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调查报告2020-01-11 07:41书业网

篇一:地质灾害调查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地质灾害调查:在地质灾害发生后或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险情时,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有关技术单位对该地质灾害发生地点或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应急调查。

地质灾害评估:灾害灾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评价的工作。目的不同,侧重点不同,灾害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是灾害破坏损失情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对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程度的估量。

地灾调查技术:

崩塌:是指较陡斜坡(陡崖)上的大块或巨块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崩落或滑落,顺山势猛烈地翻滚跳跃,岩块相互撞击破碎,最后堆积与坡脚或沟谷的过程。

滑坡:斜坡岩体或土体在自然地质作用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失去原来的稳定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常为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激发的,突然爆发的、破坏性极大的、含有大量固体物质(泥、砂、石)的特殊洪流。

地面沉降: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幅度和速率均较大的地表高程垂直下降的现象。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作用。

地裂缝:岩体或土体中直达地表的线状开裂现象。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致灾体:由地质自然动力作用引起的灾害活动

受灾体:人和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直接开发利用的资源和环境 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填空题

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资源属性

地质灾害评估类型: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破坏损失评价、防治工程评价 常见的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海水入侵、膨胀土、地震。

致灾体活动要素:灾害种类、灾害活动规模、强度、频次、密度、成灾范围、灾害等级。 受灾体特征要素:主要包括受灾体类型、范围、数量、价值、密度、对不同灾害的承御能力和灾后的可恢复性等。

破坏损失要素: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的破坏效应和损失构成;受灾体种类、损毁数量、损毁程度、价值;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

防治工程要素: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措施、工程量、资金投入、防治效果与预期减灾效益等。

崩塌的形成条件: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震,融雪、降雨特别是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地表水的冲刷、浸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崩塌按起始运动形式分:土崩、岩崩、山崩

滑坡形成条件、如何影响:地形地貌、岩土类型(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泥石流形成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有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

粘性泥石流特点:粘性大,稠度大,石块处于悬浮状态

稀性泥石流特点:分散性大,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运动

野外识别老滑坡及可能出现的滑坡:地形地貌依据(圈椅状、马蹄状等地形)、地层依据(层序比较凌乱、结构松散)、地下水依据(地下水流动路径、排泄地点的改变)、植被依据(树木东倒西歪,醉汉林)。

作图题

图1-4滑坡要素平、剖面示意图

1.滑坡体;2.滑坡周界;3.滑坡壁;4.滑动面;5.滑坡床;6.滑坡剪出口;7.滑坡舌与滑坡鼓丘;8.滑坡台阶;9.滑坡后缘;10.滑坡前缘;11.滑坡洼地(滑坡湖);12.拉张裂缝;13.剪切裂缝;14.羽状裂缝;15.鼓胀裂缝;16.扇形裂缝; 17.牵引性裂缝; 18.主滑线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体系示意图

硬质边坡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综合论述题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及发生速率的确定方法

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确定:经验法、灾害活动的动力分析法(概率统计法和可靠度分析法)和频数法

地质灾害发展速率计算方法:约束外推法和模拟模型法。

地质灾害危险范围及危害强度分区

地质灾害危险范围的确定:地质灾害规模和活动方式。

地质灾害危害强度分区:根据地质灾害破坏能力大小,将危害区划分若干等级。统计分析法——数理统计理论(概率、分布规律)

层次分析模糊评判法——不同层次因素影响程度、组合效应,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危险性程度评价结果

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估中应用

神经网络法——非线性模型建立,研制评价系统

信息量法——危险性区划

GIS计算机技术分析——因子、模型相结合,危险性评价和区划

突水预兆

(一) 一般预兆

(1)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可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2)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及硫化氢气味;(3)有时可闻到水的“嘶嘶”声;(4)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臌。

(二) 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

(1)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臌起,底臌量可达500mm以上;(2)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3)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

(三) 冲击层水的突水预兆

(1)突水部位发潮、滴水,滴水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可发现水中有少量细砂;(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至流砂大量涌出;(3)顶板发生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4)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有“嘶嘶” 或刺耳水声;(5)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水大量涌出,水色乳白或呈黄色

安全监测参数及技术:

内力1 钢筋应力2 孔隙水压力3 锚索拉力4 土压力

变形A 沉降B 水平位移(测斜)C 局部弯曲D 整体倾斜

基坑安全监测指标:(1)煤气管道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累计不得超过l0mm,发展速率不得超过2mm/d;(2)自来水管道沉降和水平位移:累计不得超过20mm,发展速率不得超过3mm/d; (3)基坑内降水或基坑开挖引起的基坑外水位下降:累计不得超过2000mm,发展速率不得超过500mm/d;(4)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累计水平位移不得超过开挖深度

的 的5?,连续3日水平位移速率不得超过2mm/d;(5)邻域内建筑物沉降:累计沉降不得超过建筑物宽度的1?,连续3日沉降速率不得超过1mm/d;(6)邻域内地面(路面)沉降:累计沉降不得超过开挖深度H的5?,连续3日沉降速率不得超过2mm/d。

矿山开采:①矿坑、岩面 ②尾矿(尾矿坝)③水的去处 ④住宿、道路、机器、原料间 ⑤设计 ⑥施工与监理、监测

突水后水估量:

(一)现场测量突水量方法

1 浮标法

矿井发生突水后,初期水量一般较小,可在巷道的水沟内测定其水量。选用规整的水沟长5m左右,清除沟内的杂物,选择上、中、下三个断面,测其宽度及3—5个水深值,并用木屑、纸屑作浮标,测量水的流速,反复测量3—5次,采用下式计算突水水量。h+h2+h3h+h5+h6h+h8+h91(W11+W24+W37)Q=60KL, m3/mint1+t2+t3

3

式中L——水沟测量段长度,m;

Wi——水沟断面宽度,m;

hi——水沟内水深,m;

ti——浮标在乙段内运动的时间,min;

K——断面系数。

当突水量增大到不能采用水沟测量时,可选用大巷中较为平直的一段,测量大巷内的水流量,其方法与在水沟内测量相同。

采用浮标法测定水量时,系数K可按表7-3-1选择:

2 水泵标定法

突水后,一般应增开水泵或增加水泵运转时间,水仓

内增加的水量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W——水泵的铭牌排水量(m3/min);

N——增开的水泵台数;

K——水泵的排水系数,可参照表7-3-2选取;

H——t时间内水位上升高度(m);

S——水仓的水平断面面积,m2;

t——水位上涨H所用的时间,min

Q=KNW+SH,m3/mint

篇二:地质灾害评估野外调查记录表

地质灾害评估野外调查记录表

宜宾智高矿产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1

宜宾智高矿产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2

斜 坡 调 查 记 录 表

宜宾智高矿产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1

宜宾智高矿产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2

泥 石 流 调 查 记 录 表

1

宜宾智高矿产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篇三:地质灾害评估调查表

地质灾害评估调查表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