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有关邮递员的墓志铭

墓志铭2019-03-06 13:06书业网

篇一:各行各业墓志铭

1 一位老板的墓志铭:下午 3 点准时开会. 2 另一位老板的墓志铭:下次会议我将缺席. 3 各部门的主管注意了,我会不定期回来抽查的 4 一位职员的墓志铭:经理,我这次请的是长期假. 5 另一位职员的墓志铭:这次调离岗位给我造成的损失很大 6 相信钱是万能的人的墓志铭:到了那边,我终于明白钱不是万能的,上帝说的话才 是万能的 7 一位记者的墓志铭:阎王殿消息:昨天晚上,世界上第 88888888888 个人顺利的死 亡 8 另一位记者的墓志铭:阎王殿消息:截至昨天晚上 12 点整,阎王殿已收容了 66666666666 个难民 9 国家机关干部的墓志铭:我将永远保守国家的秘密,对国家负责. 10 明星:我躺在这只是想拒绝采访. 11 研究动物冬眠期的科学家:我的"冬眠"(冬天死亡,长期睡眠) 12 长期服药,痛恨吃药的病人:对不起,我这次实在是不能吃药了. 13 平民:此为本人的私人防空洞,无意与人共用,请免开尊口. 14 好色的人:面对美女,我们坐立不安 15 强奸犯:别怕,我没有性能力了. 16 那边没红灯区,我不想去. 17 一位饱经恋爱折磨的人:不用再谈恋爱了. 18 不要在我身边大声说话,否则我会醒来. 19 欠我钱的人把钱准备好,我会托人去取的. 20 请追债的人止步,我将长期赖下去. 21 这里没有空气污染,因为这里根本没有空气供你污染 22 我没埋过人,但我是被人埋了. 23 消息灵通者:听说那边现在正处在金融危机中,不要再带阴阳币过去了,最好带 黄金 24 我在最后的一段时间还不断的看黄(和谐)色电影,是因为在那边,18 岁以上也不 让看黄(和谐)色电影. 25 小国总统:那边没有大国和小国之分,不过有君子国家和赖皮国家之分 26 驻外大使:不光我不愿意去那边当大使,我相信没有一个驻外大使愿意去 27 一个外交官:总统派我去那边建交 28 邮递员:我以前不光给人送信件还收信件,现在只收信不送信了. 29 在这边我可以了解 5000 年前发生的事,在那边我还能看到 5000 年后的事 30 飞行员:我要飞到唯一一个有去无回且不是禁飞区的地方 31 一个坐错飞机的无辜者:我坐的"有去无回号"民航飞机,朝着禁飞区飞了去. 下场和我现在一样 32 一个炒房者:听说那边没人炒房,我把这边所有的房子都卖了,准备到那边大干 一番 33 一个肉食主义者:听说那边也正在流行禽流感,我专门带了 3 只烤鸡过去 34 一个偷渡者:偷渡在那边是合法的,我要去那边上诉. 35 一位出生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公民下次再出生,我一定要出生在老家(中国) 36 一个经历过世界大战的人到一个从不发生世界大战的地方去 37 一位总统:到那边我还想当总统 38 一位哈佛毕业生:我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可他们不承认我的学历 39 一个发生事故的人:我去那边找证人 40 一个生前最后一

段时间发生了纠纷:我要到那边的法院控告某某人 41 一位不服法院判决者:我要上诉. 42 这边信号不好,最好带张移动卡. 43 追求真理的人们:那边没有真理,只有阎王的命令 44 一位研究法律的人:上帝的命令是宪法,阎王的命令是刑法 45 移民局的一位高级官员:我最后看到的一条真理就是:人最终都是要移民的 46 一个打工者:在那打工不要暂住证呀 47 自从有了火化,我成了最后一个被埋的人 48 一个黑社会老二:小弟们等着,我过去和大哥商量商量 49 一个吸毒者:我最后戒毒的原因是那边没有毒品 50 一个酒鬼司机:我死前戒酒的原因是那边也不允许醉酒驾驶 51 星探:我埋伏在这里只是为了发现下一个"明星" 52 自从被调到这鬼地方,我知道自己再没机会升职了 53 世界上最好的棺材店老板我给无数的人做过棺材,最终我忘记了自己的那一副, 只好用一个不怎么牌子不怎么好的棺材了 54 这是我的新家,希望生前的朋友有空来看看我 55 生前我骗了无数的人,现在我说一句实话——我的确死了 56 一个债台高筑者我现在唯一的财产就是这块墓地了,要是可以卖钱,你们就拿去 吧 57 一个贫穷者:这是我唯一的财产 58 一个盗墓者:在我的一生中,我盗了无数的坟墓,那也只是为了给自己弄一个好 一点的坟墓罢了 59 通信行业的一名经理:行业间的竞争太激烈了,我这个当经理的,只好一个人带 头到那边去开发市场了 60 一个旅游爱好者:我过去只是为了旅游一周,可他们的法律规定:旅游超过三天 的就被认为 61 我贪污了 3000 多万,于是才下定决心逃到那边去. 62 一个保险公司经理:我在那边不做保险,在那边做保险压力太大了.那边都没有 自然灾害,也没有不可抗拒的外力(除非玉帝下旨)免责的 情况比这边赔款的还少. 63 一个绝症患者:那边人不得病,得病的都去那边. 64 一个移民:我们去那边定居. 65 明天早上我还睡懒觉. 66 前天性也,昨天死也,今天被看也. 67 妓(和谐)女:路遥知马力,三夜见人心 68 另一位妓(和谐)女:舍我骑谁 69 荡(和谐)妇:在我这里"翻船"的不只一个,两个 70 赌徒:****——不把人送到天堂,就把人送到地狱 71 另一位赌徒:我现在唯一可赌的就是我的这块墓地了 72 一位抄袭者:算吸(吸取)不算袭(抄袭) 73 一个工作狂:我只是不想在工作的时候受到打扰,所以我让他们把我埋了,从此 不会有人再打扰我工作了 74 一个精神病患者:我以前没疯,他们把我送进了精神病院,现在我没死,他们把 我埋了 75 一个自卑的人:我 10 年前就死了,他们现在才把我埋掉 76 本人患有传染病,请勿靠近.

篇二:墓志铭和颁奖词写作训练

墓志铭和颁奖词写作训练

一、墓志铭

墓志铭:墓志铭就是对死者生平事迹或品质的概述,语言力求简洁、通畅。

范例:

1、汤达的墓志铭:活过,爱过,写过。

在这里,沉睡着一个伟大的灵魂。不容于尘世,也不要求理解;但我们爱他,并非为了那未尽的事业。尽管路途艰难,他仍坚持;倒下的瞬间,时光就在那一刹停滞。失去了他的高傲他就丧生……

2、诗人普希金的墓志铭:这儿埋葬着普希金,他和年青的缪斯(诗神),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3、冯玉祥的墓志铭: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 为民,只求为国。旧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4、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墓志铭——

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

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会写一些怎样的话呢?

二、颁奖词。 1定义: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通过这种宣读颁奖词的方式,让大众了解获奖对象的事迹以及所体现的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从而取得一种教育的效果。因此,它必须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 2特点

(一)情感性 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二)深刻性 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三

)简洁性 颁奖词非常精练简洁。为适应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要求,寥寥数句,即见人物的 神韵与风采。

3基本写法

(1) 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人物事迹点到为止。

(2) 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坚强的意志、崇高的思想品质等,最好能体现一定的哲理。

(3)颁奖词在表达方式上,需要将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

(4)言简意丰,自然流畅。语言往往字字珠玑、意蕴丰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音韵铿锵悦耳,

[1]富有音乐美。

邰丽华颁奖辞

颁奖名片:(无声的世界创造美丽)

颁奖名片:(马班邮路的铁汉)

【颁奖辞】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事迹:孤独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投递员王顺友的一种生活常态。每送一次邮件需要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打交道,这种“孤独”,是让人尊敬的。

20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20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6圈半;20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平凡的工作呈现出一种不平凡的伟大。

篇三:刘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篇一:刘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篇二:刘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篇三:刘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篇四:刘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裹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日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祜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阅读训练】: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纯实不欺 欺:欺骗 b.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c.要必申其意 申:施展 d.召君问其制 问:询问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傀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8.把文中面线的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c

7.d

8.(1)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2)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9.勤奋刻苦,广泛涉猎,刨根究底,分门别类,学以致用。 [1]

更多有关的资料 文章录入:简单责任编辑:gaoge相 关 文 章 篇五:刘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 项是(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d.庶几以慰其魂庶 庶几:希望。10.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 组是( )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b.谢氏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9.b(b项中“容止”应为“形貌举止”。)10.b(②表现谢氏治家有法。④表现谢氏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⑥表现谢氏平生看重文章。)11.c(c项“西兵进攻江淮地区”“关注百姓疾苦”均有误。原文中“西兵未解”是指“西夏的战争威胁还没有解除”;谢氏叹的是自己作为女人身处兵、盗、旱、蝗的艰难中,从“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可知。)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悲伤地说:“我的妻子谢氏死了。”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过了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来,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谢氏写墓志铭的。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希深的妹妹。希深父子当时都是举世闻名的人,世家荣耀。谢氏生于一个富盛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死的时候,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可是谢氏却安适自在(不嫌弃)。治理家庭,有她自己的办法,家里的饮食器皿,虽然不是很多,但(饭菜)一定做得精细又有味;我们的衣服不论旧的新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并缝补得整整齐齐;所居住的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的一言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我一世贫穷由来已久,外出时有幸能与贤士大夫共游而感到快乐,回家则能见到我妻子的淡静怡然从而忘掉烦忧。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我经常与士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评价,都评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

日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说是与贤能的人饮酒,就高兴;如果不是,就感叹道:‘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这一年,南方大旱,她仰头看见飞蝗而感叹说:‘如今西夏的战争威胁还没有解除,天下苍生赋税很重、生活困难,盗贼又在江淮地区强势出来作乱,而且天又大旱、飞蝗灾害又来。我作为妇人,死了还得能有夫君埋葬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她之所以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是因为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多才能如此。(此处翻译值得商榷,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安居贫而不困,一是性识明而知道理,对上文的总结。可翻译为:她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的情形,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大多像这样。“之所以”可不必译出。)哎!她一生受我贫困所累,而去世后也没有得到厚葬,只有文字可以彰显她的不朽。而且她的平生尤其懂得文章是最珍贵的;死后能得到这样的墓志铭,希望能以此安慰她的灵魂,而且弥补我的悲痛。这是我经常向您请求为她写墓志铭的原因啊。”像这种情况,我能忍心不写吗。

篇四:墓志铭的历史价值与教育作用

墓志铭的历史价值与教育作用

墓志铭的历史价值与教育作用

——析南宋傅察夫人《清源郡(赵)先太夫人墓志》

墓志铭是记述墓主生平行状,藏在墓圹中,留传后人的铭文。它的主要内容有:介绍墓主的姓名字号、籍贯家乡、历任官职、主要业绩,自己与父母妻室诰受封号、儿女孙曾婚配举业任官情况、遗闻逸事、生卒年月日时、享受岁数、墓葬时间地点方位、立墓志铭的子孙、子孙对墓主的哀悼与颂扬等。拜请墓主生前有名望任官职的挚友撰文与书写,或由墓主的子孙自己撰文与书写。它是第一手珍贵的实物史料,比正史志书的传记具体细微,供后世史志的人物传记撰写作依据,补其所不及,匡其谬误。我国古代妇女没有政治地位,除“烈女”“贤媛”等外,极少被写进传记,墓志铭却可写女性墓主。爱国英雄、清官名宦、文儒义士、良母贤媛等的墓志铭,是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历史教材。文彩、书法、雕刻优美的墓志铭,还可供研究该时代文学、书法、雕刻艺术作参考。当然,由于我国古代有“为亲者讳”和“隐恶扬善”的陋习,不敢如实写出墓主的过失和缺点,因而我们在使用墓志铭时,还要与后世撰写的史志传文进行比较鉴别,决定取舍。

“文革”期间的1968年4月间,泉州紫帽山北麓灵应岩下太平岭上的南宋初年泉州名宦傅自得母亲赵氏太夫人的坟墓被毁,其《清源郡(赵)先太夫人墓志》碑石露出墓圹外边,由泉州市文管会办公室运回保存。这当是泉州发现较早的古墓志铭之一,弥足珍贵。原石系黑页岩,长1米,宽0.(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有关邮递员的墓志铭)7米,厚0.04米,额高0.14米。碑额阴刻隶书“太夫人墓志铭”6字,字径0.08×0.08米,分3行竖排,每行2字,没有写篆额者。碑名《清源郡先太夫人墓志》9字、正文1900字,共1909字,均阴刻楷书,字径均0.04×0.04米,由傅自得“泣血谨志”,其弟傅自修“泣血谨书。”顶头,自右至左竖排,碑名自成一行,碑文39行,共40行,不分段,每行平均50字,遇神明、皇帝名讳处,上头空两字。现将碑文加以标点分段,用简化汉字横排于下,误别字的原字后写正字加(),泯灭推测者在字外加[ ]。

傅氏清源郡(赵)先太夫人墓志

先太夫人姓赵氏,崇宁宰相、清宪公挺之幼女。年十九,归先待制府君,先君年三十七。宣和末,奉使大金,首以全节死国事。太夫人哀毁过礼,守节自誓。倾资橐供佛饭僧,盖不膏沐者逾三年,终其身不复御铅华。遭时方乱离,资产荡空,挈携诸孤,自中原南度(渡),转徙领(岭)表,极其险阻艰难,晚乃寓居于泉州。

既素匮于财,太夫人清苦勤俭,自力以成其家。食饮服用,自少至老,未尝随俗,少徇华靡。至于祭祀、宾客之奉,则必戒蠲洁。训诸子一以礼法,少或戾于义,辄对之终日不食,而谓之曰:“待制亡身殉国,汝曹如许,其何以持门户耶?”言发涕流,继以号恸。以故,自得兄弟持官持身,不敢豪(毫)发自恕。

太夫人生三子:长曰自强,右朝请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尝守延平郡,以岂弟(恺悌)廉平称,秩满连丐外祠,以便庭闱之奉;次曰自得,右奉议郎,知

化军;次曰自修,右朝散大夫,新除两沂东路提举常平茶盐公事。自强等既列朝籍,间遇天子郊祀上帝,或朝廷讲和大典礼,推恩天下,未尝不及太夫人,累封令人、硕人、淑人。隆兴二年,始疏汤沐于永嘉,后更通义、清源两郡。两女:长适右朝请大夫、权发遣惠州军州事赵棕,早卒;次适故右通直郎致仁黄逸。孙男九人,曰:伯高,右迪功郎,新差监行在文思院上界门;伯寿,左迪功郎,新差充建昌军军学教授;伯禄,右迪功郎,新差监行在编估打奋局门;伯成,左迪功郎,充明州学教授;伯益,右迪功郎,新授潮州潮阳县主簿;伯召、伯祥、伯瑞,未冠,皆业进士;拱老尚幼。孙女八人,皆适名族。曾孙男女合五人,曰重孙、永孙、通孙、清孙、源孙。

乾道五年夏四月戊子,自得奉安舆,再临莆郡,太夫人欢然就养。先是自修守潮州,拊民殄盗,以治最闻,天子嘉之。既下增秩褒陟之诏,逾二时矣。五月丁卯,申锡浙东之命,邸吏以状报。自得再拜,为太夫人贺,太夫人曰:“汝兄弟闲弃日久,今圣王子一旦褒擢,委以符节,汝辈宜悉心奉公,以图称塞上恩,庶几不坠其家声,吾死瞑目矣!”因泣数行下,曰:“吾闻忠谊之门,其后必大。吾老矣,惧不能生于兹世,安享汝曾之养,而不及见汝曹立事赴功,以大傅氏之门也。”自得亦泣。太夫人则屈指以计自修之还期,曰:“大都不过两晦朔,其必至此矣。汝当为我招大兄来,同为十日欢。”自得曰:“诺。”后数日,命轻车至郡圃,举酒属自得,使同饮爵。六月戊戍夜,漏上三刻,[忽]以微疾就枕。自得亟取常所御汤剂及丹砂投之,比明良愈。辛未日加未申,颜色犹红润,精神略不衰乱。与自得语如平时,曰:“吾年来所恃粥当酒耳,今二者俱不能进,殆将不起乎?”薄暮,疾证(症)骤变,痰上而加喘逆。自得仓皇失措,自乙夜达旦,药石之不能投,祷祠之不暇及,号天叫地,竟即大罚。亟以书招大兄,后三日至,则无及矣。又七月辛已,自得兄弟徙跣,奉太夫人之丧发兴化。秩七月丙辰,还次泉州,权厝于城东之法石寺。

呜呼痛哉!呜呼痛哉!自得九岁而孤,凡所以长养成就者,唯母慈是恃。中间以罪,谪徙岭表。太夫人念自得深,涕泣连日夜。自得身在万里之外,每一思念庭帏,则必北望白云,以首顿地,号呼恸哭,泣尽继之以血。居融凡四年,太上皇帝仁恩深厚,轸念太夫人垂老,首许生还。遭遇今上皇帝老蜚,遂复玷缺,用侍从官列荐,重临故郡。盖一斥十五年,而至郡才七十五日。呜呼!自得为太夫人子,罪逆不肖,其所以贻太夫人忧者,岁月何其久?而所以为太夫人荣养者,又何其艰耶?天乎!神乎?宁使自得至斯极乎?而今而后,自得岂复有意于人间世也哉?

辛酉,自修自潮州解官来奔丧。兄弟三人更相抱持,恸哭号绝。既乃收泪相语曰:“太夫人得年八十一,不为不寿。”生平喜佛法,尝躬阅《大藏经》周一彻,心夷而色庄,未尝妄出一语。待诸妇有恩意,御奴婢虽严,而不忍加楚挞。方自得辈幼学时,贫甚不能办膏油,太夫人至燃松以为明,课使读书。至自得南迁,教自得诸子尤力。自得、自修曩数举于礼部,无所成名,太夫人意常歉然不满。隆兴初元,自得二子伯寿、伯成同年登进士科,太夫人乃为之喜曰:“是可以贺我矣!”又其识见绝人,而隐德密行不可概举。自得兄弟既出仕,间会宾客,太夫人率常立屏间,听其论议,观其容止。客退,则必语自得辈曰:“某人它日必为名公卿,汝其识之!”后多如其言。方待制府君奉使时,家无以备私觌,尝从达官贷白金三百两。既南渡,避地临江,时达官谪居广右。会其子经从,太夫人罄囊中所有,如其数尽偿之。泣谓自得兄弟曰:“乃父死于国,吾忍使其负金于

幽冥耶?”以是家益寡。靖康初,转侧兵间,朝不谋夕。道高密,有亲戚庄媪以黄金一箧附大夫人,使携至江南,遗其主翁者。太夫人受之不辞,挈提不离左右。至建康,卒访寻其家,举以还之。其家不意得此金,大小至于感泣,时人以为难。

呜呼!人之处世如此,固可以无愧无憾。而在佛法中,亦当不昧矣。今吾兄弟累然在哀疚之中,要当持形立气,以襄大事,而期大吾门,以无负太夫人生平之言,无徒毁瘠,不胜丧为也。则相与忍哀痛,奔走山谷间,凡十有六日,而后得吉卜于紫帽山之麓。遂以九月庚申,举太夫人之丧葬焉。

呜呼痛哉!呜呼痛哉!幽堂一闭,不可复启矣。音容日远,不可复闻见矣。三釜无复可乐矣,菽水无复致养矣。重惟先君之丧,囊厝于济源堂先茔之佛庐,

[渺]邈在异域,四十有四年矣。相望万里,间以山川。抚事追思,痛贯心膂。呜呼!尽南山之竹,不足以写此时之哀情;倒沧海之水,不足以供此时之苦泪。此身有尽,此痛难忘。呜呼痛哉!呜呼痛哉!自得殒越荒迷,而即事仓卒,故纪述无次,姑掇大概,碑(俾)而纳诸圹中,异日万一未死,当求今世之名公巨人,勒为铭诗,昭示万世,庶几仰有以显扬太夫人之懿德烈操,俯以慰自得兄弟无穷之孝思云。

自得泣血谨志 自修泣血谨书

《清源郡(赵)先太夫人墓志》具备墓志铭写作的各种要素与作用,是一篇典范之作,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与教育作用。

首先,墓志铭撰者自述傅家详况和其母赵氏的生平简历。据元编《宋史》傅察传,及赵挺之传、明万历何乔远《闽书》、清乾隆《泉州府志》、乾隆《晋江县志》、道光《晋江县志》等志书有关傅自得及其母赵太夫人传记的记载,我们可知傅自得是北宋末至南宋初人,正直清廉的爱国名宦。祖籍孟州济源(今河南济源县)。父傅察,进士出身,官至吏部员外郎,是抗金爱国名宦。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出使金国,不屈被害,追赠徽猷阁待制,赐谥忠肃。母赵氏是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县)人,宋宗室、徽宗崇宁年间爱国名相赵挺之的幼女,著名爱国金石家赵明诚的胞妹,著名爱国女词人李清照的小姑。丈夫死后,她携带子女避乱,南来泉州,入籍晋江(今鲤城区)。自得以父死国事,恩补承务郎,有弟自修,子伯寿、伯成。志书的“烈女传”、“贤媛传”,对赵氏的记载极其简略。如果根据墓志铭及其他有关资料,我们则可详知她的生平经历和傅家情况。赵氏出生与出嫁的都是爱国名宦的家庭,受其薰陶教育,她是一位深明大义的爱国女子。19岁时,嫁给37岁的傅察为妻,生下三子二女。傅察使金死节,赵氏“资产荡空”,茹苦含辛,“挈携诸孤”,历尽乱离“险阻艰难”,“转徙岭表”(今两广),最后定居泉州城西三朝铺涂山(今傅府山)。当与南外宗正司及其兄长赵思诚迁居泉州有关。她教育子孙要读书当好官。晚年有孙男女17人,曾孙男女5人,蔚成名族,受诰封清源郡君。卒于自得奉养任所莆田,还葬泉州紫帽山,享寿81岁。根据本墓志铭的一些年代记载,以虚岁计,我们还可以推算傅察和赵氏的生卒岁寿。赵氏逝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81岁,则当生于宋哲宗元?四年(1089年)。19岁出嫁,即是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是年傅察37岁,则傅察当生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宣和七年(1125年)傅察死节,当是55岁。傅察死节,自得才9岁,可知自得当生于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志书只写自得有弟自修,墓志铭则说赵氏生有自强、自得、自修

三子。这些均可补志书之缺漏。志书又记,赵氏扶傅察灵柩南下,葬于泉州西南紫帽山北麓的太平岭。墓志则说傅察灵柩“厝于济源堂先茔之佛庐,渺邈在异域,四十有四年矣。相望万里,间以山川”。这则墓志铭可纠志书之谬误,说明当是以后傅察孙儿迎傅察之柩南下,移葬于此。

其次,本墓志铭列举许多事例,热烈颂扬赵太夫人处世待人的“懿德烈操”。赵氏是一位刚强节烈而又温馨仁慈的妇女,太夫殉国后,她“哀毁过礼,守节自誓。”信奉佛教,倾资“供佛饭僧”,“不膏沐者逾三年,终其身不复御铅华”。因“素匮于财”,便“清苦勤俭,自力以成其家。饮食服用,自少至老,未尝随俗,少(稍)徇华靡”。为人“心夷而色庄,未尝妄出语。待诸妇有恩意”,待下人虽严,“而不忍加楚挞。”济贫困,守信誉,全夫名。丈夫傅察出使全国时,家贫“无以备私觌”,曾向某达官借贷300两白金,赵氏南来后,该官谪贬广西。她“罄囊中所有,如其数尽偿之”,对儿女泣道:“乃父死于国,吾忍使其负金于幽冥耶?”“以是家益寡”。靖康初年,她家辗转兵乱之间,朝不保夕。路经高密(在今山东西南)时,一个当佣人的亲戚庄氏老妇,托她带一箧黄金到江南给主人。她不推托,“挈提不离左右”。到了建康(今江苏南京),寻到其家,全部交还。其家不意得到此金,“大小至于感泣,时人以为难”。这样的“隐德密行,不可概举”。

再次,墓志铭撰者满怀感激与孺慕之情,详述其母赵太夫人如何精心教育儿子继承父亲爱国爱民遗志,读书做人,为国为民效力。其时家“贫甚,不能办膏油”,赵太夫人就“燃松(香)以为明,课使读书”。“训诸子一以礼法,少或戾于义,辄对之终日不食”,而说汝父“亡身殉国,汝曹如许,其何以持门户耶?”“言发涕流,继以号恸”。自得、自修兄弟“数举于礼部,无所成名,太夫人意常歉然不满。”而当朝廷派自得到浙东任职,全家喜庆之时,她却泣勉儿子说:“汝兄弟闲弃日久,今圣天子一旦褒擢,委以符节,汝辈宜悉心奉公,以图称塞上恩,庶几不坠其家声”,“立事赴功,以大傅氏之门”。晚年“教自得诸子尤力”。孝宗隆兴元年(1162年),自得两子伯寿、伯成同登进士,赵太夫人大喜说:“是可以贺我矣!”自得兄弟出仕后,会见宾客时,“太夫人常常立屏间,听其议论,观其容止”,教育儿子要善交好人。

最后,墓志铭撰者说明自己和兄弟们都很教顺母亲,谨遵母教,严格要求自己,当官为国为民做好事。自得兄弟“凡所以长养成就者,唯母慈是恃”,“持官持身,不敢豪(毫)发自恕”。如长兄自强封右朝请大夫,“尝守延平郡(今福建南平市),以岂弟(恺悌)廉平称”。三弟自修进士出身,封右朝散大夫,“守潮州,拊民殄盗,以治最闻。天子嘉之”,“下增秩褒陟之诏”。慈母病逝,兄弟“恸哭号绝”,但都表示要“持形立气,以襄大事,而期大吾门,以无负太夫人生平之言”。自得撰述墓志铭,不提自己的功劳。但他立身处世刚正,不为奸臣秦桧所动,屡历坎坷,政绩尤为突出,《闽书》、《泉州府志》、《晋江县志》都为他及弟自修,子伯寿、伯成立传,《宋史》还为伯成立传。

总之,我们认为《清源郡(赵)先太夫人墓志》,是一篇富有史料价值和教育作用的好墓志铭。这样的墓志铭,泉州一定还有,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一定会不断涌现出来,希望文博工作者多加发掘保护,整理研究,以作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作者廖渊泉泉州市博物馆特

聘研究人员

傅算宝泉州市博物馆副

研究员副馆长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