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登月第一人说的名言

名言警句2019-06-10 15:55书业网

篇一:我要跳到月球上

我要跳到月球上

?

? ? ? 复制链接 打印

2012年08月31日00:34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辽宁日报

世界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仙逝了,大家都在传诵他的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其实,他还有一个儿时的故事可以给我们更多启发。

先来看这个小故事:美国沃帕科内塔小镇,一位妈妈正在厨房里洗碗,她听到十岁的儿子在后院里蹦跳玩耍的声音,便对他喊道:“亲爱的,你在干吗呢? ”儿子说:“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去! ”这位妈妈没有给“胡思乱想”的儿子泼冷水,而是说:“好,不要忘记回家哟! ”30年后,这个小孩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美国著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少年的志向对于成年后的事业成功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说,阿姆斯特朗的成功只是带有偶然性的个例,那么,英国一项持续30余年跟踪上万名英国人生活的调查则表明,志向远大的孩子成人后事业更加成功。英国教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被调查对象在11岁时写的展望自己未来的短文,然后将短文内容与作者42岁时的实际情况相比较。调查显示,在11岁时便有专业技术职业抱负的孩子当中,50%的人42岁时在从事这类职业;而没有类似职业抱负的孩子中,这个比例仅为20%。

立志,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一步。少年项羽看到秦始皇的浩荡车驾,就口出狂言:“彼可取而代之。 ”孙中山读私塾时,就立志要推翻丧权辱国的腐败清廷。青年毛泽东离家外出读书时,写下一首诗给父亲,表明远大志向:“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周恩来上小学时就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经过努力奋斗,不懈追求,他们后来都实现了自己儿时的志向,经天纬地,摇动乾坤,成了彪炳史册的伟人。

志向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助推火箭。古人说:“志当存高远”,“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因而,对初出茅庐的青年的志向,不能因其“狂妄”而泼冷水,不能因其“荒唐”而棒喝,一定要热情鼓励、爱护、引导。设想一下,倘若当年阿姆斯特朗的妈妈对于儿子的奇思妙想大加呵斥,兜头一盆冷水,那么几十年后,第一个登上月球高声宣布 “对于我是一小步,对于人类是一大步”的宇航员,就可能另有其人了。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或青年人发出“我要跳到月球上”的狂言时,请尊重和保护他的志愿和意向,鼓励他的异想天开,支持他的匪夷所思,再耐心等待与精心培育,多少年后,或许这就是另一个阿姆斯特朗。

篇二: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1

济川中学初一语文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34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汉字,要求书写规范、工整、美观。(4分)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当你静下心来,烹一壶清茶,煮一杯咖啡,

放一曲yōu yáng的音乐,cháng yáng于书中世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之盛,可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岂不雅哉?岂不乐哉?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

A. 七、八月的夜晚,天上的繁星密密麻麻。 B. 姚明退役后是上大学,还是执教?

C.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胡萝卜》将入选中学教材。

D.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留下了这样的经典名言:“对一个人来说,这是 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一次飞跃”。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C.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D.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 “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C. 为使我们泰兴更加美好,数百名志愿者走上街头,指手画脚劝导交通....倡行文明。

D. 人类交叉传染禽流感病毒绝非危言耸听,各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 B.目前,房价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 C.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

D.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亚洲一号”的成功发射,表明了我国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B.自从新厂长上任以来,狠抓了工人的节约意识,生产所耗的原材来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C.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获得了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D.这届青奥会的会徽、吉祥物的应征者以青年师生为主。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 ....

A. 是否有“以农为本” 的理念,是能否解决“三农” 问题的关键。

B. 经过神九和天宫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使我国朝建设自身的空间站的目标又迈出了一大步。

C. 2200多名党代表认真讨论并听取了胡锦涛所作的十八大报告。 D.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我们养成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 5.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 (1) 安不忘危,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各领风骚数百年。 (3) 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4) 梅雪争春未肯降,___________________。 (5) 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 。 (6) 山下兰芽短浸溪,

1

3.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 ...

A. 不少学者认为《新人文读本》丛书对中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

B.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

(7) 唐代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8) 《郑人买履》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文实践活动。(8分)

十一长假期间,老师布置同学们办一份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的小报。初一(8)班的小东决定到你家与你合作完成,他妈妈以他贪玩为由,不让他去。小东请你打电话向他妈妈解释一下,你会对他妈妈说什么?(语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1) 你对小东的妈妈说: (3分) (2) 事后,你们在一起办报,请写出小报的名字及其中的两个栏目名。(3分) 报名:(3) 小东从网上搜集到了一幅图片作为小报的插图,请你简要说说这幅图片的含义。(2分)

(画面提示:书的下面露出的是三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一个(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登月第一人说的名言)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56分)

(一) 阅读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①》一诗,完成第8题。 (6分) 苍苍②竹林寺③,杳杳④钟声晚。 荷笠⑤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注】①灵辙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称。 ②苍苍:深青色。 ③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④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⑤荷(hè)笠:背着斗笠。

2

8. (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3分)

(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二) 阅读韩非子的《师(1)老马与蚁》一文,完成第9~12题。(16分)

管仲(2)、隰朋(3)从(4)于桓公(5)而伐孤竹(6),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7),夏居山之阴(8),蚁壤(9)一寸而仞(10)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11)

..

管仲之圣(12)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13)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惑乎? .

【注】(1)师:学习。(2)管仲:夷吾,春秋时任齐桓公的相国,著名政治家。(3)

隰(xí)朋:齐桓公时期的左相。(4)从:跟随 。(5)桓公:即齐桓公,名小白,齐国国君,春秋时第一个霸主。(6)孤竹:国名,在今河北省东部卢龙县一带。 (7)阳 :山南水北。(8)阴:山北水南。(9)蚁壤:蚁封,即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 (10) 仞:古代计量单位,一仞相当于周尺八尺或七尺。(11)以:凭借。(12)圣:圣明。(13)不难:不惜,不耻。 。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春往冬反 ②蚁冬居山之阳 . ③乃掘地遂得水 ④不亦惑乎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 .

A.而置之其坐 (《郑人买履》) B.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 C.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刻舟求剑》) D.心之所向 (《幼时记趣》)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老马之智可用也

(9)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1)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

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

(2)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房里。

(10)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

行囊准备上学了。 (3) 是吾剑之所从坠。

(11)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

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12.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12)我随口问:“那你呢?”

(13)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三) 阅读《送报的少年》一文,完成13~17题。(18分)(14)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 (1)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不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 (15)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睛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13.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显现故事情节发展的语言标志。(3分) 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开端: 发展: 高潮和结局:

(2)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

14. 小说的主人公是送报少年,作者为什么却用许多笔墨写“我”儿子?(3分) 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3)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

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15. 文章第(14)段画线句在内容上主要有这样两个表达作用:(4分) 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4)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

② 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

16.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小说后的感想。(6分) 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

对儿子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 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

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17. 在把握了文章中心意思的基础上,我们再次朗读课文,就要读出句子的语 (5)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气,注意重读的词语以及读出人物的情感。 如:我们读“门没开的时候, (6)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7)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一句,应轻柔地读,需要突出“ ”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这个词语,从而读出送报少年怕打扰住户的心理。(2分) (8)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

(四) 阅读厉彦林的《布鞋》一文,完成第18~20题。(16分)

现在我家门口。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3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料。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沂蒙山区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阕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阕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阕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七八岁的男孩子夏天还羞怯怯地光着屁股,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就平整结实,自然就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

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4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18. 文章以为线索,通过对的回忆,表达对 之情 。(6分)

19. (1)品味第④段中画线句,说说这句话表现母亲怎样的特点。(3分) 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

(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贴”的理解。(3分)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 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20. 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三、作文(60分)

请以“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横线上可填写的内容如:无声

的关怀、劳动的艰辛、读书的乐趣、音乐的魅力、体育锻炼的益处……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不出现真实班名、人名。

4.书写工整规范。(4分)

14. 通过两个同龄少年的对比,从侧面衬托送报少年的优秀品质。( 3分) 15.( 4分)①表明少年家庭经济状况不好。 ②表现少年成熟、懂事的性格。 16.(共6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2分),感想(4分):可围绕“做一个懂

事的孩子”“学会独立生活”“能吃苦耐劳”“关爱父母”“乐观上进”“谦逊、有礼貌”等某一个方面谈,可从正面,也可从反面谈,言之有理即可。 17. 轻轻(2分)

18. 文章以布鞋为线索,通过对母亲为我做布鞋的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母亲

的感激与怀恋之情。(6分)

19. (1)勤劳、细心、认真、关爱孩子。(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2)

形象传神地表现了我对母亲关爱的感激之情,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布鞋。(3分)

20. 点明文章主旨,抒发了母亲的感恩之情,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了自己走好

人生路的决心,使文章主题进一步升华,如果去掉,就收不到上述效果。(4分)

济川中学初一语文期中试题

参考答案

1. 悠扬 徜徉( 4分)

2. D ( 2分) 3.C( 2分) 4、 A ( 2分)5.①- ⑥略 ⑦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⑧“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等。 6. ①《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2分)

②洞中历险 当“海盗”去“海盗”生活”等 (2分)

③他厌倦了主日学校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情感的孤独,强烈地需要别人认可他的存在,另外孩子的天真、烂漫、顽皮、富于幻想的天性也是原因之一。( 写两个即可,2分)

7.(1)提示:注意称呼、内容陈述、诚意、口语化等,语句通顺。(3分) (2)没有统一答案,报名、栏目名必须切合主题。(3分)

(3)一本好书教给我们知识,让我们终生受益,就像给予了我们用之不尽的财富。(意对即可,2分)

8. (1)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如千

里跫(qióng)音,若有若无。(3分)

(2)(共3分)“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目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1分)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2分)

9.(1)( 4分)① 同“返”,返回 。 ②居住。③于是,就。 ④ 糊涂。 (2) B(2分)

10.老马之智/可用也(2分)

11.(6分)(1)就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 (2)(3)略

12.博学多识的圣人都会碰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老马、老蚁学习,我们更要

虚心学习知识。( 2分)

13. 放暑假的时候七月下旬的一天转眼到了8月底( 3分)

5

篇三:七年级试题及要求

茶陵县2015年七年级信息技术考查试题

学校: 姓名:计分:

试题一:

1、在电脑桌面上新建一个文件夹,将文件夹命名为:七年级信息技术考查

2、在自己使用的计算机上搜索文本文件,并将任意一个文本文件复制到桌面上七年级信息技术考查文件夹中。

试题二:

利用WORD软件,根据下列素材自己设计制作一个电子小报,并将电子小报以自己的姓名命名保存在七年级信息技术考查文件夹中。

文字素材:

20世纪影响人类的重大发明

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

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冶金、煤矿和纺织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及纺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1804年出现的蒸汽机火车和1807年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辅助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这是1876年3月10日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从此诞生了,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

汽车改变了人类的整个交通状况,拥有汽车工业成了每一个强大工业国家的标志。 汽车的发明使人类的机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使20世纪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更追求自由。当然,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道路网挤占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和高昂的车费等问题。

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

现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没有电视。

登月:人类航天史上迈出一大步

登月是人类航天科技的一大进步。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刹那所说的名言“对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出一大步”牢牢铭记在地球人的心上。

电脑:人类未来的希望

1946年2月4日,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代表、著名的科学家一起挤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房间里。当一位陆军将军轻轻按下电钮后,占满整整三堵墙的机器立即亮了起来,人们热烈鼓掌,高声欢呼:“ENIAC活了!”。“ENI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码

10多年前,科学界就预言说,21世纪是一个基因工程世纪。

图片素材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