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句子的含义,能够用结构完整、语法正确的句子来进行写
篇一:语文句子结构详细分析
引子
语法知识目前成了学生学习中的一个盲点—初中教材上的知识,但是初中毕业考试不考查;高中教材没有这部分内容,可是高中的语文学习中经常要使用.例如:判断病句中的搭配不当或者成分残缺,分析文言文阅读中的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时,语言表达中的长短句互换等等,都需要使用语法知识.
在这里简单整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和练习,以便于以后整理为一个小专题.
划分句子成分
(一)知识要点
1、什么是句子
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谓语 -宾语~
定语 ( )状语 [ ] 补语 < >
①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主语谓语宾语
①.写人 格式:“谁” + 什么”(主语) (谓语)(宾语)
例: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主谓
②.写物( 主(谓语、宾语) 例: 猫 主谓
一条大鱼
主宾
例如: 他 ‖ 是主 谓 宾
(2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补语.
主干:蔡伦出生.
练习:
1
23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5
67
8
9
10
11
12
1314
15
16
利用语法结构分析处理病句问题
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例如:
(1)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分析:
把第一句的所有定语、状语都压缩掉,剩下的主干是“发现提供证据”,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合理的;第二句的主干则是“青年担负建成强国”,很显然,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谓语中心语“担负”和“建成强国”不搭配,“担负”后边一般要有“任务”“使命”“责任”等词语作宾语或宾语中心语。这个句子缺少这类词语,因此使人觉得话没有说完全。
病句中的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人民日报》1993年6月 11日) 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生活与健康报》年1月29日) 冬季天寒,乘客迅猛增大。(《北京交通安全》1990年 10月 15日)
分析:
遍世界,用“走向”来搭配不妥。病句三的错吴更加明显,客”后加上“流量”二字即可。
动宾搭配不当:
况:
(l)一动词带一宾语:
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戏剧电影报》19952据广州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1984(《新民晚报》年2月18日) 1984年以来广州春行的气温最高记录”,句子就通顺了。
(2)一动词带多个宾语:
2日)
1995年3月17日)
“感受气氛”是正确的,但绝不能“感受香火”,态。
定中搭配不当:2月1日)
定语搭配不当。、“虎’嘟比喻人才,再去修饰“人才”便重复了;且“藏”、
1990年3月6日) “众口一辞”与“认为”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训练1 WTO的目标。
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2
“使”)
3 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4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5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6 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是“改正”。)
7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
1.主语残缺
了”。(2005湖北卷5B)
〖析〗缺主语,应在“一腔热血”加“的人”。
以用它作餐具。(2005广东卷4D)
更多的是由于使用介词不当而导致主语残缺。
(2005浙江卷5B)
【例】(2004青海卷)
2.谓语残缺
〖析〗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3.宾语残缺
【例】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2004全国卷Ⅳ)
〖析〗缺宾语中心语。应在“4
2005全国卷Ⅲ4D)
主语:1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3、符号:双行线。
谓语:1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
宾语:1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3、符号:波浪线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
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
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3、符号:中括号〔 〕。
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3、符号:单书名号〈 〉。
有两个绕口令:
1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
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学语文,有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2简单版
主谓宾,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练习:
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
3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
6
7
8
9
10
11
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篇二:语法填空的考查范围
语法填空的考查范围:
1 语境(上下文);
2 语法:
动词(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形式)、名词、代词、冠词、介词、连词固定搭配、情态动词、复合句、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及构词法、倒装等。
语法填空的能力要求:
1.阅读/理解语篇的能力
2.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
3.熟练运用语法的能力
4.单词拼写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对中下层考生来说,难度较大。
重点复习: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
首先,我们必须熟练掌握简单句的基本句型结构:
(1)主语+谓语(+宾语+宾补)
(2)主语+系动词+表语
其次,我们要充分了解充当各个句子成分的典型词类:
(1)充当主语或宾语的典型词类是名词或代词。此外,还有动名词、不定式短语等。
(来自:WwW.CssYq.com 书业 网: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句子的含义,能够用结构完整、语法正确的句子来进行写)(2)充当谓语的一定是动词。
(3)充当补语或表语的典型词类是形容词。
(4)在名词前作定语的典型词类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5)作状语的典型词类是副词。
再次,我们还要掌握句子的扩展结构:两个或几个简单句之间若不用句号或分号,就必须要用连词,否则,句子的结构就不完整。连词主要有以下四类:
(1)用and,but,or,while(而,却),when(就在这个时候)等构成并列句。
(2)用if,unless,before,after,until,although,though,as,since,because,so,so that等构成含状语从句的复合句(这里要注意区分一下复杂句和复合句,复合句是包含在复杂句这个概念里面的,在下文的基础写作部分有提到)。
(3)用who,which,that,when,where,why等构成含定语从句的复合句。(这里要提醒考生的是往往不给任何提示的空就是填连词或关系词的,但也须结合句子结构来分析。)
(4)用that,if/whether(是否),wh-等构成含名词性从句的复合句。
解题方法: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巧解语法填空.分析句子的结构对解答语法填空题很有帮助。在解答语法填空题时,分析句子结构可以迅速确定所要填的词语的词类或大致方向,若再结合语境就可以很快得出具体的词语或词形,结合语境方面要特别注意短文的时态和上下文中的一些提示。
考点一、动词(谓语/非谓语)
给出动词的原形,根据句子结构的需要给出其适当的形式。填动词形式,首先抓住主谓结构,确定主句,剩下的部分,如有连词,则是句子,仍然有主谓结构,否则就用非谓语;是谓语就思考时态,语态,主谓一致,是非谓语就看主动被动,有否先后关系。
动词及动词短语辨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每年必考的考点,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命题:①习惯性用法。测试语境中动词的词义辨析;测试一些习惯用语中的动词;测试一些系动词。②下列动词组成的短语:break,carry,come,get,give,go,look,pick,send,set,take,turn。⑤英语词组的深层含义挖掘、多种含义拓宽也是当今考题的一个热点。每年的高考英语科考试大纲中虽列出了单词和词组,但并未注明其具体的含义,这就给命题者留下了自由的伸缩空间。所以在复习时,不能拘泥于其在教材上的含义,要大胆地对其深层含义进行挖掘。如:go out
便可挖掘出以下含义:出去;出国;发出去;贴出去;出去参加社交活动;离家出去工作;压塌;(火)熄灭;过时;死去;消失;辞职;下台;结束;罢工等。(在完形填空中多加注意)
考点二、名词、代词
名词: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名词的用法,语境中词性的判断,词的转化。在语法填空题中常出现给一个提示词要求用它的正确形式填空,
重点复习:①掌握名词单复数的变化规律以及与相近语法的关系(名词单复数的使用受冠词、数词和主谓一致等语法的制约,因此复习名词单复数时,应注意分析名词前的数词、量词、冠词等修饰语情况,还应注意主谓一致问题)。②熟悉、区别可数不可数(英语中有些名词有时为可数名词,而有时又是不可数名词,其区别由各自不同的用法而定,这是名词可数性用法的难点)。如:work 工作,不可数名词;著作 作品,可数;工厂 作坊,可数;工程 工事,可数。③掌握名词所有格的表示方法和名词作定语的用法,特别注意 else的所有格、双重所有格的用法。
代词: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不定代词和替代词的用法,It的用法和人称代词宾格。复习重点:①指代必须准确无误。②在使用人称代词、反身代词、物主代词这三类代词时,要注意它们在句中的人称、单复数及性别与所有格的一致性。③疑问代词的用法。④it,one,that是高考命题锁定的三个代词。
考点三:形容词/副词
形容词 副词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形容词作定语,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词义比较等。
重点复习:①形容词和副词均属修饰性词类,但因被修饰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具备不同的用法,高考非常注重对此进行考查,在完形填空和语法填空中出现过大量此类试题。(形容词与连系动词连用及修饰名词;修饰行为动词、形容词、副词、过去分词及整个句中用副词)②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应用比较级,三个或三个以上事物进行比较应用最高级。③形容词和副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词义的比较。④比较级的程度修饰语(much,very much,a lot,a great deal,far,by far,even,still,a bit,a little,rather,any,数词,倍数,分数,百分数等)。⑤易混副词的辨析。如:specially /especially/ particularly等。
考点四:冠词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冠词的基本用法、零冠词的用法、抽象名词具体化和固定搭配。
复习重点:(1)定冠词的用法:主要是一些记忆性的东西,比较繁杂,可以记几个顺口溜:特指双熟悉,上文已提及;世上独无二,序数最高级;普转专有名,习语及乐器。
①“特指”指某些人或事物。如:The Englishmen in the dining room are having supper now.②谈话双方都熟悉的人或事物,即“语境特指”。如:Take the medicine.③上文已提及的人或事物,即“前照应特指”。如:He bought a house. I have been to the house. ④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如:The sun sets.⑤序数词或形容词最高级前。如:I live on the second floor.⑥由普通名词构成的专有名词前。如:The United States.⑦一些习惯短语中或西洋乐器前。如:in the way,by the hour,on the other hand,all the year round,play the piano the violin.
2)不加冠词的几种情况:下列情况应免冠,代词限定名词前;专有名词不可数,学科球类三餐饭;复数名词表泛指,两节星期月份前;颜色语种和国名,称呼习语及头衔。①名词前已有作定语用的 this,that,some,any,my等限定词。②专有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前。如:Unity is strength.③表示学科的名词前。如:Economics is different from politics.④球类活动的名词及三餐总称前。如: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 and always has supper outside. ⑤复数名词表示泛指(一类人或事物)时。如:They are students and we are
teachers.⑥节日、季节、星期、月份前。如:Spring follows winter. We have few classes on Sunday.⑦表示颜色、语种和国家的非全称名词前。如:White is a beautiful color in China.⑧在称呼语或表示头衔的名词前。如:Where is Dad,Mum?Bush was made president of the USA again.⑨某些习惯短语中。如:in bed,in spite of,by chance,lose heart,catch fire,catch sight of,go to school,find fault with,make use of,take exception to(反对)。(零冠词在语法填空的练习中只出现过一次,正规模拟考试中没有出现过,我们只作了解,不作为重点。)
3)不定冠词的几种特殊用法:①专有名词前用不定冠词,表示“像??的一个人或物”。如:He thinks he is a Napoleon.②姓名前用不定冠词,表示“某个叫??的人”,多指不认识的人。如:A Miss Smith came to see you that afternoon.③用于某些物质名词前,表示“一种、一份、一阵”等。如:—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A tea and a coffee.④用于某些抽象名词前,使抽象概念具体化。这种用法的名词有 surprise,knowledge,success,failure,pleasure,interest,joy等等。如:All his efforts ended in failure.⑤不定冠词用在population,history,area,height,weight,depth,length,speed等词前。如:To escape the pull of the earth,a rocket must reach a speed of40,000 km h。
考点五:介词
介词为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必须同名词、代词、短语、句子构成介词短语,才能充当句子成分。介词短语在句中常作表语、定语、状语和补足语。介词的用法比较复杂,在英语学习中须多多注意。想看基础知识,请看介词。
下面我们来学点介词口诀。帮你快速记单词。
一、介词及介词短语
介词像个“游离体”, 名前动后常出现,
一旦组成“某结构”, 句中成分有一位。
“介+宾”叫“介短”, 作“形、副”句里边。
“宾补、表、定、状”, 都能用得上①。
“动+介”——动词性②, “及、不及物”谓语用。
成语、习语常固定, 应用起来有弹性。
注 ①介词后面的名词、代词或数词是介词的宾语,介词和介词宾语合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在句中的语法作用相当于形容词或副词,在句中做宾(主)语、补足语、表语、定语或状语。
②“动词+介词(副词)”组成一个动词词组或短语动词,其语法作用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在句中作谓语。
二、介词在句中的位置
介词活跃句关键, 短语合成形简单,
独作成分看不见, 介短表定状可担。
before时空在之前, after之后off远。
直上 over,above斜, under,below下相反。
直到till,on表面, 穿过through,for因缘。
by表旁边in里面, with伴随by车船。
时间地点at、in、on, 二者between多among,
behind后面beside旁, 附近near沿着along。
from来自like像, 表示目的for,to当。
of所属周围round, 向上up向下down。
三、on,at,in用法巧记
on,at,in这三个常用介词都可以表示时间和地点,但具体用法不同,多数学生对它们混淆不清。现在只要记住了口诀,就可避免at,on,in的种种误用。
1. on,in,at表示时间
on“在具体某一天”① “当某时”,动名词, arrival,death前;
用in一般“上”“下”“晚”;
on用于天,in用于月、季、年③;
限定三时in要变。④
at是个时间点, “工作”“时刻”与“圣诞”⑤。
at noon(night),in the day,
习惯用语记心间。
注:①on表示在具体某一天及具体某一天的上午、下午和晚上。
例 On Mother's Day, we should sned flowers to our mother. 母亲节,我们应该送花给我们的母亲。
On my arrival home,I found he had gone already.当我到家时,我发现他已经走了。 ② 当early,late用于句首修饰介词短语时,尽管表示具体某一天的上午、下午、晚上,都要用in,泛指一般的上、下午,晚上也用in 。
例 Early in the morning of National Day,I got up to catch the first bus to the zoo. 国庆节一清早,我便起床去赶到动物园的第一班公共汽车。
My father begins work at 8:00 in the morning and stops work at 4:00 in the afternoon. 我父亲上午8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
③于将来时态表示“过一段时间后” 及表示“在??期间” 和“在某个季节,某年、某月” 都用in。
例 I hear he’ll be back in a month.我听说他将于一个月后回来。
In the course of the last lesson in French,little Franz was listening to the master very attentively.在那最后一堂法语课中,小弗朗兹非常用心地听着老师讲。
Xiao Ming was born in December of 2004. 小明生于2004年12月。
④当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有前位定语或后置定语限定时,就不用in而用on。 例 on a hot (summer) noon 在一个炎热(夏天)的中午
on Monday Morning 在星期一上午
on the morning of March 8th在3月8日上午
⑤ 表示某时某刻及在work,Christmas前用at。
例 We get up at eight o’clock. 我们8点起床。
My father are busily at work all day. 我父亲整天忙于工作。
In western countries children get present from their parents at Christmas. 在西方国家,孩子们在圣诞节得到父亲给的礼物。
2. on,in,at表示地点
on“在之上”接触面,“靠近、接壤、左右边”①;
in“在里面”和“中间”②;
at表示小地点, “入口、车站、电影院”③;
home出现定语、冠, 须用in把at换④;
“夜间、车辆”若有限, 及“在途中”on在前⑤。
注: ①在表示地点时,指“在??之上(与表面接触)” “靠近、接壤”及“在左右边”都用on。
例 There is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and two grammar books on the big desk.那张大写字台上有一本英汉词典和两本语法书。
Korea lies o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朝鲜位于中国东北方。
Tom was sitting on my left when we saw the film yesterday. 我们昨天看电影时,汤姆坐在我左边。
②表示“在??里面”(即物体内部),“在??中间”(即middle前)都用in。
例 Jim turned the key in the lock and opened the door. 吉姆把钥匙插在锁孔里,转动一下,打开了门。
考点六:连词
A) 引导各种从句的连词叫从属连词。如名词性从句的引导词what, who, which, when, where, whatever, whoever, whichever, whether;副词从句引导词where, wherever, when, if , how, unless, until ?
B) 并列句的各种关联词叫并列连词。如and, but, or, though, although, so? 挖掉关联词,要想补上连词,思路必须与作者思路相吻合。
考点七:情态动词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情态动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情态动词表推测的用法以及“情态动词 + have+ v ed”结构等。
重点复习:① may might,can could 表 示 可 能。② must can could may might(have done)表示对过去发生事情的推测。③should ought to + have + done表示对过去的责备。④would rather + have done以及 had better + have done表示后悔。⑤will shall表示请求,许可。⑥could might should have done表示虚拟语气。
篇三:语文语法知识:句子成分划分
句子成分
一、句子成分
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
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谓语 -宾语
定语 ( )状语 [ ] 补语 < >
(1). 主语
主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在句子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表示全句的语意说的是
“谁”或者“什么”。主语通常是名词或者代词,也可以是其他的名物化的短语。
例如:
世界人民爱好和平。(名词) 他是我们的经理。(代词)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主谓短语名物化)
(2). 谓语
谓语也是句子的主要成分。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表示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
么”。谓语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或者名词,有时偏正关系的短语也可以做谓语。
溪水涨起来了。(动词) 花儿红艳艳。(形容词)
今天星期三。(名词) 这张桌子三条腿。(偏正短语)
(3.) 宾语
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常由名词、代词跟在动词
后边,或者是名词、代词借助介词用在动词前边;另外表示开始、停止的动词和表
示活动的动词短语可以做宾语(动词名物化)。例如:
他吃桃。(名词) 人们理解他。(代词) 她喜欢跳舞。(动词短语名物化)
(4). 定语
修饰或者限制名词的成分叫做定语。定语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通
常是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用在名词前边。定语后常用助词“的”。例如:
(红色)的花。(形容词) (四双)袜子。(数量词)
他今天穿了件(呢子)大衣。(名词) 这是(我)的意见。(代词)
(5). 状语
修饰或者限制形容词的成分是状语。状语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程
度等。通常是形容词、副词、数量词、表示处所或者时间的名词、介词结构,用在
动词或形容词前边。状语后常用助词“地”。例如:
你〔快〕走。(形容词)天〔非常〕黑。(副词)
她〔一把〕拉住我。(数量词) 〔外边〕进来一个人。(表处所名词)
〔明天〕放假。(表时间名词)我们〔按规定〕办事。(介词结构)
(6). 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者形容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
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补语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极”、
“很”也可以用在形容词后做补语。补语前面常常用助词“得”。例如:
狗把猫赶<跑了>。(动词) 这篇文章他已经念<熟了>。(形容词)
你去<一趟>。(数量词) 她漂亮<极了>。(副词
二、如何划分句子成分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 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1、(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
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
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
(主语) (谓语) (宾语)
例: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 谓 宾
②.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主语)(谓语、宾语)
例: 猫 ‖捉鱼
主 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谓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 谓 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
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
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2、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三、划分句子成分示例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主干:蔡伦出生.
四、课堂练习:
1、[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鲁迅《一面》)
2、他||身体健康。
3、长颈鹿||脖子很长。
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15、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
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
五、利用语法结构分析处理病句问题
(一)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例如:
(1)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分析:
把第一句的所有定语、状语都压缩掉,剩下的主干是“发现提供证据”,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合理的;第二句的主干则是“青年担负建成强国”,很显然,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谓语中心语“担负”和“建成强国”不搭配, “担负”后边一般要有“任务”“使命”“责任”等词语作宾语或宾语中心语。这个句子缺少这类词语,因此使人觉得话没有说完。
◆病句中的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人民日报》1993年6月 11日)
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生活与健康报》1991年1月29日)
冬季天寒,乘客迅猛增大。(《北京交通安全》1990年 10月 15日)
分析:
上面三个病句都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此类病句可用缩句去来检测。如病句一紧缩后的句子主干为:母牛被流传。这明显不对,被广为流传的应是母牛的故事。病句二也可缩减为:神效走向世界。“神效”只能震动或传遍世界,用“走向”来搭配不妥。病句三的错吴更加明显,“乘客”不能增大,增大的是乘客的数量,所以在“乘客”后加上“流量”二字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通常的动宾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情况:
(l)一动词带一宾语:
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戏剧电影报》1995年2月)
据广州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节的最高气温。(《新民晚报》1999年2月18日)
前一句应把“举行”改为“举办”,后一句中“创”与“气温”明显不搭配。《现代
汉语词典中》中“创”解释为:开始(做);(初次)做。对象必须跟“做”联系上,气温是客观的,不能“做”,改为“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行的气温最高记录”,句子就通顺了。
(2)一动词带多个宾语:
在娘娘庙前感受了旺盛的香火和虔诚的气氛。(《北京青年报》1990年2月20日) 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文汇报》1995年3月17日)
这两句中作宾语的名词短语只有一个可以和该动词搭配。病句一中“感受气氛”是正确的,但绝不能“感受香火”,应改为:在娘娘庙前目睹了旺盛的香火,感受了虔诚的气氛。后一个病句依此类推可改为: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感受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心情,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状态。
3、定中搭配不当:
这里大有藏龙卧虎的人才啊!(《青年报》1991年2月1日)
定语“藏龙卧虎”与中心语“人才”搭配不当。“龙”、“虎’嘟比喻人才,再去修饰“人才”便重复了;且“藏”、“卧”含“有”之意,与谓语重复。整句可改为:这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4、状中搭配不当:
人们众口一辞地认为??(《北京广播电视报》1990年3月6日) “众口一辞”与“认为”搭配不当。
“众口一辞”显然是形容人们说话,这里却用来修饰“认为“这一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不妥。很简单,将全句改为:人们众口一辞地说??
(二)搭配不当训练::
1. 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2. 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3 .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4.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5.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6.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是“改正”。)
7.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成分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