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墓志铭
篇一:中外名人的墓志铭精华集锦
中外名人的墓志铭
1. 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聂耳
3. 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旧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冯玉祥
4.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萧伯纳
5.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卢梭
7.大门关闭着,是为了我的朋友;大门打开着,是为了我的敌人。——阿凡提
8.一个在海边拾贝壳的孩子——牛顿
9.从苍天处取得闪电 从暴君处取得民权——富兰克林
10.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贝多芬
11.看在耶稣的份上,好朋友,切莫挖掘这黄土下的灵柩;让我安息者将得到上帝祝福,迁我尸骨者将受亡灵诅咒。 ——莎士比亚
12.米兰人亨利·贝尔,活过、写过、爱过。——司汤达
14.我自由了!感谢万能的主,我终于自由了!—— 马丁·路德·金
15.恕我不起来了!—— 海明威
16.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马克·吐温
17.拉下帷幕吧,喜剧已经结束了。——拉伯雷
20.死去的人们应该庆贺自己,因为人类产生了这样伟大的装饰品。——牛顿
21.如果生活是一场盛宴,我已经填饱了。——保罗·巴斯蒂尔
22.对人生,对死亡,给予冷然之一瞥,骑士驰过。 ——叶慈
素材:100句值得推荐的读书名言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2、读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5、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
6、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 ——马克·吐温
7、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9、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牛顿
10、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1、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13、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 ——(清)袁牧
15、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16、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张维屏
17、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19、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平者未之有也。 ——(唐)吴兢
20、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 ——萧楚女
21、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2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2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25、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篇二:笛卡尔的第一二个沉思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第一个沉思: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
第一个沉思,也称“普遍怀疑”。我先略述他的思想。
“如果我想要在科学上建立起某种坚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的话,我就非在我有生之日认真地把我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统统清除出去,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不可。”也就是说,只有先破除一切旧见解才能找到确定不移的东西。
先从何下手呢? 笛卡尔首先想到我们接受东西的途径之一——感官。但感官可以骗人,在不明显与离得很远的东西上,感官骗过我们。“为了小心谨慎起见,对于一经骗过我们的东西就决不完全加以信任。”
但是,有人会说,有些感官获得的东西显然是真实的,“比如我在这里,坐在炉火旁边,穿着室内长袍,两只手上拿着这张纸,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除非是疯子才会否认这一点。那是不是这些感官印象就不需要怀疑了呢?笛卡尔接下去提出了“梦的论证”。他认为梦与真实,我们常常分不清。明明是在做梦,又好像是真实的,反之亦然。我坐在炉火旁边,是梦中罢?不是罢?因此,我们应“设想我们的手以及整个身体也许都不是像我们看到的这样。”所有感官都应该被怀疑。
这样是不是就没有真的存在的东西了吗?我们“至少必须承认出现在我们的梦里的那些东西就像图书一样,它们只有摹仿某种真实的东西才能做成,因此,至少那些一般的东西,比如眼睛、脑袋、手,以及身体其余部分并不是想象出来的东西,而是真的、存在的东西。”画家画出奇形怪状的东西只是对不同动物肢体的拼凑。但有人会问,画家也能画出我们完全没见过的东西。笛卡尔说:“颜色总应该是真实的吧。”因此,真的存在的东西确实存在。 那么这些东西是什么呢?笛卡尔说:“一般的物体性质和它的广延,以及具有广延性东西的形状、量或大小和数目都属于这一类东西;还有这些东西所处的地点,所占的时间,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
这样,笛卡尔得出这样的结论:“物理学、天文学、医学,以及研究各种复合事物的其他一切科学都是可疑的、靠不住的;而算学、几何学,以及类似这样性质的其他科学,由于他们对待的都不过是一些非常简单、非常一般的东西,不大考虑这些东西是否存在于自然界中,因而却都含有某种确定无疑的东西。”
笛卡尔本来想普遍怀疑的,至此却推出确定无疑的东西,是否与其初衷相违背呢?且慢,至此还未完。他假定有一个上帝存在。这个上帝允许我在最一般的事情上弄错。但笛卡尔又说,上帝是至善的,因此上帝“并没有故意让我弄出这样的差错。”
笛卡尔时代,他认为算学、几何学是一种确定无疑的东西。起初的想法是建立起像算学、几何学那样确定无疑的知识大厦。而现在他将怀疑甚至推到了算学和几何学,足见彻底。 若有人否认有这样强大的上帝存在该如何?笛卡尔认为“他们给我的来源所指定的作者越是无能,我就越可能是不完满以致我总是弄错。”因此,“没有一个是我现在不能怀疑的。”“假如我想要在科学上找到什么经久不变的、确然可信的东西的话,我今后就必须对这些思想不去下判断,跟我对一眼就看出是错误的东西一样,不对它们加以更多的信任。”
笛卡尔认为彻底做到这一点极不容易。因此,他最后设想有一个妖怪的存在。这个妖怪“用尽了他的机智来骗我”。所以“我要把我自己看成是本来就没有手,没有眼睛,没有肉,没有血,什么感官都没有,而却错误地相信我有这些东西。”
至此,第一沉思完。
笛卡尔的大致思路如下:先要怀疑,从感官开始。感官在一些事物上骗过我们,故要怀疑;而感官很多时候那么真实,通过梦的论证,怀疑了“真实的感官”。剩下一般物体性质及广延的确定性知识,又通过设想骗人的上帝和骗人的妖怪,怀疑了这种确定性。从而达到普遍怀疑。
我想:如果笛卡尔当真怀疑了任何东西,那么怀疑“普遍怀疑”是否是一种悖论。如果“普遍怀
疑”当成一种确定无疑的东西接受下来,怀疑“普遍怀疑”不是一种矛盾吗?如果怀疑“普遍怀疑”为真,那“普遍怀疑”则为假。这个游戏可以无穷进行下去。以至于空无一物,又何来确定性的结论呢?所以总有一种东西是笛卡尔所没有怀疑的。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第二个沉思:论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认识 笛卡尔在第一个沉思里确立了普遍怀疑的原则。他希望沿着这一原则找到一个确定无疑的东西。即所谓的阿几米德点。“阿几米德只要求一个固定的靠得住的点,好把地球从它原来的位置上挪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同样,如果我有幸找到哪管是一件确切无疑的事,那么我就有权抱远大的希望了。”
因此,笛卡尔假定一切所见所闻皆假。但既然世界什么都不存在、什么都是虚幻,又能推出什么结论来呢?另外,我又是怎么知道会有一个确定无疑的东西存在呢?即使有,一种可能是上帝把这种观点放到我们心里。但笛卡尔说,那倒不一定,或许我们自己就能产生这种想法。(按:但这里连“我们自己”是否存在都还未知,又怎能作此假设呢。)笛卡尔认为:“如果我曾说服我自己相信什么东西,或者仅仅是我想到过什么东西,那么毫无疑问我是存在的。”这就是说,“我说服自己相信”所以我存在;“我想到过”所以我存在。(按:我到底有没说服,有没想过,这是未证实的。)另外,如果有个强大的骗子在骗我,又怎么办呢?“如果他骗我,那么毫无疑问我是存在的。”最后,笛卡尔得出结论:“有我,我存在。”
可是“我存在”的这个“我”是什么呢?首先要看看我从前认为我是什么。“毫无疑问,我想过我是一个人。”“我首先曾把我看成是有脸、手、胳臂,以及由骨头和肉组合成的这么一架整套机器,就像从一具尸体上看到的那样,这架机器,我曾称之为身体。”可是前面说了,这些都是假的。吃饭、走路、感觉,都是假的,只有思维,“我觉得思维是属于我的一个属性,只有它不能跟我分开。”(按:为什么思维不是假的呢?因为吃饭、走路、感觉等都会涉及到物体,而物体是假的。)因此,我“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什么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呢?
那就是说,一个在怀疑、在领会、在肯定、在否定、在愿意、在不愿意、也在想像、在感觉的东西。”但所有的这些如果都是我的本性的话,那就太多了。可是又为什么这些都不是我的本性呢?难道我没有在做以上的这些事吗?笛卡尔说:“我看见了光,听到了声音,感到了热……这些现象是假的……可至少我似乎觉得就看见了,听见了,热了,这总是千真万确的吧。”也就是说,我们感觉外面在下雨,而事实上也许没在下。但只要我们感觉到了,那不管外面有没有下,我感觉到了这一点是确定的。“真正来说,这就是在我心里叫做在感觉的东西,而在正确的意义上,这就是在思维。”最后,笛卡尔仍然将我归到思维上。至此,笛卡尔完成了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认识的论证。
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认识,这难道不奇怪吗?笛卡尔以下举了蜡和过路人的论证。
蜡的论证:从蜂房里拿一块蜡,它有甜味、香气、颜色、形状、大小、硬凉,敲它不会发出声音。但把它拿到火旁,以上一切都变了。“发生了这个变化之后,原来的蜡还继续存在吗?”当然存在。可是我们能够认识得真切的是什么呢?“只有有广延的、有伸缩性的、可以变动的东西。”而这又是什么呢?“只有我的理智才能领会它。”
过路人的论证:你看到窗外一个过路人。可是,事实上,你看到的“无非是一些帽子和大衣,而帽子和大衣遮盖下的可能是一些幽灵或者是一些伪装的人,只用弹簧才能移动。” 至此,笛卡尔完成第二个沉思。
篇三:笛卡尔与坐标系的故事
笛卡尔与坐标系的故事
据说有一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生病卧床,病情很重,尽管如此他还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几何图形是直观的,而代数方程是比较抽象的,能不能把几何图形与代数方程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能不能用几何图形来表示方程呢?要想达到此目的,关键是如何把组成几何图形的点和满足方程的每一组“数”挂上钩,他苦苦思索,拼命琢磨,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突然,他看见屋顶角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一会功夫,蜘蛛又顺着丝爬上去,在上边左右拉丝。蜘蛛的“表演”使笛卡尔的思路豁然开朗。他想,可以把蜘蛛看做一个点,它在屋子里可以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把蜘蛛的每个位置用一组数确定下来呢?他又想,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与地面交出了三条线,如果把地面上的墙角作为起点,把交出来的三条线作为三根数轴,那么空间中任意一点的位置就可以用这三根数轴上找到有顺序的三个数。反过来,任意给一组三个有顺序的数也可以在空间中找出一点P与之对应,同样道理,用一组数(x、y)可以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平(来自:WwW.CssYq.com 书业 网:笛卡尔的墓志铭)面上的一个点也可以有用一组两个有顺序的数来表示,这就是坐标系的雏形。
篇四:西方哲学智慧 笛卡尔的形而上学
笛卡尔的形而上学已完成 成绩: 92.4分 1
根据笛卡尔的观点,以下哪一选项是不被怀疑的?
A、几何学
B、上帝
C、直观感受
D、怀疑本身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7.7分 2
()的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叫做我思故我在。
A、亚里士多德
B、笛卡尔
C、康德
D、黑格尔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7.7分 3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主要是想表明什么?
A、上帝的存在需要被我证明
B、物质并不重要
C、自我必定真实
D、思想是我的本质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7.7分 4
给整个近代哲学奠定基础的理论是()。
A、二元论
B、本体论
C、物质论
D、一元论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7.7分 5
“我思故我在”中的“我”可以理解为?
A、肉体的“我”,我一消失即没有了思想
B、任何对象的“他者”,“他”永远无法思“我”
C、思想实体
D、上帝赋予人的灵魂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得分: 0.0分 6
笛卡尔形而上学包括几条原理?
A、.0
B、1.0
C、2.0
D、3.0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7.7分 7
《第一哲学沉思集》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卢梭
C、笛卡尔
D、黑格尔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7.7分 8
笛卡尔之所以要证明上帝存在,是因为要证明()。
A、物质世界的实在性
B、思想世界的实在性
C、普遍怀疑的合理性
D、普遍怀疑的确定性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7.7分 9
对笛卡尔而言,实体独立存在而不依靠别的事物。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7.7分 10
笛卡尔说数学是不可怀疑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7.7分 11
“人的心灵能够思想而没有广延”是康德讲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7.7分 12
我思故我在构成了整个近代哲学的开端。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7.7分 13
笛卡尔把主体和客体区别开来。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7.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