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说课稿
篇一:拉德茨基进行曲说课稿
《拉德茨基进行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拉德茨基进行曲》,这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上的音乐知识内容。
一、 说教材
首先,我想谈谈对这节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拉德茨基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行进中的歌》中的内容。《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由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献给拉德茨基将军的。全曲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从音乐形式和学习内容来讲,本课属于“感受与鉴赏”这一教学领域,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通过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绪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基于这节教材在《新课标》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本堂课当中有2个学习内容要求学生掌握。
1、 聆听管弦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
2、 学会从旋律、节奏、音乐情绪等音乐要素方面进行作品的赏析,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与表现力。
在这2个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之下,考虑到初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风格特点的理解及鉴赏有一定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因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认真听赏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旋律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能专注聆听歌曲,利用图形谱、律动、体验、探究等方法,欣赏音乐。
3、 情感目标与价值观:感受《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想象乐曲描绘的场景,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的品位和修养。
三、 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三维目标的确立,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认真聆听管弦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让学生用参与体验的形式,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在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后,能分辨乐曲的主题形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形象、生动地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作品的情感,突破教学难点。
四、 说教法
初一年级的学生认识领域和生活范围不断拓展,他们的体验感受和表现能力也在不断增
强,对想象力和音乐形象思维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另外,初一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外向,对事物充满新奇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试图运用讨论法、图谱法、律动法、对比法和体验法来辅以教授、引导、欣赏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营造一个有气氛的音乐课堂。
接下来我和大家说说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法、多形式体验法还有对比法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享受到音乐的熏陶。
五、 教学过程
下面我和大家介绍我的教学设计与安排。
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的发展,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所以在这个环节,我将围绕以下四大部分进行阐述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哼唱一段旋律,问学生对旋律熟悉不熟悉?(师用“啦”哼唱乐曲的引子和第一部分A段a主题)
(这首歌曲的旋律学生们很熟悉,经常会在一些大型音乐会或者是一些庆典活动上听到,上课一开始就由老师哼唱乐曲的旋律,既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谈话距离,也激发了学生想进一步了解这个作品的兴趣)
2、随乐律动,感受音乐
音乐播放《拉德茨基进行曲》的A段a主题,让学生跟着老师随音乐进行律动,并体验音乐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这样的设计其目的是能够在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投入到音乐中,感受音乐的情绪,继而引出课题,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学生对音乐情绪有了体验以后,出示课题《拉德茨基进行曲》,并简单介绍乐曲。(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感受了乐曲热烈、热闹的音乐情绪之后对乐曲有一个了解,《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由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献给拉德茨基将军的,这一环节作品背景的了解,为接下去听赏乐曲风格打下了基础。)
3、听赏乐曲,激情倒趣
赏析《拉德茨基进行曲》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结合作品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我将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①听赏A主题:
完整听《拉德茨基进行曲》A主题,跟随老师边听边画乐曲的图形谱。(在学生对作品有了一些了解以后,进行细听,通过图形谱的结合辅助学生对音乐的聆听,帮助学生加深对A主题的印象。)
每一首歌曲、乐曲都有最具典型性的一个段落。那么《拉德斯基进行曲》也有让人们一下就记住的旋律,在学生对A主题加深印象之后,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尝试着用“啦”哼唱乐曲的A段主题旋律,边唱边加上刚才的图形谱。(在学生熟悉A段主题旋律之后,再次通过自己对音乐的实践进行感受。)
② 听赏B主题:
跟着老师随着图形谱聆听B段主题旋律,感受B段音乐,并与刚才听到的A段音乐形成对比。(结合图形谱,让学生在感受B段音乐的同时,发现B段中a主题的变化,与A段形成对比,并且发现B段的b主题材料就来自于a主题。)
③完整聆听:总体聆听一遍《拉德茨基进行曲》,学生自己跟着音乐结合图形谱,思考一下乐曲的结构以及乐曲的风格。课件出示,以连线的方式标出A段与B段音乐的意境。
B段音乐 战马奔腾威风凛凛
A段音乐 骑在马上检阅部队,严肃而轻松
这个环节通过前面课堂的引导与交流,让学生通过刚才的哼唱、
图谱学习结合全曲聆听,自主体验,去了解乐曲的结构(复三部曲式A+B+A’),感受乐曲的风格(轻松,诙谐的音乐风格,塑造了英雄威武的形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整体感受乐曲之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分辨A、B段的音乐意境。
4、知识拓展,参与实践
知识拓展:结合《拉德茨基进行曲》,让学生说说进行曲的特点。并且教师总结,课件出示:
进行曲:原为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 进行曲特点:节奏清晰、结构方整、常用偶拍子。
进行曲类型:“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庆典进行曲”、“凯旋进
行曲”等。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拉德茨基进行曲》之后对进行曲这一体裁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引导,有了一个认知。
拓展实践:进行曲在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不同类型的进行曲有不同的特点,适合不同的场合。
这一环节中请同学们聆听三首进行曲片段,将它所适宜的演出场合填入( )中。 第一首()第二首( ) 第三首()
A、婚礼仪式B、葬礼仪式C、迎宾仪式D、博览会开幕式
E、学校运动会开幕式 F国家庆典活动
这一环节的设计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以及自己已有的生活认知体验,对进行曲的特点以及功能进一步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体验音乐的功能美感。
最后,在合唱版《拉德茨基进行曲》中结束本课。
这就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篇二:人音版音乐七上《拉德茨基进行曲》word说课稿
《拉德茨基进行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拉德茨基进行曲》,这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上的音乐知识内容。
一、 说教材
首先,我想谈谈对这节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拉德茨基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行进中的歌》中的内容。《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由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献给拉德茨基将军的。全曲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从音乐形式和学习内容来讲,本课属于“感受与鉴赏”这一教学领域,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通过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绪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基于这节教材在《新课标》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本堂课当中有2个学习内容要求学生掌握。
1、 聆听管弦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
2、 学会从旋律、节奏、音乐情绪等音乐要素方面进行作品的赏析,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与表现力。
在这2个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之下,考虑到初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风格特点的理解及鉴赏有一定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因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认真听赏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旋律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能专注聆听歌曲,利用图形谱、律动、体验、探究等方法,欣赏音乐。
3、 情感目标与价值观:感受《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想象乐曲描绘的场景,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的品位和修养。
三、 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三维目标的确立,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认真聆听管弦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让学生用参与体验的形式,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在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后,能分辨乐曲的主题形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形象、生动地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作品的情感,突破教学难点。
四、 说教法
初一年级的学生认识领域和生活范围不断拓展,他们的体验感受和表现能力也在不断增
强,对想象力和音乐形象思维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另外,初一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外向,对事物充满新奇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试图运用讨论法、图谱法、律动法、对比法和体验法来辅以教授、引导、欣赏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营造一个有气氛的音乐课堂。
接下来我和大家说说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法、多形式体验法还有对比法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享受到音乐的熏陶。
五、 教学过程
下面我和大家介绍我的教学设计与安排。
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的发展,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所以在这个环节,我将围绕以下四大部分进行阐述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哼唱一段旋律,问学生对旋律熟悉不熟悉?(师用“啦”哼唱乐曲的引子和第一部分A段a主题)
(这首歌曲的旋律学生们很熟悉,经常会在一些大型音乐会或者是一些庆典活动上听到,上课一开始就由老师哼唱乐曲的旋律,既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谈话距离,也激发了学生想进一步了解这个作品的兴趣)
2、随乐律动,感受音乐
音乐播放《拉德茨基进行曲》的A段a主题,让学生跟着老师随音乐进行律动,并体验音乐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这样的设计其目的是能够在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投入到音乐中,感受音乐的情绪,继而引出课题,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学生对音乐情绪有了体验以后,出示课题《拉德茨基进行曲》,并简单介绍乐曲。(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感受了乐曲热烈、热闹的音乐情绪之后对乐曲有一个了解,《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由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献给拉德茨基将军的,这一环节作品背景的了解,为接下去听赏乐曲风格打下了基础。)
3、听赏乐曲,激情倒趣
赏析《拉德茨基进行曲》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结合作品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我将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①听赏A主题:
完整听《拉德茨基进行曲》A主题,跟随老师边听边画乐曲的图形谱。(在学生对作品有了一些了解以后,进行细听,通过图形谱的结合辅助学生对音乐的聆听,帮助学生加深对A主题的印象。)
每一首歌曲、乐曲都有最具典型性的一个段落。那么《拉德斯基进行曲》也有让人们一下就记住的旋律,在学生对A主题加深印象之后,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尝试着用“啦”哼唱乐曲的A段主题旋律,边唱边加上刚才的图形谱。(在学生熟悉A段主题旋律之后,再次通过自己对音乐的实践进行感受。)
② 听赏B主题:
跟着老师随着图形谱聆听B段主题旋律,感受B段音乐,并与刚才听到的A段音乐形成对比。(结合图形谱,让学生在感受B段音乐的同时,发现B段中a主题的变化,与A段形成对比,并且发现B段的b主题材料就来自于a主题。)
③完整聆听:总体聆听一遍《拉德茨基进行曲》,学生自己跟着音乐结合图形谱,思考一下乐曲的结构以及乐曲的风格。课件出示,以连线的方式标出A段与B段音乐的意境。
B段音乐 战马奔腾威风凛凛
A段音乐 骑在马上检阅部队,严肃而轻松
这个环节通过前面课堂的引导与交流,让学生通过刚才的哼唱、
图谱学习结合全曲聆听,自主体验,去了解乐曲的结构(复三部曲式A+B+A’),感受乐曲的风格(轻松,诙谐的音乐风格,塑造了英雄威武的形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整体感受乐曲之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分辨A、B段的音乐意境。
4、知识拓展,参与实践
知识拓展:结合《拉德茨基进行曲》,让学生说说进行曲的特点。并且教师总结,课件出示:
进行曲:原为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 进行曲特点:节奏清晰、结构方整、常用偶拍子。
进行曲类型:“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庆典进行曲”、“凯旋进
行曲”等。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拉德茨基进行曲》之后对进行曲这一体裁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引导,有了一个认知。
拓展实践:进行曲在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不同类型的进行曲有不同的特点,适合不同的场合。
这一环节中请同学们聆听三首进行曲片段,将它所适宜的演出场合填入( )中。 第一首()第二首( ) 第三首()
A、婚礼仪式B、葬礼仪式C、迎宾仪式D、博览会开幕式
E、学校运动会开幕式 F国家庆典活动
这一环节的设计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以及自己已有的生活认知体验,对进行曲的特点以及功能进一步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体验音乐的功能美感。
最后,在合唱版《拉德茨基进行曲》中结束本课。
这就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篇三:《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进行曲带给我们快乐的情绪,熟悉进行曲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2、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3、拓宽学生欣赏视野,激发欣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幽默、诙谐的情绪特点。了解进行曲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教学难点:
复三部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律动:(1)听口令原地踏步;
(2)跟随音乐原地踏步(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师问:我们刚才律动所运用到的音乐那位同学能说说是那首音乐?你在什么场合下听到过?
生答: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在运动会上听到过
有一种音乐类型就是用我们的步伐节奏写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进行曲。
(依据我研究的子课题---导入,在这一环节我用律动导入法,让学生听口令踏步非常熟悉的动作,感受动作跟口令之间的配合,再让学生跟随运动员进行曲进行踏步,同样的效果,能使大家步伐整齐。从了解进行曲以步伐节奏学成的音乐类型。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进行曲是怎么一回事。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走进本节课进一步去
感受进行曲。
三、新课
1、了解进行曲
进行曲: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常用于队列行进中。4/4或2/4拍子,结构规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富有强烈的号召性。它是以行进的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作品,一般在队伍行进时演奏,用来统一步伐和意志。
2、第一遍聆听《拉德茨基进行曲》
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周非常有名,非常好听的进行曲《拉德
茨基进行曲》①要求:闭目聆听乐曲,边听边感受:乐曲的情绪怎样?
生答:欢快、轻松、幽默、诙谐
②介绍作者:老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 (1804-1849), 奥地利作曲家,是 “圆舞曲之王” 小约翰 · 施特劳斯的父亲。早年从师学习小提琴,二十一岁自组乐团,是维也纳圆舞曲体裁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五十余首圆舞曲,另有大量的进行曲和波尔卡舞曲等。
老约翰·施特劳斯有三个儿子都是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为分清他们父子,后来人们在父名前加上“老”字,以示区别。
③乐曲背景介绍
乐曲为什么起名“拉德茨基”
拉德茨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乐曲原本是为了歌颂拉德茨基但他本身是个非赏有争议的人物。后由于这首曲子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演出时能获得很好的剧场效
果,人们渐渐忘了拉德茨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喜欢起这首曲子来。
3、第二边聆听《拉德茨基进行曲》
①聆听音乐分组标记乐曲的变化次数
师:聆听乐曲,感受音乐:试着说一说乐曲结构变化?
生:各组派代表上黑板标记处自己所听乐曲的结构
师评价总结
②分析乐曲,聆听各部分主题
引子:乐曲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序奏(聆听引子)
<1问题:A段音乐可以有几小部分组成?这段音乐描写了拉德茨基怎样的形象?
生:a+b+a, 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
A部分:紧随高昂嘹亮的引子之作,乐队以热烈的情绪为我们奏出了热情而又辉煌的旋律:这个富于弹性而情趣活泼的主题经乐队反复演奏,其自豪和雄壮的感觉流露无遗,使人在自然而然中便由衷地加入到了它行进的节奏之中。
A主题是用带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写成,伴有战马奔腾的节奏,描写一位将军在马上的威武形象:
<2问题:B段有几个小部分组成?这段音乐拉德茨基怎样的形象?
生:c+d+c’+d+c’,描写一位将军检阅部队时既轻松又严肃的形象
B部分:是一段沉稳柔和的音乐,整个乐队的力度稍减,增加了抒情的色彩,但这段具有吉普赛风格的曲调,节奏清晰流畅而富于跳跃感,仿佛是描绘拉德茨基意气风发的神情,又宛如这位元帅正率军出征,驭马疆场。
<3A部分:紧接着乐队重新将我们带回第一部分,并以更加热烈的情绪结束全曲。
此曲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
四、介绍西洋管弦乐队
①一般包括四组乐器,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
弦乐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木管组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英国管、大管等
铜管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
打击乐组包括:有定音鼓、小军鼓、大鼓、三角铁、钹、锣、排钟等。
②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分布示意图
五、观看201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视频《拉德茨基进行曲》
1、感受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气氛,每年的1月1日新年音乐会,最受瞩目和期待的必定是两首加演曲目——《蓝色多瑙河》和《拉德茨基进行曲》,在曲目高潮部分观众跟着节拍的强弱和着进行曲鼓掌,场面相当的壮观和美妙,这样的一个互动也成了每年新年音乐会的惯例。
2、进行曲的类型以及适用场合
①进行曲的类型: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
庆典进行曲、凯旋进行曲等。进行曲作为结构工整,节奏鲜明的音乐形式,有各种类型,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②进行曲的音乐特点:节拍——偶数拍
节奏——鲜明清晰,多用附点、切分节奏
③举例说明不同场合适用不同的进行曲
升旗仪式——《义勇军进行曲》、运动会运动员入场——《运动员进行曲》、颁奖典礼——《颁奖进行曲》
④《拉德茨基进行曲》适用于什么样的场合?
音乐会压轴,各种喜庆的正式非私人场合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老约翰.斯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知道了复式三部曲的构成,对进行曲这种体裁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音乐都是进行曲体裁,课后同学们可以收集不同风格的进行曲,以后我们在再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