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简快作文 (2000字)
简快作文
一、什么是简快作文
简快作文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它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写不出来的问题,并在写出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它挖掘的是作文的一般规律,探求的是作文的“共性”。在掌握共性的基础上掌握个性。因此,它突出的特点不但在“快”,更重要在“简”、在“易”、在效果和质量。 “快”。简快作文要求在40分钟之内必须成文。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作文在时间和字数上都有了明确的要求。它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最终应达到40分钟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水平。
“简”。简快作文从各种体裁的作文中提炼出了一般规律,找到了“万能钥匙”。任何事物都有首、中、尾三部分,它从事物的这种基本结构中总结出的“快速行文法”,适用于各种体裁作文的快速写作,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看图作文、想象作文、夹叙夹议作文、读后感等,非常简单。掌握了一般规律,我们就可以由此千变万化,写出更精彩优美的文章来。
“易”。简快作文由于它探求的是作文的一般规律,加上它有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所以非常容易掌握。
“好”。作文怎么才算好?首先必须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思想健康,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详略得当,标点正确,卷面整洁。 二、﹃简快﹄一般规律 开头点题定位 中间承上详写 结尾照应深化 三、开头:点题定位
点题:就是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 中。
定位:一方面,指确定写作范围,即确定本文要写哪方面的内容,一般使用概要的总述写法; 另一方面,也指完成情感定位,即对 所写人或事,是喜是恶,是褒是贬?表明自己的观点。 例1.《花未眠》的开头: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人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点题)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定位:透露出意外和惊喜之情)
例2.《荷塘月色》的开头: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定位:预示作者复杂心绪)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点题),在这满月的光里(点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开头的“定位”很重要。你是想定位小一些,只写某一方面的内容呢,还是想定位大一些,写好几个方面的内容呢?确定好后,再下笔写开头的“定位”部分。“定位”与下文的关系是:
定位小,下文单一写; 定位大,下文多面写。 四.中间:承上详写
承上详写,就是接续开头的内容来展开。因为开头是要求“点题”的,当然就不会跑题。中间部分,我们“承上”,接续开头的内容来写,也就能保证不会跑题。作文,不跑题,是很重要的。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
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中间承上详写:(3—10段)
承接开头 “这次邂逅的美”来详细地写作者的感悟及由此引发的联想。
承上详写时,你认为哪个事例最典型、最有说服力,最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就把这一段作为重点,详细地多写几句。此外,在任意一段中,对能反映人或物特点的材料,也应详写。
如果只用一个材料,那这个材料一定要详写。 如果用两个材料,就要详写一个,略写一个。
如果写三个材料,可以详写一个,也可以详写两个,其余的则略写。 五.结尾:照应深化
照应:就是联系开头部分的内容,再次使用开头部分的重点字词。 深化:就是写出自己的感想、感受或感悟(写出其中之一即可),深化主题。 举例:《花未眠》结尾
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由于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2007年河北省高考满分作文
阅读下面的画图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分)。
失重的成长
河北一考生
有句话说得好:“少年强则国强。”于是乎,现代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青少年的身上。青少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备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但这引发了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这些平日备受呵护的青少年们在跌倒之后,还能否凭借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我们的成长是否已然失重? (开头点题定位)
或许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根本没有人曾想过要青少年们自己站起。家庭、学校、社会无不是在孩子刚一跌倒之时就立刻把孩子扶起,唯恐他们受到丝毫伤害。久而久之,这一代青少年已然失去了独立站立的能力,已然失去了战胜挫折的勇气。当青少年们在跌倒后不能自己站立起来时,这一代青少年的成长,无疑是一种失重的成长。 { 中间承上详写(一)}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上学和放学时的小学校门口,那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类景观:孩子的家长把校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家长们都顶着烈日或是迎着寒风,“翘首期盼”着自己的孩子。那情景,怎么看都让人那么感动,同时又那么无奈、那么辛酸。家长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牵着自己孩子的手过马路,以至于许多小学生连一条马路都不能独立走过。如此“呵护”导致如此失重的成长,不知是当代少年之幸事,还是当代中国之悲哀。 {中间承上详写(二)}
中国的青少年缺乏自理能力和自立精神,已被世界所公认。在中、日、韩、美四国合办的夏令营中,中国孩子的一些表现实在令外国学生们难以理解。比如把自己的脏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或干脆扔掉,比如不会支帐篷,不会用木柴生火??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可悲的事。
但以上种种只归咎于青少年显然有失公正。青少年缺乏自立精神与整体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 中间承上详写(三)}
我们的社会高喊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于是乎,全社会的关怀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难以自立的青少年们就在这关怀下失重地成长。由此观之,中国的青少年们各个成绩优秀,但中国大学培养学生的成才率却是世界倒数,也就不足为奇了。{中间承上详写(四)}
当代的青少年们需要一种跌倒后能自己站起来的能力和一种自立的精神。请家长和社会放开你们搀扶的双手,让青少年们远离那样一种失重的成长,而是以自己坚定的脚步,迈向明天。(结尾照应深化)
2006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河北卷)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把一只小羊抓了起来飞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很是羡慕。于是它就照着老鹰的动作拼命地练了起来。它练了几个月,觉得已经达到了老鹰的那个水平。于是它就从山顶上俯冲下来,抓住了一只山羊,可是它的身子太轻,不能把山羊带走,反而自己的爪子被羊毛紧紧地缠住,飞不走了。结果它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儿子问:“爸爸,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了自己叫什么的鸟!”牧羊人的儿子看着乌鸦说:“我觉得这只鸟倒是挺可爱的。”
要求:可以根据材料自己确定主题,自己确定文体,可以从材料的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入手,但是不能超出材料的范围。
握好人生的方向盘
──弃模仿取本真
河北一考生
乌鸦模仿老鹰俯冲抓小羊而身陷困境,为牧羊人所获。 荷花模仿腊梅盛开于寒冬之时而形容枯槁,令人悲也。 孤松以自身的特点而屹立于峭壁之上,成就壮美。
小溪坚持不懈,未模仿激流,依自己的特点,于坚持中入海,成就伟大。
大自然的语言在向我们昭示着,弃模仿取本真,方能成就自己,辉煌自我。(开头点题定位)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我们难道不更应该走出模仿,寻找真我,成就人生吗?
伴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呼喊陶兄没有模仿仕人在官场上相凌相斗相杀,而是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天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创田园诗派。伴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呼,李白没有模仿官人陷奉他人,他却以自己的本性,在廷上使力士脱靴磨墨,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中间承上详写(一)
随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呐喊,苏轼面对乌台的暗流,小人的诽谤,没有模仿失意之人消沉,而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际,悟出“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真理,于是他沉淀了不朽的艺术。他的诗是一种雄浑的蕴藉,他的文如高山流水般优雅,清新畅达,洗尽浮华。
弃模仿求取本真,迁客骚人成其千古文章,文学的星空更耀眼。 中间承上详写(一) 站在现实的大潮中,也有许多类似的道理。
张瑞敏没有模仿别国的产品,而是以自己的信誉树立了东方品牌,以自己的开拓之树结出了成功的果实。
邰丽华没有模仿他人而消沉,而是凭自己的毅力从不幸的低谷走到艺术的巅峰,于无声处,舞出了辉煌,展出了自身的价值。 王顺友没有模仿他人的懒惰,而以一匹马走了20多年的邮政山路,传递了亲情、友情,而感动了中国。 中间承上详写(二)
掩卷沉思,整理被征服的心灵碎片,我思绪的脑海中吹落一句嘱托:弃模仿取本真成就辉煌。自古本真景更佳。(结尾照应深化) 所以——开头点题定位
中间承上详写 结尾照应深化
这三句话简快作文的一般规律-------所有作文的一般规律 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读者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全文不少于800字。
无声的经典
北京一考生
你是否读过这样的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是唐诗中的经典名句。亦如诗句本身,经典的东西就像细雨湿衣,好似闲花落地,在一片宁谧中打动人心,拨动心弦,在这个“速食”文化,“快餐”文化当道的聒噪的社会里,我们是否应该换上一份安然恬淡的心境,来呼唤无声的经典?
无声的经典,它不靠浮华的表面吸引眼球而是用潜在的魅力打动人心。韩国的言情小说,颓废的网络文学,千篇一律的校园散文,令人眼花缭乱的武侠志怪,它们林林总总地占据着书店的各个角落。人们争抢着去买、去读,紧紧跟随着潮流的脚步。然而在这片虚华的背后呢?却是掩饰不住的空洞和空泛。
中间承上详写(一)
经典的书籍躺在书店的一隅,无声而静默地等待着人们的光顾。信手翻开一本本古典诗词,经典的力量无声地抓住你的心灵: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豪迈者的气魄;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信者的不羁;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者的柔情;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是相思者的的哀怨??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地流淌,用流行所无法企及的宁静的力量熏陶渐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用内在的魅力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
中间承上详写(一)
无声的经典,它不靠时下的潮流彰显美丽,而是用内在的价值守住一份永恒。经典的画作没有漫画那般唯美绚丽,却在朴实的画面中启迪人们思考;经典的画作,没有照片那般真实精致,却在宁静中给人别样的享受。
它们静静地悬挂在美术馆墙壁上的玻璃罩内,等待着与你的目光相遇。拉斐尔的《吻》是爱情的献礼;波堤切尔的《西斯廷圣母》是亲情的温馨;梵高的《向日葵》是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心灵的洗礼??经典,不需要潮流作衬,它们无声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荡涤着人们的心灵,拥有永恒的力量。
中间承上详写(二)
无声的经典,像是剥开石榴时往外散的透明果实,落在你最不在意的脚边。被阳光晒成褪色却始终青涩的粉红,重拾起来,生命温暖如昔。于是我们呼唤,呼唤“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般无声的经典。结尾照应深化
一把钥匙开数把锁举一反十 触类都通 把复杂变简单是智慧的表现
第二讲:作文的四个最佳步骤(1)
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我们应按一个怎样的最佳步骤来完成这篇作文呢?一般按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 一、 审清题意,明确内容 1.审清题意
如果没有给我们一个完整的作文题目,只是给了一部分,如“第一次××”,或者只是限定了一个范围,比如“写一篇赞美亲友的作文”,那我们就要首先拟定一个具体、完整的作文题目,如:《第一次做饭》、《我的好叔叔》等。
如果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作文题目,那 我们就用以后要讲的“简快审题妙法”直接审题。 2.明确内容
审清题意后,我们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明确要写的内容。如,要求我们以“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作文。我们“第一次”经历的事情太多了,选哪件事来写呢?肯定是选择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那次来写。 二、 确定观点,选择材料 1.确定观点
明确了要写哪件或者哪几件事以后,接下来就要根据这件或这几件事确定一个观点(中心):在选择的这个“第一次”中,你主要是想通过写这件事表达什么?是表达充满了乐趣,还是表达体验到了辛苦?这就是要确定的观点。 千万记住:只能从中确定一个做观点。
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观点,就像我们每个人只能有一个脑袋一样。 2.选择材料
观点确定以后,就要围绕这个观点选择最典型的材料来写。例如写《第一次做饭》,如果确定的观点是“做饭也充满乐趣”,那么就可以从做饭时“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本领”、“受到了表扬”等方面选择材料来写。
若确定的观点是“体会到妈妈做饭的辛苦”,就可从做饭“很繁琐”、“夏天做饭热”、“很劳累”等方面选择材料来写。 第二讲:作文的四个最佳步骤(2)三、按序写作,详写重点 1.按序写作
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2.详写重点
在叙述中,对最能突出表现观点的重点事例,要不惜笔墨详写清楚。对最能突出表现观点的关键之处,要善于抓住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刻画,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比如,电影中在表现女主角的委屈或悲伤时,整个银幕上只出现女主角那双泪汪汪的眼睛。详写在一篇作文中,对最能突出表现观点的重点事例(或段落),要详写;在一个事例(或段落)中,对最能突出表现人或物特点的材料,要详写。
四、照应开头,写出所感 1.照应开头
就是联系开头部分的内容。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再次使用开头部分的重点字、词。 2.写出所感
这里的“所感”,指感想、感受或感悟。
也就是说,通过以上正文部分的叙写,你取得了什么经验?吸取了什么教训?受到了什么教育?得到了什么启迪?有什么体会?产生了什么想法?悟出了什么道理?总结出了一个什么规律?等等,这些都是“所感”,选一个写出来,就能突出观点或升华观点。 动笔前:集中精神
作文是一项典型的脑力劳动。作文的整个过程,要求作者的精神保持高度集中。在我们的思路启动之前,要排除一切干扰,静下心来。有什么好办法吗?有!现向大家传授一种非常简单、特别有效的绝技——橘子静心法 1.坐正:头正身直,全身放松,闭上眼睛。
2.想像:自己的右手中拿着一个新鲜的橘子,橙黄透亮,橘香四溢。把它抛起来,用左手接住,感受到它沉甸甸的重量。再抛起来,又用右手接住。
3.想像:用右手把这只橘子放到后脑勺上方约15cm处。放下右手,那只橘子就静静地悬浮在那里了。
4.想像:那只橘子变成了一轮金光闪闪的小太阳。它的第一轮光束像瀑布一样从头顶灌入,迅速流经体内向下冲刷,体内的杂念从两手指尖和两脚趾尖冲出。第二轮光束又冲刷一遍,第三轮光束再冲刷一遍。好,一切杂念全被冲走,体内纯净一清。头脑里只留下用不完的“机敏”和“智慧”。
5.默念:“我是写作之神,只有我能写好这篇作文!”再默念一遍,再默念一遍。好,慢慢睁开眼睛,开始审题、构思……
动笔时:一气呵成
我们在作文的时候,常会遇到不会写的字,或一时想不起来的恰当词句,这时怎么办?
记住:暂先放下,跳过或绕过它,顺着思路赶快往下写!千万不要停下来回想或查找这个字词句,否则,它会中断我们的思路,破坏我们的灵感,延误我们的时间。万万不可因小失大!等全篇一气呵成后,再回过头来琢磨那些字词句“路障”,往往会轻松易得。
从另一方面讲,我们思路的延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遇到的个别字词句“路障”往往正是不必要、不科学的,跳过它还算跳对了,也许改用别的字词句会更恰当。
打个比方:在跑步比赛途中,你遇到了一块石头路障,你是会迅速跳过它或绕过它继续向前飞奔呢,还是会停下来先移开它再跑呢?很显然,只有愚蠢至极的人才会选择后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