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作文评分标准2(整合版)
云浮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作文评分细则
一、考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果蔬、鱼、肉、蛋、奶等副食品的保鲜需求越来越强。于是,保鲜膜、保鲜袋、保鲜盒、保鲜柜、保鲜车、保鲜剂等应运而生,人们为了让吃的保鲜真是没少下功夫!可是,又有多少人想过,我们的心灵也需要保鲜啊!又有多少人为了让心灵保鲜而下过功夫呢?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题目解读
本次作文题属于社会生活型材料,时代感强,现实意义比较突出。命题材料反映的是当下的社会生活现象, 寓在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生活,思考社会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向善向美。
题目为材料作文,实际上是由生活现象引出一个中心话题的材料作文。材料的中心话题是“心灵保鲜”。此中心话题有两个关键词“心灵”“保鲜”,两个关键词在文中缺一不可,而行文的重点应在“保鲜”。
“心灵保鲜”又是一个比喻性的中心话题,“心灵”的内涵丰富,是指美好、积极、优秀的心灵品质,进步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如“博爱”“善良”“忠贞”“高洁”“诚信”“淡泊”“积极乐观”“朝气蓬勃”等。考生可以单独写
一种人生品质或者价值观的“保鲜”,也可以写几种品质“保鲜”。
“保鲜”则是保持这些美好心灵品质的新鲜与永久,防止这些美好心灵品质在自身内因和社会外因的影响下衰老、变质、腐败。
(一)符合题意,在二类卷以上范围打分。
1、能准确理解“心灵保鲜”的含意,如能明确指出“心灵保鲜”就是保持心灵的美好,保持“博爱”“善良”“高洁”等优秀品质;
2、“保鲜”的意义、方法、行动等明确突出,能联系社会现实谈“心灵保鲜”的意义、方法、行动则更佳。
如在有人摔倒不扶、有人行窃不啃声的社会环境下,坚持内心的正义,得出“不让内心的正义在环境的影响下变质”的观点,进而深入探究其意义、方法。
(二)基本符合题意,在三类、四类卷范围打分。
1、基本能抓住中心话题“心灵保鲜”来写作,但对“心灵保鲜”的含意不清晰,只笼统表述; “保鲜”的意义、方法、行动等不突出。
2、“保鲜”的内涵不清,字面上扣题,而内容则为拥有美好的心灵品质。 例如仅仅叙述“最美老师”张莉莉为了救自己的学生而失去“双腿”,就直接得出结论“最美老师”张莉莉做到了“心灵保鲜”。
(三)偏离题意,在五类卷范围打分。 不能抓住中心话题“心灵保鲜”来写作:
1、只写“心灵”“心灵的美好”,而忽视了“保鲜”。如写“博爱”“诚信”的内涵与作用,又如写“坚守心中的原则”。
2、只写“保鲜”,而忽视了“心灵”。如只写生活食品保鲜的作用与方法,又如写“教育的方法要保鲜”。
(四)要注意的是,题目是材料作文,而非命题作文,不能只看到学生作文中的关键词与“题目解读”中“符合题意”部分不同,就轻易判其离题,“心灵”和“保鲜”两个关键词在文中允许学生有个性的表达。
三、关于评分:
(一)一类卷(51分以上)
能从符合题意的角度立意,观点突出,能联系社会现实阐释观点的意义价值与做法,内容集中充实,结构清晰完整,语言流畅有个性,则为高出一筹,应在50分以上打分。
(二)二类卷(46-50分)
能从符合题意的角度立意,观点突出,内容充实,结构清晰完整,语言流畅通顺,在46-50分范围打分;
(三)三类卷(42-45分)
能从基本符合题意的角度立意,结构思路基本清晰,但内容单薄,在40-45分范围;
(四)四类卷(36-41分)
从基本符合题意的角度写作,结构完整,有内容可写,在36-41分范围打
分;
扩展材料,大部分写生活中的保鲜,“心灵保鲜”只占文中一小部分,在36分左右打分。
(五)五类卷(25-30分)
偏离题意:没有抓住中心话题,只写“心灵”或“保鲜”,或者偷换中心话题。
四、字数不足的文章
1、650字以上文章结构完整的正常打分后扣字数分。
2、不满650字作文按字数及内容给分,符合题意的600字左右25—30分;500字20—25分,400字15—20分;300字10—15分;200字8——10分。
3、缺标题,正常打分后扣2分;
4、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给零分,完全空白才能给0分。 五、文体特征
议论类文章,议论的文字必须超过2/3;记叙类文章,记叙的文字必须超过2/3。否则,视为文体不明,30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