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最精彩的旅行 高二作文题的思考
最精彩的旅行,往往不是发生在外在,而是在每个人的灵魂之中。
提示:
“旅行”是指从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的过程。它可以指游览名山大川;可以指人生的从生至死;可指从头到底看完一本书、读透一个人??总之,它是一个过程。它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可以指真实的旅行,也可指书本的阅读、网络浏览、朋友间一次电话煲??人生中的每一个阅历,几乎都可算作是旅行。
“精彩”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有大精彩,有的人有小精彩,甚至有的人无精彩。全在于自身的感悟与思考。王安石游褒禅山,游览前后两洞,只要有深不可测的恐惧,其本身也是精彩;但如果由此引出对人生成败的条件(志、物、力)的思考与感悟,那才是真正的大精彩。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岂不都是如此?因此,不作或少作感悟与思考的旅行,必然会精彩不同。
大凡“旅行总是精彩”的,因为旅行给人或是身、或是心、或是身心兼具的愉悦。通过旅行,我们领略别样的世界,感悟别样的精彩。如果只有身的精彩,那么如同观看电影,只知精彩,不知意义;如果只有心的,那么遗忘了刺激,记住了教训或道理;如果身心俱备,那么刺激与教育是双重的。只要你从旅行中有所收获,或身或心的,都是精彩的。
身的旅行是精彩的,“心的旅行更精彩”。没有思考与总结的旅行,它只是一个过程,只会感受刺激与快感;唯有思考与总结的旅行,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悲欢离合,甜酸苦辣;才会从每一次的旅行中成长自我,成熟自我。如果要说“最”精彩,那肯定是“心的旅行”。想一想,如果只有身的旅行,是不是类同行尸走肉;只有身心兼具的旅行,才会大精彩;唯有心的旅行,才会助人成长,催人成熟。
本文写作要点:
题目:最精彩的旅行,往往不是发生在外在,而是在每个人的灵魂之中。简而言之,最精彩的旅行是灵魂之旅。由此可演化出的题目是“灵魂之旅是最精彩的”(论点型)或“灵魂之旅”(论题型)。
围绕论点“灵魂之旅是最精彩的”,我们首先思考如下问题:
1、什么叫作“灵魂之旅”?
2、有哪种精彩?分别精彩在何处?
3、为什么与其它比,它是最精彩的?
4、今天强调这句话,是针对什么而言?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首先,“灵魂之旅”是通过某人某事,经过自我的思考,最终得到的人生启迪。它有别于感官刺激或享受,它是理性的思考或启示。就概念而言,要分清身与心、感性与理性。 其次,分清“灵魂之旅”种类与效果。如从书中得到何种收获;从游中得到何种收获;从交往、网游、处事??等中,分别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再次,承认感官享受的精彩,如观故事片的刺激、玩电玩的亢奋、游景点的新奇??大凡身体得到刺激,或惊或诧、或恐或惧??都是精彩的,但其不足是过眼烟云,事过即忘。它对人的成长与成熟没有多大实在的意义。而“灵魂之旅”才是真正助人成长,催人成熟,且“旅行”越多越是成熟。因而它是精彩之中的“最”精彩。
本问题实则是针对当今青年人只图感官刺激,少作理性思考而作的。期待青年人不要“宅在家中”,只图电玩之乐趣、观影之暴力、观书之有趣、聊天之好玩??,要多作理性的思考,人生的感悟。要多想想其意义与价值。
浮躁的社会,此类现象时有发生。看书不深思、观影不悟意、电玩不虑害、聊天不虑时。
很少思考我为什么做这事,它对自我有多少帮助??
学生习作存在问题:
1、概念界定不清
将“灵魂之旅”理解成人的品质。如感恩、亲情、耐挫等。概念的偏差,必导致枪械“准心”的偏移,文章自然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2、忽略“最”字
学生写作较多言各种各类的精彩,却少有同学将之比较,最终得出一个“最”字。习作时,对“最”字几乎视而不见。
3、审题跑题。
将本文写成“爱或亲情”、或“外在的形体美与内在的精神美”等。
4、文体弄错。
实写详写一次旅行,不写游之感受,变成一篇记叙文,而非夹叙夹议的散文。
5、观点缥缈
好多学生没有作文题,没有中心论点。或论点含糊不清。
总之,本次作文,学生最大的障碍是审题。不少学生不知从何入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