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分析(张玉金) (800字)
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玉金
(引自《语文月刊》2014年第8期)
一、 关于作文题型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型与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型是基本相同的,都属于材料引出写作要求的材料作文,考生须在阅读题目中的材料以后,按4个要求来写作。
题目中的材料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文字陈述黑白照片,第二段文字陈述数码照片。 题目中对所陈述的“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有多重对比:数量多少、记录内容、欣赏方式、留存状况、保存记忆等。黑白照片很少,数码照片很多;黑白照片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数码照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黑白照片与家人一次次翻看,数码照片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黑白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照片从不泛黄,永不模糊;黑白照片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数码照片在快速浏览和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可能被稀释。
可能考虑到大多数高中生对于黑白照片及其时代已经不太了解,所以才有上述几个方面的对比介绍。不过出题者主要强调的还是黑白照片能唤起记忆,而数码照片可能稀释值得珍惜的“点滴”。出题者主要陈述一个社会生活的现象和事实:随着照像等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情感体验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对于“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本身给人的影响应作辩证思考,两者各有长处,又各有不足。但毕竟“数码技术”适应了当今的信息时代,所以它在今天基本取代了“黑白照片”技术。
2013年的作文题,讲的是三个家庭面对捐助时的不同选择。捐助和接收捐助,考生们听说过,也可能思考过,但一般没有做过,所以缺乏自己的亲身体验。而照像人人都做过,对于数码技术及其照片高中生尤其熟悉。对于黑白照片虽然不太熟悉,但材料中已经有了对比介绍,而且他们的家中一般还保存老照片,所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由于是自己经常做的事,所以考生们有话可说,有理可讲,有感可发。
今年的审题难度不大,一般不太容易跑题。考题有4个要求,特别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避免了考生的套作、抄袭。
二、 关于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作文题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容”应指字面上的、表层的意思,“含意”应指深层的抽象概括的意思。
“内容”如照片与欣赏方式、照片与保存记忆等。
“含意”可以指上位概念和同一上位概念下的其他同一层次的相似事物,如科技与生活方式、科技发展与人的情感体验;又如书信、电子邮件与情感传递等。
(一) 关于材料的内容
1. 如黑白照片唤起记忆;黑白照片与家人分享等。
2. 数码照片在快速浏览和频繁更新中可能会稀释记忆;数码照片传到网上与他人分享等。
3. 黑白照片唤起记忆,但容易泛黄、模糊;数码照片稀释记忆,但不会泛黄、模
糊。
(二) 关于材料的含意
照片是时代技术的载体,记忆是人类情感心理感悟。考生由照片联系到科技与人生、科技与生活、科技发展与人的情感体验、科技发展与人的心理变化等等方面都可以。
或同一层次的相似事物,如书信和电子邮件与人的情感传递、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与信息获取等。“书信和电子邮件”跟照片一样都属于科技,而“人的情感传递”则属于人类的情感心理方面。
这种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或者由个别到个别,都是不能离开内容的中心的;照片与记忆、照片与欣赏方式。而且必须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科学技术,另一个方面是心理/情感或生活方式。
三、 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根据评分标注,内容项的一、二等卷,都必须是符合题意的。那么怎样才是符合题意的呢?
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主要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的是“照片/科技”,这是一个核心概念;两个基本点,一是“人的记忆/情感”,二是“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如果从“内容”角度立意,“一个中心”主要是指“照片”,如果从“含意”角度立意,“一个中心”主要是指“科技”,也可以是其他属于科技的事物,如书信和电子邮件。但是,谈科技或其他属于科技的事物,都要从照片谈起,谈照片是一种科技,或照片与某种事物类似:它的技术进步影响人的情感或生活。
(一) 符合题意
围绕“照片/科技”来谈“人的记忆/情感”,或者围绕“照片/科技”来谈“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都属于符合题意。
考生在写作中用与材料内容具有类比关联的论据或事例来展开写作,是符合题意。如围绕“书信和电子邮件(慢与快)”或“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少与多、慢与快)”来谈“人的记忆/情感”或“人的生活方式/态度”,就是属于具有材料内容的同类对比。
要注意的是:仅仅指出“书信和电子邮件”和“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相类(同属于科技)还不行,还要阐释“书信和电子邮件”与人情感传递方式的关系,或者谈“书信和电子邮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 基本符合题意
如果只是开头、结尾或文中其他部分提一下“照片/科技”,主体部分与“照片/科技”无关;或者仅仅谈“照片/科技”,没有联系到两个基本点之一,属于基本符合题意。
(三) 偏离题意
离开“照片/科技”,仅谈“人的记忆/情感”或“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都属于偏离题意。
许多考生抓住了材料中的两句话来写:“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值得珍惜的‘点滴’可能被稀释”,但如果不联系“照片/科技”,则为偏离题意。
考生在写作中虽然引用了材料,但是另外引出其他一些不具有材料内涵的其他事物/概念进行比较,视为偏离题意。如,黄金与生铁(少与多、贵与贱)、乌龟与兔子(慢与快)等。黄金和生铁不是科技,乌龟和兔子更不是科技。
从“内容”与“含意”角度立意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即从“内容”角度立意与从“含意”角度立意均可。
四、 关于角度选择
考生可以从第一段文字中选择角度,也可以从第二段文字中选择角度,还可以综合两段文字选择角度,没有优劣之分。可以从材料的内容选择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含意选择角度,没有高下之分。
(一) 第一段文字
可参考的角度:1.翻看黑白照片唤起美好的回忆,表达亲情、友情、爱情;2.黑白照片虽然容易褪色,但记忆是永恒的;3.黑白照片虽然很少,但情感却非常丰富;4.黑白照片虽然模糊,但心灵却非常澄澈;5.黑白照片虽然老化,但情感不会老化;6.黑白照片很少,留给人们美好回忆有限;7.其他角度。
(二) 第二段文字
可参考的角度:1.数码技术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2.数码技术可以把很多照片上传到网路与他人分享,人与人之间可以加强沟通;3.数码技术虽然发展了,但有的人却失去了纯真之情;4.数码照片多了,人的情感却少了;5.数码照片清晰了,人的心灵却蒙上了灰尘;6.生活节奏太快了,未能好好品味和珍惜这“点点滴滴”;7.珍贵的感情不能被科技发展所稀释;8.其他角度。
(三) 综合两段材料
可参考的角度:1.黑白照片和数码照片给人的影响有利有弊;2.照片诚可贵,感情价更高;3.纯真的感情不能因科技的发展而褪色;4.发展科技与守护真情;5.新科技带来新的人文价值观;6.新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7.其他角度。
五、 考生作文分析
今年的高分作文比2013年明显增多。从这些高分作文来看,考生们的作文有以下一些亮点:
(一) 能准确把握题意
这是第一位的要求,多数考生可以做到。如一篇题为《照片虽渐黄,记忆却永恒》的作文,主要讲的是在那黑白照片里面,有我们永恒不忘的记忆。显然是很扣题的。又如一篇题为《勿让数码时代冲淡温情》的作文,讲的是数码照片稀释值得珍惜的“点滴”,但我们仍需要保留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温情,勿让数码技术冲淡。
今年已经是第三年出这种作文题型,中学教师和学生们都比较熟悉,中学备考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出题者也注意降低审题难度。
(二) 内容方面有亮点
有些作文,作者的中心思想十分突出、鲜明。如一篇题为《用心观察与记录》的作文,通过对自己两次经历的记述,明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要想留住永不褪色的记忆,无关何种照片,无关数量的多少,而在与能否用心体验,用心记录,这是从反向立意,而且
讲得比较有道理。
又如一篇题为《谁为照片背后价值的流失负责》的作文,作者经过分析,认为应对照片背后价值的流失负责的,不应该是技术的进步,而应该是现今浮躁的人。
有些作文,其内容是丰富的。一篇题为《透过那泛黄的老照片》的作文,作者由照片联系到纸质化阅读和电子阅读、书信和电子邮件、微信、QQ等即时通讯。作者指出,这种现代技术的发展,早已将我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使得古典与美感消磨、丧失,而这种丧失我们还浑然不知。
(三) 表达方面有亮点
好的作文,应该是符合文体要求的,应该是文体特征鲜明的。考生选了什么文体,就要按这种文体的要求写作,这一常识。今年常见的作文文体,仍然是议论文、散文、记叙文。高分作文仍然多是议论文、散文。如《用心观察与记录》这篇作文就是一篇记叙性散文。
由于今年没有限制诗歌这种文体,所以有几篇诗歌作文。考生们的诗歌作文一般还能够做到符合题意,但是真正优秀的诗作见不到。一篇题为《黑白温馨、彩色浪漫》的诗歌作文,吟诵黑白照片可以勾起一家人温馨的回忆,同样数码照片也可以记录下一家人回乡探亲的浪漫,表达了即使数码照片也可以唤起记忆的主题。
还有写小说这种文体的。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用八百多字写出一篇符合小说文体要求的作文实属不易。一篇题为《阿锦的黑白记忆》的小说作文,写的是阿锦通过翻看泛黄相册里的黑白照片,回忆起自己从对世界开始有认识到渐渐长大,再到渐渐长高,每个过程都留下了能唤起记忆的黑白照片。片尾是阿锦合上泛黄相册,同时表达出了作文的主题:泛黄、陈旧的黑白相册,承载着多么美好的记忆。
此外还有写杂文的,还有些网络上常见的“跟帖”文体的。
总之,考生作文的文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当然是应该肯定的,比起几十万人都写议论文明显是个进步。
表达方面好的作文,不但符合文体要求,还要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书写工整。一篇题为《数码时代,珍存点滴》的散文作文,就有这样的特点,作文先谈家中珍藏的外曾祖母照、父母亲婚纱照等老照片唤起的温馨记忆,再描述数码时代照片虽多、生活记忆却被稀释的现实,在两个时代的对比中,自然而然地引出作品的主题。作文中的语言流畅、有文采,字也写得工整漂亮。
(四) 发展等级方面有亮点
发展等级的几个项目,其实体现的是作文中的亮点,依次有立意深刻、材料丰富、语言有文采、见解构思新颖,只要有一项突出就可以按等评分,其给分与内容和表达的给分一般来说是相应的。
有一篇题为《安然翻阅旧时光》的作文,其主题是:不管泛黄的老照片,还是崭新的数码照片,只要留意那隐含在画面后面的人与情,就能唤起人美好的记忆,所以主张安然翻阅旧时光。全文语言优美、有文采(此文也存在问题,如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不清晰,整个文章的文脉没有贯穿始终)。
当然也有不少作文,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有些作文,从全篇来看也是符合题意的,但整篇文章看不出明晰的思想脉络,结构层次不清楚。内容比较单薄,语言也不太流畅,字迹潦草,难以猝读。
有些作文,由于审题存在问题,被判为基本符合题意。如一篇题为《少则珍,多则淡》的作文,主题是少则珍贵,多则平淡。是从三个方面谈的,一是物品少则珍贵,多则平淡廉价;二是人们说话也是少则珍贵,多则平淡;三是人们见面也是少则珍异,多则随意。文章层次是清晰的,中心是突出的,也不是套作,只是审题不准,语言也一般。还有一篇题为《珍惜人生》的作文,通篇讲如何珍惜人生,不能算是符合题意。
有些作文,明显是受到了以往模拟考试的影响,一篇题为《数码“快”时代,更应学会珍惜》的作文,主要是讲在这个“快”时代,我们有更好的条件去珍惜,更应该去珍惜生命中珍贵瞬间。这样的主题,不太符合题意。还有一篇题为《莫让快时代带走我们珍贵回忆》的作文,亦是如此,不在赘叙。
有些作文,应该属于套作。一篇题为《美在心灵深处》的作文,通篇讲美在心灵深处,中间穿插两段对于照片的议论。还有一篇题为《时间流逝》的作文,干脆只讲时间流逝,根本不管是否在材料的内容与含意的范围内。
更为不能容忍的是,有些作文开头和结尾讲讲照片,可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却是抄自考卷中用来供考生阅读的议论文文本。这样的文章我们发现多篇,一般都在10分以下给分。这种抄袭,尤为恶劣,必须加以杜绝。
还有用文言文来写作的,这是我们不提倡的。高考作文,还是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来写作,也有利于表情达意。用文言文写作,思想感情不能充分表达,影响成绩。再说对这种作文,用文言语法衡量,病句较多,用词不当,也影响成绩。
六、 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建议
备考当然要依据教育部下发的语文考试大纲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发下的语文考试大纲说明,这一点是首先要强调的。此外,我们想强调以下几点:
(一) 加强作文审题教学
高考作文不同于一般的文章。为了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就必须要求考生根据作文的要求,当场写出作文来。所以第一位的要求是符合要求,符合题意。
要想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来,就必须有较强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其实是一种思维能力。所以考生作文成绩的优劣,与考生的思想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才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来,具体要求是在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内写作。这就要求考生在熟读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材料上的内容与含意。分析材料的内容和含意时要抓住根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像今年两段文字材料,话虽然多,但第一段无非是讲黑白照片与唤起记忆的,第二段无非是讲数码照片与稀释“点滴”的,这就是内容,在此基础上,抽象化、类比化,还可以生出其他一些话题,如科技与人生、科技与生活、科技发展与人的情感体验等,又如书信和电子邮件与人的情感传递、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与信息获取等,这就是含意。
考题所提供的材料可以引出多个话题,从多个话题中选出一个话题,再自选角度进行作文写作,所以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是相通的。
(二) 加强写作理论知识教学
主要加强两个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学,一是写作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二是文体理论知识,包括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小说、诗歌、杂文等。
要把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上成大学的写作课。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作文应该是主题突出、材料丰富、结构严谨、表达方式多样(文体不同则表达方式有异)、语言流畅有文采的。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文体理论知识,写哪种文体就像那种文体,而不是四不像。
理论知识的教学应该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把写作理论知识一下子到给学生,而是要在高中阶段有计划、一点一滴地教给学生。
讲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把一些优秀的作品介绍给学生,让他们详读。优秀作品的选择,还是要多费心,到底哪些作品比较合适。我想应该是篇幅较短而优秀的议论文、记叙文、散文、诗歌、杂文等。以往考生的优秀作文可以适当的推荐,但不宜太多,主要是这些作文毕竟水平有限。孔子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三) 加强写作实践教学、
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掌握了关于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问题理论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写出好作文。
传统的批改作文方式仍然是必要的, 如果没有教师对学生作文的细致批改,学生不太可能有比较快的进步。
但是在今天还可以尝试其他更为有效的方式。比如,可以进行“说作文”的教学。这个概念我提出来已经有几年了,我认为对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是有益的。所谓“说作文”,简单说来就是,把材料作文的题目给学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说一下,自己如何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自己是如何审题立意、确定文体、运用材料、结构文章的。一个学生讲,其他学生听,教师点评,这对于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作文水平,都是有效的。
总之,要引导学生多作多练;多作多练的同时,要让学生做到勤思多悟,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写出好文章。
(四) 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
写作者的能力结构,包括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思维能力。
应该说,一个思想水平不高、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内容与表达俱佳、有亮点的作文来,实属不易。而一个思想水平高、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能会写出高分作文。道理很简单,不管是审题立意还是选择材料、结构文章、运用语言,都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教点思维科学的知识,如思维的本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模糊思维等等。然后应该依据思维理论设计一些习题,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
当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多动脑、阅读名著勤思考,也是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文章篇幅的关系,就不多说了。
- 荐关于友情(1400字)作文
- 荐观斯大林格勒有感(500字)作文
- 荐路人(600字)作文
- 荐当你不再是博得世界宠爱的孩子(800字)作文
- 荐多读书,读好书,善思考,勤动笔(1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