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黄保余作文讲座4.1

高三作文2018-10-09 15:17书业网

记叙文中的环境、场面、景物描写(上)

大家好,我是黄保余老师,我们今天来学习中学语文知识地图第一课的第四讲,那么前三讲我们讲到了文章语言方面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表达方式。我们说一篇文章如果按它的考核点来算总共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那么今天来学习的内容,就是文章的表达方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里面总共分为五个类型,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重点是描写。那么学习今天的内容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呢?我们知道在整个考试里面基本上每个地区的卷子上都少不了一些判定分析题,其中里面最主要的一些题型就是判定这篇文章或者这段话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那么还有一些题呢是分析不同的描写方法以及作用的,特别是在一些赏析题里面。那么,我们说深一点呢,在一个写作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运用到不同的描写方法来让我们的文章语言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但是呢在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之前我们先做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来看。

我们说一篇文章表达方式总共有哪几个呢?分别有叙述、议论、说明,然后抒情和描写,我们说从它的一篇文章的表达??什么叫表达方式?就是说我已经有中心了,我想表达出来,那我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会更好一些?根据我们的需要,那么这些表达的途径或者方式,我们对它归结为五类,其中呢有一类为叙述。叙述是要求非常简明扼要地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或相关情况,所以它在叙述的过程中注定是比较简略的,通常是:比如说一篇文章的开头部分和过渡部分,或是故事相关发展的交代部分,那么这些内容中都不需要进行详细描写,所以我们这时候呢同样表达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叙述的表达方法。

同样的,我们说有些文章提到的人或者事物,我们需要对它的一些性质、功能、特征以及作用要进行一个阐述,包括它的一些外形的特点,意义和价值。那我们在这里面呢就少不了一种说明手法叫“说明”对吧?当然说明里面有各种说明方法,那是我们以后会讲到的内容。

那么,除此之外,我们很多时候写文章的时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那么这种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你需要发表你的看法,我需要发表我的看法,当我们就这个话题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换意见的时候,我们说这是议论。

当然,这些说明也好描写也好抒情也好,还有那个叙述也好,到最后,就变化成各种各样的文体。比如说抒情类的文章,它通常就会演变为散文居多,而描写呢是通常在小说和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运用得比较多,而议论是有专门的一种文体叫议论文,还有呢说明就是说明文,还有那个叙述。叙述啊通常跟描写相结合的,所以说由叙述和描写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记叙文,以说明为主的文章我们管其称为说明文,由议论为主的文章我们管其称为议论文,而一些抒情为主的文章我们通常称为抒情散文

这就是说我们对于一个简单了解知道为什么我们从小学到中学会学到这些文体,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侧重点去适合表达作者不同的思想情感以及相关的一些情况。那么在这些里面,其中呢我们知道了很多考核点对吧?比如说叙述,叙述它会考到叙述的结构,叙述的一个是结构、一个顺序,比如插叙、倒叙、补叙、平叙,还有呢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还有呢考说明的时候考到什么呢?说明文的三个方面,一个说明文的结构,一个说明文的顺序,一个说明的方法,这三个。当然考议论文的时候也会涉及三个方面,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然后考描写的时候就是各种描写的方法,抒情的时候呢是抒情的各种方式。

所以说,我们今天重点要学的是描写里面的内容,那么在描写里面,我们说把各种描写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呢是跟写人有关的,写人有关的呢总共分为六项,同学们有个印象就可以了。我们好多线下的班以前在跟老师上课的班上,我们都学过,写人的描写方法有六个,没学过的同学我们可以适当地来做个了解。有哪六个呢?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和肖像,当然,如果你没学过也不要紧,或者掌握不够透也不要紧,我们以后会有一篇文章会加以分析,告诉大家这个到底起到什么作用,这是写人

除了写人以外,我们今天重点要讲的内容是叙事类的、记叙类的,那么记叙类的呢是分为三个方面,其中有哪些呢?一个是环境描写,一个是场面描写,一个是景物描写。这是我们今天会学到的。然后呢另外一个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描写非常细致非常充分的,我们将其称为细节描写,它呢不管是写人文章还是叙事文它都会涉及到,我们也在讲的过程中会提到它的作用。

那么今天重点来了解的就这三个,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景物描写。首先说环境描写,对它做个简单介绍。通常是用来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或者是故事发生时的情景,它的重点在于交代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什么样的环境中,环境描写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环境,也就是故事发生的背景。

社会环境,比如说,在20年代初期中国属于内外交困的时期,一方面内部有义和团,还有各派革命的力量在那风起云涌。而另外一方面,有各国的列强在哪里虎视眈眈。那么我们刚才说的这个是交代社会背景,它仍然属于环境描写,那么环境描写里面除了社会背景以外,还交代自然背景,就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那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它的作用有四个,第一,交代背景,这个通常会表现在文章的

第一段。说,这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夏天,那就说明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中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说,那是交代背景。

还有渲染气氛,它通常环境描写比如说??拍鬼片,对吧?日本和欧洲的鬼片不一样,那个欧洲人拍鬼片怎么样拍那个恐怖片?他们是你正在好好的??比如说我这会儿在讲着课对吧?突然间我那个门就爆开了,爆开之后从外面冲进来一个拳头如碗口般大小、身材非常强壮的一个怪兽,对吧?它的出现。它一把把那个摄像机抓了起来,哇——“晃”的一声,我整个人都吓死了对吧?然后呢他通常是用来??用一个特别在视觉上能引起你的冲击力的那种,甚至感觉他已经塑造一个怪兽,这个怪兽怎么?巨难看!怎么样呢?就是说,那个下巴都往下掉对吧?舌头往外伸,然后就过来了,然后浑身边走边往下掉东西,一看,没洗澡就出来了。对吧?这是欧洲人的拍恐怖片,它这种恐怖片不算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日本的恐怖片。为什么呢?

日本拍恐怖片,不会那样直接吓你,他会干嘛,它会渲染气氛,怎么渲染呢?比如说,我正在这录着课,突然间上面的灯“刺啦、刺啦”一明一暗,那边的窗户上的窗帘 ,开始呢,好像有人拂动一样,轻轻地飘了几下,然后那边转着的那台风扇,开始哗啦啦地转着,一丝阳光透了进来,然后突然间发现地面上全是尘土,那边是蜘蛛网。

这是什么样的气氛啊?让人觉得一种非常诡异而又荒凉的气氛,日本拍鬼片,鬼绝对不会先出来,它先是给你营造一种气氛,比如说你一进到屋子里面,刚进来,人刚前脚一踏进来,后脚那个门“哐”的一声门关上了。然后你刚往前走了两步,发现有几个脚印,但是走到前面的时候那个脚印突然间消失了,这边也没回来的样子,那边却消失了。

这些,都是渲染气氛,一种诡异的气氛。拍鬼片里面,比如说这个贞子要出现之前,贞子要出现之前那个灯光“戚戚戚戚”地闪,然后各种各样的情况他会给你呢营造一个气氛,让那个鬼还没出现之前人已经吓个半死,然后呢,特别是他会怎么拍呢?拍那个贞子的时候。他会说,有个人在屋子里面看电视,那个贞子啊,他正在看着电视,然后他家的窗纱怎么样怎么样,那个门怎么样,那个电视在那“刺啦刺啦”的,紧跟着看见那个贞子从电视里面往外爬。

我们上大一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网络,好多同学看那个片都是从外面租一个盘,结果有的同学租的那个贞子来看,放在那个电脑里面。刚看到一半,就那个贞子从电视里面往外爬的那个镜头的时候,突然间那个电脑死机卡住了,只听到一个声音,大大大的声音然后那个贞子不停地来回地晃“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从里面往外跑。那个同学吓死了,立即从床上跳下去,摇那个鼠标不管用,摇那个电脑屏幕也不管用,直接过去把电源关了,吓得以后再也不敢看了。

我们说,真正的、好的环境描写,是要营造出一种气氛来,其实日本的片,他就特别善于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当然,在写作文的时候,你也可以渲染气氛,渲染几个就够了呢?至少应该是描写三个点,一个成功的渲染气氛的环境描写,通常是要有三个点,但是这不只是我们写作上学的知识,是在你判定他是不是渲染气氛,这样一种表达方式的描写的里面,就是说环境描写的时候,看他是不是渲染气氛就看有没有到达三个。只要是渲染气氛通常都到达三个或三个以上,渲染气氛。

然后呢那个,当然,人家说一个小主意说“如果你真看电视看到贞子来了,怎么办?”贞子从电视里面往外爬,对,爬。然后,你要做的事情就是??两个选择,第一,把那个电视抱起来,抱到那个窗户那儿,对着楼下。贞子刚爬出来,“呀哈~”下去了。还有一种是,你们家比较有钱,比较富,这儿一个电视这儿一个电视,两个电视相对着,贞子刚从这里面爬出来,她又爬到那里面去了;刚从那里面爬出来,又爬到这里面去了,最后活活累死,舌头伸得老长。渲染气氛。

还有一个烘托情感啊、环境描写啊,就是说,你今天如果你从这个屋子外面进来的时候,然后呢你心情不好,这时候你就可以写??或者说大家心情不好,你就可以干嘛呢?把那个气氛描写写得非常地压抑。如果呢这一天大家心情很好,预示大家今天的行程会非常愉快,那你就可以写到“天高云淡??”怎么样怎么样,风和日丽。不是说这样运用这几个词,而是说增强这方面的描写,用来烘托情感。

还有一个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说环境描写怎么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可以啊。就是说,今天北京下雪了,然后就描写雪下得多大多厚,表面上是在写环境描写,但是其实在推动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就下雪天,为今天的车

呢??我今天出去,碰到一件事情,就是路上好多车呢就是说行驶得特别缓慢不敢走,结果我呢干某些事情就迟到了。是这个环境描写,就是因为下了大雪,对方才迟到,那么这个环境描写其实是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聊着天聊着天下雨了,对吧?然后突然间那个人就停下来说,不行,我不能再聊了,你就开始先描写,描写外面那个雨嘛,下雨了,环境描写完那个人往外面一看说“哎哟不行,下雨了,我得赶快回去干嘛干嘛干嘛”。所以这个是环境描写是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还有一个是场面描写,场面描写也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什么呢?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什么是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是指,在一定的场合中,就这个场景环境不能变,场面描写。在一定的场景中,当一件故事发生时,不同人不同的反应。或者在一件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当时的情形,这是场面描写。当时的情形,通常一个成功的场面描写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来表现当时的情景,因为这两个点,我们从数学的角度讲是两个点形成一条线,三个点会构成一个面,对吧?三角形一个面。所以说在写作文的时候也是这个原则,就是说,只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的描写,才会给人大脑中形成一个画面。所以一个场面描写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方面来进行描写来表现的。

那么他说一个场面描写能不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呢?能。比如说,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本书给我们,然后让我们学习一个英雄人物,少年英雄列宁,他曾经有过一个救火的事迹。然后呢老师就问我们说,如果有一天我们这儿着火了,你们怎么办?我们说“我们向列宁学习!去把那个火给扑灭。”然后结果是??谁知道呢?过了三个月以后果真有一天着火了,我们学校后面有一座山着火了,离我们学校很近,而这时候,当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我们开始场面描写:我们正在教室里面上着课,一个个把脑袋探出去,探出去之后,然后大家都在叽叽喳喳地相互在交流,说“啊啊,到底怎么回事?”然后那个烟冒得越来越厉害了,老师也不上课了,老师就站出去站在外面,然后跟其他老师一块聊说“啊啊,怎么办啊?怎么办啊?火着得那么大??”然后这时候呢,另外有个别一两个调皮的同学,从教室里边突然冲出来,跑到那个操场里面,就开始在操场里面指着山说“大家快别上课啦,快出来看,着火啦~!你们还上课吗?”这是场面描写。这个场面描写描写到了不同的人的反应,有小学生、有老师、有中学生。

就在这时候,那么,我刚才这个场面描写其实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对吧?为后面的情节。那么这时候,更多的人从屋里面“哗——”地从教室里面涌出来,都站在操场上,站好了之后然后有个初三的同学说“还看着干嘛,赶快去救火!”,然后冲出去就往外冲,但是刚冲到校门口校长和我们的教导主任还有几位老师站成一排,站在那说“不能出去,回教室,都回教室!”。

但是,这时候那个同学,我们说那个同学别特别激动嘛,然后就说“老师,我们要去救火!”,老师都不让开,那个同学一着急,把老师“咵”地一声把老师掰开,把那个校长掰开,从中间冲了出去。然后大家一看,有一个人冲出去,其他同学都挡不住,一个个往外跑,这时候大家突然之间想,哎我们跑到外面拿什么去救火呀?突然大家就想到了,列宁救火时拿什么去救火呢?拿小树枝。大家一看,自己没有水桶,那小树枝从哪来呢?一看路两边种了很多的柳树啊,插了好多柳树那个苗啊,还有长得奇奇怪怪的一些树,大家一看,立即爬上去“咔咔咔”把那个树枝全都掰断了,掰断之后往山上跑过去。

那么紧跟着我要写的是一个场面描写,渲染一种气氛,什么样的气氛呢?就是大家救火的热烈的情况。就在这时候大家都冲到山上去,扛着大小不一的树枝,初二初三的同学身体比较强壮,而且跑的最快,以及呢冲到半山腰上,拿着那个树枝就开始在那扑火啊扑扑扑。然后呢我们小学的,五六年级的学生,也拎着个小树枝,他们有个火星都没扑灭,我们过去“漱漱”在那砸,那些小朋友还有那些一二年级、三四年级的小孩,就冲不上去冲不到前面,他们只能干嘛呢?把自己裤头往上一拎,提着裤头然后拿脚在那“扑扑扑”踩,踩那个小火星。 整个人尖叫的声音,然后那个相互招呼的声音,还有呐喊的声音,整个吼成一片,当时场面特别的激烈和混乱,就在这时候。我们还要再渲染一个气氛,就是说校长、一个整个场面的失控,非常热烈的,然后校长一看,万一哪个小孩不小心被火给卷过来,然后烧着怎么办?校长就立即冲上去,伸出自己的胳膊,一把夹住一个小孩,夹住从山上往下走。那个小孩手里面拿着树枝说“放开我放开我!”然后那个脚在那乱蹬。校长一句话不说,板着脸就夹下来了。有个老师在那看傻了,这样傻傻地看着校长,校长说“看什么呢?快上去,把那些小孩给我一个个揪下来!”然后那个老师立即冲上去,学着那个校长的样子,把那个小孩说“别动啊别动啊”“咵”一夹往下夹了一下,那个小孩又踢又挠。夹下来之后,那个校长把那个小孩往地上一放,说“我跟你说啊,在这站着别动啊,动了,小心我回来收拾你!好吧?别动,听见没有?”那个同学就点一下头,校长说“等着啊,我去抓另外一个小孩。”“呼呼呼”又跑上去了。

那小孩一看,啊,其他五六百人全在山上,就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站着。一看,不干了,趁校长不注意,

捡起刚才那个小树枝又“卜兹兹”又朝着山上跑上去了。然后那些老师呢,抓下来一个,往这一放说“你别动啊”,刚抓下来一个,一转身,那个小孩又跑山上去了。

我们刚才的这也是一个场面描写,描写出当着火以后,不同人的不同的行为。同学们是奋力向前,但这种莽撞是不可学的啊,而那个老师是奋力地阻止,而刚才在山上被送下来的同学是心有不甘。通过这个表现当时场面的热烈,所以说,场面描写可以用来渲染气氛。

结果整个火呢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施救而降低,怎么样了呢?过了一会整个山都被烧没了,就那座山上还好,就一些灌木、还有一些小树,大的树不多,然后呢好多同学从山上下来。这时候我要说的是,我们下面的场面描写,是用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的,突出人物性格。可不可以呢?可以。下来之后大家都很自豪啊,没下到山底下,就下到半山腰的时候,有的同学说“啊,刚才火真大,我都扑到火跟前去了,你呢?”那个同学说“我也离得很近。”说:“啊,是吗?你看我,看我这、这,连裤子这、这,全是眼,你看见没有?看、看!”那个同学说“哇——”脸上展现出羡慕的表情,因为人家冲得离火最近啊,那个裤子上全是眼,被那个小火星给溅的。然后另一个同学说“我也有,你看,我这这这,有没有洞子?”然后这时候另一个同学说“哎,我也有,你看,衣服这、这,你看,看见没?看见没?这也有一个。”这时候旁边站一个小孩,一看人家都有,自己没有。看见一个树枝,上面还有一个小火星,扑过去不声不响地捡起那个树枝啊,拿着树枝照着自己腿上那个裤子上“戚戚戚戚”然后,冒点小烟,那个火星着了,他说“看,我也有!”然后那个同学说“喂,真有诶!还照着火星呢!”

那么刚才这点描写,其实表现了那个同学的一个盲目那种英雄主义和虚荣心,就最后一个同学。所以这个场面描写还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就在这样的场景中,他做了什么。还有一些场景就是,但故事发生的时候,有个人说了一句话,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说“谁敢说话,我就毙了谁!”这个话一说出来,整个场里面鸦雀无声。有的人装作怎么样,有的人还在干嘛,有的人干嘛。这时候有个人站了起来,那么这个场面,刚才那个场面描写就为了突出这个人的人物性格特点的。对吧?这是一个。

当然,刚说完那个火,“你这还有一个小火星耶。”另外一个同学紧跟着说“啊,你的脸上,那个脏的,快擦掉。”那个同学说“是吗?”后擦擦擦,擦掉之后说“哎你也有诶!”那个说“是吗?”好骄傲的表情。就是说,因为我这有那个脏的东西就表明我刚才冲的很靠前呀,然后大家说“你看,我有吗?”说“有诶,你看这儿有。”“那我呢?”另外一个说“我呢?那我有没有?”同学说“嗯??没有。”那个同学不敢失落,不说话,走了过去,走过去之后,偷偷地从地上摸了一把,地上全是那个刚着过的那个草木灰嘛,然后照着脸上“唰——”五个手指印“呲——”。然后他走到另外一伙人群里说“哎,你看我脸上脏吗?”同学说“哇!好脏诶!”说“怎么样?”说“五个印!”

刚才这个,算场面描写吗?不算。因为的场景已经发生了变化了,所有的场景都是在特定的、固定的这一个场合中不同的人的不同的反应。这是一个。另外一个,场面描写它还可以深化主题。什么叫深化主题呢?比如说你要表现一个人、要赞扬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什么样的精神呢?正直、不说假话,这样一个精神。那么你就可以描写场面,当时当所有的人都说谎话的时候,这个人做了件什么事情,他可以深化主题,表现人物的一个精神,或者说他要想表现的一种思想品质或者一种看法、观点。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景物描写侧重点往往在于景物自身的特点、外形、色彩等,就它的重心在表现景物自身的特点,然后它跟环境描写的区别在于环境描写往往重点在交代,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或者背景中,而景物描写重点是在表现景物自身的一些特点。

当然,描写景物自身的特点比如说我们有一次去哪个地方玩,那你可以写那个地方的景色来交代一下当地的景色是多么的优美,对吧?然后那个交代背景,另外一个还有一个情景交融,就是如果有一天你心情不好,那你就可以写什么呢?可以写外面的天空怎么样灰暗怎么怎么样对吧?然后烘托气氛,景物描写怎么样的烘托气氛呢?通过对一个优美的山川景象描写,描写出比如说陶渊明的诗句中他通过对他身边的景物的描写描写出作者所过的一种什么样的意境,一种闲适、自在对吧?然后与世无争的那种氛围,那种安宁祥和的氛围。这景物描写还可以用来烘托气氛,比如说你到了一个古镇之上,那个古镇第一眼进去之后,中间一个用青石板砌成的一个广场,然后广场的几边是古中国古代的那种建筑,然后呢青砖白墙灰瓦,而院子外面,绿树对吧?青草红花,偶尔还有一两颗石榴,从那个院墙里斜斜地长了出来,在绿叶的衬托之下异常夺目。通过这样一个景物描写,还有呢你甚至还可以加上一些老人坐在躺椅之上,那个躺椅“吱呀”慢慢地摇动着,就在他的身边有一只小狗,耷拉着眼皮,然后尾巴偶尔地动一下。然后通过这个场景描写烘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呢?非常闲适、自在的气氛,所以,景物描写还可以用来烘托气氛。

那另外除了这个以外,有些文章啊古人啊,他不直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他会借助描写一个景物来表达情感。比如说陶渊明写菊花对吧?周东仪写莲花,他们都会借助景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那么这个景物往往是用来作者表达他思想情感的一个工具,其实有些景物描写是用来揭示中心的,比如说写竹子长得非常直,中间又是空的,那用来表现什么样的中心呢?就是谦虚而又正直,对吧?所以有些植物、景物描写,它通常是可以揭示中心的,怎么样揭示中心呢?第一,托物言志对吧?借助于莲花的品质来表现自己的志向。还有呢?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借助这样一个景物来描写表现自己的一种人生的志向。就说我不会和别人同流合污的,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另外一个借物喻人,通过对某个植物或者景物的赞美其实是要表现跟它有同样性格的人的赞美之情。比如写松树对吧?它耐得住严寒耐得住寂寞,一年四季都依然如故对吧?其实表面上是在写松树,但是,实际上是用来干嘛呢?借物喻人。

实际上刚才我们说的是各种描写方法以及作用,那么真正在考试的时候,很多同学最爱丢分的就这几块: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前面环境描写,后面它的作用。场面描写有哪些作用,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我们一一给同学在语文知识地图里面整理出来,同学们在答题的时候也可以再加以运用、加以实验。当你做的题越多,中考高考题做得越多,你就会对它运用得越熟练,而且你会觉得,这样答挺好,他不是固定模式,而是说,一种描写它能起到的作用只有这些,我们把它掌握了,然后在阅读答题的过程中我们就知道该答哪些内容,这就是它的作用。

那么,说到这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一项:在一篇文章中,描写,刚才说了,分为三个方面。一个跟写人有关的六个点: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肖像,跟叙事有关的三个点分别是:场面描写、环境描写和景物描写,对吧?还额外有一个描写叫细节描写。

什么叫细节描写?就是它本身有可能是在写景,有可能它本身在写动作,它会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充分地对某一个人或者事物进行充分的描写。就是说它两个特点,第一是描写非常细腻,第二是描写非常充分,它不是一笔带过,它是连绵不断的,就是说我们说进行得非常充足的、运用非常丰满的语言、丰富的语言去描写同样一个事物,我们管其称为细节描写。通常用来表现人的时候就是一连串的人的动作和行为描写,用来表现物的时候就在它的每一个细节群毫必现,通常用来写景的时候对景物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描写非常充分,比如说色彩、动态、声音等。

所以说我们说这个细节描写它既可以是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还可以是外貌、环境、景物。那么,它就是描写非常充分的时候我们强调它为细节描写。那我们上次说过,还有另外一个描写算什么呢?它在文章中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但是因为它没有运用过多的描绘性词语,所以我们管它的细节描写称之为“白描”,对吧?请注意白描。

那有些题我们必要了解一下,虽然我们没有看到这篇文章,但是这些地区中考高考题,我们借助这些题来了解描写的出题的一些形式。

你看,描写方法的判定。第一题,第10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我们知道,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那肯定是什么呢?肯定是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这四个方面,那么我们在点出来的时候你只要在这里面点出它运用了什么描写呢?人物的语言或者动作,然后呢,总之就这四个,就看文章当中到底运用哪两个然后你把它写上。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呢?我们由它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推出他的特征性格特点就可以了。好,这样的题。

然后再看,开头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不是一篇文章开头的部分啊,它通常是用来交代故事背景引出下文。那么在开头部分呢,正常一篇文章中多数时候以什么描写居多呢?是以环境描写居多。为什么?它要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这个背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背景,几十年代当时是什么社会背景,统治者怎么样怎么样,对吧?还有一个自然背景,如故事发生的环境,就说在什么地方,比如说沈春文写那个编程的时候,他一开头就写了展现了一幅非常美妙的湘西的景象,湘西农村的景象,然后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那能起到什么作用呢?第一,我们说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呢?你看,就这几个啊。环境描写,第一,它有可能交代背景对不对?另外一个还有可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好了铺垫。说,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对吧?其实它有这样的作用。我们对着挨个地找也能找着。 然后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们说那个它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或者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第三题,文中划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其实,请分析其表现作用。我们来看看,表现它险峻的气势的话,有可能是什么描写呢?要么就是环境描写里面的渲染气氛,对吧?要么就是哪个呢?环境描写里面的推动股市境界发展,当然这篇文章我们还并没有看到。

来,看下面的第四题。文章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那我们只要掌握写人的那六个描写方法,叙事的那三个方面,还有一个细节描写,基本上我们所有的描写都可以轻松地应对。当然这里面说到描写方法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我们知道在表达方式里,在一篇文章的表现手法里面,有一个描写出现过,那就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一切描写,都是直接描写,也就是正面描写。还有一个描写,它虽然要表达你这一方,但它不直接描写你本身,从一个侧面来烘托。比如说我要表现这个人非常勇猛对吧?我不直接描写这个认为勇猛,我就说,他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我要写武松勇敢,我不写武松勇敢,我就说他是在别人怎么样怎么样都战战兢兢的情况下他做出了什么行为。所以说,还有一个侧面描写。那么这个时候,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我们首先判断一下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啊,直接描写对应的就是正面描写,还有一个间接描写对应的侧面描写,我们要看它是正面描写呢还是侧面描写,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他们俩是一样的啊。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我们在梳理一下,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私底下判定一下,有什么作用?如果是直接描写那就简单了对吧?直接描写呢就刚才上面说的那些,写人的那些方面还有叙事的场面、环境、景物,对吧?这些。

第五题,指出第五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所采取的手法,我们在这学期学的第一节课上就说过,我们把所有的事物按它的智慧程度分为五类,最低等的是静物或者是植物对吧?景物往往就是由静物和植物组成的,那么对它们的描写往往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呢?外形、色彩、声音和动态。实际这道题采用的手法就肯定是要么外形要么色彩要么动态要么声音,这几个方面啊。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就那四个作用的嘛,交代背景、烘托气氛对吧?然后那个情景交融,还有那个揭示中心,就这几个。我们到时候根据这篇文章来看选定哪个就可以了。

其实讲到这的时候,我们刚才看到了这么多的题型,其实我们并没有看到那篇文章,对吧?但是我们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能够知道它最多只能考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然后进行层层筛选然后可以知道它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当然了我们刚才接触了各种描写方法,我们还需要对它做一个判定对吧?判定比较困难的就是景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但是我们记住,景物描写通常会多描写景物自身的外形、声音、色彩、动态,而环境描写不一定,或者用的很少。还有环境描写重点是交代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景物描写重点是在于景物自身或者是用来烘托人物、衬托人物的情感。

当然我们要对它除了判定以外还要进行赏析。今天呢我们选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待会会讲解到,但在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赏析,说: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读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这是脚平蛙写的一篇文章,叫《兰花》。那么这篇文章里面有道题是这样的,上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什么描写呢?很明显它这里面有很多细节可以透露出“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轰轰隆隆地响”、“ 日光在上面浮着”、“ 很多野兰草”、“ 淡淡的兰花”、“ 一层寒烟”,声音、色彩、感觉描写和动态描写都比较充分,那么我们判断它不是一个环境描写了,而是一个景物描写。那这个景物描写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了什么样的背景?就是兰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也衬托出了兰花的高洁品质,它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

那么,我们知道,为什么它不是环境描写呢?原因在于它并没有重点,环境描写的重点在于交代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中,而这个景物描写它只是交代了兰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一个故事发生的过程。而且这两个你看,都特别接近,怎么判断呢?因为二者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就看它的色彩、声音。动态这些方面表现是多还是少,如果有这方面表现,我们就说它是景物描写,如果在这方面描写偏少,那就是环境描写。 再看一道,这个有点长,我们就不再读了,同学们可以把它看一遍。

【④要论好看,任何一种单朵的花都会比单朵的油菜花好看得多,单朵的油菜花细小单调而不起眼,它之所以让我有了生命的感动,是因为这些花是以集团军的面貌出现的,显现出一种浩浩荡荡的生机,一种攻城掠地的气势,一种汪洋恣肆的活力。油菜花才真正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

⑤多少个响晴天,我恋恋地望着窗外,对妻子说,陪我去看看那些油菜花吧。去了,在地头一站就是好半天。所有的油菜花,不论高的矮的,壮的瘦的,一例顽强地展示着自己那一份生命的本色。它们的黄,既不是初春的柳芽那种嫩黄,也不是菊花、葵花的那种老黄,那是一种青春的黄,黄得明净,黄得酣畅,黄得秀朴,黄得

平净如水,黄得恬柔如笑。我偷偷给它取了个名字:女儿黄!灿烂的黄花下面,是绿得发暗的秆和叶,青葱的生命高擎着纯情的黄,托展着一个欣欣向荣的季节的美丽扉页。黄花满眼,清芳扑鼻,看花人沉醉了,恍觉自己也变成了一株充满青春活力的植物。】

这道题考得更深一些了,就是说,文章第四段第五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油菜花?哪些方面描写了油菜花?从哪些方面?这就用到我们第一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了。我们说油菜花仍然是低等的对吧?低等级的。低等级的重点在声音、动态和色彩方面,我们看到了你看,(葵花的那种老黄,那是一种青春的黄,黄得明净,黄得酣畅,黄得秀朴,黄得平净如水,黄得恬柔如笑)色彩,对吧?还有哪些呢?主要是色彩描写,还有哪些呢?(黄花满眼,清芳扑鼻,看花人沉醉了)味道,还有呢外形,你看你看,外形描写。一种浩浩荡荡的生机??这上面描写偏少。那它通过哪些方面来描写出那个油菜花的景象呢?它通过它的色彩和外形,表现了油菜花的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对吧?然后这里面运用了从哪些方面,从色彩和外形描写,对吧?这儿并没有声音描写。

实际说一篇文章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我们可以结合我们第一题所学的知识来掌握,那我们所学的所有每节课的知识点就是环环相扣的,其实就在我们现场的授课过程中,我们一般都要求同学们不能缺课,就你哪节课缺了有可能你缺的那一环在我们以后上课的过程中都会造成多多少少的影响。当然,我们说,如果你对它掌握得越是熟悉,那我们做起题来呢就自然更加的得心应手一些。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