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教案设计和教学案例

情感故事2018-08-22 00:03书业网

教学设计

《核舟记》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核舟记》,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板书课题)

二、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要求学生自己散读课文一到两遍,注意以下内容。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查字典,给文章的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wǎng)、贻(yí)、轩敞(xuānchǎng)、箬蓬(ru?péng)、黍(shǔ)、糁(sǎn)、髯(rán)、褶(zhě)、髻(jì)、篆(zhuàn)等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赞其成功之处。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学习第一段。

2.疏通重点字词。注意以下词句。

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 ,没有;因,根据;具,具有。

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i,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诺。 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云,语气词,无义。

3.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②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医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明确: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4.学习第二段。

5.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词语。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o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零数,余数。

②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

③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 ④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6.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舶的舱顶有着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工顶船篷(能看 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②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7.齐读课文第一、二段。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时

二、学习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髯者如有所悟其两膝相比者绝类矫首昂视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思考讨论: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明确: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4.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武、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培”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5.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明确: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武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6.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明确: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依格”的介绍,对怫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三、学习第四段

1.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

(5)横卧一揖。(6)倚一衡木。(7)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十量词十名词”的格局不同。

2.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船尾横卧一揖比喻:居右者谁会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沪上有壶。

3.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明确: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

四、学习第五、六段

1.学生自读课文。 2.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字词。

①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宇。

②文曰“天启壬成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王戌秋日,即明嘉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武《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来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武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

③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

⑥ 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i,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3.思考: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给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

五、学生齐读课文,综合思考以下问题

(l)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2)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3)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六、布置作业

课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教学案例

一次失败考试后的反思

我落泪了,当着学生的面。只因为学生超低水平发挥,期中考试考砸了,并且是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我不只是羞愧难当,简直认为那是耻辱。

我担任一快一慢两个班,成绩一直不错。可是这次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那快班居然比我教的那慢班还要糟,于我而言,这无疑是五雷轰顶。那一刻我伤心欲决,无语凝噎。当晚晚上,灯下,我仔细翻阅试卷,反思失败原因。

卷面反馈:

默写错别字累累,阅读理解涂涂抹抹,作文随心所欲,书写龙飞凤舞。尤其是作文有超半数同学不及格。

客观因素:

一是自然英语老师刚刚走马上任(初二的自然英语老师让其家长们硬性给“下岗”了),他们把时间抓得密不透风。二是期中考前班主任生病请假一周,又不声不响出去旅游一周。三是以班级为单位考试,改卷老师以为是慢班,下笔毫不留情。

学生主观原因:

一是学生敷衍了事,根本无视考试的严肃性。二是学生在自然英语老师的夹击下,没时间也没热情学语文。

我的主观原因:

一是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相应的时间去复习。二是没有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第二天教室里,我一脸痛苦,学生无语,甚至无人敢直视我,我知道他们也很难过。教室里出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气氛,最终还是我打破了僵局,说了下面一段话。

同学们,我想此刻大家一定与我一样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耻辱。这次考试你们几乎是全然没有认真的态度,更不用说学习的热情了,你们学习的动力哪里去了呢? 你们读书不只是为了自己,更应该是为了一切关爱你的人而读呀。我知道,此时你们无颜面对关爱自己的所有的人,尤其是父母。你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对关爱你的人的一种回报呀,怎么可以如此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呢?人的知识可以因后天因素而不够丰富,但我们的情感依然可以丰富啊,我们活着,就应该学会感恩呀,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人,我们何以为报呀!同学们,一张表明自己已经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的试卷我们总还交得起吧!

语重心长的话说了一大堆,我知道这还远远不够。在此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了初三学生的情商提高的很快,人文关照比较容易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

于是,我给他们讲韩国的孝道,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给他们读老人院墙

壁上的文章《孩子,我只想你牵牵我的手》,甚至给他们讲“二十四孝”??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撞击,他们的随笔中于是随时可以看到“感恩是一种幸福”,“给予父母快乐是一种幸福”等一些感人的东西了。

我还知道学生有一颗驿动的心,我给他们大量的阅读有关感人至深的文章,如《生命在那一刻灿烂无比》,说的是丈夫在出车祸时,把生的希望留给妻子;《生死伴侣》,感受相濡以沫,生死相依的动物情感故事;《臭臭的故事》,感受身为人母,为儿子的离去而痛不欲生,撕心裂肺的情感??我要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身边真情永驻。

我还引导学生走进名人心里,走进名著,虽说离中考的日子不多,而我却尝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甜头,期末考试学生大翻身,三率都为最优秀。

然而在中考前半个月,又出现了一件意外的事故,我因飞车抢劫致伤住院了,我开玩笑地对来看望我的学生说,老师会不会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创伤呀?学生笑着说,老师,我们会是那种人吗!中考成绩肯定能让你精神焕发,好好养病吧,别担心!最后学生真的如我所愿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我欣慰了。

我的反思:

一、人文关怀要渗透到知识传授之中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說:“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确实,这一次惨遭滑铁卢使我明白了今天的语文教学不能脱离人文教育。

要使学生真正的走入语文殿堂,首先要从情感层次上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习的热情。后一阶段我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态度不好,目标不明等问题做的一系列工作,就是以语文

人文性的特点激活了他们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二, 以积极态度消除挫折,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

崇高的目标是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意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的巨大力量。而实现一切崇高目标的前提首先要拥有一颗爱心,有爱才有一切,于是我力求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每一个关心和爱我们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拥有愉快的心情,去实现自己的崇高的目标。

在充满关心和友爱气氛的群体中,遭受挫折的个人会从中获得战胜困难的力量。于是我的语文课堂的人文关怀凸显出了它的作用,那些闪烁着人性光环的撼人心扉的故事,那些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的人??唤醒了学生懵懂的心灵,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世界,终于他们众志成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战。

《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有这么一段话:“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和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收获,就会有命运的收获。”

但愿我的园丁生活也有丰厚的收获!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