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哲学俗语

俗语2021-01-27 10:55书业网

篇一:哲学上的俗语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看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主观臆造联系,违背联系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苗枯田荒: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把握事物间具体的真实的联系。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4.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7.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9.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

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30.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割裂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的做法。

31.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的总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3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3.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3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馋入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6.怨天尤人: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努力的错误观点。

37.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面看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9.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0.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2.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事物的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44.好事多磨: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为二的。

46.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47.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矛盾双方是对立的。

48.和谐,就是美和善;万事如意: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4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盾问题。

50.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蝉燥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统一中对立,对立中有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不可分割。

5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5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3.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反相成。

54.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5.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6.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片面看问题。

57.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5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搞改革试点进行推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59.和而不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普遍性一特殊性是统一的。

6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抓主要矛盾。

6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

6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学会“弹钢琴”,防止“单打一”;把握重点、统筹兼顾: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

63.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想问题办事情应有所侧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64.浅尝辄止、固步自封: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认识应当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没有创新精神。

65.守株待兔: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经验主义。

66.声东击西:真象与假象,现象与本质。

6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占有感性材料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关键、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68.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69.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70.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当各个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的时候,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要搞好局部,求得整体功能最大发挥。

篇二:哲学俗语专项

章丘七中2012级哲学俗语专项练习

1、我国诗词歌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列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前进曲折)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联系外因)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发展)

2、“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下列与此古训蕴含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寒暑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

C.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文学中,这种以物拟人写法反映的哲理是

A.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B.意识是物质的正确反映

C.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D.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4、“散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 把路走弯 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 儿子说 把路走弯 路就延长”。这首《散步》蕴含的哲理是: (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评价也就不同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中央电视台有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哲学角度看,这句广告语

A.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B.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有一定道理,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6、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

A.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B.只要客观条件具备,事情一定能办成功

C.意识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D.办事情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7、“心想事成”、“美梦成真”,从哲学角度看是

A.夸大了意识的决定作用 B.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8、“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告诉我们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精神贡献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9、“掩耳盗铃”寓言中的盗铃人,违背了()哲理。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有规律的

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D.物质决定意识

1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句话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B.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11、 “脑子决定步子”、“思路决定出路”是许多成功者的经验之谈。这主要强调了()

A.意识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12、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是( )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13、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有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④哲学作为一定形态的文化最终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② B.③C.①④ D.②③

14、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在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就认为(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15、“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 )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 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乌鸣山更幽”的名句。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是因为王安石( )

A.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B.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C.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17、“兢慎”一词,见于唐杜荀鹤《泾溪》一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的哲学寓意主要是( )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意识具有反作用

18、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开始跳蚤—下就能从杯里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上盖上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观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已经不及杯子的高度了。上述实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大作用

C.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

D.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世界也具有决定作用

19、古人云:?i?i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意思是说,过于坚硬刚强,则容易折断;过于干净洁白则容易受到污染,变得肮脏。以下观点与题目哲学寓意相同或相近的是

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②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④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③

20、温家宝总理在谈到金融危机前景时说:“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下列说法与之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昨夜江边春水生,朦膛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B.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C.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D.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21、借科学家之“?濉?网意:尴尬),说生活智慧。有本数学读物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三人分别被关押在不同的房间里。房间里有充足的、不同种类的罐头,但没有开罐头的工具。一年后: 工程师利用房间里的东西制作了启子,再用罐头盒和食物做成炸弹,逃了出去。

物理学家采用把罐头抛向墙壁的方法吃到了罐头,并计算了把罐头抛向墙壁时最容易打开罐头的角度和速度。 数学家一个罐头也没打开,饿死了。但数学家解决了罐头怎样码放才能看起来舒服且便于拿取的问题;另外,他在证明下面的理论过程中死去:

定理:如果打不开罐头,我就会死去。

证明:如果我能打开任一罐头……

这个揶揄数学家的小故事告诉我们

① 如果知识构成不同,意识结果就会有差异

②一般意义上讲,实践比认识更有价值

③理论很重要,但科学的理论更重要

④认识形成第一次飞跃是不够的,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才是终结

A.①②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人们认为这是兔子的弱点。于是,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学游泳。可耗了大半生也没学会,兔子很疑惑而且非常痛苦。这个寓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

题 B.实现主客观的统一,需要一定条件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人们利益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23、“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上述基本原则体现了我党的群众工作路线。这一工作路线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A.①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4、行为学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十重要?+重要= 0。下列古语中与其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C.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D.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25、“费解的金融品、迟钝的监管者、神经质的投资者,这就是21世纪第一场金融危机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弗教授的这一深刻论述

①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本质 ②实现了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③运用了抽象思维的能力 ④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6、2008年年底,胡锦涛总书记用“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通俗话语强调改革开放让人会心一笑。在2009年的两会上,政协主席贾庆林则用“顶得上去、帮得上忙、管得上用”表述新时期政协的职能,令人耳目一新;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被认为“语言简练,条理清晰,用数字、用事实说话,我们百姓深有体会,感觉真实亲切”。我国政治生活中流行“大白话”,体现了

A.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B.政府职能的转变

C.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D.政府依法行政

27、 一个有梦想的人,才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一个有伟大梦想的人,才会去做伟大的事情。“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哲学角度看,这句广告语

A.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B.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有一定道理,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有问题,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28、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

A.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有条件的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9、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山、雨、月、松、泉、石”都是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作者把这些山间景物巧妙结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这告诉我们

A.量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引起质变

B.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决定了走曲折的路

C.事物内部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D.把不同事物简单组合,就能获得最大的整体功能

30、“镜子,是光亮的,世界上最亮的镜子,莫过于群众的眼睛。”这告诉我们

A.客观要与主观相符合B.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31、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32、.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33、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 B.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事物不可捉摸,难以认识

34、科学上“温热有隙效应”有这样一个实例:点燃两根火柴,分开很远摆放,不一会儿就熄灭了;让两根火柴紧挨着,时隔不久也熄灭了;只有当两者的间隙适中时,两根火柴相互辉映,直至完全成为灰烬。从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获得的生活智慧是

A.要善于抓住时机,促进事物质的飞跃 B.过犹不及,要善于把握火候和分寸

C.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发展创造条件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5、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6、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X90%X90%X90%X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这启示我们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7、“100—l=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l%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l=0”蕴含的哲理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38、“集聚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它能增加群体竞争优势。“集聚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③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39、“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自己的后代那儿借来的”。从哲学上看,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启示我们

A.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 B.要重视量变,积极促成质变

C.要充分发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0、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其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 B.矛盾双方的相互分离的倾向

C.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 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

41、有句话这样说:“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改造自然 B.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2、“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意识促进事物发展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3、“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是一幅励志读书的楹联。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①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②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②④

44、我们常说:“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句话体现的主要哲学原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规律的客观性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5、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该定律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①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④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6、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全班却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这个人就是以后的大哲学家柏拉图。这件事启迪我们坚持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D.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47、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规律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48、行为学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十重要…+重要= 0。下列古语中与其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C.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D.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49、.“散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 把路走弯 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 儿子说 把路走弯路就延长”。这首《散步》蕴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评价也就不同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50、我国古代“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的是文彦博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重视量的积累B.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要自觉改造客观世界

51、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52、大力发扬“五千精神”,即“千辛万苦”去创业、“千方百计”来经营、“千家万户”搞生产、“千山万水”找市场、“千条万绪”抓根本,是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这表明( )

篇三:俗语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俗语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1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识的内容根源于客观事物。

3人贵有自知之明;无巧不成书;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人心隔肚皮——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

5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鬼容易画人难——意识要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意识对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推动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精神的力量。

7出门问路,入乡随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识时务者为俊杰;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主观要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8闭着眼睛捉麻雀;高不成,低不就——不从从实际出发,主客观相分离。 9生死由命,宝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思想。

10烧钱化纸一堆灰,披麻戴孝假慈悲——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思想是错误的。 11春江水暖鸭先知;大树下面好乘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瑞雪兆丰年;人看自小,马看蹄爪;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睛带雨伞,饱带军粮;磨刀不误砍柴工;远水解不了近渴;远亲不如近邻;上梁不正下梁歪;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12水有源,树有根——事物存在时间上的联系。

13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话就有因,是草就有根;无风不起浪,无鱼水不深;无利不起三分早;无事不登三宝殿;得人钱财,与人消灾——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因果联系。

1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1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根据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16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花在树则生,离树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部分离不开整体。

17小不忍则乱大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重视部分,以大局为重。

18站得高,看得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好汉不吃眼前亏——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对部分起统率作用。因此,我们要立足整体,综观全局,从长远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19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一颗耗子屡搅坏一锅汤;一失足成千古恨——事物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0火烧眉毛顾眼前——从实际出发解决目前急需问题;只顾局部和现在,不能顾全大局和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2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2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树挪死,人挪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3山不转水转;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是三截草,三穷三富不到老;士别三日,当

刮目相看;光阴四季催人老,日月如梭不再返;千里搭长篷,没有不散的筵席;丹桂有种,富贵无根;一朝天子一朝臣;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好汉不提当年勇——事物变化发展的普遍性。

24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事物发展的普遍性。

25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乌云遮不住太阳;时势造英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黄泉路上无老少——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6不依规矩,不成方圆;顺藤摸瓜,顺水求源;因风吹火,用力不多;量力而行——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7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强扭的瓜不甜;逼犊牛下崽——违背客观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8读书不想,隔靴挠痒;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不怕学不好,就怕不用脑——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9趁水和泥,趁热打铁;艺高人胆大;拾到也要弯一下腰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3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31多行不义必自毙——违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人,必然受到历史的惩罚。

32一个巴掌拍不响;山有高低,水有深浅;河有两岸,事有两面——事物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关系。

3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用“两点论”认识对处理问题,反对“一点论”。

34丑媳妇总要见公婆;长痛不如短痛;纸包不住火——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3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破罐子破摔——害怕矛盾、掩盖矛盾,最终不能解决矛盾。 36一俊遮百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一点论”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37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蜜多不甜,油多不香;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河中淹死“水鸭子”;牙硬磨不过舌头——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8要将有日当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国乱思良相,家贫思贤妻——用矛盾相互转化观点,认识和预见到矛盾双方的转化,居安思危。

39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一羊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丁是丁,卯是卯;桥归桥,路归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猪往前拱,鸡朝后扒;隔行如隔山;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各人皮肉各人疼;水火不相容;春风不入驴耳朵——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40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哪坐山头唱哪首歌;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过河卒子扫千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1“一风吹”,“一刀切”;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照葫芦画瓢;药不医假病,酒难解真愁;病急乱投医——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就不可能认清事物性质和找到解决矛盾的关键。 42千口之家,主事一人;秤砣虽小压千斤;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进程中的主导和支配作用。

43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力气使在节骨眼上;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44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45扬汤止沸,不如斧低抽薪——抓住和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才能迎刃而解。

46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不住中心和关键。 ○抓住芝麻,丢了西瓜;一脸的好粉打在后颈窝——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颠倒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47十个指头有长短;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48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49万变不离其宗;天下乌鸦一般黑;狗走千里,改不了吃屎的本性;豆芽菜长齐天,也不过是小菜一碟;放之四海而皆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普遍性,包含着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

50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摸着石头过河——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正确认识事物,学会和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与学习方法。 51打铁先得本身硬推;推猴子上树,推狗上不了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风生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心中无冷病,哪怕吃西瓜;身正不怕影子歪;好酒不怕巷子深;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的重要作用。

52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名师出高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5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54伟大出于平凡;万丈高平地起;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一锄挖不成一口井;性急吃不成热豆腐;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懒人一担担,勤人搬倒山;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高度重视事物的量变。

55欲速则不达;人心不足蛇吞象——事物飞跃条件未成熟,应保持适当发展速度,不能操之过急。

5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断不断,其祸自乱——把握机遇,促成事物的质变,否则就坐失良机。

57十磨九难成好人;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胜败乃兵家常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8劝人喝酒,心中有意——实践是有意识的、能动的活动。

59不打不相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百闻不如一见;凡事要好,须问三老;要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熟能生巧,巧能生精;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吃饭才知道牛辛苦,养子方知父母恩;久病成良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出真知。

60心动不如行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61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6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重视间接经验的重要性,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 63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事物现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64拉大旗,作虎皮——企图以假象掩盖事物的本质。

6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66英雄所见略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67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部分形成合理、科学的结构时,整体功能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的价值取向。 68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69各人打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错误的个人主义思想,剥削阶级的人生价值观。

70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我们应树立科学的、远大的理想。没有理想就失去了人生前进的动力。

古诗中的哲学道理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新事物是从旧事物中孕育出来的。

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的观点。

3“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诗《泾溪》

哲理是: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4“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清代阮元《吴兴杂诗》

哲理是:矛盾的特殊性,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6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矛盾具有特殊性:一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一是另具风貌的秋江晚景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是统一的。

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9梅雪争春不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虽然不如雪花那样洁白,而雪花则缺少梅花那种扑鼻的芳香,却深刻说明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的矛盾,人们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区分事物。

10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1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联系的观点

1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矛盾的普遍性

14古歌新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可因循守旧

1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 陆 游 此诗揭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原理。学习书本知识固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

16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唐) 李 贺 诗中嘲讽了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文章毫无用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那种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 17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 (清) 梁启超

此诗说明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18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唐) 于 贲

此诗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受实践制约的道理。

1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揭示了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无不受主客观的制约,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高瞻远瞩,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如果我们对待一个人或一件事,从主客观的不同角度去评价人,就能全面的解读一个人,如果能从不同的途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从中找出最佳捷径。

2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说明办事要抓住重点,寻找到突破口,使问题迎刃而解。解决矛盾要分清主次,主要矛盾解决好了。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篇四:哲学俗语总结分类

哲学中的成语与诗句

山西省保德中学 郭茜 哲学中经常运用成语与诗句来说明一些哲理,浅显易懂,哲理丰富,对此进行分类. 一\唯物论

1、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2、巧 妇难为无米之炊

3、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

4、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说明

5、先观察竹子,然后才能“胸有成竹”

唯心主义的表现

6、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属于

7、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8、空穴来风,无中生有,指鹿为马,捕风捉影

9、画蛇添足,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燕山雪花大如席

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2、情人眼里出西施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13、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

14、望梅止渴的故事说明

15、士可杀,不可辱;人心齐,泰山移;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强调作用。

1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持云帆济沧海强调

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17、心想事成

18、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1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20、画饼充饥

规律具有客观性

21、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22、疱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启示我们

23、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树欲静而风不止共同说明

2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正\反例

1. 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与时俱进正确在

2. 人贵有自知之明强调的是

3. 人贵有自知之明强调

4. 两个凡是,与实事求是谁对谁错

5. 削足适履,按图索骥,郑人买屐错在

东施效颦,按图索骥邯郸学步错在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与时俱进正确在

两个凡是与实事求是谁对谁错

认识论

6. 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

7.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的是

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9.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 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

1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2. 一眼望尽天下事,一书写尽天下理错在

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观点不同,对同一事物 的认识不同

13.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因为

1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

15. 天阶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说明

辩证法

运动、发展观

花无百日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能变桑田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16.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明了

17.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说明

18. 家和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都说明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说法错在

刻舟求剑的说法错在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说法强调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说法错在

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说法 ,会导致

联系观

联系的特征、形式 论。

1.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与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

2. 唇亡齿寒

3.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4. 蝴蝶效应(南美洲雨林的蝴蝶扇动翅膀,可能会导致美国的一场龙卷风)说明

5. 坏苹果法则(如果你把一个坏苹果留在一筐好苹果里,结果你将得到一筐坏苹果)

6.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错在什么地方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7. 离开了人体的手就不再是手说明

8.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说明了

9. 坐井观天,盲人摸象错在?

10. 螳螂捕蝉,麻雀在后强调的是

11. 舍卒保帅强调的是

12.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国兴则家兴,国破则家亡说明

13.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

14. 细节决定成败强调的是

15. 一颗老鼠屎,害了满锅清汤

16. 木桶原理(木桶的容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说明了

17.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明了。

18. 田忌赛马的成功是因为

19. 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因为

20. 囚徒困境:两个共同作案的案犯分别被审讯,面临的选择有:(1)都供认不讳,各判10年徒刑(2)都不供认,均无罪释放(3)一人供认不讳,一人不供,供认者宽大处理,不供者判20年徒刑。这说明了

21. 华盛顿合作理论(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相互推诿,三个人则用无成事之日)说明

22. 在冬天的荒原,人们点燃火堆,第一堆人都只顾烤火,没人捡到柴,火堆熄灭后都冻死了,第二堆人只捡柴不烤火,都冻死在路上了。第三堆人分两半,

轮流烤火,轮流捡柴。这三种分别说明了整体与部分的什么关系

发展观

2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4.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2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6. 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27. 彤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28.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吐故纳新,推陈出新

29.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0.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31.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3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3.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34.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35.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36.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37.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8.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3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0.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41.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3.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44. 青蛙效应(把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立即窜出。把青蛙放进凉水中,慢慢加热,青蛙感到变化,却不会跳出,直到丧生)启示我们

45.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46. 多行不义必自毙

47. 过犹不及,矫枉过正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