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奉献”是*党员的崇高职责
精选范文:讲“奉献”是*党员的崇高职责(共2篇)
自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我通过自学、集中学习和参加厅里举办的支部书记、单位负责人培训班,认真学习了《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特别是对《党章》、《为人民服务》、《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等篇目进行了重点研读,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员先进性的认识,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的理解。我认为讲“奉献”不仅是一个人的道德情操问题,更是*党员的崇高职责。 一、 讲“奉献”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党章》对党员的义务规定了八条,体现在学习、纪律、工作等各个方面。同时,《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奉献。”同时要求,“为了保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这些规定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在实践中检验*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优秀*党员郭秀明、巨粉娥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的事业,但从不向组织伸手,这种只讲奉献不讲回报的崇高精神,正是我们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生动教材。作为一个单位的党员领导同志,一方面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充分认识到“入党本身就意味着付出和奉献”,严格按《党章》规定的要求办事,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廉政建设上要求其他同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待遇上,不向组织提规定以外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单位的党员群众,要支持和帮助他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让他们能享受应得的物质和精神待遇,应当允许和支持党员合理的个人利益要求,尊重和保障党员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从各个方面关心党员群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 二、讲“奉献”是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前提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人生的支柱,精神是前进的动力。能否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至关重要。新中国诞生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股拼命精神。”*党员讲无私奉献,就是要把工作需要、社会需要、人民需要放在首位,就是要“舍得吃亏”,特别是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能主动舍弃自己的或小团体的利益,就是要敢于牺牲,勇于献身,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如果有了这种“奉献”精神,就会把自己的工作、“牺牲”,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把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利益、甚至奖励,看作是自己进一步搞好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就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如果不讲“奉献”,事事计较个人“得”与“失”,把“入党”看作是一项“投资”,把努力工作当作是“扩大投资规模”,目的只是为了更多的“索取”,办什么事都讲条件,讲价钱,怕“吃亏”,想沾“便宜”,这就谈不上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这种人总感到同志们“亏”了他、单位上“亏”了他、党组织“亏”了他,因而消极怠工、不思进取,工作能少干就少干,便宜能多沾就多沾,这种人就难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美国总统林肯在就职演说上讲“不要问美国给予你什么,而要想你给美国贡献了什么。”如果我们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连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要求都达不到,更别说当一名社会主义中国的*党员了。 三、讲“奉献”是搞好团结的强大推动力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讲团结、顾大局,是对每一个*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真正的*党员都必须具备的*品格。而讲“奉献”是搞好团结的强大动力。同志相处共事,是比“奉献”,看谁干的工作多,还是比“待遇”,看谁职务高、挣钱多,这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一块试金石。如果自认为自己干的多、别人干的少就产生怨气,看到别人“待遇”高就生气,甚至找事,这样就既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同志之间的团结,更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同志之间也要讲究“奉献”精神,多为别人提供帮助、办好事,不要老记着别人对自己“怎么样”,而不检查自己对别人怎么样。俗话说“说到就要做到,付出总有回报”,我们虽然做事并不图“回报”,但只有我们每个党员同志都能在对待组织、对待同志关系上有一种“奉献”精神,大家就会进一步搞好团结,心情舒畅地干好工作,组织和同志就会给你一个客观的评价。因此,我们每一个同志都要把握好自己,就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再苦再累也不能懈怠党和人民的事业,再穷再贫也不能贪占一分钱的不义之财,受再大的委屈也不能和同志们闹无原则的矛盾和纠纷。会计核算中心作为财政厅一个90多人的“窗口”单位,目前面临着机器老化、业务融合、机构变动的特殊时期,作为负责人,面对这种现实,自己首先要“心静自然凉”,不要手忙脚乱,不要被困难所下倒,不要过多的考虑个人利益,一定要多讲奉献、多讲团结,以财政改革大局为重,稳定人心,增强凝聚力,为职工起好带头作用,带好队伍,确保安全,搞好服务,干好本职工作。努力在会计核算中心形成一个讲“奉献”、讲团结、讲大局的良好氛围,共同把我们的工作推向前进,为财政事业的发展、为深化财政改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讲“奉献”是*党员的崇高职责(共2篇)]篇一:爱国作文:讲“奉献”是共产党员的崇高职责
爱国作文:讲“奉献”是共产党员的崇高职责
爱国作文:讲“奉献”是共产党员的崇高职责
自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我通过自学、集中学习和参加厅里举办的支部书记、单位负责人培训班,认真学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特别是对《党章》、《为人民服务》、《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等篇目进行了重点研读,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员先进性的认识,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的理解。我认为讲“奉献”不仅是一个人的道德情操问题,更是共产党员的崇高职责。
一、讲“奉献”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党章》对党员的义务规定了八条,体现在学习、纪律、工作等各个方面。同时,《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奉献。”同时要求,“为了保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这些规定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在实践中检验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优秀共产党员郭秀明、巨粉娥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的事业,但从不向组织伸手,这种只讲奉献不讲回报的崇高精神,正是我们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生动教材。作为一个单位的党员领导同志,一方面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充分认识到“入党本身就意味着付出和奉献”,严格按《党章》规定的要求办事,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廉政建设上要求其他同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待遇上,不向组织提规定以外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单位的党员群众,要支持和帮助他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让他们能享受应得的物质和精神待遇,应当允许和支持党员合理的个人利益要求,尊重和保障党员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从各个方面关心党员群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
二、讲“奉献”是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前提
[讲“奉献”是*党员的崇高职责(共2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人生的支柱,精神是前进的动力。能否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至关重要。新中国诞生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股拼命精神。”共产党员讲无私奉献,就是要把工作需要、社会需要、人民需要放在首位,就是要“舍得吃亏”,特别是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能主动舍弃自己的或小团体的利益,就是要敢于牺牲,勇于献身,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如果有了这种“奉献”精神,就会把自己的工作、“牺牲”,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把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利益、甚至奖励,看作是自己进一步搞好工作的强大推
动力,就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如果不讲“奉献”,事事计较个人“得”与“失”,把“入党”看作是一项“投资”,把努力工作当作是“扩大投资规模”,目的只是为了更多的“索缺,办什么事都讲条件,讲价钱,怕“吃亏”,想沾“便宜”,这就谈不上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这种人总感到同志们“亏”了他、单位上“亏”了他、党组织“亏”了他,因而消极怠工、不思进取,工作能少干就少干,便宜能多沾就多沾,这种人就难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美国总统林肯在就职演说上讲“不要问美国给予你什么,而要想你给美国贡献了什么。”如果我们只讲“索缺,不讲“奉献”,连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要求都达不到,更别说当一名社会主义中国的共产党员了。
三、讲“奉献”是搞好团结的强大推动力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讲团结、顾大局,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都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而讲“奉献”是搞好团结的强大动力。同志相处共事,是比“奉献”,看谁干的工作多,还是比“待遇”,看谁职务高、挣钱多,这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一块试金石。如果自认为自己干的多、别人干的少就产生怨气,看到别人“待遇”高就生气,甚至找事,这样就既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同志之间的团结,更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同志之间也要讲究“奉献”精神,多为别人提供帮助、办好事,不要老记着别人对自己“怎么
样”,而不检查自己对别人怎么样。俗话说“说到就要做到,付出总有回报”,我们虽然做事并不图“回报”,但只有我们每个党员同志都能在对待组织、对待同志关系上有一种“奉献”精神,大家就会进一步搞好团结,心情舒畅地干好工作,组织和同志就会给你一个客观的评价。因此,我们每一个同志都要把握好自己,就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再苦再累也不能懈怠党和人民的事业,再穷再贫也不能贪占一分钱的不义之财,受再大的委屈也不能和同志们闹无原则的矛盾和纠纷。会计核算中心作为财政厅一个90多人的“窗口”单位,目前面临着机器老化、业务融合、机构变动的特殊时期,作为负责人,面对这种现实,自己首先要“心静自然凉”,不要手忙脚乱,不要被困难所下倒,不要过多的考虑个人利益,一定要多讲奉献、多讲团结,以财政改革大局为重,稳定人心,增强凝聚力,为职工起好带头作用,带好队伍,确保安全,搞好服务,干好本职工作。努力在会计核算中心形成一个讲“奉献”、讲团结、讲大局的良好氛围,共同把我们的工作推向前进,为财政事业的发展、为深化财政改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篇二:讲奉献
讲奉献
学习胡锦涛同志和俞正声同志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讲话,学习中央和省委编写的先进性教育读本,深受教育,深受启发。感受最深之一,就是共产党员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带头讲奉献。
一、讲奉献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讲奉献,说到底就是践行党的宗旨。《党章》规定,党员要“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种牺牲也就是一种崇高的奉献。作为一名党员,就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誓言,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
为中国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我们党为中国革命献出了数以百万计的优秀党员。以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吴天祥、周国知、任长霞、吴金印、谷文昌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以“人民的利益高于天”为座右铭,坚持“人生在世,奉献二字”,坚持做官不谋私利、一心只为老百姓,始终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着共产党人的誓言,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历史证明,我们党是最富有牺牲精神的党,讲奉献,是党员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民而不利己,为公而不营私,已成为我们党的形象和化身。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不懈地加强先进性建设,也使我们党一直保持了这种良好的形象,光大了奉献和牺牲的精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讲到奉献,一谈到牺牲,人们想到的,首先就是我们的党和广大共产党员。这是人民给予我们党的荣誉,是我们党的骄傲,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骄傲。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要继承这种优良传统,珍惜和保持这种荣誉,始终坚持把讲奉献作为党员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准则,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二、讲奉献是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讲“奉献”是*党员的崇高职责(共2篇)]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我们党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要通过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先进性体现在奉献的过程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用无私奉献精神去付诸实践,见诸实际。一个党员如果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没有勇于奉献的行动,就不可能真正具有先进性、保持先进性。因此,共产党员讲奉献,就不仅仅是一般层次上的要求,而是必有的思想境界、必备的能力素质,它既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还是衡量共产党员先进与否、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这正如胡锦涛同志精辟指
出的,“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也正如俞正声同志在讲党课时强调的:“党性要强,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求我们在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党的利益、全局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服从党的利益、全局利益。”
在新的历史时期,虽然我们党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党的宗旨和性质永远不会变,对党员讲奉献的要求也永远不会变。不仅如此,弘扬奉献精神,对于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党长期执政,一方面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奉献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化变质的危险;我们进入“发展黄金期”,又处于“矛盾凸现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随着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和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党员的思想观念正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冲击。所有这些,使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更加紧迫,同时也对共产党员坚持党的宗旨,弘扬奉献精神,永葆自身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共产党员讲奉献,虽然生与死的直接考验少了,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丰富和改善,都使得党员面临的诱惑空前增加,私欲极易膨胀,共产党员要始终做到无私奉献并不容易,应对复杂局势,解决党员队伍中的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都需要我们继续弘扬奉献精神。俞正声同志在党课中明确指出:“能否在较大的利益差别面前,不被灯红酒绿所迷惑,视金钱、权力为匆匆过客,像周国知同志那样‘忠实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确是对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的最现实考验。”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讲奉献必须不断地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锻炼
合格的党员必然具有坚强的党性,坚强的党性必须靠不断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才能实现。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过程是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克服私心杂念、抵御各种侵蚀的过程,也是坚持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事事为党和人民做奉献的过程。党性强,奉献精神必须强。共产党员要做到一生一世无私奉献,必须不断地自觉地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命不息,改造不止。
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的精神支柱,也是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力量源泉。奉献是崇高的、伟大的,它需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作基础、来支撑。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树立不起来,就不可能使奉献成为自觉的行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广大共产党员之所以能够无私奉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而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堕落,关键也在于他们失去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无数事实证明,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就丧失了做共产党员的资格。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就是要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有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使党兴旺发达的决心;就是要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理想;就是要有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实现民富国强的信念。只有坚定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能正确处理“权、位、名、利”的关系,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做到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
其次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奉献就是付出,讲奉献就得作出牺牲,因而就必须具有不为名、不为利,不求索取、不图回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共产党员
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应该有先忧后乐、先人后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胸襟,有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的境界,自觉地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人生的最大追求,把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大幸福,而不能把个人利益看得比党和人民的利益还重。奉献不排斥合理合法的个人利益,奉献也不等同于社会上的一般捐赠。共产党员讲奉献,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对党员来说,掺进了名,奉献就变了味,夹带了利,奉献就变了质。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甘当无名英雄、幕后英雄,永远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下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