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自己的墓志铭范文
篇一:写给自己的墓志铭
写给自己的墓志铭
1“我将思想奉献给了人类,将身体奉献给了大地,我没有走,这就是我的全部!”----------墓志铭2 上面的就是我写给自己的墓志铭。3人生一世,寻得是价值,探的是智慧。在二十岁写下自己几十年后的墓志铭,也许太早,因为人生起起伏伏,每一段经历都会给自己不一样的感受。有人说,人生苦难重重,但我说,人生无畏苦难,既然来了,怎么可以轻易回去呢?有人活了一百岁,无人问津,有人活了二十岁,流芳百世。人生的意义真的不是时间可以衡量的。4多年后,也许回忆起自己现在写的这样一篇文章,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让我细数这二十年来我的经历,学着鲁迅先生“朝花朝拾”。从我出生那天,自己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人生,小时候,伴着家人的教导,自己便渐渐懂事,渐渐有能力照顾自己,懂得喜怒哀乐与人世百态。青春最多的时间是花费在学校的。学习,是一个年轻人的标志,如果一个年轻人不学习,长辈会吃惊,会鄙夷,因为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只要一个人学习好,爱学习,这个孩子肯定有出息。当初的大学生可是响当当的名号!5我,二十岁,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但我回顾自己的曾经,心里有苦有甜,有喜有悲。多数的荣耀都是在校园里获得的,校园给了每一个孩子展现的机会,有些人讨厌上学,但是没有学校,怎么会有你展示的舞台?当初的我很胆小,很内向,是需要别人照顾的。然而越来越多的经历让我明白,自己也是可以发挥作用的,我试着独立,试着与别人交流,争取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努力展现给大家看。我说过了,想过了,也做到了。在全国中学生语文作文竞赛中,我拿到了省一等奖;在江苏省三好学生的评选中,我选上了;在化学竞赛中,我获奖了。获奖,证书,一系列衡量你付出的东西摆在你面前,有些人会迷失。但是在我的价值观里,我觉得这些只不过是身外之物,缘来缘去罢了,真正有价值的是证书背后的人所有的心血。6《执虚如盈》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篇文章,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恭肃的心,充盈了器物;颖慧的心,充盈了月亮;虔敬的心,充盈了天地。说到底,真正空虚空洞的,既不是器物也不是生活,而是我们昏花的眼与蒙昧的心。“物质上求简单,精神上求丰富,这是人生意境,懂得了这样的意境,才能让心不再受世俗控制,可以自由驰骋。而你的精神,你的付出,你的奉献是你唯一能留下来的东西,超出一切有形之物,打破时间的限制,只一瞬,便是永恒。7有奉献的人将成为崇高的天使,无奉献的人便成为地狱下的小丑。8我问自己,当我被上帝叩问时,我是忍着谎言的面具向上帝吹嘘,还是坦诚的向上帝汇报?而我的回答是,这是事实,上帝早已知晓再怎么争辩,也不会改变当初的决定。而天平就这样倾向了真理的一端。9很多人,当被问起自己的梦想时,总会诧
异的停顿几秒。他是在想吗?是的。也许,有时候一闪而过的念想成了你觉得的自己的梦想,这是目标,是自己奋斗的方向,但我寻寻觅觅在找的,是自己的最终目标。奉献,是一个宽广的名词,而一切崇高的理想,都是这个名词最好的阐述。如果你要问我所找到的的梦想,我可能会说我还没想好,小时候什么都想干,觉得自己神通广大,说干就干,而认识了这个世界之后发现,不是什么你想干就可以干的,所以一切又好像全都破灭了。所以,就在无尽的寻觅中度过了大量的人生的时间。但是如果你问我要追求的方向,我会明白的告诉你,奉献!奉献说出来很伟大,但是做起来确实很辛苦,它可以衡量一个人最终的价值取向。10我将自己的墓志铭定义在奉献一层,是我相信奉献,相信崇高的理想下总有一颗奉献的心!当身体再也不能收到理想的驱动时,人们可以感受到的只有那颗掩埋在身体里的背后的奉献。我希望在我几十年后闭上双眼,可以在墓碑上刻上这一句话,这是我留给自己,也是留给大家的话。11我有一个习惯,从不随意伤害外物,哪怕一只蚂蚁,也有它生存的权利,我不想剥夺他的权利,这是尊重,我敬仰并深刻践行这样意义的尊重。有些时候,患上重病,觉得自己发个烧就很煎熬,而回头看看那些其他病人,就会觉得自己原来这么幸运,又会发出一声感叹,活着真好!没有人愿意死,或者说没有人愿意平白无故地死,死要死的有价值。12我常常幻想,如果每一个人都是积极阳光,践行自己的梦想,那么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令人向往。而生命的意义,在我看来就是纯净的奉献,这样的心灵是珍贵的,是我所崇拜的。都说,自己会成为自己心中所崇拜的人,我想成为一个热爱奉献的人,对于他人,社会,地球等等。当我归于尘埃,地球上依然有我的痕迹,那些话,那些事,那些人,抹不去的回忆,没有消失,只是我们还不能回去看看。。。13玛丽莲梦露将自己的身材写进墓志铭;牛顿将自己比作捡贝壳的孩子;萧伯纳说这一天始终会到来。每一位杰出的人都将自己最骄傲的留给了自己,将自己定格在世界的一个角落,我们爱他们,因为他们可爱!14墓志铭的意义就是记录一个人的一生,但是现在的我一生未走完,现在与未来有无限可能,也许最后的墓志铭不是这句话,但是它是我一直会践行的人生准则,奉献真的是有意义的一件事,值得为之付出,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感受这两个字!
篇二:写给自己的墓志铭
我,姓赵,名志昌。在我并不短暂的生命里,我一直努力的活着。我一生致力于让我的亲人、朋友和自己快乐,但是请原谅我,现在我已经起不来了。
我并不聪明,但绝对称得上努力。我从不抱怨上天没赋予我羡人的天赋,因为世上本来就有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这一定律,所以我觉得这是公平的。从小到大,我的学习成绩虽没有取得令人垂涎的辉煌,但我努力的果实还是会令他人羡慕不已。所以我一直坚信,有努力就一定有收获。
我并不善表达,但绝对算得上真诚。虽然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可以是人际关系更为密切,但真诚一定会使这种关系更为和谐和牢固。在这种和谐和牢固的关系中,我一生过的很幸福,感谢我所有的亲人朋友及身边所有人。
我并无多大贡献,但绝对懂得感恩。在平凡的生命里我虽没对社会或祖国做过什么大的贡献,但在我内心里一直怀揣着对祖国和社会的感谢,基于对祖国的感恩,我一直默默的遵守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不怠慢。
我的一生没有辉煌却也没有遗憾。愿世人快乐。。
篇三:活着的人给自己写的墓志铭
活着的人给自己写的墓志铭
不知哪位名人说过:“清明,其实本是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之间,难得的一次交际。”又到清明,除了照常的扫墓踏青,E时代的人们想着法儿地跟另一个世界的人拉近关系。例如昨日,某网络论坛上的这一个帖子。短短1天,已盖到70余楼。
主题只有一个:活着的人,给自己写个墓志铭吧。
楼主名叫“沙子哥哥”,“清明节快到了,一人一楼给自己生后写上一段墓志铭。我先来——‘这里埋葬着一个顽强的人,他一直坚持活到死。’”
跟帖蜂拥而至。
活人自撰墓志铭,要么总结前生,要么寄望来世。
每一段文字背后,或许都是一段心情,一个故事。
记者随意摘录几条,略作分类。特邀本报“华先生”,大胆猜测,墓志铭背后的故事。
现实版:
“这里有一个睡美人,一直等不到吻醒她的王子,所以只能这样长眠了??”
华先生猜测:难道是剩女?没关系,或许下一分钟,你就能遇到梦中的那个白马王子。
“这里埋着静娃,一个一辈子都没吃饱过的孩子。”
华先生猜测:可能是个大胃王,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似乎远去很久了。
诗意版:
“走过,看过,做过,想过,无为无碍,无影无踪,清净绵长。”
华先生猜测:应该是个行者,一路奔波,一路感悟。如果来到成都,
一定还逛过春熙路、吃过麻辣烫、坐过“火巴耳朵”。
“这里没人。因为他睡着了,走路请小声点,因为他喜欢安静!远离噪音,他会很欣慰!”华先生猜测:或许生前受尽了喧嚣,死后才会眷恋安静。
诈尸版:
“下去化为鬼,上来祸人间。”
华先生猜测:人间本没有鬼,死不瞑目的人多了,人间就有鬼了。
“这里住的人随时会起来与你聊天。”
华先生猜测:此人一定是“话篓篓”,大学寝室卧谈会的主角。
名人自撰墓志铭
活着的人自撰墓志铭,自古以来并不鲜见。
往往还都出自大家名士之手。
冯玉祥: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旧志不懈,守诚守
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启功: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痛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莎士比亚:看在耶稣的分上,好朋友,切莫挖掘这黄土下的灵柩,让我安息者得到上帝的祝福,迁我尸骨者定遭亡灵诅咒。
萧伯纳: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的。
海明威:恕我不起来!
篇四:活着的人给自己写的墓志铭
活着的人给自己写的墓志铭.txt机会就像秃子头上一
根毛,你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没了。我和你说了10分钟的话,但却没有和你产生任何争论。那么,我们之间一定有个人变得虚伪无比!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相遇是缘,相知是份,相爱是约定,相守才是真爱。活着的人给自己写的墓志铭不知哪位名人说过:“清明,其实本是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之间,难得的一次交际。”又到清明,除了照常的扫墓踏青,E时代的人们想着法儿地跟另一个世界的人拉近关系。例如昨日,某网络论坛上的这一个帖子。短短1天,已盖到70余楼。
主题只有一个:活着的人,给自己写个墓志铭吧。
楼主名叫“沙子哥哥”,“清明节快到了,一人一楼给自己生后写上一段墓志铭。我先来——‘这里埋葬着一个顽强的人,他一直坚持活到死。’”
跟帖蜂拥而至。
活人自撰墓志铭,要么总结前生,要么寄望来世。
每一段文字背后,或许都是一段心情,一个故事。
记者随意摘录几条,略作分类。特邀本报“华先生”,大胆猜测,墓志铭背后的故事。
现实版:
“这里有一个睡美人,一直等不到吻醒她的王子,所以只能这样长眠了??”
华先生猜测:难道是剩女?没关系,或许下一分钟,你就能遇到梦中的那个白马王子。
“这里埋着静娃,一个一辈子都没吃饱过的孩子。”
华先生猜测:可能是个大胃王,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似乎远去很久了。
诗意版:
“走过,看过,做过,想过,无为无碍,无影无踪,清净绵长。”
华先生猜测:应该是个行者,一路奔波,一路感悟。如果来到成都,
一定还逛过春熙路、吃过麻辣烫、坐过“火巴耳朵”。
“这里没人。因为他睡着了,走路请小声点,因为他喜欢安静!远离噪音,他会很欣慰!”华先生猜测:或许生前受尽了喧嚣,死后才会眷恋安静。
诈尸版:
“下去化为鬼,上来祸人间。”
华先生猜测:人间本没有鬼,死不瞑目的人多了,人间就有鬼了。
“这里住的人随时会起来与你聊天。”
华先生猜测:此人一定是“话篓篓”,大学寝室卧谈会的主角。
名人自撰墓志铭
活着的人自撰墓志铭,自古以来并不鲜见。
往往还都出自大家名士之手。
冯玉祥: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旧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启功: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痛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莎士比亚:看在耶稣的分上,好朋友,切莫挖掘这黄土下的灵柩,让我安息者得到上帝的祝福,迁我尸骨者定遭亡灵诅咒。
萧伯纳: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的。
海明威:恕我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