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黑山羊养殖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2018-11-18 03:17书业网

篇一:山羊养殖可行性报告

山羊养殖可行性报告--山东嘉运牧业,凡在嘉运牧业选购肉牛或肉驴30头以上,种羊50只以上的客户,均免费赠送铡草机,养殖书籍,光盘,牛羊精粗饲料的配方 欢迎养殖客户在最佳时机买最优惠的牛羊 山东省嘉运牧业肉牛种羊养殖繁育公司是省畜牧局直属大型集养殖繁育基地。中央电视台7套《今日农村》栏目专访单位。为适应市场的发展,更方便快捷地满足全国新老客户,2008年投入800万元又在济宁市、梁山县分别成立繁育优良牛、羊基地两处,公司现已成为养殖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大型畜牧良种推广单位。大量供应肉驴,种驴,驴驹,毛驴,改良驴,德州驴,关中驴,小驴,犊牛,肉牛,鲁西黄牛,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改良肉牛,黑白花奶牛,犊牛其特点:骨骼粗壮、抗病耐寒热、生长快、易饲养、好管理,见效快,日增重3.0 -5.4斤。长期供波尔山羊、小尾寒羊、南江黄羊,羊羔及怀胎母羊、育肥肉羊上万只。欢迎广大养殖户,屠宰户前来选购。

郑重承诺:(一) 由政府部门牵头的牛羊等购买业务,可先货后款。所调出的牛羊可经当地县级以上畜牧部门实质验收达标后付款,政府统一购买价格更优惠。(二) 在路途运输过程中,伤亡残牛、羊所造成的损失,公司全部承担,随车退款。(三) 对外调种牛、种羊、肉牛、肉羊按照国家规定全部办理“山东种畜禽合格证”,保证调运车一路畅通。(四) 售前、售中、售后一条龙服务,确保纯度,以市场最低价格为基础,鉴订牛羊回收合同,办理公证。(五) 免费传授科学养殖技术,培训技术人员2-3人。为确保养殖成功,技术人员上门指

导一个月,定期注射疫苗。赠送〈〈牛、羊高效饲养技术〉〉光盘资料、牧草种子,并诚征分支机构。(六)选种过程中,不强买强卖,不按组销售,让客户自由挑选,以质论价,严把质量关、保证品质纯正。

(七) 客户不论大小食宿一律免费。购牛羊量大免费送货到家,免费为客户办理检疫手续(赠送铡草机一台)。(八)客户来前最好电话预约,我公司备有专车到车站免费接送客户,可凭车票报销来场车费。我场将一贯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服务第一”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各项技术和服务,继续为全国畜牧养殖业做出贡献。 我养殖场将以热忱的服务、优质的良种、崇高的信誉,欢迎有识之士诚信养殖场引调良种、洽谈合作。专家提示:为了您的事业引种还是到国家正规单位! 所选牛羊品种不同,大小不同,质量不同,价格亦不能一概而论。但我单位承诺山东境内,任一品种,同样的质量,绝对以最低价供应。可通过实际考察验证。我们坚信:只有您的满意和成功才有我们今后的市场.、

羊的效益分析:现就按饲养一只母羊计算。饲养周期为十个月,购一只6-7月龄的种母羊投资:450元,(注:6-7月龄养正在发情配种期)怀孕

期五个月,脯乳期2个月,育肥期3个月。

每只羊平均每天的饲养成本及粗、精饲料的配比折价:

粗饲料:玉米秸,黄豆秸,干草等,粉碎后干的,羔羊及成羊平均每

只每天1公斤,折价为:0.20元(其实,农民若种有庄稼成本会更底)。

精料混合:平均每只每天:0.6市斤,折价为:0.26元.

精料配比:玉米粉50%*0.40=0.20元

麦麸皮40%*0.40=0.16元

豆饼10%*0.80=0.08元

合计:0.44元

每只羊的饲养成本也就是0.464元。

种母羊饲养十个月中,五个产羔,按胎产3只计算:经二个月的脯乳期,在经三个也可增重55公斤,按商品羊出售,每只可得440元,三只共:1320元。计算如下:所购钟羊1只450元,加三百天的饲养成本:139.20元,加三个月的育肥成本:125.28元,一共投入714.48元。三只羔羊收入:1320元。去掉总投入:714.48元,等于605.52元。

有上可以看出,饲养一只钟母羊,在十个月中,去掉总投入,可得现金605.52元,还净赚一只母羊,其实呢,种母羊在后五个月中切已经怀孕三个月左右,她也在增值吧。以上所算,也就是老百姓很笼统的说话,养一只母羊一年可赚一千多元的道理,每只羊所产粪和毛,也在40元左右。每只羊的防疫费也就够啦。这完全按圈养所算,若

有草场的进行放牧,效益会更高。

饲养小尾寒羊的饲料甚广,干鲜野菜,农产品秸杆等等。用普通粉碎机,换上12号的筛底(转 载于:www.zaIdian.cOM 在 点 网)进行加工,因羊是反刍动物,饲料不可太细,太细不便于健胃(如有条件的高青储饲料更好,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在饲喂前半小时,先用水将干粗饲料拌湿。1今干料兑1斤水搅拌,喂时

,加上精料拌均匀即可。

经理:丁留根

免费咨询热线:4006363100

咨询热线:15020775886

售后服务热线:0537--6788599

企业地址:山东济宁畜牧开发区102号

篇二:黑山羊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山羊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性质

1.1.1项目名称:黑山羊养殖场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新建

1.2项目建设单位

1.2.1某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1.2.2法定代表人:武

1.3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

1.3.1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

a) 《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 ?2007?4号)。

b)《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

c)《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牧发[2010]6号。

d)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区畜牧业发展规划。

e)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参数》进行规范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

f)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

g) 土建工程依据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比较估算。

1.3.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a)建设规模及规划布局,环境分析。

b)黑山羊场地条件分析。

c)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d)生产销售的可靠性。

e)工程投资、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

1.4建设规模

按年饲养黑山羊5000只设计。配套建设羊舍、饲料加工厂、防疫、办公、生活等设施。

1.5建设地点和条件

1.5.1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在湖南省某某市某某县立爱村建设标准化黑山羊养殖场一处,占地面积约30亩。

1.5.2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湖南省某某市某某县立爱村。该场址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建设条件良好。

1.6建设内容与建设期限

1.6.1建设内容

按年饲养肉羊5000只设计。配套建设羊舍、饲料加工厂、防疫、办公、生活等设施。

1.6.2项目建设期:1年(2012年)。

1.7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1.7.1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433.16万元。

1.7.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33.16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单位自筹 万元,通过客商投入 万元资金。

1.8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入433.16万元,每年可实现利润98.04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2.8年,折现率10%的情况下,动态投资回收期3.45年,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51%。

1.9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9.1综合评价:该项目建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符合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建设规模适宜,资金安排合理。项目设计方案合理,先进实用。财务分析经济效果可行,管理体系健全。在项目建设的设计中兼顾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标准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示范场的建立与推广。

1.9.2论证结论:该项目从建设规划、投资规模到经营管理均切实可行,立项目标准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处理和谐,对调整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推广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养羊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议有关部门抓紧批准立项建设。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国家产业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7]1号)文件指出“农村有条件的要发展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小区。国务院(国发?2007?4 号)特别强调“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稳定生猪、家禽生产,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家畜。中共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中规定要“着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实施规模化养殖计划,在加强生猪、家禽生产的同时,把加快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作为着力点。5年内草食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进一步发挥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支柱作用”。本项目就是从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出发,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良种羊养殖基地,实现项目的辐射推动作用。

2.1.2行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省农业农村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省跨越式发展奋斗目标,牢固树立“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作为中心任务,把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作为工作重心,把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发展现代

篇三:山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 1

1.1.1 概况 ............................................. 1

1.1.2 财务状况 ......................................... 1

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 1

1.2 项目建设方案 .......................................... 1

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 1

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 2

1.2.3 技术、设备、建筑物(主体工程) ................... 2

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 3

1.3.1投资结构 ......................................... 3

1.3.2资金来源 ......................................... 3

1.4 项目效益 .............................................. 3

1.4.1经济效益 ......................................... 3

1.4.2生态效益 ......................................... 4

1.4.3社会效益 ......................................... 4

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4

1.6 综合评价 .............................................. 5

1.6.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5

1.6.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5

1.6.3风险评估 ......................................... 5

1.6.4带动作用 ......................................... 5

1.6.5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 ............................... 6

1.6.6结论与建议 ....................................... 6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 7

2.1 项目建设背景 .......................................... 7

2.1.1国家产业政策 ..................................... 7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7

第三章 建设条件 ........................................ 9

3.1 项目区概况 ............................................ 9

3.1.1 建设地点选择 ..................................... 9

3.1.2 自然条件 ........................................ 10

3.1.3 社会经济状况 .................................... 10

3.1.4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 10

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 11

3.2.1 政策、资源、市场、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 .......... 11

3.2.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 12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 13

4.1 市场分析 ............................................. 13

4.1.1 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 13

4.1.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 13

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 14

4.2.1营销策略 ........................................ 14

4.2.2营销方案 ........................................ 14

4.2.3营销模式 ........................................ 14

4.3 市场风险分析 ......................................... 14

4.3.1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 14

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 15

第五章 建设方案 ....................................... 16

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 16

5.1.1建设规模 ........................................ 16

5.1.2产品方案 ........................................ 16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 16

5.2.1 建设规划 ........................................ 16

5.2.2 建设布局 ........................................ 17

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 17

5.3.1建设标准 ........................................ 17

5.4 工艺(技术)方案 ..................................... 18

5.4.1 工艺(技术)路线及流程图 ........................ 18

5.4.2主要工艺(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 ............. 18

5.4.3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 18

5.4.4 物料消耗定额 .................................... 19

5.5 设备方案 ............................................. 19

5.5.1 设备选型 ........................................ 19

5.5.2 设备清单 ........................................ 19

5.5.3 设备来源 ........................................ 20

5.6 建筑方案 ............................................. 20

5.6.1 建筑物(主体工程) .............................. 20

5.6.2 辅助工程、其它工程 .............................. 21

5.7 节能措施 ............................................. 22

5.8 实施进度安排 ......................................... 22

5.8.1项目建设工期 .................................... 22

5.8.2分月进度安排 .................................... 22

5.8.3 绘制工程建设进度表 .............................. 22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 23

6.1 环境影响 ............................................. 23

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 23

6.3 评价与审批 ........................................... 23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 24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 24

7.1.1组织机构 ........................................ 24

7.1.2职能划分 ........................................ 24

7.1.3运行模式 ........................................ 24

7.2 劳动定员 ............................................. 25

7.3 经营管理措施 ......................................... 25

7.3.1 加强领导 ........................................ 25

7.3.2明确责任 ........................................ 25

7.3.3严格项目管理 .................................... 25

7.3.4搞好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 ................ 26

7.4 技术培训 ............................................. 26

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26

7.5.1劳动安全 ........................................ 26

7.5.2卫生 ............................................ 26

7.5.3消防 ............................................ 26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 28

8.1 投资估算依据 ......................................... 28

8.2 投资估算 ............................................. 28

8.2.1 总投资 .......................................... 28

8.3 资金来源 ............................................. 29

8.4 资金使用和管理 ....................................... 29

8.4.1 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 .............................. 29

8.4.2 自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 30

第九章 财务评价 ....................................... 31

9.1 财务评价依据 ......................................... 31

9.2 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 ......... 31

9.2.1 销售(营业)收入 ................................ 31

9.2.2 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 .......................... 31

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 32

9.3.1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 ............................ 32

9.3.2 项目总成本估算 .................................. 32

9.3.3 经营成本估算 .................................... 32

9.4 财务效益分析 ......................................... 32

9.4.1 盈利能力分析 .................................... 32

9.5 不确定性分析 ......................................... 32

9.5.1 盈亏平衡分析 .................................... 32

9.5.2 敏感性分析 ...................................... 33

9.6 财务评价结论 ......................................... 35

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 ................................... 36

10.1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 36

10.2 农业产业化经营 ...................................... 36

10.2.1 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 ................. 36

10.2.2 建设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化发展 ................... 36

10.2.3 辐射带动能力分析 ............................... 37

10.3 农牧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 37

10.3.1 农牧民增收 ..................................... 37

10.3.2 农业增效 ....................................... 37

10.3.3 对比分析 ....................................... 37

附 录 ................................................... 38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