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劳动人民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2018-05-24 20:37书业网

篇一: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纸做的包子》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经北京市公安部门调查,发现该新闻系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组临时人员訾某自带肉馅、面粉和纸箱,授意外地来京人员卫某等人将纸箱经水浸泡后掺入肉馅,制成包子,訾某用其自带的家用DV机拍摄了制作过程,随后将其编辑,用欺诈手段获得播出。消息播出后,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不但严重败坏了我们国家的声誉、干扰了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严重伤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一事件所凸现的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意识缺乏、对职业规范的亵渎,值得我们思考。

职业道德越来越重要的今天,记者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却不能保持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媒体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并对国家和人民带了了严重的危害。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一种责任。新闻传播业应该不为任何权力左右,新闻工作者必须站在客观、公正、平衡的立场上报道事实,尽可能把个人感情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把对新闻事件评价的权利交给受众。新闻工作者有其特殊的使

命,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良知,所谓真实、客观、公正等正是这种规范、道德和良知的体现。

美国《世界报》创始人普利策说过:“记者是国家航船上的了望哨。他要站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不计较自身的成败、荣辱和老板的喜怒盈亏,而是为了信任他的人民服务”。

正因如此,记者要“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新闻传播的核心是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职业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作为一种自我约束的内在力量,只有新闻工作者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个人意志,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的自律”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使记者内化自己繁荣职业角色,才是长远之计。

新闻道德社会作用在于:它对社会道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起调节作用;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工作行为起指向作用;对新闻工作者具有自我调节作用。

中国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非常简单而纯粹,就是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客观、准确、全面的记录事件。如果隐瞒信息或信息不实或用虚假信息愚弄受众,或超越职业道德所允许的范围,利用自身权利和影响,以不正当手段去达到某种目的或获取某种利益的行为,不仅会导致更多毫无意义、毫无权威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媒体会彻底失去公信力,加大老百姓的心理恐慌程度,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还会影响新闻事业的整体形象,甚至影响到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对于种种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业内人士或专家在分析其内在原因时给出了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忽视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所造成的,有的则认为缺少监督机构。但无论如何分析这一原因,其实它们都与新闻道德有关。

1.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意识淡薄、职业道德匮乏的外部原因总结如下:

(1)传媒的职业权利与党政权力的混同。我国传媒长期作为党政机关的一部分运转,在市场经济新形式下,传媒有了自身的利益,记者的采访“权利”有了一定的“权力”,就有可能成为行贿的对象。

(2) 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现象严重。从中央到地方,都存在要求记者拉广告,分摊征订任务的问题。于是,记者的正面采访就可能变成一种发稿权与广告的交换。所谓“有偿新闻”,便是在这种机制下产生的。

(3) 媒体竞争激烈,职业精神成为追逐短期利益的牺牲品。我国传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尚不成熟,不少传媒间和传媒内部的竞争处于低水平的无序状态。传媒作为具有自身利益的利益单位,有着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的驱动力。在生存焦虑的驱动下,传媒从业人员有可能淡化职业责任感。

(4) 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自律规范和有效的规范执行机制。尽管从1991年起,全国记协就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此后又经过两次修订,但该准则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更缺乏执行和监督机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我国新闻业行业协会的影响力有限,难以发挥切实的指导、约束和惩戒作用。

2.但是不能忽略内部原因是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新闻工作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最

大诱因:经济利益,还有部分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不强,缺乏应有的新闻职业道德,同时在现代新闻从业人员中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教育不够,一些记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定没有真正被新闻从业者内化。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职业道德的约束往往显得乏力,这是虚假新闻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3.有些新闻工作者缺乏对自己工作内容的认识,他们没有意识到报道行为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活动,它决定了新闻报道者是为社会其他一部分人,或是整个社会在报道。而不是单纯的为自己或是某个人报告消息。从这个意义出发,新闻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整体利益、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应该而且必须高于个人或所属小集团的利益。

(四)职业道德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蝴蝶轻轻地舞动一下翅膀,可能导致系统最终发生极大的变化”,用“蝴蝶效应”来比喻假新闻的危害一点也不为过。媒介是社会公器和社会守望者,它的虚假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以及记者自身会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

举例说明:

1.广州某报的一则道听途说的报道,让全国的瓜农遭遇了一场“台风”,损失惨重,仅海南一省就损失三千万。

2.7月19日广州某报新闻称:广州市民向有关部门投诉,怀疑西瓜被注入了红药水。一时间,广州市面上的西瓜无人问津。紧接着,香港几家媒体转载了这则报道,引起香港食品环境卫生署和香港消委会的重视,专门提醒香港市民提高警惕,谨防“食瓜中毒”。“西瓜注了红药水”的新闻很快传播,在全国许多地方的消费者中引起买瓜恐慌,人们望西瓜兴叹,各地西瓜价格暴跌。海南夏季西瓜主要销往广东和香港等地,谣言给海南西瓜以重创,由于无人收购,大片大片的西瓜烂在地里。河南、湖北、山东、宁夏等地瓜农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3.一名在新西兰本地工作的记者在看到几则关于中国黑心产品的相关新闻后,提出要在新西兰抵制中国进口产品。根据报道,这名记者看到了关于北京黑心“纸箱馅包子”和上海大白兔奶糖含甲醛的新闻后,在当地媒体上表示,新西兰应该对中国进口的产品实行更严厉的进口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新西兰人的生活。而炮制“纸箱馅包子”的记者最终获刑监禁1年。

这样的假新闻不仅对人民生活造成恐慌,而且在国际上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使外国记者在我国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添油加醋。恰如刚刚经历的3.14西藏砸抢烧事件。

4.《纽约时报》的一个例子:2005年,《纽约时报》记者布莱尔炮制了多篇使用匿名信源的假新闻。而在这一年,美国国内新闻界先后爆发了“古兰经风波”、“深喉事件”“特工门事件”等。结果由于布莱尔多次杜撰假新闻,受到终身执业禁止的处分。

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科学的一部分,也是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所亟待继承与宣扬的标尺。作为党和国家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要严格遵守、坚决捍卫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同一切违反和丧失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假新闻首先是对学科的颠覆;其次是对客观事实的践踏;第三是对新闻伦理的背叛;第四是对公众信念的嘲弄。

5.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记者都失去了职业道德:四川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再次领教了大自然的无比威力,同时也让我们见证了中华民族英勇顽强、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民族性格,更让我们感受了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忘我工作的敬业与拼搏。在抗震救灾报道中,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之旗再一次高扬。

我们欣喜地看到,为了肩负的神圣使命,许多媒体的记者忘记性别差异,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第一时间里奔赴灾区现场。他们顶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他们在黑夜中冒雨前行,他们身背器材徒步开进,他们连续奋战夜以继日。正是他们用自己辛苦的劳动,让亿万受众及时了解震区受灾情况,全面掌握党和政府的救援进展,生动再现解放军武警官兵、医护工作者拯救生命的感人事迹,跟踪报道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支持与援助。

四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

1.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只有具备叫高的政治觉悟、饱满的政治热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新闻业务,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2.规范和细化监管体制

一般来说,对于传媒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控制有三种模式:受众模式、第三方控制、同行控制。

受众控制。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受众对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的余数力是相当有限的。这一方面与国民的媒介素质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媒介体制有关。媒体的工作服务于公民言论出版的权利,媒体的权利归根到底是公众赋予的。因此,树立受众中心的观念,自觉把自己置于受众的监督之下,是新闻工作者树立职业意识的重要方面。

第三方控制.我国实行的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法律. 法规. 行政规章制度已经较为全面,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些制度性的东西细化和可操作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流于形式.可参照国际上有关规定和相关条例更加细致以可增强可行性。

同行控制。不妨效仿外国的先进经验,成立一个由学界、政界和业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的、权威的媒介批评和处理受众投诉委员会,负责监督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并使其裁决在国内各媒体具有强大的舆论监督压力。另外,该组织应设立一个媒介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在这种机制的制约下,假新闻多,信用度低的媒体其等级就会相应降低,同时权威性强、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媒体就会脱颖而出,受到受众的信任和支持。

3.建立健全传媒自律机制

一个健全而有效的自律机制,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需要传媒自身配置一套实施细责和监督机制.西方一些媒体会定期的发给记者一份新闻道德准则和一份调查问卷,每位记者都必须认真阅读,填写然后签名为证。在经常强调下,使每个记者都深深自省自己的职业活动是否违反了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我国媒体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各媒体行业自律的检查工作日常化,达到警钟常鸣,防微杜渐。此外,媒体还可以设立专职的受众意见调查员,专门负责将受众的意见分析汇总并反馈给媒体决策者。

只有建设新时期的新闻职业道德,加强新闻自律,从源头上制止虚假新闻的产生。同时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新闻职业素质和新闻职业道德素质,严格遵守从业范围,是根除虚假新闻的最根本途径。

参考书目

[1] 简光洲[J].《新闻记者》. 上海市新闻学会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联合出版.2008.10

[2]黄瑚[M].《新闻伦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12

[3]陈绚[M].《新闻道德与法规教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3

[4]凌非[M].《中国媒体调查》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1

篇二:鸦片战争新闻报道

《北京条约》签订,列强侵略变本加厉。

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起抵抗侵略者

本报讯 中国的主权又一次严重地遭到侵害,中华民族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北京条约》于昨天签订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了。自此,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进入中国内地,并日益扩展,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每一个爱国志士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依赖所做出的努力,他们奋起抵抗,顽强抗争,进行反侵略斗争,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在10月24日、25日,清钦差大臣奕与额尔金、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共九款。这个条约除确认《中英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1)开天津为商埠;(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3)割让九龙 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增加为八百万两。签约后,英国即表示扶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并支持洋务派奕当政。《北京条约》刚一签字,英、法、俄等公使就立即表示,只要清政府认真“履行条约”,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更可恨的是俄国竟然伺机介入调停,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天津条约》,在英法联军撤离北京后,竟然又以调停有功,强迫清政府又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呀,他们通过炮台,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逼迫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一系列卖国条约后,却用一张伪善的面具掩盖自己的罪行,他们承诺给清政府提供“任何援助”,他们的援助就是侵入北京途中一路烧杀抢掠,到北京后在清廷长期经营的圆明园大肆抢掠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并将园内建筑付之一炬。这是明明白白的强盗行径,他们是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遗产,文明摧毁了,这对中国,对世界的都是巨大的损失;他们的援助就是开天津为商埠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大肆掠夺华北经济的侵略据点;他们的援助就是割占九龙半岛、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英、法侵略者可以公开掠卖中国人口出洋做奴隶、当马牛;他们的援助就是对中国进行军事索赔,就是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从他们的这些罪行中我看不到一丝的援助,他们只是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加深,只是让中国从此失去了一个独立国家应该有的主权与独立。

从1840年开始,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把我们国家的国门打开,他们从来没有做任何对中国有援助的事,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人都看的到的事实。英国人因为走私鸦片而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了银贵纸贱,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直接毒害了我们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中国实行禁烟措施,所以他们发动了鸦片战争,这是非正义的战争。从此,中国的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被破坏;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独立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变成了半封建的国家。但他们还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清政府不可能无限的答应他们所提出的无理要求,他们便接二连三地使用武力,制造战争,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显而易见,他们是想取得在我国的更多权力,利益。他们成功了,《北京条约》的签订满足了他们的利益熏心。他们的侵略行径令人发指。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军事侵略,他们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他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干涉中国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些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的大片领土,甚至企图瓜分全中国。他们侵占中国的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每一次战争过后,他们都会强迫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取中国大量领土,强占中国租界和港湾,并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们还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不仅如此,还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这些自称是“西方文明的传播者”的侵略者在中国的野蛮行径,完全是践

踏文明的野蛮本性。为了进一步统治中国,他们还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购买代理人。进行经济掠夺,资本帝国主义除了强迫政府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利用其与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的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逐步把中国卷进了的世界市场。他们控制了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中国的投资,相当部分是利用战争掠自中国。中国成了他们制造财富的工具。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与此同时,还阻碍了我国的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无非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可以利用宗教来进行侵略活动,甚至不顾事实,违心地制造侵略我国的舆论,还美其名曰“争取中国士大夫当中有势力的集团,开启皇帝和政治家们的思想”。还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公然攻击诬蔑我国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应接受“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试问,一个奴役侵略别的民族的民族,一个都不懂得人权,人的尊严,和做出这些不文明行径的民族,能算一个“优等民族”吗?这真是最可笑的事情。稍有一些判断力的人都能看出来的这就是赤裸裸的压迫,侵略。是完全的野蛮行径。

当资本主义国家处心积虑的想要制造舆论,禁锢中国人民的思想时,更多的中国人觉醒了,他们的侵略激起了更多的中国人的反抗,促使中国人民投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斗争。中国人民的反抗事迹一直都有,在当列强进行鸦片倾销时。中国就进行了禁烟活动,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领导广州人民进行了虎门销烟,当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侵入中国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英国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起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慨。东南沿海地区的广大民众,自发地行动起来,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强决心和英雄气概,沉重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同时期,其他地区的民众也掀起反侵略斗争。在广东,广州及附近的番禺、南海、佛山等县的社学组织,领导群众进行了长期的抗英斗争。鸦片战争期间,东南沿海地区民众的抗英斗争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对中国人民长期作战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还有一些官兵奋勇抗敌,林则徐坚守广州;陈连升、关天培、葛云飞、裕谦、陈化成、海龄在战争中壮烈捐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人民同清军奋勇抵抗侵略者;清军将领在大沽口重创英法舰队。不仅是广东的人民,全国各个地方的人民都参加到斗争中来。由于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我国广大人民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42年到1850年期间,全国反帝反清的起义达百次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发动了广大的群众,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大规模,持续时间最长达农民运动,从中可见农民反抗的决心。连资本主义国家都无可奈何??

虽然资本——帝国主义还在进一步侵略我国,蓄谋更大更深的阴谋来剥削欺压中国人民,但看到这些奋起反抗的事迹,是对每一个中国人民的鼓励,激励着我们继续努力抗争。我们应当化悲痛为更强的力量来拯救我们的祖国。在这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使命。拿出反抗精神,直至把列强驱除出境。

篇三:外国新闻事业史(10月份)

1. 学者杂志:是已知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期刊。出现在1665年,地点是巴黎。其内容有新书介绍,科学发明

等,初为周刊,后改为月刊。

2. 阿道夫,奥克斯:美国现代报业早期的著名报人。1896年接办《纽约时报》摒弃黄色新闻做法,坚持严肃的办报方针。

在他的主持下,《纽约时报》取得巨大成功。该报因此成为面向上层读者的严肃型现代报纸的先驱,为美国报业跨入现代阶段设立了另一个主要标志。

3. 印度报业托拉斯:印度近期最大的新闻通讯社,全称为”印度报业托拉斯”二,它是印度报业主合股经营的企业,前身

为1905年建立的印度联合通讯社。三是1949年2月正式发稿,总部在孟买。

4. 德国之声电台:是20世纪后期德国最重要的对外广播电台,二是1953年成立,地处科隆。三是依法享有自主管理权的公

共机构,但有政府拨款支持,表达德国政府的态度。

5. 简述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三大报纸的基本情况:《人民之友报》由雅各宾派著名领袖马拉在1789年创办。

该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二是《杜歇老爹报》,由雅各宾派中极左集团的代表阿贝尔于1790年创办。该报态度鲜明,言论泼辣,文字通俗,很受群众欢迎。三是《法国及布拉班革命报》由雅各宾派的右翼德穆兰在1789年创办。该报激烈抨击封建统治,积极宣传共和制度,是法国大革命前期颇有影响的报纸。

6. 简述近代英国《北极星》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北极星报》是19世纪英国宪章派的右翼领袖奥康瑙尔创办,出版至1852

年为止。该报最高销数达10多万份,比《泰晤士报》高很多。北极星报高举“人民宪章”的旗帜,广泛宣传宪章派左翼的政治主张,及时报道各地宪章派的活动,有力的指导了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并对其它国家的革命运动给予高度评价,说它是“欧洲最优秀的报纸之一”

7. 简述发展中国家报业发展历史的共同点:早期报刊,尤其是报业发端较早的早期报刊,大多是殖民者创办的。二,随着

反殖民主义反封建斗争的开展,这些国家的民族报刊逐步发展成长,凡是民族民主运动兴起得早的地区和国家,民族民主报刊也兴办的早,成长得快。三是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为这些国家的报刊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各国的报业结构因此发生了根本变化,报业规模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8. 简述世界广播业和电视业诞生的年代及最早正式开播的机构:正式的电台广播开始于1920 年的美国。当年十一月2日

西屋电气公司办于皮茨堡的KDKA电台开播。这是第一个向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一般认为它的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正式的电播播送始于1936年的美国。当年美国广播公司建立电视发射台,十一月2日起定时播出电视节目,一般认为这是世界电视事业的开端。

9. 简述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后的主要报刊思想: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思想,对无产阶级报刊的性质,

任务功能等问题有过精辟的阐述。其中主要的思想有一是关于报刊的宣传组织作用,认为报刊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合者。二是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认为党报应该明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要接受党的监督,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三是关于新闻出版自由他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虚伪性,强调要保证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新闻自由。四是关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以后,列宁强调报刊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五是关于群众办报和舆论监督。列宁主张要积极依靠群众办报,并把开展舆论监督作为社会主义报刊的重要任WU.

古代的新闻传播: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三个发展阶段。辅助口头传播的标记传播(延续最久的时期)、声光传播、图式传播。

图式传播是较为高级的辅助手段,认为是文字传播的发轫。

手写新闻传播:公告式(官方公报);书信式(新闻信)。

官方公报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9年),《每日纪闻》

新闻信:公元前500多年,古罗马出现新闻信。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标志这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 印刷新闻传播:1450年德国美因茨古登堡 金属活字印刷术 《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教堂课读》 印刷术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它也使印刷新闻传播成为可能。 印刷新闻萌芽:1482年 奥格斯堡《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1493年西班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记》、15(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劳动人民新闻报道)08年 奥格斯堡《巴西探险记》。

1.规模比较小;2.面向某个或某些特定领域,而不是整个社会;3.没有以采集和传播新闻为宗旨的专门机构。以上也是前新闻时期新闻传播的一般特点。

手抄小报:发源于意大利境内威尼斯

1536年威尼斯 出现专门采集消息的机构和贩卖手抄小报的人。

1563

年政府曾发行手抄小报。

1566年出现定名的小报“手抄新闻”。

新闻书:与手抄小报同时出现,新闻性增强,书本形式。

后期定期印刷品出现:1588年奥地利 迈克尔·冯·艾津 《博览会编年表》、

1594-1635年科伦 拉丁文出版物《法比信使》

两种传播媒介的历史地位:近代报刊的雏形、古代新闻传播向近代新闻传播的过渡。

1.新闻传播规模扩大;

2.由特定对象转而面向整个社会;

3.逐渐出现了专门采集和公开发布新闻的机构。 从17世纪初期定期报刊问世到17世纪-18世纪日报陆续创办,这是近代新闻事业的初创阶段。

定期报刊:17世纪初(1605-1610)发源地德国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1609年出现的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报道》。 另外一个发源地尼德兰。1605年亚伯拉罕、费尔赫芬发行半月刊《安特卫普新闻》。

英国最早定期报刊《每周新闻》1621年

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也就是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

日报:最早日报诞生于德意志地区。 世界上第一张日报1650年德国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新到新闻》。 英国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1702年伦敦。

期刊(杂志):近代意义上的期刊(杂志),最早出现于1665年法国巴黎《学者杂志》。

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创办《皇家学会哲学汇刊》至今仍在出版。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变化,形成了对新闻事业的需要;和这种需要同时发展起来的社会和物质条件这两者的结合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航海事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

政治方面:社会政治变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特别是新兴的阶级和政治力量更加迫切需要信息传播、宣传观点、左右舆论,以促进社会的变革。

实际条件:印刷和造纸工业日益发展、交通和邮政事业日趋发达,使得报刊定期发行成为可能,人口集中的城市逐步增多,社会联系更加紧密,使信息来源和信息需求量增加,造成了新闻采集和传播的良好条件。

上述的社会需要和实际条件的结合,形成了新闻事业诞生的必然性。

新闻事业诞生于封建社会末期,同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需要息息相关,不可避免的遭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敌视和压制。因此,新闻事业的诞生过程充满矛盾和斗争。封建压制和反压制的矛盾是同新闻事业相伴而生、相伴而长的。这一矛

盾只是在以后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才逐步获得解决。

1、近代新闻事业:从17世纪初定期报刊问世到19世纪末。

2、无产阶级报刊三个阶段:

工人报刊、无产阶级政治报刊、无产阶级政党报刊。

工人报纸主要为团结工人共同进行经济斗争服务。

无产阶级报刊的办报宗旨:宣传本组织的纲领,追求特定的社会目标或政治目标。内容具有很强的战斗性。体制上通常同主办的组织(工会或政党)结为一体。

名词:

3、上层报纸: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较早的商业报刊。它们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治经济上独立;业务上提倡客观报道,提供硬新闻;读者对象主要政界、工商界或知识界人士。

4、廉价报纸:工业革命后期,各国先后出现了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因售价较低,通常称为廉价报纸,又因读者均为平民大众,也称为“大众化报纸”。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

①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制。

②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动和进行过程中,资产阶级报刊大量兴起。

③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报刊成了新的统治阶级的舆论工具。报业发展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逐步完善和稳定。 ④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都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政党报刊的特点:政治上有党派性;经济上依赖政党;内容重时政言论;读者为上层社会。

⑤工业革命给近代报业带来重大影响。

各地联系密切,

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提高了城乡民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教育普及,扩大读者群。邮电通信更加便利。广告增加,资金充裕。无产阶级也在为自身的民主权利而斗争,使得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⑥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营商业报刊发展起来。

1、英国最早的周报《每周新闻》。

18世纪中期,辉格党的报刊随着该党在议会中势力的加强而渐居上风。

2、皇家特许制度:英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3、星法院: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等。

4、《泰晤士报》:在报业独立化的趋势下创办。英国资产阶级非政党报刊的主要代表。发刊于1785年元旦,创办人为沃尔特。三年后正式定名。在经营上,割断和政府的联系,充分自立。报道上,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有独家新闻。言论上,标榜独立。另外,重视采用新技术。《泰》无明确的政党背景,有自己的阶级立场和政治倾向。它是工商资

产阶级的代言人,因面能在工业革命后的形势下,成为影响英国政局的重要力量。

5、《每日电讯报》:英取消“知识税”后,廉价报纸兴起。《每日》是最为成功最有影响的。创办于1855年6月29日。在劳森经营时期得到真正发展。他进行了革新:首先,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报纸的趣味性。注意社会新闻。其次,改革版面编排,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之鲜明醒目。再次,劳森十分重视延揽人才。该报一直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劳森被尊为 “英国报业之父”。以后变为上层报纸。

6、《北极星报》:在英宪章运动中诞生。1837年宪章左翼力量创办。在利兹出版,后迁往伦敦。1852年停刊,出版15年。《北》高举“人民宪章”的旗帜,宣传宪章派左翼主张,报道他们的活动,有力地指导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主张一切国家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北》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旗帜鲜明,文字通俗,从而赢得大量读者。它是英国近代无产阶级政治报纸的卓越代表。

7、密尔顿和出版自由:

密尔顿是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和诗人。他发表了许多文章和政论小册子,阐述主权在民的思想。1644年发表了《论出版自由》的演说。密尔顿全面批评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强调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他认为这种自由“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限制这种自由只会伤害真理。

列宁说,这个口号从中世纪末直到19世纪成了全世界一个伟大的口号。因为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僧侣、国王、封建主和地主的斗争。

英国统治当局控制报业的手段:

1. 征收印花锐。所有报刊一律征收印花税,纸张税,广告税,三者合称为“知识税”。

2. 运用法律制裁。四种名目:叛逆罪,煽动诽谤罪,侵犯国会特权,总逮捕令。

3. 实行津贴收买。实际上就是贿赂收买。

各种手段使报刊备受压抑,报界进行了反复的斗争,这是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继续,也是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同旧势力斗争的一种反映。

反压制斗争: 1. 集中在报道国会的问题上。有的报刊采取省略字母的办法报道国会议员和政界人物。

2. 批评当权人物方面。一些报人因在刊物上批评重要人物而被捕。但政府迫于群众的抗议而释放被捕者。

哈里斯《国内外公共事件》 1690年

坎贝尔《波士顿新闻信》 1740年北美殖民地第一份连续出版的报纸

纽约三大“便士报”:《太阳报》、《先驱报》、《论坛报》

曾格案件:曾格是纽约市的印刷商,创办了《纽约周报》,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总督的文章而被捕。安德鲁。汉密顿为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