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先进教师汇报材料
篇一:教师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乐于奉献的楷模,甘为人梯的名师――詹道友同志先进事迹汇报材料詹道友,男,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合肥八中物理学科带头人,高三理综备课组组长,现为高三八班班主任,担任高三五个班级的物理教学工作。詹道友同志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来,有十二年从事高三教学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有十五年。在长丰一中任职期间,担任八年校团委书记、工会常委。该同志对教育工作兢兢业业,对身边同事温和厚道,对所教学生无微不至,对专业学问永不自满。詹道友同志自2003年调入我校以来,所带班级会考、高考无不取得好的成绩,令同行称赞,让家长满意,在年度考(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农村工作先进教师汇报材料)核中先后四次被评为优秀。根据校长办公会议决定,经校行政办公会议复议,在全校公示一周无异议,现我校报詹道友同志为2005-2007全肥市先进个人候选人。其具体事迹如下: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守党的教育战线,学习党的各项政策,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为一名中共党员,接受党的教育多年,詹道友同志思维活跃,政治敏感,关心了解国内外大事。坚持党的领导,拥护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英明决策,时刻准备着听从党的召唤,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在工作实践中时时刻刻牢记党的宗旨,维护党的形象,宣传党的路线。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党的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詹道友同志团结同志,生活俭朴,爱护学生,尊重家长,为人师表,谨言慎行,表里如一,深受好评。在所教班级中(共5个班,三个理科班,两个文科班,总人数达三百五十人左右)经问卷调查满意度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学校多次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加以表扬。在去年上半年全市师德大讨论中,我校在全体学生中深入开展了“我的良师益友”评选活动,该同志以高选票光荣当选。他常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荣的职业,教育生涯是一条充满青春活泼气息的绿色道路。虽然忙碌但却很充实,即使劳苦但却很快乐。“用爱播撒希望”是他内心无言的承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他行为的准则。詹老师常说:“我是个非常幸福快乐的班主任,因为我栽种的是幸福树,收获的是幸福果。”他的学生这样评价他:“詹老师宽容的眼神,信任的目光,鼓励的微笑,耐心的开导,伴我们度过了青春的迷惘,给我们高三的备考以无限的动力。”“詹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教学,谦逊的为人,真诚的微笑,是我们一生的无穷财富。”“我们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学到了科学的人生观。詹老师课上课下都是我们的师表,高中三年与他相伴,是我人生最大的收获。”“詹老师的善良、体贴和严格对我人生的发展起了极大的引导作用。”“永远怀念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永远铭记詹老师的辛勤培育。”虽然教育教学上得到了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的一致肯定,但詹道友同志却丝毫不自满,他把这些成绩和赞扬作为动力,在教育这座高山上,更进一步地攀登。07年老师节,他反复阅读胡总书记在老师节前的致词,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郭金龙、市委书记孙金龙老师节上的讲话,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动力。他还认真学习了孙金龙书记推荐的《爱的教育》《中日夏令营对抗的思考》等文章。二、一丝不苟地教学,严谨认真地做人,以自己的言行教给学生知识,更教给学生为人的道理。自从工作以来,该同志一直工作在高中教学的第一线,勤勤恳恳地工作,兢兢业业地育人。工作上,始终以大局为重,服从学校的一切安排,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同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言行上,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他把学生当作掌上明珠,深深地懂得:“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想让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为此,他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各种方式、不同的渠道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在工作中虚心向同行学习。当今时代,科学的变化日新月异,如果自己没有丰富的知识,不更新换代,怎么能够教出合格的人才?教师的喜,莫过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的哀,莫过于误人子弟,他深知不能贪图一时的安逸而误人子弟。
篇二:乡村最美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
张作平,男,汉族、1961年出生,专科学历,1983年参加工作,现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张老师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
教育战线上工作了30多个春秋。他30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他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几十年来,张老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默默耕耘、不断钻研
1983年9月,张老师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
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他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其他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他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他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二、细心关爱,耐心帮助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子女爱。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张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张老师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叫李亚军。她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张老师课上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当发现她的英语很好时,就在学校每周一句的英语学习中,让她带着大家朗读。渐渐地,语文课上的一分钟演讲,她也能够
大胆地走上台来。后来李亚军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张老师精挑细选的科代表。看着孩子们的成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张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一样载歌载舞,使班内的“鹅卵石”们日臻完美。
这样的例子在张老师身上很多很多,他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三、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任教三十多年来,张老师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在从教的三十多年来,每个寒暑假对于其他教师来说都是休息的时候,而他却把每个寒暑假当做辅导后进生的重要时段,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每天他都会徒步去临近的村庄看看他所教学生的假期作业完成情况,把学生在学习时候遇到的困难及时的进行解决和处理。历年来,他所担任的学科在全乡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他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2012年,在全乡小学统考中,他所任教的语文获得第一名。他本人也荣获了“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张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他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他是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是完美的乡村教师。
宁城县必斯营子总校
2013.4.18
篇三:优秀支教教师工作汇报
优秀支教教师工作汇报材料
2014—2015学年度支教总结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交流学校的肯定,对于我来说真是莫大的安慰。有辛苦地付出,就有幸福地收获,我感受着支教赋予我生命的精彩。一年的支教时间,我工作着,收获着,付出着,感动着,可以说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面临一种挑战,尽管有种种困难:离家路途遥远、生活不便、孩子幼小……但我依然风雨无阻,坚持着支教工作的那份执着,用行动战胜自我,从容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这一年的历程,将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我敬佩胡吉尔台乡中心校领导的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佩服老师们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年的支教生涯在忙碌中很快结束。在双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的无私关怀下,我顺利的完成了这一年的支教工作,现就汇报如下:
一、思想方面:做为一名支教老师,首先,我坚持走教育方针的基本路线,根据教育大纲进行教学。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政治学习,并且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及时总结反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地完善自我。
其次,端正自己的服务态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跟同事和学生进行交流,使自己成为同事们的知己,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支教对我们每个支教老师来说,是一次磨练,毕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当我加入“支教”队伍之前,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坚持下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的各项安排。平时,我能主动的与其他的科任的老师沟通交流,传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虚心向他们学习。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事事讲奉献,服从安排,以大局为重,以学校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理性地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工作方面
刚到胡吉尔台乡中心校,我初步了解了一下学生情况,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脚踏实地,为我也为同学们一起努力。我为工作的开始定了一个方向,我认为,成人比成材更重要,应该让孩子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正确地为人处事方法以及健康的心理。课堂上,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我会送给他一个“微笑”,因为“微笑”只有几秒钟,但对已同学们来说却是下次更加努力的肯定。每天空余时间我都在写写教案,看看课本中度过,我要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会给同学们带去收获,同时也充分利用支教的时间,同学们做力所能及
的事情,让她们的成绩有更好的提高,让他们的起步人生不要有太远的差距,只要能够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就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三、踏踏实实教书,全心全意育人平时我切实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力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支教一年里,我主要担任三年级英语、六年级英语、一年级思品等课的教学工作,每周共12节课,因为英语教学任务完不成,所以我经常利用自习课给学生辅导,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在所教的学生身上,我倾注了全部的爱。在英语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他们听、说、读、写,指导学生积累语言,通过课外阅读丰富知识等,而且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尽量要每个学生都完善自己,在各个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前,我坚持做到认真备课,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课堂上我再现教师的风采,循循的诱导,及时鼓励,引导学生们大胆质疑,拓宽教学渠道。课后,我认真批改作业,对于后进生的问题,我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尊重,对他们重点辅导;对于中等生,我努力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培优工作中,我鼓励他们放远眼光,开拓知识面,抓住亮点求更高的发展。
四、生活方面
在这一学期的时间里,校领导的关心爱护下,在同事朋友的支持下,支教生活使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我觉得自己
在各方面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虽然做了一些工作,离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仍有一定距离,但看到孩子们积极的学习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也给我的工作增添了无穷的动力。
五、不断加强学习,强化自身素养自己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一有时间就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及时弥补自身不足,进一步完善自身教学策略。我常常在备课时,边参考教学用书,边考虑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课堂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气氛逐渐活跃起来,连那些经常不善言语的学生都开始积极回答问题了;那些调皮捣蛋的也认真听课了……学生的改变让我钻研地劲头更足了。
我的“支教”工作虽然结束了,但一颗牵挂的心还留在这里。也许我的到来不能马上改变什么,可是我想至少通过我能给他们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通过这一学期与老师们的深入接触,我收获到了真挚的情谊,让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提高,收获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发现了这些教师身上的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纯朴真挚……太多我可以学习的优点,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工作中,我坚决不允许自己搞特殊,从来不迟到、不早退,绝对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同事及领导的一致认可,这些让我知足了!
支教工作时间虽然短暂,但很充实。我将把这段经历永远地珍藏在心里。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支教”生活给了我一段无极限的体验和感受,给自己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生命因为它而更加丰富和精彩,这将是我今后工作的不竭动力。重温自己的支教生活,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是它让我受益匪浅,更使我对支教产生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能成为一名支教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支教生活所焕发的光芒将照亮我今后的人生道路。
张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