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清兮路宽阔
从银河印务出来时,张林一脸的尴尬和羞涩。恍惚间,仿佛满街道都是用怪诞的神色看他的眼睛,就连那往日里婆娑多姿的杨柳,此刻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不停地摇曳的那股疯狂劲,就是在嘲笑他连三块钱的复印费都付不起的狼狈劲。
其实,张林不是不想付钱,而是他身上确实一分钱也没有,尽管他摸遍了浑身的口袋,包括背包,那也是白费功夫,看在人家眼里,不啻于自作多情。
张林原以为钱包在身,信心满满地将身份证递过去,说:“复印3张!”
人家什么也没说,直接将身份证放到复印机里,刷刷刷几下,就把3张从机口吐出来的身份证复印件摆在了面前,就等张林支付复印费了。谁想到,出了这档子差错。
屋漏偏逢连夜雨,急切之间,连一个熟人也碰不上。
记得自己方才出家门时,钱包里还有一些昨天剩余的钱,怎么连钱包的影子都不见。是不是路上丢了?他努力地回想了一下,最终否定了自己的疑虑。因为,一路上既没有乘车,也没有与什么人搭讪。再说,现在的人们精神境界高多了,龌龊的勾当一定被大众所唾弃。前不久,自己不慎将钥匙丢在出租车里后,由于没有记住出租车的明确信息,致使自己非常紧张。那位司机却急人之急,居然在他曾下车的地点等候了三天三夜。最终将钥匙送到了他的手上。还有一次,他到营业厅里充电话费时,将装有上万元现金的钱袋忘在自助交费机上,等到他发现时,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他以为石沉大海,就打消了寻找的念头。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快要忘记的时候,居然物归原主,完璧归赵。事后他想补偿一下,可是,人家说什么也不接受,因而感动了他好长时间。这样的事还有好多,简直是不胜枚举。眼下的问题肯定不是出在路上,而是出在家里了,因为出门前他曾换过衣服。
张林用央求的眼神望着不知是否老板的年轻小伙,说:“我到家里去取钱,复印的东西现放在这里好吗?”
“你先拿去办事吧,复印费有空时拿来。”张林没想到年轻人如此大度,心怀感激地出了门。
怎么办,先回家拿钱还是先办证?张林在街道里犯起了愁。他从不欠别人的账,偶尔遇到钱不够的时候,他总是以放弃对待。今天,他第一次欠别人的账,虽然事出蹊跷,实属无奈。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他必须要抚平心中的忐忑。经过一番犹豫,他决定还是抓紧办证。
事不凑巧,适逢周末,时间金贵。
张林的目标是到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国税局办完两证合一之事,他不想拖到下周去。因为好多事还在等候着他。
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胜利路南段,那里树木葱茏,风景优雅。张林三步并作两步地赶路。到达市场监督管理局大门口时,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他顾不得喘气,进门直奔办公大楼。一楼向右第二间,就是办证处。办事员们都在忙乎着,柜台外等待办事的人络绎不绝。
张林自觉排到队后,耐心等待着。
一长串的队伍在办事员热情的接待中,缩短,再缩短,没等多少时间,就轮到大林了。
“您不是已经办了吗?”办事员温和地问。
“是这样的,国税局电话通知办理两证合一之事。”张林不无惶惑地答道。
“您有摊位证,无需办理两证合一。”办事员热忱地解释。
“可是,国税局那里恐怕说不通。”张林不无疑虑地说。
“我们确实没有接到办理这种业务的通知,您有疑问,最好到国税局咨询一下。”办事员依然耐心地说道。
“好的,谢谢!”张林爽快地说道。
在前往国税局的路上,张林纳闷,刚才接待他的那位同志虽然很年轻,可是办事很认真,就连几个月前他曾为他办过证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不简单。要知道,市场监督管理局可是个很忙的单位,每天不知要接待多少顾客。
国税局办证厅里排队办事的人更多,所有的窗口中都是办事员们忙忙碌碌的身影,有的在快速敲打着键盘,有的在耐心解答着顾客的问题。一波人刚走,又一波人来了,很显然,大家都在强抓周末时间。
张林虽然手里捏着刚取得的号,但不知道该往那个窗口,就蹲在一边等候叫号。
“同志,您办什么业务?”一位穿税务制服的女同志走过来问道。
“两证合一。”
“那您还在等什么呢?”
“我的号还未叫。”
“哦,不过‘两证合一’是新开业务,不需叫号,可以直接排队。”
“啊,谢谢提醒!”
张林来到办理两证合一窗口时,长队已经缩短不少,就自觉地排在后面。
原本打算豁出上午时间,争取办完事。没想到,不到半小时后,一切都已结束。他把办好的证书收进包里,愉快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张林到家后,见自己的钱包居然在条几上,就知道,是换衣服时遗忘在那里的。他来不及歇歇脚,便急切地将钱包装到兜里,出了门。
张林再次出现在银河印务门口时,见里面有好多人在等待,一女的跟一位顾客交谈着,好像是在谈生意。所有的电脑都在紧张地工作着。张林的目光在人群里逡巡着那位好心的年轻人,以便把钱当面还给人家。可是,没有见到他的影子。他上哪儿去了呢?
既来之则安之。张林既然专程来还钱,他可不想跑空趟。
“也许他在里面的某个角落吧?”张林想。径直走进里面,他要守株待兔。
“银河印务”坐东朝西,南北走向。门口一张办公桌,紧挨着的是打字用电脑,共5台,一字形摆开。东墙附近自北而南,一台长两米见外、高一米多的机器正“呲呲呲”地回响着。隔过机器,有个头影来回移动,看样子,是在打印横幅。张林细一看,是那位年轻人。张林绕过去,就向他说明了还钱的事。
“好的,谢谢你!”年轻人手不停息地工作着,一副舍不得浪费时间的寒酸样子写在脸上,“你把钱给掉经理。”
张林转回来时,先前那位女的正在给一位客人找钱,很显然,她就是年轻人所谓的经理。张林立即掏出三元钱,递过去。经理笑着说:“您很认真啊,谢谢惠顾!”
“该谢谢的是你们,帮了我的忙!”张林一脸虔诚地说道。
“不客气!”
张林如释重负,心情愉悦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