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修身 正心明志
励志文章2018-02-10 10:02美文亭
读史修身 正心明志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历史的每一页都储蓄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教训,它对个人有教化的功效,对国家则有资政的作用,所以人们常说:学习历史可以汲取智慧,借鉴历史能够获取力量。的确,教化个人是修身,资政治国是更高层次上的修身,唯有读史以修身才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抛开历史,我们便无法掌握未来的命运。
读史励志,在坚定人生信仰中修身。纵观历史,名垂青史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博古通今、胸怀大志。毛主席自小通读史籍,观古思今,才有了后来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慨;红岩烈士沿着党史的足迹,以诗明志,才有了革命胜利之际“用鲜血染红旗帜”的信仰。历史昭示未来,他们透过历史看到未来,不断修正自身航向。我们身在当代,更应重温历史,读史励志,因为有了历史这道底气,我们的内心才会变得坚强,才能培育出鲲鹏之心、鸿浩之志,不断坚定人生信仰,明确努力的方向,担负起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读史增智,在丰富知识阅历中修身。诸如《百家讲坛》一类,向历史取经是一种智慧,只要我们将读懂历史当作掌握人生的一把“金钥匙”,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便可以少走弯路。所以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遂招贤纳谏、励精图治,缔造了“贞观之治”这样一个黄金时代。我们读史,便是要通过了解朝代的兴亡盛衰和前人的成败得失,将取自历史的思想、知识、经验乃至教训,转化为属于自己的明辨是非的素养、察人观事的眼光、知行合一的能力,从而增长自身的才智,积累人生的阅历见闻。
读史自治,在提升道德品行中修身。立德、立言、立身,被古人称颂为“三不朽”,其中传之久远的当属立德,“感动中国”或者“最美系列”的那些人物正是这样的立德者。毕竟历史就像一面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个德的磁场,跑到哪个磁场里修行多取决于自己。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官员往往通过立言为箴的方法规劝约束自己,譬如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担任大清王朝两广总督期间,就曾在自己的府衙里写下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更多的人们则在家中悬挂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修德是修身的重要内容,需要靠自身修正,使自身道德品行于潜移默化中提升。
过去的一切已化作历史,现在和将来同样会日渐沉降为新的历史。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读史修身,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正心明志,使自己不断提升。(孙安/文)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历史的每一页都储蓄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教训,它对个人有教化的功效,对国家则有资政的作用,所以人们常说:学习历史可以汲取智慧,借鉴历史能够获取力量。的确,教化个人是修身,资政治国是更高层次上的修身,唯有读史以修身才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抛开历史,我们便无法掌握未来的命运。
读史励志,在坚定人生信仰中修身。纵观历史,名垂青史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博古通今、胸怀大志。毛主席自小通读史籍,观古思今,才有了后来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慨;红岩烈士沿着党史的足迹,以诗明志,才有了革命胜利之际“用鲜血染红旗帜”的信仰。历史昭示未来,他们透过历史看到未来,不断修正自身航向。我们身在当代,更应重温历史,读史励志,因为有了历史这道底气,我们的内心才会变得坚强,才能培育出鲲鹏之心、鸿浩之志,不断坚定人生信仰,明确努力的方向,担负起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读史增智,在丰富知识阅历中修身。诸如《百家讲坛》一类,向历史取经是一种智慧,只要我们将读懂历史当作掌握人生的一把“金钥匙”,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便可以少走弯路。所以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遂招贤纳谏、励精图治,缔造了“贞观之治”这样一个黄金时代。我们读史,便是要通过了解朝代的兴亡盛衰和前人的成败得失,将取自历史的思想、知识、经验乃至教训,转化为属于自己的明辨是非的素养、察人观事的眼光、知行合一的能力,从而增长自身的才智,积累人生的阅历见闻。
读史自治,在提升道德品行中修身。立德、立言、立身,被古人称颂为“三不朽”,其中传之久远的当属立德,“感动中国”或者“最美系列”的那些人物正是这样的立德者。毕竟历史就像一面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个德的磁场,跑到哪个磁场里修行多取决于自己。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官员往往通过立言为箴的方法规劝约束自己,譬如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担任大清王朝两广总督期间,就曾在自己的府衙里写下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更多的人们则在家中悬挂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修德是修身的重要内容,需要靠自身修正,使自身道德品行于潜移默化中提升。
过去的一切已化作历史,现在和将来同样会日渐沉降为新的历史。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读史修身,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正心明志,使自己不断提升。(孙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