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孝朗诵
篇一:慈孝活动课方案
“学以孝为先 育以德为本”活动课方案 仙居县田市镇水各小学 万亚萍
设计意图:
如今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在父母亲百般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许多同学对待父母有些“叛逆”,孝敬意识十分淡薄。他们对待同学和朋友,没有宽容之心,没有谦让之意,导致同学之间大打出手。学校作为孩子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更应该成为孩子德育教育的主导力量。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氛围,大力提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学以孝为先 育以德为本”纳入对学生整体德育教育的重要范畴。通过本次主题班队的组织,学生能增强孝敬长辈的意识,让慈孝在我们仙居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亲情,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懂得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自己的职责。
2、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具体内涵,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把这种爱上升到对社会、对祖国的爱,使学生有一种博爱的胸襟。
3、通过慈孝实践,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活动主题:
学以孝为先 育以德为本
活动准备:
通过各种途径调查班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邀请家长参加。准备故事视频和歌曲,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师生合作排练小品,制作PPT文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召开“学以孝为先 育以德为本”的主题班会。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来参加班会的叔叔阿姨们。为了让本次班会顺利召开,我们班级的同学们进行了精心地准备。
二、 故事篇——体验亲情
1、 听音乐,欣赏歌曲《母亲》
主持:有位名人说过:“世界上有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父母!”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给予了我们生活,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首先,请欣赏《母亲》的flash视频。
【讨论】看了动人的视频,听了动情的歌曲,你想说什么?
主持:是啊,人生在世,谁无父母,谁没有沐浴过父母的养育之恩。人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谁能离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扶持?我们的一步步成长,都浸透着父母的殷殷心血。
2、听感恩故事《爱心树》
主持: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真是太多了,多得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鸟兽尚且如此,人何以堪?下面请听故事《爱心树》。
【讨论】《爱心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有什么品质?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讲讲身边的慈孝故事
主持: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孝敬父母的人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那么,大家有观察到或感受到身边的孝行呢?
【大热点】 身边的好少年——吴美梦(附件:吴美梦资料)
主持:我们的美梦同学是好样的,让我们每个同学对她竖起大拇指!让我们都来学习她!
接下来让我们用最热列的掌声有请美梦同学来说说他是如何能够做到孝字当头人人赞的?
主持: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了美梦的养母来到了我们的现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阿姨给我们讲几句。
小结: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向榜样人物学习, 做个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有责任把慈孝的美德传承下去!
二、 行动篇——回报亲情
1、配乐诗朗诵《纸船-----寄母亲》
主持: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诗朗诵《纸船-----寄母亲》。在此,这首诗送给天下所有的父母!
2、小品《妈妈,洗脚》
主持:同学们,我们的父母为我们付出得太多了,我们要如何来报答呢?下面请欣赏小品《妈妈,洗脚》!
3、讨论发言——我将用怎样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主持:感人的小品是不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小品中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爱意!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呢?下面就让我们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商定一个好的报答形式!
【讨论汇总】帮父母分担家务、听从教导,不顶撞父母、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在重要的节日里表达自己的爱意、当父母年迈时,赡养孝敬父母......
【特别提醒】牢记几个重要的节日
母亲节——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父亲节——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母亲的生日——
父亲的生日——
3、家长和师生同唱歌曲《鲁冰花》
四 寄情篇——感谢父母
1、亲情树上的“亲情花”
主持:此时此刻,大家肯定有很多话要对我们的爸爸妈妈讲,那么就让我们拿起笔记录下这些暖心的话吧。(边听歌曲《感恩的心》边写亲情小便条,在上面写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的两棵亲情树上。)
2、班主任致结束语
师:老师非常欣喜地看到你们在瞬间长大了,也为课堂上你们对父母的真情流露和懂事而感动。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父母之爱平凡而且伟大,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让我们就从今天做起,对父母多一份理解,尽一份孝心,从爱父母开始爱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爱我们的家,爱我们的集体,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国家!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少年!现在,让我们群体起立,一同恭恭敬敬地发自内心地对爸爸妈妈说一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2、学会感恩
主持:同学们,我们已经欠下了很多的情债——亲情、师情、友情。虽然债主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还是要知恩图报。让我们常怀感激之心吧!因为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体验爱,感受情;常怀感激之心吧!因为它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愉快,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丽动人,会使我们的生命充满温暖,会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谢谢大家的参与,今天的班队活动到此结束!
活动后续设计:
1、采访录:
每个学生都要采访父母小时候的故事,并和父母一起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从对比种感受两代人的差距,从回忆中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以此激发学生要回报父母的情感。
2、体验录:
利用休息日,跟随父母,体验父母一天的工作与生活,感悟父母为了子女的成长所付出的汗水。
3、行动录:
在重要的节日里,想方设法亲手为父母送上一份祝福,表达一份爱意。在平日里,每天完成一份慈孝作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帮父母捶背、也可以为父母递开水等,并将其转变成文字或者插图的形式在《感恩图册》中加以记录,形成一本有意义的感恩日记本。这将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日记,道德成长的日记!
附件资料:
吴美梦,女,出生于2002年5月,就读于仙居县田市镇水各小学。从小亲生父母就丢弃了她。后来,一位无儿无女的好心人收养了她。美梦成长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养父年过半百,平时出门干点体力活。养母由于小时候出水痘时没有被照料好而留下弱视的病根,身体二级残废。从美梦出生到现在的十一年里,养母先后骨折六次。其中腿伤得最严重,脚踝以上都肿得厉害。现在的养母已经不能像正常人一样顺利行走了,她行动缓慢,走一步都要忍着剧痛,靠着村委会赠送的那个轮椅生活。一家人就靠着养父那微薄的工资和国家的补贴过日子。
在美梦五岁那年,养母由于腿骨折而卧床不起。年幼的美梦学着洗衣服、做饭、喂猪,甚至给生病的母亲擦身体、接尿接屎,一切家里的事情她都学着在做。有一次,她看到养母的头发太久没有洗了就端起热水给妈妈洗头,还说:“妈妈,你会好起来的,我来给你洗洗头发。”躺在病床上的养母很欣慰,泪水模糊了双眼。在父亲的眼里,美梦是个听话又乖巧的孩子。有一年年底,养父出去算账结工资,家里就剩下体弱多病的养母和年幼的美梦。当养父夜里回家的时候,美梦不仅把养母照顾得妥帖,还做好了过年吃的油泡和我们当地的特色——泡响!养
父都看在眼里,默默地在心底里高兴着。现在的养父头发花白,他经常会自豪地对邻居说:“我和老伴已经享到孩子的福了!”......
2012年6月,仙居田市镇水各村举行举行“慈孝之星”表彰大会。吴美梦同学得到了全村百姓的一致认可,荣获了“慈孝之星”的美称!顿时,媒体记者接踵而至。大家都来报道我们优秀的少先队员小小年纪对养父养母如此地敬重,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了家里的重任。
篇二:二一班“慈孝伴我行”主题班会
“慈孝伴我行”主题班会
二一班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深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亲情的伟大与无私。
2.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3.引导学生由“感谢父母”到“常存感激之恩”的思想意识转变,学会感恩。
活动时间:11月18号
活动地点:二一班教室
活动过程:
(一)激情引入
老师谈话引入: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命地延续,不善待父母就是不善待生命。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羊跪乳,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们呢?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继承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二)开始部分:
第一环节:感知“孝”
1.亲情赞颂知多少
(1)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曲,有多少演绎亲情的故事,有多少讴歌亲情的诗词名言。欣赏文章《有一种爱是不能被猜疑的》,让学生简要谈感想。
(2)生讲述历史上孝顺父母的故事。
学生讲述——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
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诗赞曰: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 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吹。讨论:听了这真实的事例后,你们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学生朗诵《游子吟》
学生吟诵《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并简要介绍黄香孝敬父亲的事例。
2.亲情问答
爱如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爱似盎然的绿草地,芳香而怡人。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与父母发生分歧甚至冲突顶撞,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啰唆。请你描述一个你自己经历的这方面的故事。 学生诉说,老师追问:直到今天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师小结: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都深爱自己的儿女,只是有些时候我们感不理解罢了。只要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善待这份爱,回报父母。
3. 感恩大调查
(1)出示调查内容,学生选择评判。
知道父母生日的请举手
了解父母健康状况的请举手
你知道用于你一年的花费是多少的请举手
能经常与父母交流、沟通的请举手
能为父母分担忧愁、知道父母最大的的烦恼是什么的请举手
会为父母分担家务活,为他们洗头,洗衣服的请举手
知道父母最喜欢的东西的请举手
(2)师汇总调查结果。
小结:其实父母对我们的付出犹如大海,而我们对他们的回报犹如沧海中的一粟,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那么就让我们也以海一样的深情去感谢我们的父母吧!
第二环节:体验“孝”
1.感恩方法大奉献
同学们,我们可以为一个陌生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父母给予我们的种种恩情,这实在是内心有愧!感恩不待时,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感恩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学生发言)学生可以结合我们学过的《弟子规》中的句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
2.讨论:我们应怎样孝敬父母呢?(结合《弟子规》中的内容)
(1)、关心问候。(2)、听从教导。(3)、恭敬礼先。(4)、主动帮助。(5)、关心问候。
3.心声传递:
在今天的班会课后,每位学生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可以给他们洗一次头,给他们洗一次脚,为他们捶捶背,说上一句“我爱你”。
齐唱《感恩的心》
(三)结束部分
由班主任对主题班会进行总结讲话。
师(总结):父母的爱像阳光、像春风、像雨露,孩子得到父母的爱就如同一株稚嫩的小芽得到了阳光雨露,,在爱的天地里,同学们一天天的长大;父母得到孩子的爱,生活的艰辛,工作的疲惫就会化作一种无比的幸福。这次主题班会活动中,我们能从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中感受到“百善孝为先”的美德,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懂得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感情在情的沟通、爱的交融中建立起来。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做到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爱的旋律将会在今后的日子奏响。
篇三:经典诵读 二年级上册
秋风引 秋菊
[唐] 刘禹锡陈毅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题秋江独钓图 题扬州禅智寺(节选)
[清] 王士祯[唐] 杜牧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成语接龙
胸有成竹 竹报平安 安富尊荣 荣华富贵 贵耳贱目 目无余子 子虚乌有 有目共睹
梅花 夜雪
[唐] 将维翰[唐] 白居易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雪 忆梅
[唐] 刘禹锡 [唐] 李商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中华字经(节选一)
乾坤有序,宇宙无疆。
星辰密布,斗柄指航。
昼白夜黑,日明月亮。
译文:
天地啊,你化育万物,包罗万象,运行然而有序。宇宙啊,你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哪儿都没有界疆!
闪烁的星辰密密麻麻地布满天空,北斗星在太空中为地球指明了方向。
日出日落、昼夜交替,月缺月圆、岁月流逝。
中华字经(节选二)
风驰雪舞,电闪雷响。
云腾致雨,露结晨霜。
虹霓霞辉,雾沉雹降。
中华字经(节选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时令应候,寒来暑往。
译文:
植物和农作物在春天播种萌生,夏天生长,秋天成熟,冬天储藏。 岁时节令啊,就是应天候而作,这才有冷与热的循环,寒与暑的来往。
中华字经(节选四)
远古洪荒,海田沧桑。
陆地漂移,板块碰撞。
译文:
远古时代,洪水肆虐,一片荒凉,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又变成大海。
大地在海洋中缓缓漂移,这些板块相互分离,又相互碰撞。
中华字经(节选五)
山岳巍峨,湖泊荡漾。
植被旷野,岛撒汪洋。
译文:
因为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所以才造出了山岳巍峨挺拔,形成了湖泊涟漪荡漾。 制备满上遍野,岛屿像播撒到汪洋大海的种子崭露出头角。
中华字经(节选六)
川冰冻土,沙漠沃壤。
木丰树森,岩多滩广。
中华字经(节选七)
鸟飞兽走,鳞潜羽翔。
静态和谐,物种安详。
译文:
鸟在天上飞,兽在地上走。鳞生的动物在书中潜游,羽生的禽类在空中飞翔。地球的生态是多么和谐!物种的环境是多么安详!
中华字经(节选八)
形分上下,道和阴阳,
幽冥杳渺,天体著彰。
中华字经(节选九)
凝气为精,聚能以场。
浓缩而质,积微显量。
译文:
凝气为精,就是说天地阴阳的精灵之气,凝合积聚成万物。
缩浓而质指人的视野中无形或未成形的物质,浓缩才显出他的性质。积微显量即积少成多。
中华字经(节选十)
化巨幻虚,恍惚成象。
强固凌弱,柔亦制刚。
译文:
化巨幻虚是说很大的东西可以化解、消融为微小至模糊看不见的东西。恍惚成象意为模糊无形的东西可聚成有形象的实物。
强固凌弱即强大的必然欺负弱小的。柔亦制刚即柔软的也能制服刚硬的。
中华字经(节选十一)
终极必反,存兴趋亡。
唯实众名,一理万方。
终极必反即物极必反,为中国古代哲学概念,认为实物发展到极限时,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存兴趋亡意为兴盛到定点就开始走向败亡。
唯实众名意即一个实际内容有众多名称。一理万方就是万物一理,世上很多事物都包含着同一道理。
中华字经(节选十二)
蝌蚪摆尾,蛤蟆鼓囊。
鹦鹉学舌,蜜蜂穿忙。
蝙蝠栖洞,梧桐引凰。
蜘蛛牵补,蜻蜓振翅。
中华字经(节选一)
父母爹娘,没齿难忘。
兄弟姐妹,危困助帮。
译文:
父母的生身养育之恩,终身不忘。
兄弟姐妹之间,谁有了危急困难,应该互相帮助。
中华字经(节选二)
姑姨叔舅,亲戚互访。
侄男闺少,哺育茁壮。
译文:
亲戚之间,要经常联系来往。
哺养教育下一代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
中华字经(节选三)
夫妻相敬,梦忆糟糠。
隔屋邻舍,遇事谦谅。
夫妻之间要相敬相爱,在富贵的时候要常想夫妻共患难、同贫贱时候的深厚感情。 邻居之间要友好相处,遇事要互相谅解谦让。
中华字经(节选四)
伯公妪婆,慈孝赡养。
尊朋礼友,仁义君郎。
译文:
对长辈和老人,要孝敬赡养。
朋友之间,互相尊重有礼貌,重情谊,做仁义之人。
中华字经(节选五)
琵琶琴瑟,锣镲铿锵。
笙箫呜咽,卧笛悠扬。
中华字经(节选六)
筝音奔奋,唢呐高亢。
钟铃鸣脆,喇叭噪晌。
中华字经(节选七)
荆浩匡庐,董源潇湘,
米芾写意,悲鸿骏昂。
中华字经(节选八)
笔墨纸砚,匾楣楹榜。
楷隶篆刻,碑帖草狂。
中华字经(节选九)
敦煌石窟,长城伟墙。
青铜甲骨,缕衣纱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