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冰心哲理诗节

哲理故事2018-07-27 05:29书业网

篇一: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亲近文学

冰心诗四首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冰心诗四首》的前两首。本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单元,编者意在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之门,让学生见识文学的多种样式,让学生了解文学中展现的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从文学中体会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第三课学生欣赏冰心的诗歌直观感知现代诗的美与内涵。四首诗前两首是抒情诗,后两首是哲理诗。冰心的这四首小诗不是感情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此意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把主观感情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特别适合刚入初中的学生理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赏析兴趣,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

本节课所选两首,《母亲》把母亲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这种思想感情,凝练得更加鲜明、深刻,歌颂了母爱的伟大。《纸船》托物言情,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两首诗意在引导学生

探讨母爱、理解母爱、从而感恩母爱。

【学情分析】

学生刚入初中,因小学语文侧重于语言积累,语言品位赏析很少涉及。所以学生对文学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赏析文学,领悟文学的美。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感悟能力有待提高。学生有模糊的情感倾向但不够明确。文学体裁方面的知识几乎没有。所以经第一课走近文学这扇门后,要领着学生逐步认识各种文学体裁,学会欣赏各种文学体裁的简单方法,尝试着从中体会美感和哲理。引领学生学着融入感情,静心思考。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知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简单了解冰心。

2.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学会欣赏诗歌的两种方法:有感情朗读和品味重点词语。

3. 体味人世间最神圣的情感——母爱,懂得对母爱的回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读懂这两首诗歌,对母爱有新的体会。

难点:理解诗中所选意象的内涵,并能由此体会蕴含的感情。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读法引领,学用并行。

学生活动关键词:读、悟、品、写。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技术,材料辅助,示范引领,创设氛围,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使用教材的构想】

“三分诗,七分读”,以读贯穿整节课,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体会。第一首诗教读,第二首诗练读,第二首诗在检测落实第一首诗所学的基础上引入新知,然后再进行较高层次的

检测落实。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老师起个头,咱们一起背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好熟呀,知道这首诗是在赞颂什么吗?对,是母爱。今天我们学习两首现代诗一起感受母爱。

二、默读诗歌,直观感知

要求学生自由读本课的《母亲》和《纸船》两首诗,了解诗歌的内容。

【学生:打开课本第9页,自读两首诗,感受形式,了解内容。】

三、学习文体知识

简要讲述有关诗歌的知识:诗歌是现行四大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任务是抒发作者的感情;语言精练,蕴含深意;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有韵律美;往往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优美语言相结合来表达感情;诗歌类型一般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

赏析诗歌首要的途径即是带着感情,用心朗读。

PPT展示:

1.诗歌是一种文学样式,主要任务是抒发作者的感情。

2.语言精练,蕴含深意。

3.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韵律美。

4.往往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与优美语言相结合来表达感情。

5.诗歌类型一般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设计解说:这个设计的目的是给学生科学的语文学科知识。)

四、初步朗读,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首诗,尝试体会作者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学生行为】

1. 独立有感情朗读《母亲》和《纸船》两首诗,尝试体会诗中的感情。

2. 将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融进去,有感情地齐读。

学生发言预设:PPT展示:

《母亲》

1. 表现了诗人寻求母亲保护的心态。

2. 讴歌母爱的温暖、无私、博大。

3. 表达了诗人在心中的风雨来袭时对母亲深情的呼唤。

《纸船》

1. 热爱母亲。

2. 思念母亲。

3. 感恩母亲。

五、了解作者,积累文学常识

有所侧重地介绍作者:这两首诗都是新文学运动的元老,被称为“世纪老人”的冰心写的。选自她的诗集《繁星》,《繁星.春水》是我们初中生必读的书目。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相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母爱、童真、大自然是支撑她爱的哲学的三根支柱。我们今天欣赏的两首诗涉及到的是母爱这一主题。

PPT展示: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因其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

被称为

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爱戴。她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变幻,一直跟随时代的脚步,坚持写作了75年。她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冰心散文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设计解说:这个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冰心,积累文学常识。)

六、品析《母亲》

母爱这种情感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魅力,令人类从古吟诵至今而不厌烦?我们试着从这两首诗中探求一些。首先品析《母亲》。

我们还是从读开始。有感情朗读诗歌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确定感情基调:或热烈奔放、或轻松愉快、或低沉缓慢、或亲切舒缓。其次还要注意诗歌的停顿和重音。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读音的高低、长短以及语速。

PPT展示: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

3、根据诗歌意境,确立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4、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

请同学们看,诗中的短斜线即是用来划分节奏的节奏线,朗读时在有节奏线的地方要稍作停顿。力求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同学们试着读)。如果你觉得不合适,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调整,但有一个底线,不能将一个完整的词语分开,也不能将本不相干的两个字并在一块儿读。

PPT展示: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亲呵!”这是对母亲深情的呼唤。读的时候语调应该长一些,语气要重。

天上的风雨指的是自然界的风雨,风雨来袭,鸟儿便想到了自己的巢,因为唯有巢能够倾其全力为自己遮风挡雨,是鸟儿唯一的避难所。那心中的风雨又是什么呢?是内心的苦闷和烦恼,精神上的痛苦和压抑。当无人理解、无处诉说时,只有母亲可以抚慰、可以包容一切。一个特别的动词“躲”,传达出的是对母亲的依恋、信赖。

一个人手捧鲜花,志得意满时,周围会有很多人,当然会有深情微笑着的母亲。而当他错乱迷离甚至锒铛入狱时,当众人散去,仍有一个人在持久坚定地注视着他,不惜一切代价

一如既往地呵护着他,这个人便是母亲。

母亲的爱啊,我们得用多少生动的词语,多少形象的描述才能将其诠释呢?现在请同学们静静地回忆自己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将记忆中最真最深的一件事将给小组的伙伴听。试着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阐释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学生:有感情齐读诗歌。积极发言,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学生发言预设;

温暖

包容一切

给人慰藉

广博

安全

无私

坦荡

全心全意地付出

忘我

充满温情

倾其一生都报答不完

任何爱在母爱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发自天性,不需要法律和道德的支持

六、品析《纸船》

我们拥有母爱,我们幸福无比。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1923年8月,冰心大学毕业乘船去美国留学。海浪滔天,天风吹卷,邮轮在颠簸中驶向大洋彼岸。此时此刻,对母亲深深的思念涌上心头,她是如何来表达这份深情呢?接下来品析第二首诗《纸船》。

1.朗读诗歌。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节奏,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PPT展示:

我 ∕从不肯∕ 妄弃了∕ 一张纸,

总是∕ 留着——留着,

叠成∕ 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 抛下∕ 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 吹卷到∕ 舟中的 ∕窗里,

有的 ∕被海浪∕ 打湿,沾在∕ 船头上。

我∕ 仍是 ∕不灰心的 ∕每天的∕ 叠着,

总希望∕ 有一只∕ 能流到∕ 我要它∕ 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 ∕梦中∕ 看见∕ 一只很小的∕ 白船儿,

不要 ∕惊讶它∕ 无端入梦。

这是∕ 你至爱的∕ 女儿∕ 含着泪 ∕叠的,

万水千山 ∕求它∕ 载着∕ 她的爱∕ 和悲哀 ∕归去。

(说明:配乐朗诵。钢琴曲《秋日私语》)

【学生:在音乐创设的意境中,有感情朗读诗歌;齐声朗读。】

2.理解意象

诗歌抒情总要借助某种形象。托物言情,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某种具体的事物上,这个

事物在诗中叫意象。

茫茫的大海上这小小的纸船有丰厚的内蕴。请同学们仔细体会一下。

学生发言预设;

小小纸船代表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

纸船代表了诗人思念母亲的一颗心。

作者以叠纸船这种充满童真童趣的方式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体现了冰心爱的哲学的又一个主题——童真。

3.品味重点词语

用词精炼传神是诗歌的特点。读诗需要字斟句酌。接下来,请大家大声朗读诗歌,针对词语谈理解提困惑。

学生发言预设:

PPT展示:

“从不肯”、“总是”

——体会到诗人对母亲思念很深,这种深情由来已久。

“不灰心”

——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爱的执着。诗人把叠纸船当成寄托思念、排除孤独、排除忧伤的唯一方式。

“悲哀”(困惑)

——这个词指的是诗人思念母亲时心灵所受的痛苦和煎熬。

七、检测落实

我们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母爱,回报母爱。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完成练习。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然后推荐好句子全班展示。

PPT展示:

1、仿写句子,理解母爱

母爱是一味良药,能抚平儿女心灵的创伤。

母爱是一棵大树,__________。

母爱是____,__________。

2、仿照诗作,回报母爱

《纸船》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学生作品预设:

母爱是一棵大树,能为儿女遮风挡雨。

母爱是一场春雨,能滋润儿女干涸的心田。

母爱是一个火炉,能温暖儿女冰冷的双手。

母爱是一阵春风,能吹走儿女心头莫名的烦躁。

八、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母爱这本书,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品读。热爱诗歌吧,它将带领我们阅尽人世间的真、善、美。

课后阅读冰心的《繁星 春水》,抓住自己刹那间闪现的思想,选几种常见的事物作为意象,试着创作几首小诗,为《我爱文学》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让我们一起背诵两首诗,结束这节课。

篇二:论冰心诗歌的哲理与爱

论冰心诗歌的哲理与爱

秦牧说:“她望着繁星,对着大海,赞美自然,爱慕善良,探索真理,在黑气如磐,大地沉沉的当时,她告诉人们要追求真善美,憎恨假恶丑。”在他看来,冰心的诗歌不仅清新秀丽,具有美的意境,带给人爱的体验与享受,而且启迪人的思想闪烁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光辉,有一种超凡的韵味。《繁星》、《春水》是冰心探索人生过程中灵光闪动的汇合,短小精炼的诗作中既有温柔细腻的特质,也包含着她对人生真谛的认识和人生哲理的感悟。

哲理,是冰心诗歌中的重要元素与精髓。冰心的诗歌来源于生活的零碎思想与小杂感,是由心而发的随性之作。正如沈从文所说:“他没有费功于试探??一寻找遍寻找到一片绿洲??冰心便从从容容在那里建设诗的王国了。”冰心这种随性自由抒情的诗歌创作虽然使得她的诗歌丝毫没有韵律可循,但另一方面来说,却使她把对生活的灵感与顿悟一点一点收集起来,让她的人生哲理在《繁星》、《春水》中熠熠生辉。例如《繁星》三二:

渔船归来了

看江上的点点红灯呵!

这两句简短精练的小诗,初看之下似乎是只是记录生活中看的场景,可是里面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渔船”、“红灯”就好像人生旅途中的灯塔,当我们迷失在汪洋大海中时给我们指引方向,他们是智慧之船,是智慧之灯。“江”是羁绊我们前进的种种阻挠,或是心中贪恋,或是浮世欲望。当人年轻时为了追求某些物质浮华在社会打斗拼搏而不顾及身边的人与事,总会错过些美好的风景或是伤害一些人。但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会渐渐想要得到心灵的回归与平静,这时我们应该要抛开杂念,乘着这智慧的船,借着这智慧的灯回归心灵家园,找回自我。看似短短的两句诗,却蕴含这样着深刻的哲理。再如《繁星》四五:

言论的花儿

开的愈大

行为的果子

结的愈小

或是《繁星》五五: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满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她的几乎是每一首诗都蕴含着常人不易抓住的人生哲学内涵。就如苏雪林先生说的:“一朵云,一片石,一阵浪花的呜咽,一声小鸟的娇啼,都能发现其中的妙理??有时数以万计的哲学讲义都解释不出来,她只以十几字变清清楚楚表现出来了。”

冰心的小诗中之所以总是透露着简单浅显却往往被人们忽视的哲理,这在

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泰戈尔诗歌的影响。在《冰心全集·自序》中冰心讲到:“我写《繁星》??因着看泰戈尔的《飞鸟集》而仿用它的形式,来收集我的零碎思想,是‘小杂感’一类的东西。”而在她的《遥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文中又说“你以超绝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所以冰心的小诗不仅没有韵律,而且小诗中亦呈现出人生的哲理。当冰心正处于人生苦闷时期时,她偶然间读到泰戈尔的诗集,这使她看到出自己与泰戈尔在思想与信仰上竟然有那么多相契合的地方,泰戈尔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哲理的诗化的表现使她的“不能言说的思想”找到了归宿。于是她把自己平时生活中的灵光一现得小感悟集结起来,将自己原本“不能言说的思想”融入到清丽隽美的语言中,从而使她的诗歌既有意境,又散发出警世醒人的深刻哲理。

《繁星》、《春水》中的闲散小诗中,母爱、童心、自然是它们的永恒主题。冰心极度推崇赞美母爱,她认为母爱是无私的,“它是擎天的支柱,是推动疲缓人生一步一步走向光明的动力,是幻化出人和万物的本源??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她的爱摈除一切,拂拭一切??而直接的来爱我自身,对任何人,她的爱是一般的长调高深,分毫不差。”冰心将这种母爱升华成了撒向世间一切,撒向宇宙万物的神圣之爱,她极度依恋这种超然的圣爱,视它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安抚剂。如《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

不管是天上的风雨,还是心中的风雨,都象征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与困难,象征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当我们在残酷的社会中遭遇困难无法继续生活时,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寻找家的温暖与安慰,“我”投入母亲的怀抱获取爱的关怀与慰藉。只有母亲之爱,自然之爱才能拯救人们的灵魂出泥沼,给以心灵的慰藉,引领迷失的孩子走向光明。

这种圣爱论可以说是冰心思想上脱离现实逃离现实的直接产物,并不能真正拯救当时的黑暗社会。冰心从小生活在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父亲是一个正直海军军官,给了她初期的启蒙思想,母亲是一个温良贤淑的贵太太,给了她无限的慈爱。在这种爱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冰心自然在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爱是人生的归属、避风港。1921—1923年间,正值“五四”运动的退潮期,“五四”统一战线分化,冰心既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也没有同革命先驱者前进,而是出于苦闷彷徨的状态,这就自然使她想到要以自己的美满家庭的“亲子之爱”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将自己拯救出那苦闷孤独的境地,并且还将这种“爱的疗法”推荐给当时社会上和她同样换上时代病的青年。所以在《繁星》、《春水》中总是围绕着明月、大海这些她童年中的美好记忆来歌颂母爱的伟大,孩子的淳朴天真,自然的幽雅清丽,使她完全脱离社会而活在自己营造的爱的世界中,以为这就是救世之道,社会的丑恶现实被母爱改变与救赎,这其实是冰心消极思想的表现。如《繁星》三三: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母爱的力量那里具有这般巨大的力量呢?这只是她的思想在资产阶级唯心史观所支配下以及对现实的逃避所产生的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在冰心的小诗中对爱的歌颂与礼赞。她的爱是博爱、是超阶级的爱——她撒爱的种子,爱世间一切,用爱来感化安抚。这种超然的泛爱论不仅是受到了泰戈尔的影响,与她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冰心优越的家庭使她较早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特别是佛教普度众生的爱人思想与母亲传达给她的爱相契合。青年时期在教会学校的生活又使她为基督教爱宣扬的世间一切人的博爱所吸引。长期受到这两种文化的熏染使她在心中渐渐形成了爱是无边的,要爱己爱人的思想。而在“五四“运动退潮、军阀混战的黑暗丑恶的社会背景下,冰心的“爱的哲学”的思想便在佛教、基督教以及泰戈尔这三种文化的共同作用之下应运而生。如《春水》四三:

春何曾说话呢

但他那伟大潜隐的力量

已这般的

温柔了世界了

“春”这个自然之母,是冰心心目中的神圣的爱。她爱世界的一切,不分阶级、不分善恶她,她的爱这种无边的无差别的爱驱赶了严冬的凛冽肃杀,是世界变得温柔变得美好。冰心假借春天万物复苏的自然之景而阐述爱就是希望能无差别的拯救世间万物,这种大爱论、泛爱论就也是她所谓的“爱的哲学”的精髓。

关于冰心否定“丑恶与爱”的二元对立关系而坚持世界万物的本源都归为爱,将“二元”归为“一元”的思想倾向,茅盾在《冰心论》作了明确表述:“冰心女士把社会现象看得非常简单,她以为认识纷纭无非是两线交织而成,这两条线便是‘爱’和‘憎’。她以为‘爱’或‘憎’二者之间必有一者是人生的指针。他无法忍受这不调和,终使‘爱’说服‘憎’。她这种思想,完全是唯心论的立场。”当冰心走出充满温暖与爱的家庭迈入社会时,看到的是社会无限残酷丑恶的一面,而自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产生了苦闷虚无的病症。她的“爱的哲学”使她企图通过“爱”来调和一切矛盾,在这大调和中求得生存的缝隙,想要通过这种“爱”的说教使青年人得到精神的解脱并将自己的“超人”的爱的思想——超阶级的爱,注入到他人的思想中去。如《繁星》一二:

人类啊

相爱罢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向着同一的归宿

人之间是无差别的,我们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与共同的归宿。所以人之间要用爱来互助,获取社会的太平,获取心灵的超然于解脱。

但是冰心这种超阶级的博爱、泛爱在当时的社会中来说是不能达到开启生存之路的,反而为当时处于苦闷彷徨,寂寞虚无状态的患上了时代病的青年们开启了一扇逃避现实的大门,使他们将自己封闭沉浸在冰心所营造出来的爱的世界

中,而走上放弃斗争的道路。作为敏感的女性来说,冰心也是看到了这一点的。《繁星》四四:

自然啊

请容我只问一句话

一句郑重的话

“我不曾解错了你吗”

《繁星》一三二:

我的心啊

你昨天告诉我

世界是欢乐的

今天又告诉我

世界是失望的

明天的言语

又是什么?

教我如何相信你!

可以看出冰心的“爱的哲学”并没有完全将她解救出彷徨苦闷的泥沼,并有带来她期待的乐园。她所营造的大爱世界只有暂时安抚心灵的作用,而不能完全解决社会的复杂问题,给社会带来曙光。而长期醉心于这种爱的境地必然是青年更加忧郁惆怅,不敢面对惨淡的现实社会。

不可忽视的是,冰心的小诗清新淡雅,饱含哲理,映照了美好的理想与心灵,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给社会中的青年给生活的希望与勇气。巴金在回忆冰心作品对他的影响时说:“那些著作也曾给我添加过一点生活的勇气。”《繁星》《春水》中虽然都是对“爱”这一主题的称颂,但是包含了对社会黑暗的憎恶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希望,对当时社会环境来说,她的这些充满了哲理与爱的华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苦闷中的青年人萌发对美好事物的重拾与对希望未来的追求,起到陶冶和净化灵魂的作用,带给人们改造丑恶现实社会的力量与希望。

参考文献:

《冰心研究资料》 北京出版社 范伯群著

《中国现代文学采英》 湖北教育出版社 沈振煜等著

《20世纪中国文学跨学科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喜绒等著

篇三:冰心诗四首3

第3课 冰心诗四首

学习目标:

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好。

3、体会《纸船》中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4、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

1. 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 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冰心(1900一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

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重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二、学习《母亲》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争取背诵。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体会“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中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三、 学习《纸船》

(一)、熟悉全诗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2.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二)、分析、解读全诗。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这是诗人在何种情形下写的这首诗?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

何时才能回到祖国,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故国、思念亲人,愈发感到孤独、惆怅。

2.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且由来已久?

“从不肯”“总是”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依恋思念之情由来已

久,一直就很浓烈,“一只一只”点出所叠纸船的数量多,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极深。

3.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

果还是不灰心地叠,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实际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实现,这对诗人来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是否寄托思念、

排解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想象。这一想象有何特点?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纸船虽然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入母亲的梦中,这一想象新奇、大胆、瑰丽,充分地写出

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点明题旨。

5.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

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

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三)问题解惑

1、诗人为什么要叠纸船并把它抛进海里?

2、诗人叠好的纸船有的被风卷进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湿了,沾在船头上,可她为什么仍

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3、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本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诗人以纸船展开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又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诗人在船上无法与母亲通音信,只幻想纸船抛进海里能载着她对母亲的一颗爱心飘到母亲的怀抱中。因为诗人心中保存着永远的希望。 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不着最是难受,所以“含泪”“悲哀”。 这首诗抒发热爱母亲、思念母亲的情感;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四、学习《成功的花》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争取背诵。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二)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只是一个意思,一个组织句子的单位:漂亮的花,人们都只是惊叹、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并

没有意识到它还在芽儿的时候,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

“明艳”就是指色彩鲜明、艳丽。“明艳”一词,形象生动地说明、突出了花的“成功”; 而“惊羡”

一词用在这里比“羡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思,从而又更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不管是艳丽的鲜花还是

其他成果,待到她亮出成功时,确实是令人羡慕的、欣赏的,但她背后的艰辛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呢?

作者用惊叹号抒发了她对人们仅仅懂得惊叹、羡慕别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的

感慨。

“然而”一词承接了“只”字,自然地转折,开启了后面的思维:追溯成功的历程。花之所以成功,

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她还在小芽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努力奋斗了,到成为今天的明艳的花儿,一路上浸

透了辛酸乃至痛苦的无尽泪水,撒遍了鲜红的血泪,甚至付出了牺牲的代价。一句话,“成功的花”是血

与泪滋润的结晶,是奋斗与牺牲孕育的蓓蕾。只有经历这样的一种洗礼,才会有花“现时”的明艳,花的

成功。作者将“现时”与“当初”对比,将“奋斗”、“牺牲”与“成功”关联,“泪泉”、“血泪”与“明

艳”关联,更加突出了花的成功之不易。

这首诗,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意旨: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多少艰苦奋斗乃

至牺牲的结果,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而且给我们以启示:花的成功尚且如此,那人的事业的成功,人

的成长与发展,不也都是如此吗?从而使人领悟到奋斗者与牺牲者的伟大。

(三)问题解惑

1、“人 们 只 惊 羡 她 现 时 的 明 艳 !”一句中“惊 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 “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

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

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3、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首诗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着的

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的。

4、读了本诗,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只要能联系自己,围绕本首诗的道理来谈即可。

五、学习《嫩绿的芽儿》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 ,争取背诵。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①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②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③

(二)赏析这首诗

① 嫩绿的芽儿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这是一个独立的意思,如果拆开便不知所云了。“嫩绿”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活力与朝气,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嫩绿的芽儿有着儿童般的天真无邪,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人一样也需要学习与提高,来发展自己,使自己成才。植物发展由芽儿长成花儿,那么,人呢? ② 淡白的花儿对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同样是一个独立的意思。“淡白”说明了花的朴素无华,纯洁,不追求华丽的外表。植物用花儿来装点这个世界,不孤芳自赏。人呢?在发展了自己的基础上,应当来为社会做贡献。这里作者的意思又进了一层。

③ 深红的果儿对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用“深红”来修饰“果儿”,象征着“果儿”的成熟、丰硕和甜蜜。经历了芽儿、花儿的积累、成长,成了深红的果实,这时就要奉献给人类了。如果没有奉献,这些果实有什么用呢?青年人呢?也应该懂得奉献自己,甚至要有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人生才显得更完美,更充实。

这首诗中的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为一首诗,意思也相当完整,但从思想境界、艺术造诣上讲,它们又意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使意脉得以贯通。“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发展、开花让人们欣赏到将结果奉献于人类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对应了青年的人生过程。“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当芽变成花时,不要孤芳自赏,而是要美化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为社会作贡献。最后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使人生更辉煌。全诗正是这样,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从而告诫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发奋图强,不断充实、提高和发展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诗中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和现实的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嫩绿的芽儿”的时候、“淡白的花儿”的时候、“深红的果儿”的时候,组合起来正是整个纯洁的人生。这样的一种纯洁的人生,赋予了作者笔下的语言以诗意,使其散文诗化,而从此不再是散文,只能以诗来解读。也正因为这样,作者才能将这些本来就难以组织起来的话语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是她的纯洁的心灵给世界、给语言带来了一种独特的体系,一种一般人及粗俗的语言所不可能具有的体系。

(三)问题解惑

1、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该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用诗中的原话作答。

“发 展 你 自 己 !” “ 贡 献 你 自 己 ! ” “ 牺 牲 你 自 己 ! ”

2、诗中用“嫩绿”“淡白”“深红”来分别描写“芽”“花”“果”的色彩,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了它们什么样的内在特征?

“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淡白”蕴含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深红”象征丰硕、甜

蜜和美丽。

3、这三节诗之间按内容来看是什么关系?“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能否互换?

从内容看,这三节诗之间是递进关系,“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

4、学了本诗后,你认为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

青年人应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六、 课堂巩固 :

1、积累与运用。

(1)、冰心,原名,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 。著有诗集《》、《 》。

(2)默写。

①、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②、的芽儿,和青年说:“ 你自己!”

的花儿,和青年说:“ 你自己!”的果儿,和青年说:“ 你自己!”

2、阅读训练。

(1)课内阅读。

A、有感情地朗读《成功的花》一诗,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诗中“惊羡”一词能否换成“羡慕”?为什么?

②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一诗,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诗中“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②、一个青年,专注地看着芽儿、花儿、果儿,由此及彼展开联想,有了许多感受。慢慢地,慢慢地,似乎不是自己想到了什么,而是那些芽儿、花儿、果儿在对你诉说。

阅读这两首诗,设想自己正在凝视那些芽儿、花儿、果儿,他们会对你说些什么呢?

3、阅读冰心《春水》里的一首哲理小诗,它形式短小但意蕴丰富,现在请你模仿它的形式,捕捉你生活中的小动物植物,抓住其特征,以三言两语写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墙 角 的 花 ,

你 孤 芳 自 赏 时 ,

天 地 便 小 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的生长过程,所以不能互换。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