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训练(一)108
高二作文训练(一) 班别 姓名 座号 分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孔子提到学生颜回时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颜) 回也不改其乐”,针对类似看法,印度诗人泰戈尔也说:“鸟翼上系上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而李异鸣在《我贫穷我快乐》一书中写道:逃出贫穷忧郁的陷阱,培养富足之心。
请结合以上材料的内涵,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高二作文训练(一)审题参考答案
【解析】材料提供的是三句名言,解读这三句名言,其共同点是对贫富的看法基本上一致的。颜回曾是孔子的学生,生活清贫(一箪食,一瓢饮),住在贫民窟里(在陋巷),却能超然物外,自得其乐(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连孔子都称赞他“贤哉,回也”。颜回无疑是拥有精神家园的圣贤,他从中汲取不竭的力量源泉,造就了他淡泊超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可以说,精神家园是让人心灵充实洒脱基石,是人自信自足的精神源泉。所以作文可以写“站在精神家园的门口”,站在精神家园的门口,我们还可以发现,拥有这样的乐园,就是拥有了一份信念与执著。即要做到学会拒绝物质的诱惑而安贫乐道;物质上可以贫乏,但精神上要富足。本文的立意即可围绕这些观点进行
心灵的富足
再富裕的生活都给不了你心灵的富足,再贫穷的日子也挡不住你心灵的富足,就像材料所表达的我贫穷但我快乐。
心灵的富足是刘禹锡陋室中的高雅情操。
刘禹锡,寒窗十数载,不得朝廷重用,遭受贬谪,居于陋室,过着“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清贫生活。他没有哀痛生活的不如意,更没有掉进生活贫穷压抑的陷阱。他欣慰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他欢喜“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他的心灵并不贫穷,他以“南阳草庐”“西蜀子云亭”暗喻,道出了心灵的高尚与富足。生活的贫穷不能阻挡他对生活的热情,不能影响他精神上的富足。
所以,刘禹锡拥有心灵的富足,一篇《陋室铭》流传后世,也传颂着他高尚的品德.。 心灵的富足是陶渊明田园中的清新意趣。
陶渊明厌倦官场生活,不愿再委屈自己,辞去官职,纵情山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他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田园生活中的无限意趣。不在官场中沉浮,不追名逐利,安于清贫的生活,享受田园中当农夫的快乐,他的心灵是那么的富足,再清贫的生活也无法影响他富足的心灵。
所以,陶渊明拥有富足的心灵,他放任天性,享受自然,在他众多的山水诗中尽显他的情趣。
心灵的富足是朱自清国难中的高尚志趣。
朱自清,在国难时生活贫困,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但即使是这样也坚决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在他的心中民族大义、国家尊严比生命还重要,在他弥留之际,他的
生活万分贫困,但他的心灵是富足的,他心里满满的都是祖国,还带着满满的希望与爱。
所以,朱自清拥有富足的心灵,他深谙民族大义,品德高尚,他的精神让后人景仰不已。 历史中各种各样不折手段的奸诈小人,各种汉奸走狗,虽然他们有过极大的权势或耀眼的富贵,但他们的心灵是贫穷的,他们缺乏道德,自私自利,被后世人谩骂不屑,他们的精神很穷。
拥有富足的心灵,就算是沙漠也会天降甘霖,就算是黑夜也会出现曙光,就算是寒冬也会迎来暖阳。哪怕生活再不如意也会活的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