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讽刺官员对联

对联春联2021-01-22 22:42书业网

篇一:讽刺现实经典对联

讽刺现实经典对联

赵本山赠给刘翔对联一副:

上联:赚了八年广告费;

下联:骗了两届奥运会。

横批:残奥再见

刘翔回赠赵本山:

上联:大款演农民上了二十年春晚; 下联:外籍装土鳖骗了十三亿国人。 横批:继续忽悠

网友送赵本山刘翔两人一副对联: 上联;一跑一演一骗一忽悠;

下联:二傻二愣二逼二狗子。

横批:抬腿撅嘴

讽刺现实经典对联

上联:男生,女生,穷书生,生生不息! 下联:初恋,热恋,婚外恋,恋恋不舍! 横批:生无可恋

上联: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 下联: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 横批:愿读服输

上联:金沙江,嘉陵江,黑龙江,江江可投! 下联: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楼楼可跳! 横批:空前绝后

上联:上压下层层加码,马到成功; 下联:下骗上节节掺水,水到渠成。 横批:皆大欢喜

上联:红米饭南瓜汤,老婆一个孩子一帮; 下联:红米饭王八汤,孩子一个老婆一帮。 横批:与时俱进

上联:进无门退无门借贷无门,

下联: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横批:身无分文

上联:手中那点工资,勉强够我糊口; 下联:眼下这般房价,简直逼人跳楼。 横批:忍无可忍

篇二:讽刺幽默的对联故事

讽刺幽默的对联故事

趣味语文

1022 1218

讽刺与幽默常常象是一对孪生兄弟,讽刺中含幽默,幽默中又带讽刺。对联中运用了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可以淋漓地喜笑怒骂,可以善意地批评规劝,使人读了之后,有的令你解颐,有的令你捧腹;或如骨鲠在喉,或如芒刺在背。

一、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有屁无捐。

郭沫若同志十四岁离家去乐山读书,进城时见到守门官吏衙役对老百姓敲诈勒索,挑一担粪要捐一个铜板。激起了少年心中的愤怒,写了一副讽刺和揭露兼有的对联:“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

二、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据清代文廷式《闻尘偶记》记载,中日甲午战争和议成后,慈禧太后粉饰太平,大庆万寿,有人在城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既而社会上又传出一副对联:“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两副对联对慈禧太后一边卖国,一边庆寿的可耻行径做了多么辛辣的讽刺。

三、 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

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抗日战争胜利后,名画家吴湖帆讽刺汉奸梁鸿志、吴用威的对联:“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此联用两个历史故事的四个人名:孟光是梁鸿的妻子,封建时代有“举案齐眉”的佳话;吴用是宋江的军师,人称知多星。此联之巧,在于嵌字自然天成,还颇有点歇后语的味道,道出了这两个汉奸的丑恶灵魂和无耻面目。

四、 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

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民主革命时期,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郭亮,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饥饿苦劳之中,便写了一首很通俗、很锐利的白话诗,题目是《问问社会》。这首诗很快就传开了,不久,传到了当地自治局长那儿,于是,郭亮被传去训话。郭亮出来以后,便动笔写了一副对联,贴到自治局长的衙门上:“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这是一副讽刺性很强的对联,它有力地鞭挞了自治局长一类的官老爷们,讽刺他们只知鱼肉人民,吃喝玩乐,不过是一群猪狗王八。

五、 造成东倒西歪屋;

用尽贪赃枉法钱。

清代有个叫蒋伯生的,在外做官,很刮了一些钱财,后罢官回乡,盖了一座园子。他的弟弟看不下去,便在园成之日,在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造成东倒西歪屋;用尽贪赃枉法钱。”这位蒋大人见了这副对联只好干笑而已,他还能说什么呢?

六、 一木焉能支大厦;

欠金何必起高楼。

清代有个长沙巡抚叫陈本钦,在任职时忽然提出要修自己的书院和楼房,于是他巧立名目,募捐纳税,一番搜刮。待完工之时,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一木焉能支大厦;欠金何必起高楼。”联中的“一木”、“欠金”是将本钦二字拆开,用对联形式给予讽刺。

七、 乌不如人,胸中只少半点墨;

军无斗志,身边常倚一条枪。

清代有个叫乌达峰的尚书和一个叫恽次远的学士,一同被派到浙江主持考试。可是这位乌尚书是一肚子草包,那位恽学士又是个大烟鬼。有人为这两位官人题了副对联:“乌不如人,胸中只少半点墨;军无斗志,身边常倚一条枪。”这是以乌、恽二姓做文章,用讽刺的笔调将二人的神态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

八、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苦是;——秦桧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王氏

害死岳飞的秦桧是个千古遗臭,万人唾骂的卖国贼,在西湖岳坟的对联中被人们斥为佞臣。清代的阮元曾经模仿秦桧夫妇二人追悔的口气写了副对联,贴在岳飞庙前铁铸的秦桧与王氏的像上:“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苦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幽默里含讽刺,风趣中有痛斥,连阮元本人以后谒岳飞庙时见了这副对联还不禁失笑呢。

九、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郑板桥是清代有进步思想的著名画家,他还是一个题对联的里手。有一次他到镇江金山寺去游览,寺里管招待的和尚见他衣着简朴,以为不过是个普通的游客,便随便地说了声:“坐,茶。”后来看见他挺仔细地欣赏墙壁上的书画,心想这个人大概不是一般的俗客,就稍为客气地招呼说:“请坐,泡茶。”并且走上前去请教姓名,当他得知是当今大名鼎鼎的画家郑板桥时,就赶忙张开笑脸、毕恭毕敬地逢迎说:“请上坐,泡好茶。”后来当郑板桥要告辞离去时,和尚拿出纸墨笔砚,想请他为金山寺题副对联,郑板桥并不推辞,含着微笑拿起笔来,在纸上书写了下面两行字:“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郑板桥这副对联是对社会上包括和尚在内的那些看人下菜碟的势利小人的讽刺,也是对那种趋炎附势的恶劣的社会风俗的针砭。

十、 与鬼为邻;

望洋兴叹。

一九00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当时,清朝政府中有个大臣叫徐桐,他的府第离东交民巷(当时各外国大使馆所在地)很近,他是一个顽固派,有严重的排外思想。他曾写了一副对联以自嘲:“与鬼为邻;望洋兴叹。”可是,就像这样的一个顽固派,后来也在崇洋媚外,卖国投降中自杀了。

十一、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怎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里,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古时候有个叫解缙的,因为年青而有才,所以当时朝廷里有的老臣颇为看不上眼,总想找机会教训教训他。在一次许多臣僚参加的宴会上,有个上了年纪的大臣出了一句上联,并提出要解缙当场对出下联来,这句上联是:“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怎敢对锯(句)?”解缙知道这个老家伙是想当着众人挖苦他一顿,他怎么会肯甘拜下风呢?于是解缙稍加思索,很快对出下联:“一马陷足污泥里,老畜生怎能出蹄(题)!”当解缙的下联一出口,立刻引得在坐的人哄堂大笑,那个老臣也被搞得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篇三:习总书记的“对联情结”

习总书记的“对联情结”

对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最能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

现任的习近平总书记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也对对联情有独钟,习近平主席在视察、外交、统战等不同场合,恰如其分地运用中华传统对联这一特色形式,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使听者入脑入心。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习主席曾引用过的部分对联、偶句吧。

习总书记在多种重要场合一些对联的引用与创造都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处处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有魅力。 2014年7月7日,习主席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讲到:“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014年7月9日,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致辞中,习主席首先讲到:“7月的北京,柳叶翠青,槐花馨香。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北京开幕了,很高兴有机会同各位朋友见面。”之后,习主席又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比喻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在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习主席建议同学们多到中国去看看,并引用“耳闻是虚,眼观为实”一语。视察济南军区部队时,习主席鼓励战士磨砺成才,他用了“实现人生理想,谱写青春篇章”的对偶句。

习总书记讲话中的这些对联或对偶句“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柳叶翠青,槐花馨香。”“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实现人生理想,谱写青春篇章。”不仅使讲话感染力增强,富有人文精神,更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习总书记所用的对联有时充满了对做官者的警示意义,其用心颇为良苦。习近平在菏泽召开座谈会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习近平的引用,令这本已广泛流传的一副名联,再度吸引了人们的竞相览阅。悬挂此对联的河南省内乡县衙引来多地官员组团学习参观,县衙内三省堂前这副名声大噪、被简称为“得失”的对联自然是最受关注的焦点。上下联两层意思各有侧重,实质是告诫官员要善待百姓、为民造福,其中蕴含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深刻揭示了“官”与“民”的辩证关系??

对于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但又不合理的现象,习总书记也会创设合适的但又具有极强讽刺意味的对联来纠正,如习近平同志2013年在中共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话时曾讲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 习近平说,这是对“文山会海”的讽刺。他强调,会议精神和文件再好,如果不落实,仍会劳而无功。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下个决心,坚决砍掉那些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这副对联称得上“惟妙惟肖”。 “妙”在“会海”的概括。时下,会议成风成堆成海令人生厌。不要说地方一把手自己召开的会,就是参加上级的会也多如牛毛,应接不暇。至于部门的会,同样是一个接这个,常常是这个会未开完,另一个会在等着。说这幅对联“妙”,是“妙”在大家整天都泡在会海中,想真抓实干去解决问题,也不那么容易。一些问题议而不决,决而不断,开会成了摆设。 “肖”在“文山”的讽刺。时下,地方的文件资料之多令人生畏。越到年底,检查考评的文件一拨又一拨。不能说,这些文件都没有用,但真正管用的文件不多,不少是“转发型”,就是把上级的文件通知,附上几句按语就往下发,而且一字不漏,生怕上级有个不落实指示的印象。会海也罢,文山也罢,都是形式主义的怪胎。形势主义之所以令人厌恶,乃在于它不解决实际问题,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这副对联就是用调侃的

形式讽刺形式主义,唤起人们对形式主义的警惕和抵制。

习近平作为现在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有时也引用一些对联来激励人们的志向,振奋大家的斗志,其拳拳之心让我们倍受鼓舞。2014年1月22日下午,习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他在讲话时说,再过几天,就是农历马年春节了。我念两副报纸上刊登的春联送给大家,一副是“骏马追风扬气魄;寒梅傲雪见精神”,另一副是“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2014年1月18日的《人民日报》副刊一共刊发了47副对联,都是中华梅州“客天下杯”楹联大奖赛的获奖作品,习主席讲话中读到的两副对联就在其中。习主席对文艺副刊给予关注,读对联并能够记下,学习精神可见一斑。迎春送春联,振奋大家的斗志,对马年工作良好开局寄予期望,效果可想而知。而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会选这样两副送给大家?仔细一看,就会明白,他选的这两副对联,都有“骏马”和“寒梅”,都有“梦想”和“春风”。虽然任重而道远,但“骏马”是“追风”的马,“寒梅”是“傲雪”的梅。有气魄,有精神,有信心,有力量,就一定能够让民族复兴,让梦想飞扬。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干什么事业,在新的一年里,也都需要“骏马追风扬气魄,寒梅傲雪见精神”。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实践;少一点应酬、少一点空谈,少一点浮躁。壮歌一曲唱春风,马跃千程逐梦飞。

篇四:古代衙门的官德对联

在封建社会,贪官污吏固然不少,但也确有一些两袖清风、为官清正廉洁者。他们为了明志自勉,也为了弘扬清正的官风官德,喜欢在官衙悬挂楹联,有许多不失为警世之语,很值得今天的干部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引为镜考。大致可分三大类:

一、 勤政爱民

河南内乡县有一建立于元代大德年间的旧县衙,衙内有三幅楹联产生于700年多前,尤显难能可贵。三联悬挂的地方和联语是: 县大堂的楹联: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国即负民,何忍负之。

衙门内(来自:WwW.CssYq.com 书业 网:讽刺官员对联)公署院的楹联: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为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县衙三堂的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署联为:

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

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清光绪初年,贵州安顺府知府文海在府署“春熙堂”悬挂自撰联云:

一筹莫展,五载素餐,也算地方官,自问那堪称父母;

百姓忠良,七属静谧,仅偿温饱志,试忍何以封君王。

江南有些州县衙门常用的楹联是: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慢说一官易做,可尽些父母恩情。

二、 持廉戒贪

明朝嘉靖年间有位叫钱亚的藩司参议,令所属官衙要贴如下对联: 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

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明代弘治年间,有一吏部尚书,曾在门上撰写一副对联,把京官登门送礼及外任官员携带礼物进京行贿,均斥为可耻之事。其联云: 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

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苞苴”,泛指贿赂)

清代武承谟任无锡县令时,在县衙前的影壁上悬有一联,表明为官之道:

罔违道,罔拂民,真正公平,心斯无怍;

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清代余云焕所撰与义府衙署的大堂联,着重说明,为官不搜刮民脂民膏是起码的官德,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事迹,重要的是吃着国家的俸禄,究竟有什么政绩。该联云:

不要百姓半分钱,原非异事;

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

清代有位镇守晋州的官员陈最峰,针对该州是个贫困地区,自撰一联,既是自勉,也讽刺那些“刮地皮”的贪官。其联云:

头上有青天,作事要存天理;

眼前是瘠地,存心不刮地皮。

在黔中的巡抚署衙,有一斋联写的是:

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

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清代大学士朱?视学浙中时,门口悬挂一副对联: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

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三、 德操抱负

南宋曾任兵部侍郎的余?,在入蜀任宣抚使时,在官署大门悬挂一幅楹联,以表其治理好四川的决心。联云:

一柱擎天头势重;

十年踏地脚跟牢。

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写了一副著名的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代王阳明喜欢用一副为官要重调查、兴民主、广开言路的对联: 求通民情;

愿闻己过。

清代林则徐有一副自勉堂联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代古文学家吕璜遭冤狱15年,昭雪后任浙江庆元县知县。他的大堂对联是:

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

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究害了自家。

梁上国任奉天府丞时署联是:

勉力为之,正人心,原风俗,实惟根本:

文治彰矣,拔真才,加顺迪,勿懈功夫。

清代李恭毅任通永观察时,自撰一副堂联:

人若不自知,愿诸君勤攻吾短;

弊去其太甚,与儿辈率由旧章。

还有些不知始撰者的官署联也颇有特色,如:

名场似奕无同局;

吏道如诗有别裁。

又如:

扪心自惭兴利少;

极目自觉旷官多。

当然,有的人写这种对联只是沽名钓誉,仅是写给他人看的,而真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