以随时展开想像的翅膀,一边思考一边“涂鸦”,其乐无穷;第三,思维导图所采用的“关键词”方法,迫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事物的关键点;第四,采用色彩及图形可以充分刺激大脑,提高记忆力。 例如:高三总复习一般都需要记笔记,以往我们往往采取诸如1、2、3、4这样的直线型方式,课堂上的笔记仅仅是对老师讲解内容的机械复制,学生们一般不能及时将课堂所讲及时的进行归纳总结,等到课后再想总结,则事过境迁,对授课内容记忆已经不再完整,课堂笔记便成为残缺不全的、不系统的知识记录。用“思维导图”为工具记录笔记,能将老师讲解的知识记录下来,并且将这些核心内容之间的联系用线条连接起来,使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清晰地呈现在图中。这样的课堂笔记不仅能够迅速帮你进行归纳总结,而且整堂课的授课过程也被形象地记录在图中,以便于课后复习,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学生具有好玩、好动、好奇、好胜和好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同时还具有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逐步发展的思维特点,思维导图适应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规律,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因和动因。用思维导图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就能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机智灵活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学生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节课是一个整体,一门学科是一个整体”,中学各科教学的具体内容很多,也很纷杂,但在本质上是有紧密联系的,课程安排也是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的,为了让学生能认识到这一点,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很有必要在课堂上使学生了解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个人的知识网络。“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在每节课的小结部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使用“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首先让学生简单说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在黑板上写下关键词,然后画成“思维导图”,加上不同的颜色,学生加深了理解,印象也很深刻。学完每一章结束,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整章知识的“思维导图”;每一个知识模块学完,可以画出这个模块下几章知识的“思维导图”。通过长期训练可以使每个学生都会整体理解各学科。

  (4)有利于开展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大脑的一种技能,就如同木工手艺是一种手的技能一样。木工的技能不是天生的,人的思维技能也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训练可以提高的。思维导图训练就是对学生进行左右脑功能全面开发的训练。 笛卡儿说:用几何图形表达事情是极为有利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比几何图形更容易进入人们的思维。如: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把物理学基本原理和图形进行有机结合来解决相关问题,使知识点背后的思维方法渐渐达到呼之欲出的境界,思维方法凸显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

  任何创新都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始于灵感形象,成于抽象思维。思维导图训练就是通过思维训练,启迪学生的智慧,也就是说通过思维导图训练使学生变得更聪明。针对一些学生基础薄弱,思维能力较差的情况,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头脑中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