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有关善于表达的段落

优美段落2018-08-22 06:50书业网

篇一:关于选择的优美句子和名人事例

关于选择的优美句子

1、人生路上,我们需要面临许多的选择,在面临选择时,如果我们失去了正确的人生信念,就会失去人生的方向。

2、人生中经历最多的则是选择,一件事,一个人,一条路……这都是选择!选择权在自己的手中,如果选择错了,可以改变自己的一生的命运,也可以令自己后悔一生,所以当自己面临选择的时候,不要犹豫,根据自己的感觉走,就算错了,自己也会觉得是对的,因为这就是自己所想要的答案。

3、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4、生活中选择坚定向前走,不管的到底会出现什么,你只要怀着自己的信念,你就会成功。

5、我们选择不同的工作,谋取不同的职业,不过是选择不同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生命价值罢了。

6、人生处处有选择,也处处面临选择,当自己走进超市,面对这么多琳琅满目的商品的时候,总不能全买了,总是根据自己想要的东西所选择;当你面对爱人和家人的选择的时候,总是很难选择,因为这道题没有对错,根本没有答案,因为不管选择哪一个,都将会令自己后悔;当你面临考试的时候,一道道选择题,总要三思又三思才做选择……

7、我们在面临选择时,只有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人生的画卷才会更加美丽,人生的舞剧才会更加精彩。

8、选择,往往只是一念之差。但结果肯定必然不同。选择做桃树,还是雪松,就看你的选择了。

9、选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范仲淹,心系君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把自己的毕生追求同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苦乐联系在一起;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放眼天下,把促使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

10、人生答卷上的选择太多,也许我的选择并不完美,但我用心做出的一切选择,我将永远相信,永不改变!

11、演讲成功了,我选择自信的笑而不是虚伪的平静;球赛失败了,我选择淋漓尽致的哭而不是假装满不在乎,“失败是成功之母”。你不美,我不会夸你倾国倾城,但我会告诉你,心灵的充实胜过所有美貌;你驽钝,我也不会说你绝顶聪明,但我会开导你,勤奋会使你成功!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够含蓄,但,我喜欢率直,真诚是我的本性。

12、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对于职业我们通常要进行无数次的选择。在曲折、挫败或幸运中找到一种最符合自己生命特征的方式,来演绎我们精彩或平凡的一生。只有选择正确时,我们才能强烈地感受到生命中的归属感、成就感以及安全感。

13、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将尽力许许多多的选择。这些选择都将决定着你的命运。

14、正确的选择将迎来光明的大道,错误的选择可能会将人带进罪恶的深渊。

15、最后一个夏天,我们明明很在乎,却倔强的说不在乎;最后一个夏天,我们选择了逃避,却没有想象给对方带来的伤害。

16、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大大小小的选择。而选择的结果决定着一个人接下的道路和方向,尤其是在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慎重选择就显得十分必要。

17、每一次挫折,都留下一处伤痕,每一处伤痕,让我又多了一双看世界的眼睛。也许你会笑我的

选择太傻,但我的执著,促使我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我永远坚信。

18、很多时候,看着老照片,都会有一种满足。也许,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再回到过去了,可是,我们却拥有曾经的美好回忆。那些人,那些事,永远都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无法将他们忘却。 名震世界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就是因正确的人生选择而极大地向人们展示了他歌唱方面的才华。帕瓦罗蒂1935年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面包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个歌剧爱好者,他常把卡鲁索、吉利、佩尔蒂莱的唱片带回家来听,耳濡目染,帕瓦罗蒂也喜欢上了唱歌。

小时候的帕瓦罗蒂就显示出了唱歌的天赋。

长大后的帕瓦罗蒂依然喜欢唱歌,但是他更喜欢孩子,并希望成为一名教师。于是,他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在师范学习期间,一位名叫阿利戈·波拉的专业歌手收帕瓦罗蒂为学生。

临近毕业的时候,帕瓦罗蒂问父亲:“我应该怎么选择?是当教师呢,还是成为一个歌唱家?”他的父亲这样回答:“卢西亚诺,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会掉到两个椅子之间的地上。在生活中,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

听了父亲的话,帕瓦罗蒂选择了教师这把椅子。不幸的是,初执教鞭的帕瓦罗蒂因为缺乏经验而没有权威。学生们就利用这点捣乱,最终他只好离开了学校。于是,帕瓦罗蒂又选择了另一把椅子——唱歌。十七岁时,帕瓦罗蒂的父亲介绍他到“罗西尼”合唱团,他开始随合唱团在各地举行音乐会。他经常在免费音乐会上演唱,希望能引起某个经纪人的注意。

可是,近七年的时间过去了,他还是无名小辈。眼看着周围的朋友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也都结了婚,而自己还没有养家糊口的能力,帕瓦罗蒂苦恼极了。偏偏在这个时候,他的声带上长了个小结。在菲拉拉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他就好像脖子被掐住的男中音,被满场的倒彩声轰下台。 失败让他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这时冷静下来的帕瓦罗蒂想起了父亲的话,于是他坚持了下来。几个月后,帕瓦罗蒂在一场歌剧比赛中崭露头角,被选中于1961年4月29日在雷焦埃米利亚市剧院演唱著名歌剧《波希米亚人》,这是帕瓦罗蒂首次演唱歌剧。演出结束后,帕瓦罗蒂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第二年,帕瓦罗蒂应邀去澳大利亚演出及录制唱片。1967年,他被著名指挥大师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者。

从此,帕瓦罗蒂的声名节节上升,成为活跃于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

当一位记者问帕瓦罗蒂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我的成功在于我在不断的选择中选对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方向,我觉得一个人如何去体现他的才华,就在于他要选对人生奋斗的方向。

选择是一种智慧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去抢救哪一幅?结果,在收到的上万份答卷中,贝尔纳的答案获得金奖。他的回答是:我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获奖理由是: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而是最可能实现的那一个。

在当今社会里,甘于浑浑噩噩的人是少数,多数人均渴望有所作为。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真正成功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但有一条却是肯定的,即不少人不善于正确分析主客观条件和把握获取成功的机遇,眼睛只瞄准颇具诱惑力的“最有价值的”目标,而放弃了“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目标,结果弃易趋难,在遭遇挫折之后又往往心灰意冷,不思进取,这

自然与成功无缘。选择是一种智慧。智慧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很多时候,我们在选择之初就已经失败了。譬如,你在野地里徒手追赶兔子,那只肥大的兔子既刁且快,那只瘸腿的兔子却是瘦小得多,你执意追赶大的,结果一无所获。再譬如,你在探险途中遭遇口渴,又没有饮用水的时候,侥幸发现路旁有一棵桃树,可遗憾的是,树上结的偏是些不大起眼的半生半熟的小桃子,你心存侥幸地想,前面的桃树一定结满了又大又水灵的鲜果。于是,你忍着难耐的口渴又上路了,可是在旅途中,你再也没有发现桃树了。《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莺正在大树上唱歌,一只鹞鹰飞来抓住了它。就在莺将要被吃掉的时候,它请求鹞鹰放了它,说它根本不能填饱鹞鹰的肚子,如果想吃饱,应该去捉更大点的鸟。鹞鹰回答说,假如我放掉手里现成的食物,再寻找还没有看到的东西,那我不成了傻瓜吗?多聪明的鹞鹰,它的选择与贝尔纳的选择一样充满了智慧。它懂得与其追求虚无的东西,还不如把握现实。舍弃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标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人的能力却是有限的。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宏图大志,给人带来的不仅是力不从心的重负和壮志未酬的遗憾,更重要的是耗尽了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功的能力。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应该向贝尔纳学习,把握“可能”,珍惜“拥有”,在现实的平地上搭建自己的理想平台,而不要在虚妄的幻想里营造海市蜃楼! 关于选择的议论文素材大全 2013-01-06 14:15 来源:互联网

[ 标签: 作文指导 作文 高三语文 ]

小编寄语:写好议论文我们必须积累议论文的素材,只有积累丰富的素材,我们才能有东西可写,我们的东西才能有内容支撑,为帮助大家写好高中议论文。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选择的议论文素材大全,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选择与放弃的作文素材

1、人放弃捷径通途,不是偏爱崎岖曲折,而是为了通达成功之路;放弃安逸舒适,不是不会享受生活,而是为了坚守自己的志向;放弃功名富贵,不是为了选择贫困穷寒,而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放弃生存,不是为了获得死亡,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2、放弃是一种豁达;放弃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勇气;放弃不是妥协,而是一种进取;放弃不是萎缩,而是一种生长。放弃是“冷眼世间人情冷暖,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雍容;放弃是“枯荣过处皆是梦,忧喜两忘便是禅”的境界。

3、过多的负担反而使人不能前行。

4、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只有放弃才能更好的得到。

5、在现实生活中有胆识地放弃是人成熟的标志。放弃之后才能摆脱狭隘、苦闷、浮躁与被动,才能感觉一个别样的世界。

我可以没有恩宠、没有地位,可以没有名气、没有桂冠,但我不可以没有自我,决不可以没有独立的人格。(摩罗)

6、放弃需要勇气,放弃需要智慧,放弃也需要原则。

7、放弃希望意味着放弃生命。

【放下就是快乐】

曾见一副漫画:一个背着布袋的和尚吃力地行走,放下布袋后,身体立即轻松舒适。他说:“放下就是快乐。”

生命如同一趟旅行,若如蜗牛负重,自然无暇去欣赏沿途的风光。抛弃肩上不必要的物品,抖擞掉所有挂碍,旅途才会愉快。

放弃,是一种智慧之举,一种至高境界。人能抛弃一切芜杂累赘,人生才能得到升华。

【放下与不该放下】

一位作家撰文曰:放下就是快乐。其实,快乐与否倒更在于放下与不放下之间的平衡。做人,至少不该放下正直;处世,至少不该放下宽广的胸怀;做事,至少不该放下厚道。责任不该放下,良知不能放下,情义不能放下。不该放下的无论如何不要放下,否则你就是播下不幸的种子;该放下的自当平静从容的放下,比如过分的欲望、炫耀张扬,胡乱猜忌别人和阴暗的嫉妒等等。放不下这些,其实是在无端地折磨自己,自寻烦恼,伤己的同时还在伤人,而让自己成为最可怜和可恨的人。(《深圳法制报》4月6日 段正山)

【人性的特点】

美国一所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学生们在下面三种情况下,选择其中的一种,对其进行捐助。一是非洲中部遭遇严重旱灾,许多人正面临死亡。二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因

篇二:表达善意(片段)(高三作文复习)

片段一:

近日,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一辆疾驶的车辆撞倒,肇事司机逃之夭夭,之后女童又被另一辆路过的车辆再次碾压。长达7分钟的时间里,有十几个人从她身边经过却没有一个人肯向她伸出援手,直到一位年老的拾荒阿婆陈贤妹路过才援救她。送到医院的时候,小悦悦身上多处受伤,体内多数器官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经过医生们的竭力抢救,仍无法挽回小悦悦小小的性命,小悦悦永远离开了人世。这件事发生不久,便有许多人在谴责那十几个过路人,为什么不肯救小悦悦,而那些人却都有自己不愿救人的理由。也有一些人在议论拾荒阿婆陈贤妹,认为她救人是为了出名。年老的拾荒者不顾一切地救人,其善举不但得不到赞同却反过来受到质疑,这是否是对善举的曲解?那些过路人解释说如果当时他们当时没有事情,也许会救小悦悦。那是否说明他们还是有善意可言,只是缺少表达善意的习惯?如果人们能养成表达善意的习惯,像拾荒阿婆那样出手救人,那么这个社会的善行就会越来越多,成分展现人性之美——善意。(400字)

片段二:

一个善于表达善意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而决非一个冰冷的社会。然而,“小悦悦”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一个仅有两岁的小女孩被撞,竟有十几个人从她身边经过却步肯伸出援手,最后被一位拾荒阿婆救起,但由于伤势过重,“小悦悦”还是离开我们。面对一个幼小的生命,这十几个路人都有想救小女孩的善意,但他们都没有将善意化为具体的行动中,因而错失了挽救一条小生命的机会。正是他们没有表达善意,才导致佛山给人留下冷漠城市的印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表达善意,能展现我们人性本善的人性美,也能将这种美加以扩展,营造温馨的社会环境。

篇三:写片段作文的要求

写片段作文的要求

同学,你喜欢写作文吗?你练习过写片段作文吗?写片段作文,就是在练习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之前,就人、事、景、物的某个断面或局部进行的单项写作训练。例如写事件的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写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活动;写场景的一个角落、一个镜头;写物体的形状、色彩、方位、陈设;写动物的样子、特征、动作,等等。经常练习写片段作文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还能为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大作文积累素材,练好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那么,写好片段作文的要求是什么呢?

(一)要把内容写得具体

“空洞无物”是一些同学在作文中常犯的毛病,有的同学无论是叙述一人一事,还是描写一景一物都喜欢笼统地叙述,用一些大词概括,这样,写出的作文就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片段作文训练,就要求我们如实地描写所见、所闻、所感,把内容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要把作文内容写得具体,必须细致观察事物,这和写生一样。写生是把眼睛看到的东西用笔描绘出来。我们用语言描述事物也是这样。首先要用眼睛抓住事物的特征,而且要认真地看,确实认识了才能动笔写。只有观察得全面、细致,才会写得具体、真切。因此,我们练习写片段作文,首先要学会并掌握观察的方法。应当怎样观察事物呢?被观察的事物不同,观察的重点也不相同。

观察人,重点要看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

两个红军战士

吹笛子的是一位老红军。他坐在石头上,赤着脚,身上的衣服很破了,腰里挂着驳壳枪,帽子上的五角星红得十分鲜艳。他颧骨很高,额上的皱纹很深,浓浓的眉毛下面,一双眼睛特别有神。一位十几岁的小红军偎依在他的身旁,右手托着下巴,侧着耳朵倾听。小红军也赤着脚,衣服也很破,搂着一支跟他差不多高的步枪。

这篇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勾勒出一老一少两位红军战士的神态。描写得简练、生动,富于生活感。阅读这段文字以后,这两位英雄的战士就仿佛浮现在我们眼前一样。作者为什么能描写得这样形象逼真呢?这是由于作者在仔细观察他们的容貌、服饰、举止、神态等方面,抓住了他们的一些特点,又如实地描写出来。你瞧,战士们的衣服“很破”,“腰里挂着驳壳枪”,表明他们的生活很艰苦,经受了战火的考验;老红军的“眼睛特别有神”,表露出他对胜利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小红军“右手托着下巴,侧着耳朵倾听”,好像那悠扬的笛声,引起他对无限美好未来的憧憬。作者观察了人物的整体形象,又观察到了人物的细节特征,才描写得这样感人至深。

观察一个人,除了观察人物的外貌、服饰外,还要重点注意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了什么。要多侧面、多角度地观察一个人,抓住特征表现出来,才能把人物形象写得丰满,性格突出,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更鲜明。

观察事,重点要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果。如:

忆铁人

一天,他带我到家属基地去。刚踏进托儿所外门,就听见哇哇的哭声。铁人急步推开保育室的门进去,只见一个小娃正坐在地上哭鼻抹泪。铁人提高声音问:“阿姨呢?”一个敦实淳朴的中年职工家属,抱着个孩子匆匆走来。铁人激动地批评她:“钻工们在一线苦战,你却任由他们的孩子哭???”她望着铁人,不做声,不辩解。??赶我们回去的时候,一位干部随车到前边办点事。当他到了地点下车时,说:“老铁同志,刚才你批评的那个阿姨是个好同志。她抱的是别人的孩子,坐在地上哭的那个娃,倒是她的亲骨肉咧!”铁人睁大了眼:“噢???咳!”他向司机喊道:“掉头,回去!”小车急扭过去,冲向托儿所。一下车,铁人就闯进门,四下找着,发现那小娃已洗净了泪眼,正坐在小凳上抱着球玩。他一把把娃娃举起来看着,看着,紧紧地搂在胸前。

这篇短文记叙了铁人视察托儿所的一件事,表现了铁人关心群众,勇于承认错误,严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质。先写铁人批评阿姨任石油工人孩子哭;次写铁人领悟到错怪了阿姨的心境;最后写铁人再次前去看孩子和阿姨。作者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顺序观察和写作,事情的前因后果十分清楚、明白。叙事离不开写人,只有细致地写出人物的活动,才能把故事写得有血有肉,具体生动。你看,当铁人明白批评错了阿姨以后,作者观察了铁人的神态和语言,刻画他“睁大了眼睛”,展现出铁人恍然大悟的神情:“噢??咳!”仅两个字的语言描写,突出了铁人是多么内疚啊!

这个实例使我们懂得,观察一件事,要调查研究它的全过程。细看故事是怎样发生的,怎样发展的,结果又是怎样的。既要观察事情的进程,又要观察人物的表现。一件事写得生动感人,是与作者认真细致的观察分不开的。

观察环境,重点还要看各种陈设、建筑位置、物体的轮廓和构造。如:

三味书屋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树底下有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具体、真切呢?这是由于作者身临其境地进行了认真地观察,所以才能具体如实地写出来。观察环境,还要按照方位,有一定的顺序。这段文字先写书屋正中,墙上有一幅画,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再写四面是学生的书桌;最后写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书桌。全段仅用六句话,就把鲁迅小学时候学习的环境,交待得一清二楚。

观察环境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或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或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或从中间到四周,或从四周到中间。不管按照什么顺序观察,都要抓住环境特点,确定好观察点,按照空间位置的顺序仔细看,才能把环境写得既有条理,又形象逼真,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观察景物,要看清景物的形状、色彩和动态。世上千景万物,总各有一定的样子,具有不同的色彩,而它们的姿态又是各式各样的。如:

小城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发散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从天际飘来的一片片红云中。小城的花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阳光,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这段景物描写,就像是一幅恬静优美的风景画,使我们受到强烈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小城多美,多么可爱啊!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作者描绘了树木的颜色、形状和动态。你看,“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从天际飘来的一片红云中。”用“红云”作比,贴切地写出了凤凰树花的颜色和形状;用“热闹,笼罩,飘来”等词,形象地勾勒了凤凰树花盛开时的动态。你再看,“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阳光,挡风雨。”用“绿绒大伞”作比,把榕树的颜色、形状描绘得十分形象;而“密不透风”,则夸张地写出了树叶的茂密。“撑开”,准确而鲜明地写出了榕树的姿态。由于作者观察得精细,抓住了小城景物特征——凤凰树花和榕树的特征,才把小城的景物写得有声有色,充满诗情画意,使人产生“人在画中”的感触。

观察描写景物,还应该把自己的体验写进去。这就要求我们,不仅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尝,用手摸,用这五种器官观察、体验,能多角度、多侧面地接受信息,把观察、体验到的景物全面地、真实地描绘出来。

除注意观察环境、观察景物外,还要注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环境、景物的不同变化。同一环境、景物,春、夏、秋、冬,各不相同;早上、中午、晚上、夜间,也不一样;而在风、雪、雨、雾、霜中,更有差异。

从上面讲的看来,必须在平日养成观察的习惯,并且善于观察。只有在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都注意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把文章写得具体、形象、生动。

(二)叙事要做到条理清楚

“言之有序”,是写好片段作文的第二个要求。一个片段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片段要一句一句地叙述,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要有一定的顺序,条理要清楚。

写人叙事的片段,可以采取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总述部分,可以对所写的人和事先做总的叙述和介绍,使读者先对人和事有个完整的印象,然后再举出实例,具体加以介绍和叙述。如:

推车

王小刚同学是个助人为乐学习雷锋的好孩子。有一天放学后,他背着书包走在马路上,看见有位农民伯伯吃力地拉着一辆满载蔬菜的车,慢慢地在上坡。王小刚三步并做两步地跑过去,把书包挂在后车帮上,弓着背、弯着腰,猛地一推后槽帮,那车轱辘突然陷进了一块小洼地,一动也不动。小刚抬起头,看了农民伯伯一眼,大声喊:“一、二、三!”猛地一使劲,车又平缓地上了路。农民伯伯望着小刚涨红的面孔,感激地说:“谢谢你!”小刚摆摆手,背起书包回家了。

这段文字的开头,先用一句话对王小刚做了总的介绍。这样,我们就对王小刚有了总的印象:助人为乐。他到底怎样助人为乐呢?接下去,叙述了一件具体事情,采取了先总后分的写法。总述,要写得概括,一般可用二三句话点明总的情况;分述,要具体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把人物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一一具体地写出来。写出事情的特点、人物的特征,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为了表达的需要,也可颠倒总述、分述的位置,先分述,再总述。

写人的片段离不开写事,因此可以按照事情发生先后的顺序叙述。

雨夜

夜很深了,周总理还在灯下紧张地工作。突然一阵雷声,下起大雨来了。

不一会儿,邓妈妈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拿着雨衣,来到小郭站岗的地方。邓妈妈对小郭说:“总理让我给你送雨衣来了,快披上吧。”

邓妈妈帮小郭披上了雨衣,又说:“总理让我告诉你,打雷下雨的时候,不要站在大树下。”小郭听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记叙了敬爱的周总理让邓妈妈送雨衣给警卫战士小郭,并叮嘱小郭,打雷时,不要站在树下。这篇短文,为什么脉络写得那么清楚、有条有理呢?这是因为作者严格地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顺序,一步步地有条理地写出来的。按照顺序写,动笔之前,应该反复考虑文章的内容,什么先写,什么后写,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段与段之间怎样过渡,怎样照应,文章的脉络要理得一清二楚,然后再动笔写。

状物的片段,还要特别(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有关善于表达的段落)注意描写顺序,使句与句之间衔接紧凑,意思连贯。如:

我的“小花鹿”

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色的小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黑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小花鹿”的身体是桔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丝带,打了个蝴蝶结。这一下,它变得更加神气和漂亮了。它整天静静地蹲在我的写字台上。

这是一段状物的文字。状物,就是对动物、植物、器具、建筑等做具体生动的描摹,类似美术中的素描或写生。这段文字,先写小花鹿的脑袋,再写身体,接着写尾巴,最后写脖

子上的装饰物。而脑袋,又是依照耳朵——眼睛——嘴的顺序从上到下写的,句与句之间衔接得也很紧凑,条理分明,丝丝入扣。

写景状物,要紧的是抓住特征,有条不紊,写得具体生动,给人以亲眼所见、身临其境的感受。

通过以上实例分析,我们可以领悟到,写好任何一个片段,重要的是要按照顺序观察,按照顺序描述,只有这样,才能写得有条理。

(三)围绕中心展开段落

一篇文章,从开头到结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每个段落,都紧紧围绕中心意思展开。一段文章,实际就是一篇文章的雏形。每个段落,都有各自不同的中心。这一段文字,就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凡是中心明确的段落,人们读后就能抓住这段话的主要内容。而中心模糊的段落,材料必然组织得紊乱,使人读了不知所以然,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淡漠了。

一个段落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段的中心,段的展开,段的收笔。段的中心,往往用一句话来概括,点明本段的主要意思、写作重点和范围。全段围绕这句话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展开段落。段的收笔,指的是一个段落的结束句。

这些段落,中心句写在开头,开宗明义指示读者。下面内容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

松鼠

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就躲在树枝底下,或者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晴朗的夏夜,松鼠喜欢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怕强烈的阳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有树枝被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但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

这段话讲的是松鼠的生活习性。全段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段落的中心句,它揭示了全段的主要内容,规定了所叙述的范围。段的展开部分,具体描述了松鼠“怕人”,喜欢“跳着叫着”、“怕阳光”、“不接近人的住宅”等几方面特点。由此可见,段的展开部分写什么,怎么写,都要围绕段的中心进行叙述。只有这样,才能既突出了段的中心,又能叙述具体。

有些段,中心句写在段的中间。这种中心句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

南京长江大桥

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今天的天气格外好,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波涛滚滚的江水中九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桥上面。大桥分为两层。底下一层是火车道,铺着双轨;上面一层是公路,公路两边是人行道。宽阔的公路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这段话的中心是:“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它夹在八句话的中间,把本段自然分为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依次交待了人物、时间、地点;后一个层次,具体叙述大桥究竟怎样“壮丽”。中心句把两层意思巧妙地连接起来了。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