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音乐之声观后感50字

观后感2018-05-17 04:41书业网

篇一:《音乐之声》观后感

《音乐之声》观后感

《音乐之声》以一种音乐剧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看完影片后让我回味的不仅仅是那些画面的美感、人物活泼的形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些动听的歌曲。耳熟能详的《Do re me》、《雪绒花》还是那么的让人回味。

音乐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情感传递方式,有时候我们只要听一段音乐就可以代替很多语言所解说的效果。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开始玛丽亚出场时背景音乐就是欢愉、轻松的,随着人物语言情感的变化,背景音乐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感受也会随之变化。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人们通过听觉感知旋律的高低、长短、快慢、强弱等等来获得不同的感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具有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艺术魅力,同时它也是音响与表演的艺术。

在玛丽亚刚进入上校家里的时候,七个孩子都是被训练的很有秩序,缺少孩子的活泼好动,少校对待他们就像管理军人一样,哨音、命令,没有了音乐没有了欢笑。玛丽亚通过一些很小的细节打动了孩子们,在那个有雷电的夜晚,玛丽亚通过音乐使孩子们忘记了雷电的惧怕,他们沉浸在那些美妙的音乐声中。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品格,净化人的心灵。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玛丽亚是一个很开朗活泼,有爱心的人,这与她喜爱音乐是有着重要的关系,音乐使人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和陶冶。

在音乐剧中,玛丽亚带孩子们外出玩游时,为了帮助孩子们很好

的迎接男爵夫人的到来,她决定开始教孩子们音乐。在玛丽亚教孩子们唱歌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她是一位很出色的音乐教师,七个孩子的年龄不一样,最大的16岁而最小的只有5岁,因此在习得节奏,旋律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难度。玛丽亚并没有直接教一首歌曲让孩子们学会,在男爵夫人到来时能够欢迎她,而是选择从最简单的开始然后循序渐进。她让孩子们回忆学习的时候是从ABC开始,而音乐的开始是从Do re me,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记住七个音符,她将每一个音符都用简单的事物(如鹿,阳光,长路等等)来形容它们,如使这些枯燥的音符变得形象生动。她所编创的《Do re me》歌曲节奏比较简单,歌词十分有趣,仍让孩子们很好的记忆,很顺口的唱出来。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身心始终是处于愉快欢乐的状态中,孩子天生的好动性在音乐中获得满足,从而获得快乐,音乐本身的那种愉悦性和感染性给孩子们带来了愉快的情绪。在玛丽亚教会孩子们音阶之后,他们会在歌词里加上自己熟悉的,喜欢的东西,这些歌唱带给了他们欢乐,他们在其中也增长了知识。他们会编排木偶戏,为木偶配上歌唱和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都得到了发展,这就是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受到了教育。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

音乐教育的影响并不是让孩子们学会了几首歌曲那样简单,在孩子们接受音乐的过程中,孩子们性格会变得活泼开朗,我们可以发现七个孩子在玛丽亚的教育下变得十分活泼可爱,他们展现了那个年龄

阶段的快乐生活,他们变得善解人意,在不断的成长。音乐教育的影响并不会是那样直截了当,立竿见影的,它是一个不断熏陶,感染,渗透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深处的。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获得很好的音乐教育,让他们在身心的愉悦中成长。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玛丽亚那样循序渐进,首先要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爱好,然后再注重一些简单的音乐技能知识,让音乐教育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使他们快乐地成长,身心健康,活泼愉快。

篇二:经典电影《音乐之声》观后感

音乐的力量

——观《音乐之声》有感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Me, a name I call myself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La, a note to follow Sew

Tea,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oh-oh-oh)

看完电影,留在我脑海深处的是这样一段清新动听的音乐。我认为,《音乐之声》能够成为经典与“音乐的力量”这一主题是离不开的。

见习修女玛利亚是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的姑娘。她爱唱歌、爱跳舞,还十分喜爱大自然的清新、宁静和美丽。修道院院长觉得玛利亚不适合过与尘寰隔绝的生活,于是介绍她去萨尔茨堡当上了前奥地利帝国海军退役军官冯·特拉普上校家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冯·特拉普是个善良勇敢的爱国者,他的妻子早逝。家里没有歌声,也没有笑声。玛利亚来到上校家中,发现上校管理孩子的方法简单而粗暴。只要他的哨声一响,孩子们就从各自的房间里以最快的速度奔跑出来,排好队,按水兵操练的要求通报自己的姓名。一开始,孩子们对玛利亚带有排斥情绪,总是想法设法捉弄她,但是玛利亚理解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她引导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上校准备离家去维也纳,在这期间,玛利亚和孩子们排练歌曲、做游戏、去大自然中游玩,整个家庭平添了许多笑语、欢乐和生气,充满了音乐之声。当上校带着准备与他结婚的男爵夫人回来时,发现家中呆板、冰冷的空气完全变了,他的“水兵们”已被训练成一支很有素养的家庭合唱队。由于玛利亚给这个家带来的变化激起了上校对生活的热爱,唤回了逝去的幸福,也唤起了他对玛利亚的爱情。于是上校最终拒绝了男爵夫人,他来到修道院找玛利亚,他们终于结成了美满的伴侣。

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的见习修女玛利亚能够赢得孩子们的爱。我觉得这与音乐的力量是离不开的。趁上校不在的时候,玛利亚用窗帘给每个孩子缝制了休闲的服装,带领他们到花园水池游玩,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野餐。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玛利亚用自己带来的小提琴为孩子们弹奏并演唱。她把孩子们叫到身边,从最基本的音符教起,自己编写了一曲《Doe Ray Me》,使孩子们在简单的音乐气氛中爱上了音乐。音乐具有感召力,它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引起共鸣。孩

子们原有的拘禁和忧郁渐渐地被音乐和笑声取代了。

上校是一个有七个孩子的鳏夫,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当他从维也纳回来时,他看见孩子们与家庭教师玛利亚玩得不亦乐乎,他对此感到很不满。当他责备玛利亚时,他突然听到了孩子们欢乐的歌声。他十分感动,因为玛丽亚把从他妻子去世之后家里就不再有的音乐又带了回来。这时候,上校也加入了孩子们的歌声中,为孩子们献上了一首深情的《雪绒花》。音乐拉近了严肃的上校与拘禁而忧郁的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在欢乐的歌声中,快乐的积极的情绪已然浮现在上校与孩子们幸福而陶醉的笑容上。

这就是音乐的力量。美妙的音乐能呼唤人们心中的渴望,唤醒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不同的音符,都仿佛每一个不同的画面,每一个不同的音阶,都仿佛每一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不同的音调,都仿佛每一个不同的气质,每一个不同的旋律,都仿佛每一个不同的人生。音乐是人类的灵魂,自从有了音乐的创造,人的灵魂就有了一个依靠。在心灵深处,隐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唯有音乐,才能激起那潭深水的涟漪。音乐是一把钥匙,这钥匙能打开通向梦境、通向因果的时光隧道。

篇三:《音乐之声》观后感

《音乐之声》观后感 不久前,我又重看了一遍《音乐之声》。虽然这是部老片子,但是每次看还是会有新的感觉。 故事发生在维也纳。善良活泼的修女玛利亚被修道院派到退役海军上校特拉普的家中,给他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玛利亚刚来时,孩子们并不欢迎她,因为他们觉得:谁都没法跟自己的妈妈相比。玛利亚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逐渐成为他们的好朋友,最终她不但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也赢得了特拉普上校的心,他们成为了一家人。他们与纳粹军官斗智斗勇,在修道院修女们的帮助下逃出国境,去追求幸福的生活。 这部影片不仅画面美,最打动人的地方是它的音乐。孩子们为欢迎男爵夫人的到来,唱起了玛利亚教给他们的歌《音乐之声》。上校无法相信这歌声会是孩子们唱的,自从他们的妈妈去世后,家里的气氛全变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充满欢笑,整天死气沉沉,就像一座军营。是玛利亚改变了一切,家里那久违的歌声和温馨又回来了。一曲歌罢,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看到这个场景,谁不为之感动? 玛利亚初次离开修道院时,对未来很迷茫。她给自己打气:“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他又会在别处开一扇窗。”这句话触动了我,我们在困难面前,不要胆怯,不要轻言放弃。玛利亚面对感情的困惑,逃回修道院。院长嬷嬷鼓励她,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情感:“翻越每一座山,上溯每一条溪,追寻心中的彩虹!”玛利亚重新回到上校家中,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披着洁白的婚纱,随着音乐的脚步,玛利亚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幸福。幸福要靠自己去追求! 这部片子比我爸爸年龄还大,里面的歌曲都特别优美,如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

独的牧羊人》,特拉普上校演唱的无限深情的《雪绒花》,欢乐有趣的《哆来咪》,以及调皮可爱的孩子们演唱的《晚安,再见!》等等,我都特别喜欢。 好的影片历久弥新,有机会我还会重温这部电影的。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