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三)
高二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三)
议论类
一、知识储备
1.什么是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是一种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并且立意、标题、文体均为自定的命题形式。另外,所给材料是立论的依据,要善于使用材料,行文过程中要处处照应材料,以实现扣题的严密。
2.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⑴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中材料的作用不同。
话题作文中的材料的作用:①引出话题 ②阐释话题 ③提示写作 ④划定写作立意的范围
材料作文中材料的作用:提供立意的中心、角度和范围
⑵从写作的角度来看
话题作文关键是必须围绕话题,材料作文关键是紧扣材料。
3.审题思路要改变
话题作文审题的重心是话题,审题时应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制内容和开放内容,确定选材范围和所要表现的主题。特别不能放过 “话题阐述”,而不应过分拘泥于材料,对话题阐述的理解把握比研读材料更重要。 材料作文审题的重心是材料
⑴写作中一般把材料的中心作为写作的主题,当然也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文章的立意必须从材料中来。
⑵材料的处理:话题作文不要求抠住材料写作,材料作文则要求紧扣材料构思行文。
4.处理材料的方式要改变
话题作文对所提供的材料可以不理;
材料作文对所给的材料一般要引用(新材料作文可引可不引,比如写记叙文时可不引用),写作时要紧扣材料,行文过程中还要时时照应材料。
话题作文要点话题,材料作文要点材料。(看自己的作文是否点了材料?)
5.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决定文章的成败。
准确理解材料,准确把握主旨,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读写结合。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 ”
“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 ”“针对以上材料”
材料作文要联系实际寻找切入点。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
6.新材料作文是指在传统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形式的作文,介于两者之间,既无话题作文那样宽松,又无旧材料作文那样严格。 构 成:材料﹢要求
材料分类:⑴文字类:叙事类、议论类、寓言类、诗歌类、多材料类 ⑵图画类:漫画类
二.议论类材料作文
议论类材料是指表明观点、说明道理的材料,包括名言警句、经典论断、议论性语段等。这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应分清材料中论点和论据,搜寻中心句,去掉原因、现象、事件等具体的内容,反复研究中心句的内涵,以此内涵为主旨。
【审题方法】
〈一〉抓关键词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词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典型例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立意。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只蜜蜂与一只雄鹰相比,虽不起眼,可它能传播花粉,从而使大自然五彩斑斓;一粒沙子与一块碧玉相比,虽然普通,但它可以垫基铺路,以成就万丈高楼和平坦大道。当别人对工作漫不经心的时候,你却能守住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丝不苟,丁是丁,卯是卯,恪尽职守,而不随大流,这就是一种美德;当别人跟着感觉走,追求所谓的潇洒,你却能守住寂寞,认认真真做点事,这就是一种明智;当别人对整个世界愤愤不平,满腹牢骚喋喋不休时,你却能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干一番事业,这又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而当你一旦对自己有了信心,你的人生也许就会揭开新的一页。
[立意参考] 找出关键句——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立意: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去掉自卑,培养自尊自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牛刀小试1.
(2013年上海卷)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二〉议论有直接提示语(中心句)类:依据提示语立意
典型例题2.
(07北京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立意方法:任意选取一个提示语立意即可。
小试牛刀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
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三〉议论无提示语(或中心句)类:揭示材料含义而立意。
典型例题3.
(06山东题) 星星(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此题无提示语,立意难度大:
角度一:是从“远看”的角度去理解,比如距离产生美,引发人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追求;人应该怀有梦想,去实践理想的过程最美,强调追求的过程,往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等。
角度二:在远望和近观中,强调、肯定只有近观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本质,深入地看问题或着是说实践出真知。
角度三:将“近观”和“远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思考“远望”和“近观”的辩证关系,如“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如“既不能沉溺于幻想,也不能让自己飞翔的思想湮没于现实”等。
牛刀小试3.
⑴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鞋子合不合脚穿了才知道。(习近平)
同样一只鞋,并不是所有的人穿了都会合脚。(古罗马绪儒斯)
鞋子合了脚还要合了意才能卖出去。(佚名)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根据其中的一条或多条结合自己的思考与体验,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⑵.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三、本次作文题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三)
“牛刀小试”题立意参考
1.题目的前两个字就是“生活”,紧扣课标要求:高中生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这里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自己认为重要的是”,“世界上”,“更重要的”,“思考不尽相同”。这些词告诉我们,这次作文中要有“事”,有“两个”事,有“更重要的事”。不管写什么文体,都不能忽略了这一点,不能忽略这种递进的关系。
立意:⑴低头干与抬头看。⑵自家门前雪与他人瓦上霜。⑶学习知识与培养技能。⑷合作其实也很重要。⑸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总之,应该从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自己的与别人的,个人的与社会的,知识的与能力的,金钱的与情感的,经济与环境等方面思考,只要能打开思维,等能写出立意深刻之文
2.立意:
⑴赞同甲,欣赏别人,赞同别人,支持别人,自己平淡度过一生。
(英雄只有那么一个,大部分的人都只能当观众,这又何妨我们站在路上去鼓掌去欣赏呢。正确的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充当适合于自己的角色,哪怕做一个会鼓掌的人,很好。)
⑵赞同乙,要做一个英雄,展现自己,力求做到最好。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呀,胸无大志,在平庸中还感觉良好生活的人你能说他有梦想有激情的生活过吗?有一天能拍着自己的胸口说我奋斗过拼搏过生活过吗?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那个跑道上接受掌声、鲜花的人。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
⑶赞同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各有各的价值。
(先做个鼓掌的人,然后努力成为那个被人鼓掌的人,即使没有成为英雄,回个头来我们再做个鼓掌的人,这个时候的掌声更曼妙更动听。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的剧本,虽然情节不尽相同,其结局大体相似。老了的时候,我们可以静静的回想某个时候,无怨无悔,足够了。)
3.立意:实践出真知;合适别人的不一定合适自己;合适与否须用脑筋思考
4.立意:
⑴不要只盯着不足也要懂得发掘和关注手中拥有的资本,懂得珍惜现有的。
⑵不要满足于既有的成就而要去追求更多的目标,懂得不断追求可得的。
⑶从两者辩证关系出发。
5.本次作文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⑴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
⑵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
⑶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
参考标题:
①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
②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
③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
④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
⑤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
⑥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
⑦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