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金墓志铭
篇一:名人的墓志铭
名人的墓志铭
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墓志铭包括志与铭两个部分。志是用散文记叙死者姓名、字号、籍贯、官级、功德事迹的。铭是用韵文概括志的全文,并对死者致以悼念、安慰、褒扬之情,是委婉抒情的。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
历史长河里墓志铭可谓是各呈异彩。墓碑下埋藏的大人物,墓志铭为他们在曾经生活的世上,留下了最后的印记。下面是一些部分名人的墓志铭:
1、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37,22,35,R.I.P”。许多人闹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最终这个谜由梦露研究会揭开,这三个数字是梦露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英寸数,缩写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长眠。死者生前最大的嗜好是爱美,她用数字将自己十分钟爱的形体永久记录了下来。
2、普希金:“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3、牛顿临终前曾说:“我只不过是在大海边捡贝壳的小孩”。然而,大异其趣的是,镌刻在这位英国大科学家的墓碑上的,却是:“死去的人们应该庆贺自己,因为人类产生了这样伟大的装饰品。”
4、曾经“捕捉”天上雷电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墓碑上刻的却是:“印刷工富兰克林”。他至死不忘,并引以为自豪的,正是他青少年时代担任的印刷工。
5、有一个人,生前并不算名人,但死后,却因墓志铭而成名。名不见经传的“卑贱者”,美国人约翰·特里奥的墓碑,被他的相同国籍的作家纳撤尼尔·霍桑在“阴暗潮湿的一隅”发现。作家在看了刻在碑上的“凄凉的诗句”后,哀痛地说:“要想用更精练或者更感人的语言,来描述这个使人寒心的不幸的生死与埋葬的故事,不是容易的事”:可怜地生活,可怜地死去,可怜地掩埋,没有人哭泣。
6、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7、爱尔兰诗人叶慈的墓志铭是他去世前夕写的一首诗的最后十七个字:“对人生,对死亡,给予冷然之一瞥,骑士驰过。”
8、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
9、对任何一位画家的赞美,又有什么样的语言,能胜过出现在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墓碑上的:“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
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会死亡。”
10、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精炼:“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11、伏尔泰,这位《哲学通信》和史诗《亨利五世》的作者,顺理成章的在专门迎葬伟人的先贤祠里占了一“席”,并受到这样的赞美:“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并且使之懂得它应当是自由的。”
12、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墓志铭出自哲学家柏拉图之手:“美乐女神要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终于在阿里斯托芬的灵府发现。”
13、古希腊大数学家刁藩都的墓志铭:“过路人,这里埋葬着刁藩都的骨灰,下面的数字可以告诉你,他的一生有多长。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愉快的童年。在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他的面颊上长了细细的胡须。如此,又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他结了婚。婚后五年,他获得了第一个孩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命运给这个孩子在世界上的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自从儿子死后,他在深切的悲痛中活了四年,也结束了尘世的生涯。”
14、杰弗逊是和华盛顿、林肯齐名的美国三大伟人之一,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的墓碑碑文是他自己写的:“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15、马克·吐温:“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16、法国文豪维克托·雨果,死后葬于他父母和妻子的坟墓中间:“希望我的坟墓和她一样,这样,死亡并不使人惊慌。就像是恢复过去的习惯,我的卧室又靠着她的睡房。”
17、马丁·路德·金的墓志铭:我自由了!感谢万能的主,我终于自由了!
18.阿凡提是一位精通伊斯兰教的神学家。他一生讲过无数生动的故事和笑话,在中亚、阿拉伯和中国广为流传。阿凡提博学睿智,为人正直,幽默乐观。1285年76岁的阿凡提逝世,他的墓前装着一扇大门,挂着许多把无法打开的锁,门边岩石上刻着他生前说过的一段话:大门关闭着,是为了我的朋友,大门打开着,是为了我的敌人。阿凡提不忘提醒珍重生命的朋友们好好活在世上;而钥匙和武器掌控在自己手中,战斗的大门一旦打开,自己将会成为敌人的掘墓人。这段碑文充满哲理和正义感,对比强烈,爱憎分明。
19.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
20.小仲马(1824——1895),法国作家,大仲马之子,以一部《茶花女》而成名。死后安葬在巴黎附近的蒙马尔特公墓中。无独有偶,陵墓上也刻着小仲马生前为自己写的墓志铭:吾寓于生,吾寓于死。吾固重生,尤重于死。生有时限,死无穷期。碑文颇似哲理诗,深奥玄虚,
有点像中国的禅宗味道,透露出小仲马生前是认真思考过生与死这个人生的严肃课题的,“死无穷期”,死也是人类生命的另一种生,它昭示了小仲马的生死观。
21.宋教仁(1882——1913)近代民主革命家,参加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反对袁世凯专权。1913年3月20日晚,被袁世凯心腹赵秉均布下的凶手枪杀,年仅31岁,安葬于上海闸北公园。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先生为他的墓碑写下了简短有力的四言铭文: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记。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呜呼!九原之泪,天下之血;老友之笔,贼人之铁。勒之空已,斯之良史;铭诸心肝,质之天地。于先生的笔端,字字血,行行泪,既饱含着对宋教仁革命义举的深挚讴歌,同时它又是一篇声讨袁贼诅骂时局的战斗檄文(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马丁路德金墓志铭)。读罢,为之动容,且令人悲愤。
22.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作家,著作等身,在英国文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萧伯纳生性机智,常有精警的妙论,艺术上尤擅幽默和讥讽。1950年94岁的萧伯纳辞世。生前,他曾为自己写下了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碑文十分俏皮诙谐,生动地表现了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的生命哲学,一代幽默大师“临终”也不忘给死神“幽”一“默”,透过淡然的文字,人们分明看到萧伯纳含笑九泉的神态,这其实也是热爱人生的真实写照。
23.康德(1724—1804),德国著名哲学家。在他的墓碑上写着两句话:
篇二:中外名人墓志铭选
中外名人墓志铭选
聂耳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37,22,35,R.I.P”是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许多人闹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最终这个谜由梦露研究会揭开,这三个数字是梦露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英寸数,缩写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长眠。
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爱尔兰诗人叶慈的墓志铭是他去世前夕写的一首诗的最后十七个字:“对人生,对死亡,给予冷然之一瞥,骑士驰过。”
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墓碑上写着:“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会死亡。”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精炼:“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伏尔泰,这位《哲学通信》和史诗《亨利五世》的作者,顺理成章的在专门迎葬伟人的先贤祠里占了一“席”,并受到这样的赞美:“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并且使之懂得它应当是自由的。”
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墓志铭出自哲学家柏拉图之手:“美乐女神要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终于在阿里斯托芬的灵府发现。”
如果要说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志铭,那就应该属于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他的墓碑上刻着一道谜语般的数学题:“过路人,这座石墓里安葬着丢番图。他生命的1/6 是幸福的童年,生命的1/12是青少年时期。又过了生命 的 1/7他才结婚。婚后 5年有了一个孩子,孩子活到他父亲一半的年纪便死去了。孩子死后,丢番图在深深的悲哀中又活了4年,也结束了尘世生涯。过路人,你知道丢番图的年纪吗?”
杰弗逊是和华盛顿、林肯齐名的美国三大伟人之一,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的墓碑碑文是他自己写的:“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卢梭:“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马克〃吐温:“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贝多芬:“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
普希金:“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牛顿临终前曾说:“我只不过是在大海边捡贝壳的小孩”。然而,大异其趣的是,镌刻在这位英国大科学家的墓碑上的,却是:“死去的人们应该庆贺自己,因为人类产生了这样伟大的装饰品。”
日本医学家野口英世,曾长期工作和生活在美国。为了探究肆虐在非洲的黄热病病源,声誉日隆、功成名就的他,力排众议,毅然决定亲自深入疫区,终于殉职。在纽约乌兹德伦墓地上的他的铜板墓碑上,刻的是:“生于日本猪苗代,死于非洲哥尔多克斯,献身科学,为科学而生,为科学而死。”
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生前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解释,他的墓碑上只写着他发现的公式“S=KlnΩ”。
莎士比亚的墓志铭,据说是他自己撰写的:“看在耶稣的份上,好朋友,切莫挖掘这黄土下的灵柩;让我安息者将得到上帝祝福,迁我尸骨者将受亡灵诅咒。”
法兰西民族英雄、法国前总统戴高乐的墓碑上只刻有他的名字:“夏尔〃戴高乐”。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墓碑上刻的是“印刷工富兰克林”,因为他毕生引为自豪的,还是他青年时代做过的印刷工。
有一个人,生前并不算名人,但死后,却因墓志铭而成名。名不见经传的美国人约翰〃特里奥的墓碑刻着:“可怜地生活,可怜地死去,可怜地掩埋,没有人哭泣。”被他的相同国籍的作家纳撤尼尔〃霍桑在“阴暗潮湿的一隅”发现。作家在看了刻在碑上的“凄凉的诗句”后,哀痛地说:“要想用更精练或者更感人的语言,来描述这个使人寒心的不幸的生死与埋葬的故事,不是容易的事”。
法国文豪维克托〃雨果,死后葬于他父母和妻子的坟墓中间:“希望我的坟墓和她一样,这样,死亡并不使人惊慌。就像是恢复过去的习惯,我的卧室又靠着她的睡房。”
马丁〃路德〃金的墓志铭:我自由了!感谢万能的主,我终于自由了!
阿凡提(1209——1285),原名霍加〃纳斯列丁,生于土耳其,是一位精通伊斯兰教的神学家。他一生讲过无数生动的故事和笑话,在中亚、阿拉伯和中国广为流传。阿凡提博学睿智,为人正直,幽默乐观。在中国,可以说,他是智慧和诙谐的代名词。1285年76岁的阿凡提逝世,他的墓前装着一扇大门,挂着许多把无法打开的锁,门边岩石上刻着他生前说过的一段话:“大门关闭着,是为了我的朋友;大门打开着,是为了我的敌人。”阿凡提不忘提醒珍重生命的朋友们好好活在世上;而钥匙和武器掌控在自己手中,战斗的大门一旦打开,自己将会成为敌人的掘墓人。这段碑文充满哲理和正义感,对比强烈,爱憎分明。
小仲马(1824——1895),法国作家,大仲马之子,以一部《茶花女》而成名。死后安葬在巴黎附近的蒙马尔特公墓中。无独有偶,陵墓上也刻着小仲马生前为自己写的墓志铭:“吾寓于生,吾寓于死。吾固重生,尤重于死。生有时限,死无穷期。”碑文颇似哲理诗,深奥玄虚,有点像中国的禅宗味道,透露出小仲马生前是认真思考过生与死这个人生的严肃课题的,“死无穷期”,死也是人类生命的另一种生,它昭示了小仲马的生死观。
数学家马克劳林是牛顿发现和培养的,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六个大字:承蒙牛顿推荐。
前苏联科学家施万维奇毕生研究蝴蝶花上的色彩和图案。他的墓碑上刻着他心爱的蝴蝶翅膀花纹。
德国数学家高斯因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死后在墓碑上刻上了这一图形。
《读者文摘》创始人德威特〃华莱士:最完美的压缩。
赫尔岑:他的母亲和他的幼子乘船遇难淹死在海里;他的夫人患结核去世;他17岁的女儿自杀死去,他的一对3岁的双生儿子患白喉死亡。而他就只活了58岁!但是苦难不能把一个人白白毁掉。他留下30卷文集,留下许多至今像火一样燃烧的文章,它们今天还鼓舞着人们前进。
爱伦坡:“乌鸦说,此人不再来。”
著名科幻小说家威尔斯73岁时,给自己写了一句很短的墓志铭:“上帝将要毁灭人类我警告过你们。”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逝世前,已被耳聋的痛苦折磨了二十余年。这位伟大的乐圣生前给人类创造了那么多不朽的音乐,而他临终前只留下这样一句令人伤感的遗言:“我将在天堂里听到一切。”
法国著名戏剧家拉伯雷临死之际,颤动着嘴唇,轻轻地说道:“拉下帷幕吧,喜剧已经结束了。”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死亡已经来临时,把他最后的思想表达在诗中:“我感到我的上面,长满野菊花。”
英国诗人拜伦已厌倦了生活,厌倦了战争,并且因发高烧及长久未进食而消瘦无力,他轻声地说道:“现在我想睡了。”说完,他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英国作家戴〃赫〃劳伦斯在病床上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现在觉得心神舒畅。”因写《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而名噪一时以至于惹上官司的这位英国小说家,曾被世人议论纷纷,而现在终于可以无忧无虑地告别红尘了。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一直活到八十高龄,这位显赫一世的君主到了生命最后一刻还显得精神饱满,他看到大家都围在他身边哭泣,便大声说:“为什么哭,嗯?你们以为我是长生不死的吗?我原以为死亡要比这难受得多呢!”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死得很安详,面对死神,他说:“我已经准备就绪。”
大卫〃奥格威是一个富于创新的商界巨子,是世界十大广告公司之一的奥美广告的创办者。他曾经没有钱,没有学历,但他拥有过人的才智、天分和创造力。他成为广告人最完美的典范。从劳斯莱斯汽车到美林证券,从IBM到英国、法国、美国政府,都在他的客户名单上。奥格威年幼时在英格兰饱受贫困之苦,青年时代在巴黎当过厨师,在苏格兰向修女卖过炉子,如今攀登到了广告世界的顶峰。奥格威说,他对天堂的想法和济慈一样,“给我书本、水果和法国酒,以及好天气。”
在赫瑞斯提前为他撰写的墓志铭里,这样写道:这是个快乐的人,而且是个独乐的人。这个人可以说今天是他自己的,内心无忧无虑的人,能够说:让他们明天倒霉去吧,反正我活过了今天。
在俄罗斯,有一位年轻的汉学家叫彼德罗夫。他研究鲁迅、瞿秋白、巴金、老舍、郁达夫,他一直是个讲师,连副教授也没有做到。逝去之后,在自己的墓碑上只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汉字:“梦”。
英国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琼瓦特墓志铭:“这次不管你数到几,我也不起来了!”
格斯:终于,真正的冒险开始了。
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九月,也就是公元427年,陶渊明在自己逝世前的绝笔《自祭文》中写道:“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 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巴蜀鬼才”魏明伦曾经为自己写了一篇墓志铭:“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
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陈垣的高足,北师大教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早在1978年他虚岁六十六之时,就为自己预撰了自传式的墓志铭。原文是:“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因“哭庙”案被判斩杀。刑场上,刚逾知天命之年的金圣叹,泰然自若,临刑不惧,昂然地向监斩官索酒酣然畅饮,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明代大儒、诗人方孝孺,生性倔强,宁折不弯,誓死效忠建文帝,拒绝为明成祖朱棣起草就位诏书。朱棣威胁方孝孺说:你不怕灭九族吗?方名士的倔脾气上来了:就是灭我十族也不怕!这一句话不要紧,方家老小再加上学生九百多口全掉了脑袋。也正因为杀掉了这个“读书种子”,明朝的这一代,始终没搞出什么太像样的文化来。
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被宣布死刑后,喝下毒药前,向他的好友克利顿说了最后一句话:“克利顿,我还欠阿斯克勒比奥斯一只鸡,请别忘了还给他。”本以为像他那样的思想巨人,最后总要留几句闪光的名言警句,想不到他和我们差不多,同样惦记着家长里短,油盐酱醋。
夏衍晚年病重住院,一天上午,突然感到十分难受,咳嗽不停,呼吸困难。秘书见状赶忙说:“我去叫大夫。”正在他开门欲出时,夏衍突然睁开眼睛,极其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就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鲁迅先生生前论敌如云,遭受四面围攻,却愈斗愈勇,毫不手软,痛打“落水狗”,威风凛凛,剿灭“夏三虫”,势如破竹。临终时还意犹未尽,留下铮铮遗言:“一个也不宽恕。”颇有来生再战的意思。
篇三:名人墓志铭
墓志铭
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
在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于是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向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便仅仅是改变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会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37,22,35,RI.P”-----------玛丽莲·梦露
“奥黛丽·赫本1929-1993”--------------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的墓地,大理石十字架上简单地刻着“奥黛丽·赫本1929—1993”几个字,没有任何炫耀的墓志铭。
“一生献给娱乐,8次婚姻,7个丈夫,6亿遗产,无数珠宝。她不曾老去,永远都是个传奇。”--------伊莉莎白·泰勒
“《如果》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如果被众人猜忌时,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妄加辩论;如果你有梦想,有不能迷失自我,有神思,又不至于走火入魔;如果你在成功时能不喜形于色,而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如果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为了新目标依然冒险一搏;如果他人的意志作于不了你,与任何人为伍你都能卓然独立;如果骚扰动摇不了你的信念——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而你,就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迈克尔杰克逊
“大门关闭着,是为了我的朋友;大门打开着,是为了我的敌人。”——阿凡提
“一个在海边拾贝壳的孩子”——牛顿
“从苍天处取得闪电 从暴君处取得民权”——富兰克林
“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聂耳
“看在耶稣的份上,好朋友,切莫挖掘这黄土下的灵柩;让我安息者将得到上帝祝福,迁我尸骨者将受亡灵诅咒。” ——莎士比亚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陨颠。……”——鲁迅
“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贝多芬
“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卢梭
“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16 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
“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 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雪莱
“对人生, 对死亡, 给予冷然之一瞥,骑士驰过。”----------爱尔兰诗人叶慈
“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萧伯纳
“恕我不起来了。”-------------海明威
“现在我想睡了”----------------拜伦
“这儿长眠着一个人,他的名字是用水写的。”--------------------------济慈
“我已经准备就绪”--------------美国前总统威尔逊
“希望我的坟墓和她一样,这样,死亡并不使人惊慌。就像是恢复过去的习惯,我的卧室又靠着她的睡房”--------------雨果
“我自由了!感谢万能的主,我终于自由了!”------------马丁·路德·金
“承蒙牛顿推荐”--------------数学家马克劳林
“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会死亡。”-------拉斐尔
“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 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法国作家司汤达
“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 并且使之懂得它应当是自由的。”------伏尔泰
“全希腊是欧里庇得斯的纪念碑,诗人的骸骨在客死之地马其顿永埋,诗人的故乡是雅典,万人对他赞颂,欣赏他的诗才。”-----------古希腊伟大的“悲剧之父”欧里庇得斯
“美乐女神要寻找一所不 朽的宫殿,终于在阿里斯托芬的灵府发现。”----------阿里斯托芬
“过路人,这里埋葬着刁藩都的骨灰,下面的数字可 以告诉你,他的一生有多长.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愉快的童年.在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他 的面颊上长了细细的胡须.如此,又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他结了婚.婚后五年,他获得了 第一个孩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命运给这个孩子在世界上的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 一半.自从儿子死后,他在深切的悲痛中活了四年,也结束了尘世的生涯。” --------------------------古希腊大数学家刁藩都
“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 之父。”---------------杰弗逊
“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马克吐温
“我一辈子都为别人填补蛀牙,现在这个墓穴将由我自己填补进去啦。”-----------------------------英国一名叫约翰凡的牙医
“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旧志不懈,守诚 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 不错”------------------冯玉祥
“当我在军队时,他们因我杀害两个人给我一枚勋章, 却因我爱一个人解除我的职务。”-----------------麦洛维奇
“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 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普希金
“生于日本猪苗代,死于非洲哥尔多克斯,献身科学, 为科学而生,为科学而死。”-----------------------------野口英世
"S=Kln ".----------------------玻尔兹曼
“印刷工富兰克林”------------------富兰克林
“可怜地生活,可怜地死去, 可怜地掩埋,没有人哭泣.。”-----------------约翰特里奥
“这儿躺着钟表匠汤姆斯的躯壳,他将回到造物主手中,彻底清洗修复后,上好发条,行走在另一个世界。”这是英国德比郡一处墓园中的墓志铭,它的主人同样没有名气,但他的墓
志铭却名扬全世界。
阿基米德的墓碑上刻着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 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 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 2/3 这条著名的几何学原理.
德国数学家高斯因其发 现了正 17 边形的尺规作法,他的墓碑上刻上了一个正 17 边形.
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墓 碑上刻着许多小鸡,小羊和小狗.
“等我死去,亲爱的朋友,请在我的墓前栽一株杨柳.我爱它那一簇簇涕泣的绿叶,它 那淡淡的颜色使我感到温暖亲切, 在我将要永眠的土地上, 杨柳的绿荫啊, 将显得那样轻盈, 凉爽”----------缪塞
“夏尔戴高 乐”--------------法国前总统戴高乐
“在此墙垣之内,安息着乔治?华盛顿将军的遗体”-----------华盛顿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
“他的母亲路易莎·哈格和他的幼子柯立亚,乘船遇难淹死在海里;他的夫人娜塔利雅患结核症逝世;他的十七岁女儿丽莎自杀死去,他的一对三岁的双胞胎儿子患白喉死亡。而他就只活了五十八岁!但是苦难不能把一个人白白毁掉。他留下三十卷文集,留下许多至今像火一样燃烧的文章,它们今天还鼓舞着人们前进。”---------------俄国大作家赫尔岑
“照我思索,能够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沈从文
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的纪念碑近年落成,碑的外形为阿拉伯数字“1”与“2”叠加在一起,象征着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所取得的(1+2)的重大突破;在底座的黑色卧碑上镌刻着被国际数学界命名的“陈氏定理”。
中国著名书法家、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启功,在66岁时自撰的墓志铭诙谐生动,让人过目难忘:“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脸微圆,皮欠厚。妻子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篇四:2015学年高二必修三期末考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二历史科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2.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君主专制的确立 B.黄老之学被推岽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科举制度的形成
3.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墨子“兼爱”思想 B.孟子“性善论”
C.老子“无为”思想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4.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5.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会持反对意见的应该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B.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6.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7.
经济史学者把一些古代诗集作为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要籍,所写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李清照 D.屈原
8.宋人邢?m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9.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C.李贽D.王夫之
10.“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C.朱熹的“存天理”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1.中国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
A.主张绘画要进行必要的内心修行 B.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
C.绘画要建立在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 D.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
12.下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始终领先于西方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B.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由先进走向落后 D.公元10世纪时中国与西方科技差异最大
13.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14.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
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B. 尊重自然规律C. 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 渴望征服自然
15.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及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三权分立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16.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A.人身自由 B.推翻专制 C.思想自由 D.主权在民
17.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了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18.“(人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的服饰,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D.工业革命
19.“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这是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下列言论与该墓志铭最为接近的是
A.“信徒皆为祭司” B.“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智慧”
C.“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D.“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智慧”
20.根据1791年国民会议制定的宪法,国王路易十六称为“法兰西人民的国王”(King of theFrench),而不再称为“法兰西国王”(King of French)。此改变彰显的政治理念
A.民族主义 B.君主立宪C.主权在民D.平等主义
21. 1879年,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该科技成果是
A.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 B.本茨研制的汽车 C.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 D.贝尔发明的电话
22. 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小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论法的精神》
23.“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24.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他们主张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25.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26.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A.学习科学技术B.仿行西方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D.创办新式教育
27.“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28.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
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③“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9. 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A.洋务运动的影响 B.维新运动的影响 C.抗日战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0.胡适在其1918年创作的《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康有为
A.托古改制,实行君主立宪 B.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C.变革制度,实行民主共和 D.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31.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这些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B.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C.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D.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否定
32.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这句民间谚语赋予了时代精神而传遍神州,家喻户晓。这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三大题5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4分)
材料三 日本科学史学家薮内清认为:“北宋时??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