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村集体财务情况汇报

工作汇报2018-09-14 04:50书业网

篇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它事关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强化。近年来,我县从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农民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农民财务管理当作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抓紧抓好。

一、当前我县农村财务管理基本现状

**县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县域面积2236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和1个工业园区,255个行政村(村规模调整前449个)。2010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5160万元,比上年增长7.1%;村级集体总资产38124万元,比上年增长8.3%。自2002年全面推行会计委托代理制以来,紧紧围绕“四不变、五统一”原则,不断深化会计委托代理制改革,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1、制定了一套健全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我县在2002年推行会计委托代理制时就专门制定了《**县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县委办[2002]74号文件),近年来,又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和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补充规定》(县委办

[2011]48号文件),对原有财务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和空白点进行了补充完善。同时,县纪委、组织部、财政局等部门也在2010年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监督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对村干部报酬、办公会务支出、通讯费用、报刊订阅、招待费

差旅费等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实行“定性、限额、分类”管理,实现非生产性开支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建立了一套规范运转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县已建立起一套以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为核心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全县18个乡镇和工业园区全部建立了会计代理中心,共配备了43名代理会计及出纳,255个行政村的帐目全部进入了代理中心,实行规范化管理。华埠、村头、苏庄、长虹等7个乡镇还实现了村级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2011年还结合村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对村级集体资金帐户进行更新,全面实行支票户管理,对村级集体资金往来进行监管,逐步实现帐目、资金双代理。使我县农村财务彻底告别了原来的“袋袋帐”、“包包帐”,农村财务管理逐渐走上规范化轨道。

3、构建了一套周密完善的农村财务监管机制。一是随着会计委托代理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会计由乡镇会计代理中心代理,代理会计不受村干部约束,有效地发挥了会计监督作用。二是近年来农村基层民主进程不断进步,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民主理财作用,有效实现了村民自治、民主理财、民主监督。三是全县各乡镇都成立了农村财务审计小组,配备专兼职审计人员,对各村财务制度执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收支及分配等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实行“三年一轮审”,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近三年来县乡镇共组织农村财务审计464个,查出违纪单位45个,违纪金额115万元。

4、培养了一支忠于职守的乡村财会人员队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能否真正落实到位,关键是有没有一支专业高效的财会人员队伍。

多年来,我们通过各类会议、培训班和现场指导等,不断对我县的乡村财会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打造了一支专业、敬业、实干的农村财会人员队伍,正是通过他们的默默耕耘、埋头苦干,确保了各项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保障了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今年,我们又结合全县村规模调整,通过公开招考、组织考察、能力测评等多种方式,淘汰了一批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工作能力差、群众影响不好的村财会人员,选拔了一批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的人才充实进农村财会队伍,使农村财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的农村财务管理正在不断的发展和规范,但随着村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各种新的财务问题层出不穷,财务公开不到位,收支没有预决算,非生产性开支急剧增加等等,这些都引起了村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信访、集体上访时有发生,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概括来讲,目前我县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六个方面:

一是部分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在贯彻落实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上,乡镇村各级均存在“重管理、轻监督”的现象,总认为只要抓好代理记帐工作,把村里的帐目管好就行了,而忽视了各项监督制度的落实。如收支预决算制度各村基本没有实行,使村级开支不能做到“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又如财务审批制度,限额审批制没有执行到位,大额支出不经集体讨论;还有财务公开制度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公开程序是能省则省,公开内容是能不公开尽量不公开或模糊公

开。

二是非生产性开支急剧增加,缺少监管。随着党中央和各级部门对农村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县农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但由于村干部开支随意性大,造成近几年来我县农村非生产性开支急剧增加。从监测情况看,2007年招待费、礼品、差旅费三项开支合计1400万;2008年招待费、礼品、差旅费三项合计1980万元;2009年招待费、礼品、差旅费三项合计2255万元;2010年招待费、礼品、差旅费三项合计达3179万元,已经是2007年的2.27倍,增长幅度远远超过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幅度。还有从每年村级招待费礼品前1-10名的支出数额也可以看出来,2007年村级招待费1-10名最高14万,最低9.2万;2008年达到最高19.24万,最低13.1万;2009达到最高26.85万,最低13.47万。2010年更是达到最高82.98万元,最低33.53万元。而面对这一现象,县乡村各级却缺乏有效的监管办法。

三是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内容单一。主要是公开时间不及时,不少村没有做到定期公开,有的村甚至一年半载也难以公开一次;还有公开内容不规范、不全面、不详细,公开的形式单一,有的村只把收支余额进行公布,没有逐笔逐项公布,更有甚者把一些重要的收支内容隐瞒不公开,搞假公开。还有公开硬件设施差,全县还有不少村没有建成规范的村务公开栏,甚至还有少数村,连财务公开栏都没落实,根本谈不上财务公开

四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作用发挥不大。虽然我县每个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都已经建立,但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工作职责还未细化,没有解决“该监督什么”、“如何去监督”和“监督成效好不好”等问题,再加上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整体素质不高,

容易受村主要干部制约,只会做“老好人”、“人形图章”,难以真正发挥民主理财、民主监督作用。

五是农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滞后。县乡村各级对农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农村财会人员职能逐步被削弱,工资报酬也与村主要干部距离不断拉大,目前,我县村文书报帐员工资普遍只有村书记主任的8折左右,甚至还有林山乡村文书报账员的工资报酬只有村主要干部的50%,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六是我县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已较为落后。目前我县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以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为核心,各乡镇建立会计代理中心接受村级报帐并代理记帐,保障村级财务正常运转。但由于深化力度不够,农村财务帐目、资金“双代理”还未完成,会计电(来自:WwW.CssYq.com 书业 网:村集体财务情况汇报)算化管理也未能全面普及,“三资”监管网络系统也没有建立,跟不上时代需求,再加上各乡镇会计代理中心硬件设施老化、代理会计待遇差、不稳定等,这些都限制了我县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对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作用。 三、下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打算

针对不断出现的村级财务管理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财务监管的对策措施,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

1、抓好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我县目前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已比较健全,但由于贯彻执行不到位,不能显现出良好的监管效果。为此,县乡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特别是乡镇政府,肩负着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任,更是要将贯彻落实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列为重中之重来抓,派出专门的工作队伍进村入

篇二:嘉兴市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嘉兴市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嘉兴市人民政府

2011年4月13日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和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夯实农村基层组织的经济基础,巩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目标,以改进管理方法为抓手,以创新工作手段为载体,以拓宽增收渠道为重点,切实强化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努力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村财务规范化建设。从总体来看,我市的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成效明显,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财务规范化建设水平逐年提升,全市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包括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先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快速增长。据农经统计年报资料,2010年底,嘉兴市896个村经济合作社,拥有村级集体资产总额为114.75亿元,村均1280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83%和97.8%(以下均以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于十五期末的2005年作比较),五年平均每年增长16.6%和19.6%,其中固定资产68.97亿元,增长 98%;流动资产39.64亿元,增长71.9%;长期投资5.71亿元,增长21.5 %。村级负债53亿元,村均591.5万元,村级资产负债率为46.2%。村级所有者权益61.75亿元,村均689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9.2%和72.2%。依存于村级集体资产总量的扩张,特别是固定资产的高速增长,与之相适应,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呈快速增加的态势。2010年全市村级经济总收入达到12.49亿元,村均139.4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5%和56.8%,并表现出如下特征:

1、村级经济收入结构呈现“四增一降”。

2、村级组织支出仍呈刚性增长。

(二)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完善制度,确保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二)健全组织,为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三)强化措施,壮大农村集体资产和经济实力。

(四)总结模式,因地制宜寻求多渠道发展途径。

(五)转变机制,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六)创新载体,深化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

(七)加强监督,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到位。多年的实践,我市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内外监督相结合、上下监督相协调、人技监督相补充的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的监督网络。一是民主理财监督。这是财务监督的第一关。由社员代表大会推选产生民主理财组织,通过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实行民主监督。二是会计委托代理监督。会计委托代理机构对村级财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核算、统一公开、统一建档。通过核算会计的监督,督促、检查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对不合理或手续不全的票据予以退回,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三是财务公开群众监督。我市的农村财务公开,从总体来看,公开内容更加详实,公开形式多样化,公开机制日趋健全,基本实现公开时间、公开程序上的统一。全市896个村,按月公开的有777个,占86.7%,按季公开的有119个村,占13.3%,通过财务公开栏、会议公布、村报刊登、广播、网络等公开形式,让群众切实行使好监督权力。 四是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全市通过直接审计、异地交叉审计、委托审计、财务清查等四种形式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 2010年全市共对552

个村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审计,涉及总金额42.85亿元,审出违纪违规金额344万元,退赔金额95万元。五是农村财务网络监督。实行村级财务的远程网络监督,是进一步加大对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力度,提高财务公开透明度,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手段。全市七个县(市、区)均已建立了财务计算机监督网络,县级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可通过网络随时对各村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查询、监督、控制和管理,提升了农村财务监督的工作手段。

篇三:代理会计村级财务工作汇报

你正在浏览的工作汇报是代理会计村级财务工作汇报 2006年我镇村级非生产性开支为420.73万元,同比下降11.81%,村级公益性设施投进262.65万元,同比增长了196.72%。非生产性开支转向公益性投进,这是我镇实施村级新会计代理制以来发生的明显变化。 我镇从2006年开始推行了新的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即:各行政村与农经治理服务中心签定村账委托代管协议,在坚持被集中核算村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坚持村民***理财和财务公然制度不变、坚持村民***自治原则不变的条件下,将村级全部收支纳进镇农经治理中心集中核算。 推行农村财务代理服务制以来,各行政村原有账户及会计、出纳一律撤销,每村只设1名结报员,村集体资金结算、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档案保管等工作都由镇会计代理服务站办理。会计代理服务站按月编制会计报表,由各村每月定期在村务公然栏中予以公布,农经治理服务中心和会计代理服务站对公然情况进行督查,并收集群众意见,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解答。 在制度的推行过程中,我镇着力把握好***理财、票据审核、现金治理三个环节。各村每旬在向会计代理服务站结报前,在三证(即审批人、证实人、经手人)齐全的情况下还必须交由***理财监视小组进行审核。“代理会计”对票据严格审核,对手续不全、内容不齐、不公道、分歧格、不正当的票据严格把关。镇农经治理服务中心和会计代理服务站利用每月结报盘点、下村突击盘点等方式对村级现金治理进行监视,从而有效地规范了村级资金治理。 此外,我镇还大力加强财务负责人、结报员、村***理财监视小组三支队伍的建议。通过会议、培训等方式,宣讲村级财务规范化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有关职员建立了档案。同时加强农经队伍建设和专职会计队伍的建设,专门在会计代理站配备了4名专职会计,并加强对专职会计的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代理会计”真正成为加强村级财务治理、进步村级集体资产质量的好帮手、好管家。 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1年来,已显示出了良好的绩效。一是实现了农村财务治理的规范化。实行“会计委托代理”后,镇同一设置了规范的账目账簿,建立了严格的治理制度,并由专业财会职员负责记账、管账,有效地改变了过往那种多头建账、随意记账甚至收支两本账的题目,杜尽了治理上的漏洞。同时,严格执行村级重大开支由村民约定的原则,使***理财、***监视真正落到实处,保证了农村财务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二是保持了村级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推行“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后,村级收进票据齐全,支出审批程序严格,各种治理制度健全,有效地防止了村干部胡支乱花的现象。三是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会计委托代理”制度的推行,把村干部置于镇政府和群众的双重监视下,增加了农村财务治理的透明度,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群众对干部的信任感增强了,感情加深了,工作支持了。一些群众深有感慨地说:“过往总是担心村干部乱花钱、多收钱,现在财务公然了,也放心了。”四是减轻了农民负担。推行“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后,各村取消会计、出纳,只设一名结报员,有效地减少了村干部职数,减轻了农民负担。五是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启动后,扩大了群众对村级财务的知情权、参与权、治理权和监视权,使过往一些村的“暗箱里操纵”变成了现在的“阳光下作业”,群众对村里的经济往来活动一清二楚,自然给予理解、拥护和支持,保持了农村大局的稳定。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