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数据传输方案

方案大全2018-03-27 22:41书业网

篇一:电力数据传输方案

电力数据传输方案

——广州海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在面积辽阔的中国,电力信息的采集在很多地区依然是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青海省内共有600多个自然村庄因地处高原,供电范围地形复杂且尚未实现移动等三大公网的信号覆盖,需依靠每月一次的人工方式进行走抄,这成为实现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建设目标的主要障碍。因此,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通信方式来满足在移动通信和无线电台通信无法覆盖的地区的电力数据传输是非常必要的。本方案是利用北斗卫星系统的短报文功能作为数据传输的主要手段,为移动通信和无线电台通信无法覆盖的地区实现电力数据传输。

应用场景

目前电网行业的数据传输方式主要采用光纤、微波或手机公网(GPRS、3G等),而对于人烟稀少山区、牧区、深山中的峡谷水电站等,其既无光纤通路,也尚无法保证稳定的公网信号覆盖,而新建设通信通道存在着成本高昂、通信架构受限、建设与维护等问题。

解决方案

利用北斗卫星系统的短报文功能作为数据传输的主要手段,在移动通信和无线电台通信无法覆盖的山区、牧区、深山中的峡谷水电站等作为主要的数据传输手段。

系统构成

由“厂站端子系统”和“主站系统”组成。通过厂站端采集通信子站、北斗卫星、主站通信管理系统通信链路现场采集终端利用北斗卫星这条新的通信链路,实现与主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技术要点

厂站端北斗通信终端

相较于其它传统集抄方式,本方案中只有北斗终端为新增装置。北斗终端功能如下:

1.与北斗卫星链接,实现全天候、无障碍实时通信;

2.支持主站端主动数据召唤模式;

3.支持厂站端向采集器召唤数据,将数据主动上送到主站;

4.植入国网集抄的376.1规约;

5.实现国网用电信息通信协议与北斗通信协议转换;

6.大数据的长报文自动拆包、组包处理;

7.可远程修改数据采集参数和程序升级;

8.通过网口与采集器连接;

拆包/组包

单条北斗短报文长度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超过最大长度报文,必须分包进行发送。为保持流畅通信,需保持单条报文长度不超过100字节,在超过100字节时,数据转发装置将按照单帧报文100字节进行拆包,并重新组包。

例:

当厂站端的采集装置将长度为1000字节的数据传送到北斗终端时,北斗终端会将数据拆分成10个100字节的子包,逐一发送到主站的北斗通信子站端,北斗通信子站端在接收完10个子包后,进行重新组包,还原成原数据包格式。

主站端北斗电能数据管理系统

主站接入程序需要完成以下功能:

1.按照国网的376抄表规约,接收来自厂站端的数据;

2.按照国网的376抄表规约,模拟各台厂站端与主站保持 TCP/IP实时连接;

3.与北斗之间通信遵循国家测绘局颁布的北斗通信协议;

4.与主站、与终端二者之间通信遵循国网公司颁布的电力抄表通信协议;

5.实现北斗通信协议和电力抄表通信协议的转换;

6.大数据的长报文自动拆包、组包处理;

7.数据采集内容按照营销采集主站规范执行;

8.无需对现有的电力系统管理计费主站进行修改;

方案特点

施工快捷、便于维护

采用北斗通信一体机和北斗数据转发装置,嵌入式的接入到现有系统中,无需对现有已投运系统作任何改造。现场终端设备迁移或变更时无需更改系统配置,维护方便。

不占用其它网络资源

随着电力信息化、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有限的IP资源在分配应用上显得捉襟见肘。北斗通信通道不占用电力内网IP,也不占用电力信息内网带宽。

成熟的北斗服务平台

北斗开发者平台拥有成熟的设备架构与专业的(转 载 于:wWw.cssYQ.COm 书 业 网:数据传输方案)技术团队,在方案实施与运营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与后期维护。

通信带宽

北斗卫星通信支持短报文传输功能,每次发送最多支持76个字节,北斗开发者平台可提供最高1s/次的发送频度。接收不受限制。

开发者平台配套服务

篇二:可靠的无反馈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可靠的无反馈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摘 要:涉密网络与外界必须物理隔离,这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孤岛,光闸等数据单向传输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信息孤岛的方案,这源于其采用了基于无反馈的数据传输协议。在无反馈传输协议中,如何确保文件被正确传输到目标网络中,成为单向传输系统可靠性的一个重要评估标准。本文总结了目前主流的无反馈数据传输方案的利与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可靠性解决方案,确保文件被完整、正确地传输到目标网络。

关键词:文件传输 单向传输 可靠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在一些涉密网络中,由于密级要求的原因,往往需要隔离外界网络,这逐渐形成涉密网络的信息“孤岛”效应[1]。因此需要有一种手段,可以使人们可以将一些无安全风险的信息、文件等,安全、完整地从非涉密网络传输到涉密网络,同时保证涉密网络的信息绝对不会流出到外界网络。使用传统协议的文件、信息传输系统并不能满足这个需要。单向传输系统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出现的。

单向传输系统主要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外网服务器、单向传输模块以及内网服务器。

单向传输模块是单向传输系统能否达标的重要环节。如何将文件完全、完整地传输至涉密内部网络,同时形成可追溯的历史记录,成

篇三:调度无线数据传输方案

调度自动化无线信关平台

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电力系统对城网、农网改造的逐步完善,一些重要电力用户及边远变电站的各种自动化信息(远动、电量等)也同时需要实时监测,但由于这类变电站所处地理位置偏远分散,光纤通讯、有线电缆、电力载波等通讯组网方式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资金投入产出比上都不太可行,因此利用GPRS/CDMA网络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成为电力系统选择的重要通信手段之一。

目前各通讯运营商均提供成熟稳定的GPRS/CDMA无线数据通信业务,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大,区域广。并且无线通讯的稳定性、安全性、实时性、开放性都成熟稳定,其扩展能力和经济性比传统通讯方式更具优势。通过GPRS/CDMA无线数据通信业务可方便的实现远程终端与电力调度中心无线通讯。将重要电力用户及边远变电站的各种自动化信息(远动、电量等)数据传输到调度中心。

利用无线网络建设变电站自动化数据、电量数据接收平台。可以保证自动化信息的接入,减少建设的投资费用,实现规范化管理;可以解决原有地方电厂自动化数据无传输通道的问题;可以解决公司所属原农网变电站自动化信息传输问题,加快无人值守建设步伐;可以将调度管理程序在用户侧应用,规范用户管理。

根据《全国电网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要求,EMS系统属于安全区Ⅰ,电量采集系统属于安全区Ⅱ,调度自动化无线信关平台属于安全区Ⅲ,安全区Ⅲ必须通过安全隔离网闸(反向)向安全区Ⅰ/Ⅱ单向数据传递。结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具体情况,调度中心的原有系统已稳定运行,软件不宜重新改写。因此通过无线方式接入至调度中心建议采用增加中间件的方案实现,即增加中间件(信关系统),将无线网络接收到的数据通过安全隔离网闸(反向)接入Ⅰ区EMS系统和Ⅱ区电量系统。 调度自动化无线信关平台应该在符合《全国电网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要求下,数据接口清晰,安全分区明确,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结构合理,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保护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二、方案介绍

调度自动化无线信关平台由调度中心主站信关系统和厂站数据通信装置(通信管理机)两部分组成。调度中心主站信关系统主要由无线信关子系统、数据转发子系统、反向隔离网闸组成。调度中心主站信关系统和厂站数据通信装置通过运营商提供的无线(GPRS/CDMA)网络进行数据交互。

系统结构图:

GPRS/CDMA

基站 基站

……

通信管理机采集电厂、变电站自动化信息和电量信息,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安全加密,通过装置内的无线通信模块接入无线(GPRS/CDMA)网络。主站无线信关子系统通过运营商接入路由器接收厂站数据,并将实时数据信息转换为符合电力规范的E文件,通过反向物理隔离装置传送给数据转发子系统,数据转发子系统分为远动转发子系统和电量转发子系统,将E文件转换为电力标准协议(IEC104、IEC102、部颁CDT等),分别同EMS系统前置机和电量服务器进行通

讯。

本调度自动化无线信关平台方案完全符合《全国电网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要求。硬件平台基于国产服务器,软件平台基于Linux开源操作系统,数据从安全区Ⅲ通过安全隔离网闸(反向)向安全区Ⅰ/Ⅱ单向数据传递。上层应用软件系统不用任何修改,同时对现在电力行业大量存在的各种监测设备也不需要更换和进行硬件电路更改,数据接口清晰,安全分区明确,结构合理,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转发服务器可以使上层应用软件系统不用任何修改,如果用户具备对EMS前置机和电量主站接收程序进行修改的能力,则可以省略转发服务器的部署。

三、系统功能与特点

1) 调度中心主站信关系统

调度中心主站信关系统主要由无线信关子系统、数据转发子系统、反向隔离、防火墙、运营商接入路由器组成。其中无线信关子系统、数据转发子系统是核心部分,根据《全国电网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具体情况,本系统硬件平台采用国产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平台采用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