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可行性报告
篇一: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投资环境分析,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旅游资源开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旅游资源开发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旅游资源开发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旅游资源开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专业编写: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议书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申请报告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环评报告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商业计划书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规划设计咨询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 ,政府批地 ,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
【关 键 词】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 此报告为个
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 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 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
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
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 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 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
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 经济上的合理性, 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
行性研究报告。 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
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为客户提供国家发委甲级资质
第一章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总论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背景
一、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名称
二、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承办单位
三、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主管部门
四、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六、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七、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一、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三、选址
四、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五、环境保护
六、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七、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进度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九、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十、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社会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相关政策分析
一、国家政策
二、旅游资源开发行业准入政策
三、旅游资源开发行业技术政策
第三节 地方政策
第三章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国家及旅游资源开发 行业发展规划
二、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发展概况
一、已进行的调查研究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及其成果
二、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三、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四、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状与差距
二、发展趋势
三、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四、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节 投资的必要性
第四章 市场预测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一、国内外旅游资源开发市场供应现状
二、国内外旅游资源开发市场供应预测
第二节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一、国内外旅游资源开发市场需求现状
二、国内外旅游资源开发市场需求预测
第三节 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一、旅游资源开发产品目标市场界定
二、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第四节 价格现状与预测
一、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
二、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
第五节 市场竞争力分析
一、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二、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
三、营销策略
第六节 市场风险
第五章 旅游资源开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国内生产企业现状
一、重点企业信息
二、企业地理分布
三、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四、企业从业人数
第二节 重点区域企业特点分析
一、华北区域
二、东北区域
三、西北区域
四、华东区域
五、华南区域
六、西南区域
七、华中区域
第三节 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产品竞争策略
二、价格竞争策略
三、渠道竞争策略
四、销售竞争策略
五、服务竞争策略
六、品牌竞争策略
第六章 旅游资源开发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行业产销状况分析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 旅游资源开发行业获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 旅游资源开发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七章 旅游资源开发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一节 市场调查
一、拟建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二、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三、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四、替代产品调查
五、产品价格调查
六、国外市场调查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行业市场预测
一、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二、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三、价格预测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行业市场推销战略
一、推销方式
二、推销措施
三、促销价格制度
四、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第四节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一、产品方案
二、建设规模
第五节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八章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
篇二:XX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旅游资源开发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 项目名称
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 承办单位概况
1、项目承办单位: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2、法人代表:易华
3、项目主管单位:某某县县人民政府
4、项目承办单位性质:县政府旅游局下属事业性单位
三、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安顺地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1996年)
2、《某某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1999.9第三次修改)
3、《某某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8)
4、《某某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大穿洞景区详细规划》(2002.3)
5、风景、旅游及相关专业技术规范、标准;
6、《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事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2]20号。
7、《贵州省旅游业管理条例》
8、《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通知》黔府办(2000)16号。
9、可行性报告编制协议;
10、其它相关资料。
四、 项目提出的理由
1、项目工程建设是安顺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
早在1995年安顺地区就在《安顺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计划与规划中期(2001~2005)“某某县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初具规模”,“某某县县格凸河风景区申报为省级,开发建设该景区及其沿线风情点”(《规划》)中第一章第四节第十九条)。
2、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前提
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所在的某某县县是一个农业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某某县格凸河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堪称一流,景区内的供电、给排水、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开发资金不足
由于开发建设较晚,投入资金较少,目前本风景名胜区服务设施简陋。对外旅游服务主要依托县城。景区内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场所有待建设,只有大河村提供有限的农家饭。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经营管理和服务条件跟不上,制约了日益增长的旅游业的发展。景区内又缺少步道、亭廊、停车场、码头、公共厕所和垃圾处理等设施,不便开展观光游览活动。
以上问题可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的建设和完善而逐步解决。
3、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全市和全省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同时为了树立安顺市作为贵州省旅游中心的地位,必须扩展与丰富其旅游产品的内涵。建设格凸河风景名胜区,是贵州西线风景旅游区的重要补充。安顺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的还不到三分之一,仅仅集中体现在黄果树、龙宫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
本项目的建设将丰富与深化安顺喀斯特旅游中心的内容;丰富“天然大盆景”、“喀斯特公园”、“地下岩溶博物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等形象的内涵,使举世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及周围雄奇险峻、风格各异的瀑布群衬托在更大的喀斯特景观空间世界里。安顺市的旅游景区、景点将进一步从点线富集向板块富集化发展,这样可延长游客停留的时间,大幅度提升喀斯特旅游品牌产品的市场价值,提高经济效益水平。
4、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资源保护与利用。
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峡谷奇峰,溶洞飞瀑、急流险滩、古树名木、动植物种群等都是得天独厚和不可再生的。风景名胜区有序的保护和建设,能防止乱建、强占、滥伐等破坏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能使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5、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随着景区基础设施硬件的逐步完善,某某县的旅游业很快发展,某某县的知名度也会大大提高,可开发项目必然会增加,将会吸引更多外来资金的投入。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对外开放,调整某某县县的产业结构,摆脱长期依赖传统农业的落后局面,特别是为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促进某某县县的经济发展。
五、 项目研究过程
贵州省安顺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受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的委托编写“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3年6月18日开始对本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与业主单位多次进行现场踏勘。会同景区乡镇政府部门及专家对景区内部的地质、地貌、水利、水文、气象、进出景区的交通状况以及项目影响区域的情况进行多方位的调查了解,掌握了丰富的基础资料。根据已审定的项目总体规划按先完善基础设施,再进行辅助及配套设施建设的顺序进行本项目的编制。在征求了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的建议和意见后,开始投入内业工作,经过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于8月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
第二节 项目概况
一、 项目建设地理位置
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位于某某县县城东南方向30公里处,距安顺市城区约90公里。格凸河是某某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过境全长72公里。河水碧绿清澈,沿河景观十分独特,交通非常便捷。格凸河整个风景区长20多公里,总面积70平方公里。景区主要特点是沿格凸河河谷集景,
篇三:XX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旅游资源开发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 项目名称
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 承办单位概况
1、项目承办单位: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2、法人代表:易华
3、项目主管单位:某某县县人民政府
4、项目承办单位性质:县政府旅游局下属事业性单位
三、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安顺地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1996年)
2、《某某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1999.9第三次修改)
3、《某某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8)
4、《某某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大穿洞景区详细规划》(2002.3)
5、风景、旅游及相关专业技术规范、标准;
6、《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事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2]20号。
7、《贵州省旅游业管理条例》
8、《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通知》黔府办(2000)16号。
9、可行性报告编制协议;
10、其它相关资料。
四、 项目提出的理由
1、项目工程建设是安顺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
早在1995年安顺地区就在《安顺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计划与规划中期(2001~2005)“某某县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初具规模”,“某某县县格凸河风景区申报为省级,开发建设该景区及其沿线风情点”(《规划》)中第一章第四节第十九条)。
2、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前提
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所在的某某县县是一个农业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某某县格凸河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堪称一流,景区内的供电、给排水、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开发资金不足
由于开发建设较晚,投入资金较少,目前本风景名胜区服务设施简陋。对外旅游服务主要依托县城。景区内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场所有待建设,只有大河村提供有限的农家饭。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经营管理和服务条件跟不上,制约了日益增长的旅游业的发展。景区内又缺少步道、亭廊、停车场、码头、公共厕所和垃圾处理等设施,不便开展观光游览活动。
以上问题可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的建设和完善而逐步解决。
3、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全市和全省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同时为了树立安顺市作为贵州省旅游中心的地位,必须扩展与丰富其旅游产品的内涵。建设格凸河风景名胜区,是贵州西线风景旅游区的重要补充。安顺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的还不到三分之一,仅仅集中体现在黄果树、龙宫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
本项目的建设将丰富与深化安顺喀斯特旅游中心的内容;丰富“天然大盆景”、“喀斯特公园”、“地下岩溶博物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等形象的内涵,使举世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及周围雄奇险峻、风格各异的瀑布群衬托在更大的喀斯特景观空间世界里。安顺市的旅游景区、景点将进一步从点线富集向板块富集化发展,这样可延长游客停留的时间,大幅度提升喀斯特旅游品牌产品的市场价值,提高经济效益水平。
4、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资源保护与利用。
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峡谷奇峰,溶洞飞瀑、急流险滩、古树名木、动植物种群等都是得天独厚和不可再生的。风景名胜区有序的保护和建设,能防止乱建、强占、滥伐等破坏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能使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5、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随着景区基础设施硬件的逐步完善,某某县的旅游业很快发展,某某县的知名度也会大大提高,可开发项目必然会增加,将会吸引更多外来资金的投入。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对外开放,调整某某县县的产业结构,摆脱长期依赖传统农业的落后局面,特别是为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促进某某县县的经济发展。
五、 项目研究过程
贵州省安顺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受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的委托编写“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3年6月18日开始对本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与业主单位多次进行现场踏勘。会同景区乡镇政府部门及专家对景区内部的地质、地貌、水利、水文、气象、进出景区的交通状况以及项目影响区域的情况进行多方位的调查了解,掌握了丰富的基础资料。根据已审定的项目总体规划按先完善基础设施,再进行辅助及配套设施建设的顺序进行本项目的编制。在征求了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的建议和意见后,开始投入内业工作,经过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于8月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第二节 项目概况
一、 项目建设地理位置
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位于某某县县城东南方向30公里处,距安顺市城区约90公里。格凸河是某某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过境全长72公里。河水碧绿清澈,沿河景观十分独特,交通非常便捷。格凸河整个风景区长20多公里,总面积70平方公里。景区主要特点是沿格凸河河谷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