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读《青春之歌》有感

读后感2022-05-26 22:09星辰美文网吴桐语
  走在街上,周围是此起彼伏的“嘀嘀”声,那一辆辆不同标识、不同颜色的汽车汇成的河流汹涌呼啸,瞬间将我淹没。我如一尾缺氧的,在尘土气浪中艰难呼吸。市中心,林立的高楼彰显了这座海滨小城近年来的发展与崛起,而我却一眼就注意到了那栋土黄色的、破败的却仍能依稀辨出当年风采的小楼,它仿若一丛白花中的一朵雏菊,有些不搭调,却格外坚韧。     我凝视着它,想要跟随它追溯到那个它曾经辉煌过的年代,那时这里或许有一座小学,里面或许有一位抱着乐器、穿着朴素又有着忧郁大眼睛美丽姑娘……     她或许叫林道静。     她或许出生于一个旧社会的地主庭,却是佃农的女儿,因而总是遭到正房的唾骂和兄弟的欺凌。     她或许并不屈服于作为“礼品”“玩物”的既定命运,怀着理想,离开了黑暗的家庭,去投奔思想先进的表兄。     她或许经历过被余永泽救下后的感激,与他热恋传信的甜蜜,也经历过对他的冷漠、庸俗自私的厌恶,纠结是否与他分手时的“剪不断,理还乱”,以及认清现实义无反顾地离开后的决然。     她或许还为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经历过一场与“旧我”彻彻底底的决裂。     ……     海边,我又一次想起了那泛白的软沙和碧蓝的海水边伫立的她——《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她是一个那么喜欢海的人哪,投亲路上的大巴车上见了海,便被深深吸引;不堪余敬唐的骚扰时,她对着海、对着天、对着贝壳倾诉自己的愁思;生活迷茫、困惑时,她也喜欢来到海边,接受大海母亲的絮语和安抚。细细想来,林道静此人,竟与大海如此相似。她是善良的,文静的,心中却潜藏着反抗的意识与叛逆的灵魂。她对理想的追逐是执着、坚定而热烈的,她的心中有一团火焰,正是这团火焰,促使她像保尔·柯察金一样,抛却私人的情爱,紧跟上了历史的洪流,“为人类解放而斗争”,选择了真正应该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尽管在故事的结尾,道静身受重伤,生死未卜,但她永远会在我们心中被欣赏崇敬,悲惨的身世没有束缚她飞翔的翅膀,她没有成为生活的牺牲品,而是将一腔热血尽情泼洒在革命的征程上。无论结果如何,她都是一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勇士。她是信仰的拥有者,她是理想的执行者,她是为真理奋斗的先驱。她的作为关乎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她的付出赋予整个人类以“大善”……无论结局如何,在这过程中她迸发出的是生命最耀眼的光芒,飞扬的是理想信念最嘹亮的歌声,她是“哀痛者”,也是当之无愧的“幸福者”。
      我曾读过狄更斯的《双城记》,印象深刻的便是那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似乎是一句既宜古今又宜中外的话。作者的寓意恐怕不只是局限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时代。同样,林道静生活的时代,是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时刻,顽固的封建习俗和思想像一只只趴在面包上的蛆虫,无数黎民苍生,或麻木或沉睡。但令人惊喜的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这间屋子中的有些人已经慢慢醒了,他们开始试图医治、拯救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新一代的年轻人满怀激情,充满着对真理的景仰,勇敢地与敌对势力搏斗。而他们的代表——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着共产主义理论,扬起了为人民谋幸福的鲜红旗帜,就像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引领着许许多多如林道静般的进步青年,一步步迈向正确的大道。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尽管今天的我们已无法切实体会毛主席当时的自豪感与使命感,但仍忍不住向当年的前辈们喝彩。现在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人民过上了渴盼已久的平等富足的生活。然而,在这些繁荣背后,还有一些急待世界人民共同解决的问题: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土地流失、空间拥挤,物质生活迅速富足带来的文明滞后、精神萎靡……     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林道静们怀着一颗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的心,耗尽了一生的心血,推动了历史车轮从黑暗走向光明,在高山之巅唱响了属于一个时代的宏伟高歌。今天的我们,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将这雄浑的乐章延续下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即使我们不再需要像江姐一样为革命献出生命,也不会遭遇保尔·柯察金时代的血腥风,但我们仍应见贤思齐,传承学习他们心中那永不随时代兴替而有所变更的不朽的爱国精神,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永远保持一颗投身时代“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心。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