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望月思乡精彩片段

片段2018-05-26 10:32书业网

篇一:望月思乡(改)

望月思乡

对于中秋的回忆要从月饼开始,以前背李白的那首《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却总也不能理解那种感受。现在自己也离开了故乡,终于明白了望“月”思乡的感情,这个“月”就好似“月饼”。

上海人喜欢吃广式月饼,薄薄的月饼皮,里面夹着又甜又腻的馅儿,这种月饼往往热量很高,而东北的月饼却不同,厚皮儿,薄馅儿,表面硬的像石头,吃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前几天,有个东北亲戚从哈尔滨带来两盒“老鼎丰”月饼,我看后欣喜若狂,终于能吃到家乡的那种月饼了!

客人前脚刚走,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月饼盒,看到那些熟悉的月饼名:果仁,枣泥,青丝,这一个个朴实无华的名字却牵动了我的心,果仁就是里面有各种干果,咬上一口,甜而不腻,各种干果味道奇妙的融合,形成新的味觉享受,以前有过一种酥皮月饼,一咬就有酥脆的皮落下来,现在想想还垂涎三尺。

人是恋旧的,尤其是离开自己故乡的人,对于那些从前我只咬上一两口的月饼,现在却令我倍感思念。虽然嘴上说:“不想家?”可心里却无一刻不记挂着,到了中秋节更是思绪万分。

今年中秋由于阴天,没看到月亮。刚来上海的那(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望月思乡精彩片段)两年,从窗口望着那轮明月,觉得它离自己那么遥远,而今年自己同样在窗口看月亮,却觉得月亮离自己很近,近到可以触碰。

离开上海的前一年,我在家乡度过最后一个中秋,那时还并不知

道自己就要离开。只记得那晚爸爸骑车驮着我,我们刚从奶奶家吃完团圆饭,我仰望天空,那轮明月散发着柔和的光,透明圆满。

直到现今,每每回忆起那一幕,泪水还是不自觉的落下。

写《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叫当年明月,我现在终于明白他为什么取这个名,因为即使往事已成为历史,但只要有明月在,它还是会静静见证这一切。当年明月在记忆就永不会褪色。

皎洁的月儿真美,美到震颤了我的心。

篇二:25望月

25望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甥、峨、瞳”3个二类字,学会“镀、喻、舱”3个生字。通过理解词语“不假思索、绘声绘色”的意思,从而体会小外甥的特点。

2.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感悟清幽旷远的意境,受到美的陶冶。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用童心感受世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难点: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幻想,用童心来感来感受世界。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能否自主识写生字、能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3.借助概括课文大意、分段、熟读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四 、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 以歌激趣,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水调歌头》。刚才我们欣赏的这首歌,来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喜欢吗?

2.苏轼望月,写下了千古名篇。现代作家赵丽宏望月,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预设:生读的声音洪亮——月亮的光太强烈了;

生读的声音低小——月光暗淡;

生读的语调柔和——这才是月亮的声音、月亮的感觉。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多种形式读,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注意:“甥”是翘舌音这里读轻声),“舱”是平舌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和月有关的内容?

2.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尝试给课文加上小标题。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 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 “我”独身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月下江景 比背诗句

想象月亮 独坐甲板

4.启发学生利用课文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感悟“江中月”

1.下面就请同学们轻声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跟随作者一道欣赏月光下的江景,看看作者眼中的月下江中景色是什么样的,要求大家一边读一边在脑海里想象这幅画面。那就开始吧!

(1)这段写的是——江中月。

(2)此时此刻在你脑海里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若学生说不出,师可提示:作者眼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月夜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等)

(3)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如果读到让你心动的句子,心动的词,应该及时画下来,再仔细地品味,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独特感受,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都行。开始!(目的:让学生自己找出 “安详”“黑色剪影”“镀”“隐隐约约”等关键词,联系到“清幽旷远”的意境。还有抓住“??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句子来品读;培养学生读书做记号的习惯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4) 学生轻声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巡视时适当引导学生正确找到关键词、句,就省时间直奔正题,对学情心中也有数)

2.汇报交流,品读感悟。

(1)师:都读完了,说说你们的体会。(在学生说感受时说到相关的句子就问:里面的哪个词语让你有独特感受?为什么?相信你能把这独特的感受用声音来传诵,读一读这个词。老师相机指导全班品读词、句)

A、“安详”

①课件出示: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清辉。

②安详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谁?读出你心中那轮安详的月亮。可以将“安详”与“安静”进行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安详:不仅包含了安静和安宁的意思,作者还把月亮当人来写,给人以亲切和亲近感。抓住“安详“,让学生感受到月的宁静、安详、温暖。)

③指导生读出月的宁静、安详.

B、“黑色剪影” 、“隐隐约约”

①点击课件出示: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的伸展着,起伏着。

②什么是“黑色剪影“?见过吗?(出示图片)

③月光下,那山、林只留下了黑色的轮廓,真像用黑色的纸剪下来贴在远处似的。理解了,就能读出意境来了,再来读读这句话。

C、“镀”

①点击课件,显示: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②我们就是要有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什么叫“镀”?这里用“镀”妙在何处?看看它的字形,再读读文中那句话,想想它的意境。(金字旁表示金属,金属均匀的涂抹在物体的表面就叫“镀”。这里写出了月光的清淡、均匀和闪闪发光之意境美。)

D、“晶莹闪烁、跳动”

①点击课件,显示:“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②这两个词写出了什么?(既写出了月光下流水的光亮透明,又将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的特点描写出来。)

③抓住月的灵动、跳跃、活泼指导朗读。

(2)生有感情朗读这一段,体会作者所描写的景色之幽美。

(3)师生配乐朗读(古筝--春江花月夜)

①同学们读得很精彩,这段引人无限遐想的文字,我也很喜欢,下面老师也来读一读,行吗?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感受画面。

②学生配乐比赛朗读并背诵, 然后完成预习单第六大题。

③同位相互检查是否填对并改正错误。 3.望着这月色你会想到什么?或者是一两个词语,或者是一句古诗,或者是一段美文、一句歌词?(适时出示《二泉映月》中的四个描写月色的词语: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指导学生情境诵读。)

过渡: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皎洁的月亮,晶莹明净,清柔似水,曾给了人们多少梦幻,多少遐想。很多大文学家都曾描绘过它,赞美过它。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两个片段。

大屏幕出示以下两个片段:

(1)学生挑最喜欢的片断自由朗读。(默读、轻声读、高声朗诵、同桌读,不拘形式)

(2)师指导赏析。

①《荷塘月色》这段话写了荷叶、荷花的安谧,恬静,勾勒出迷人的梦一般的幻景,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在朱自清的笔下,月光如纱,荷塘像笼着轻纱的梦,特别是“静静地,薄薄的,淡淡的”这些一连串叠词的运用,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

《月光曲》这段话重点欣赏月光下,大海刮风起浪时“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美,要读出月的温柔和海的气魄。

篇三:望月有感

望月有感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

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感,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上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和在乌江的十五哥,并给符离和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赏析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

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考题回放炼句型。炼句,就是写作时斟酌语句,使之简洁优美。从表达效果上说,这种句子常常是全诗的精髓。抓住这样的句子来设计的试题可以称作炼句型。炼句型试题的答题思路是:(1)描述诗句所描述的景象。(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3)分析诗人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感情。例如: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视符离及下弟妹.

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清刘熙载语)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

答: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的千里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第一步;描述景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蓬”比喻离散的手足。(第二步:分析手法)从而营造了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抒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第三步;营造的意境,抒发的情感)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赏析颈联“吊影??九秋蓬”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山西),曾祖父白温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遂为下圭人,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贴切流畅。现存白诗近三千首,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

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潮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等名篇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阅读导引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诗人骑马所见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骀荡的春光,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

背景介绍 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剌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

层次结构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赏 析

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诗歌特色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考题回放

(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1~2题。(4分)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 ”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分)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

3.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 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5.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

6.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望月有感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

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感,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上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和在乌江的十五哥,并给符离和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赏析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