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墓志铭俞心焦

墓志铭2019-06-10 22:07书业网

篇一:刘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篇一:刘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篇二:刘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篇三:刘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篇四:刘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裹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日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祜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阅读训练】: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纯实不欺 欺:欺骗 b.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c.要必申其意 申:施展 d.召君问其制 问:询问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傀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8.把文中面线的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c

7.d

8.(1)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2)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9.勤奋刻苦,广泛涉猎,刨根究底,分门别类,学以致用。 [1]

更多有关的资料 文章录入:简单责任编辑:gaoge相 关 文 章 篇五:刘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 项是(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d.庶几以慰其魂庶 庶几:希望。10.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 组是( )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b.谢氏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9.b(b项中“容止”应为“形貌举止”。)10.b(②表现谢氏治家有法。④表现谢氏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⑥表现谢氏平生看重文章。)11.c(c项“西兵进攻江淮地区”“关注百姓疾苦”均有误。原文中“西兵未解”是指“西夏的战争威胁还没有解除”;谢氏叹的是自己作为女人身处兵、盗、旱、蝗的艰难中,从“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可知。)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悲伤地说:“我的妻子谢氏死了。”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过了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来,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谢氏写墓志铭的。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希深的妹妹。希深父子当时都是举世闻名的人,世家荣耀。谢氏生于一个富盛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死的时候,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可是谢氏却安适自在(不嫌弃)。治理家庭,有她自己的办法,家里的饮食器皿,虽然不是很多,但(饭菜)一定做得精细又有味;我们的衣服不论旧的新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并缝补得整整齐齐;所居住的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的一言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我一世贫穷由来已久,外出时有幸能与贤士大夫共游而感到快乐,回家则能见到我妻子的淡静怡然从而忘掉烦忧。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我经常与士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评价,都评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

日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说是与贤能的人饮酒,就高兴;如果不是,就感叹道:‘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这一年,南方大旱,她仰头看见飞蝗而感叹说:‘如今西夏的战争威胁还没有解除,天下苍生赋税很重、生活困难,盗贼又在江淮地区强势出来作乱,而且天又大旱、飞蝗灾害又来。我作为妇人,死了还得能有夫君埋葬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她之所以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是因为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多才能如此。(此处翻译值得商榷,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安居贫而不困,一是性识明而知道理,对上文的总结。可翻译为:她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的情形,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大多像这样。“之所以”可不必译出。)哎!她一生受我贫困所累,而去世后也没有得到厚葬,只有文字可以彰显她的不朽。而且她的平生尤其懂得文章是最珍贵的;死后能得到这样的墓志铭,希望能以此安慰她的灵魂,而且弥补我的悲痛。这是我经常向您请求为她写墓志铭的原因啊。”像这种情况,我能忍心不写吗。

篇二:美人如花隔云端阅读及答案

(2013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美人如花隔云端

苗千

诗人俞心焦在他的代表作《墓志铭》中,开篇就语出惊人:“在我的祖国/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彳守/只有你未曾爱过我。”在高能物理学领域,也有一群科学家,他们现在都怀着像诗人一样强烈而痛苦的感情,在追寻一种假想中的基本粒子。经过多年的追寻,科学家们从满怀信心到希望渺茫,仿佛处处都见到了这个粒子留下的痕迹,却始终不见这个粒子的真面目。他们一定也在呼唤甚至是责备这个追求已久却始终不得一见的粒子:在我的研究领域里,只有你还未曾出现!

这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基本粒子,就是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它因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皮特·希格斯而被命名。1964年,希格斯和其他几名物理学家几乎同时提出了一个基本粒子模型,被称为“标准模型”。它包含了将近200种微观粒子并且描述了这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所有的这些微观粒子都是由17种最基本的粒子由不同的方式结合构成的。在这17种基本粒子中,16种基本粒子都已经被发现,唯有至关重要的假想中的希格斯玻色子至今还没有被发现。希格斯玻色子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在标准模型中是由它和其他粒子相互作用而赋予其他粒子质量。标准模型中的希格斯玻色子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粒子具有质量,而有的粒子又没有质量(比如光子)。这个标准模型虽然还没有包含宇宙万物,尚不能解释引力还有近期引起科学家们极大兴趣的暗物质和引起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却已经包含了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而这几种作用在极高能的情况下趋于一致,它是人类在构造一个大统一物理学体系过程中至今为止迈出的最大的一步,如果把标准模型比为一个房子,希格斯玻色子就是那根至关重要的房梁。

标准模型显示出了强大的预测能力,让人不得不信服。在标准模型描述的17种基本粒子中,有7种基本粒子是被预测先于被发现的,而且这些粒子被发现之后其性质都与预测相同。标准模型的预测已经帮助高能物理学家们赢得了3次诺贝尔物理奖。因此科学家们现在大多相信,即使标准模型与事实不符,相差也“不会太大”。正是因为如此,希格斯玻色子才犹如一个神话传说中的拥有无双美貌的女子,让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地追求,却始终不能见得一面。

预测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是理论物理的一个神来之笔,高能物理学家们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故事却充满了艰辛和苦涩。“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一个问题。”希格斯玻色子的藏身之处不停地缩小,2011年8月在印度孟买举办的国际轻子和光子会议上,科学家们公布的实验结果已经把希格斯玻色子可能的藏身之处大大缩小,排除了大部分最容易观测到的区域,更加精确地确定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范固(如果它存在的语),同时也把标准模型理论逼到了死角。欧洲核子中心的研究主管贝托鲁奇说:“未来的12个月里我们一定会有发现,如果希格斯玻色子真的存在的话,我们将会找到它;如果它不存在的话,那么它的缺失也会指引我们寻找新物理学的路径。”如果能够证明希格斯玻色子不存在,也是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虽然这不会帮希格斯教授赢得一个诺贝尔物理奖。

“在没有光明的地方,黑暗也是一盏灯。”如果希格斯玻色子真的不存在,这场科学史上最著名的,耗时最长、花费最多的大搜寻以失败告终,这个结果也会为物理学指引出一个新的方向,这个大搜寻的故事也必将被载入科学史册,它象征了人类对于一种统一理论的追求,也展示了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好奇心。“长相思,摧心肝。”希格斯玻色子若是真的犹如神话中的神女,只是存在于神话中而无法相见,那么科学家们也终归要回到现实,越过标准模型,继续寻找新的科学之美。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节)

19.文章用《墓志铬》中的诗句开篇有什么好处?(4分)

20.人们为什么要探寻希格斯玻色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21.请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的语言特点。(4分)

(1)它包含了将近200种微观粒子并且描述了这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所有的这些微观粒子都是由17种最基本的粒子由不同的方式结合构成的。(2分)

(2)希格斯玻色子才犹如一个神话传说中的拥有无双美貌的女子,让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地追求,却始终不能见得一面。(2分)

22.科学家追寻希格斯玻色子的过程给人怎样的启示?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19.(1)用诗人炽热的情感和苦苦的追求做类比,说明科学家追寻假想中的基本粒子的执着和艰辛。

(2)用诗句开篇,引起读者的兴趣,引出对下文对希格斯玻色子探寻的介绍。

(3)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可读性。(每点2分,答出即可,共4分)

20.(1)因为希格斯玻色子在标准模型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找希格斯玻色子在构造一个大统一的物理体系中是最大一步。(2分)(2)标准模型有强大的预测力,希格斯玻色子有可能被发现。(2分)

21.(1)语言平实严谨。运用长句,句中限定、修饰成分多,准确地说明了标准模型的结构组成的特点,突出了标准模型的重要。(2分)

(2)语言形象生动。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希格斯玻色子对科学家的吸引力之大和发现之难。(2分)

22.(1)科学家追求希格斯玻色子已久却始终不得一见,启示人们任何有价值的追求都充满艰辛和苦涩。(2分)

(2)科学家根据标准模型的预测,陆续发现基本粒子并获奖,其实人们方向的指引对于事物的探寻至关重要。(2分)

篇三:《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讳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卑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惟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

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以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谢氏出身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

答案:

5、B

【解析】B.容止:仪容举止(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止即有居住、止息意,所以此词不单指形貌。

6、B

【解析】②表现其妻之贤惠,④表现其妻子之贤、明事理,⑥表现其妻把文章看的很重。

7、C

【解析】西兵未解、盗贼暴起于江淮指西部边境战争威胁未能解除、江淮地区盗贼作乱,并非指西兵进攻江淮地区。

8、(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人棺,我的喷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

【解析】(1)要点:殓、介宾结构后置、主谓倒装句式、甚

(2)要点:使、累其心、抑(副词。表示语气。相当于或许、或者。)、判断句。

(3)要点:所交、一时、邪(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

附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悲伤地说:我的妻子谢氏死了。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

过了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来,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谢氏写墓志铭的。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希深的妹妹。希深父子当时都是举世闻名的人,世家荣耀。谢氏生于一个富盛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死的时候,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可是谢氏却安适自在(不嫌弃)。治理家庭,有她自己的办法,家里的饮食器皿,虽然不是很多,但(饭菜)一定做得精细又有味;我们的衣服不论旧的新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并缝补得整整齐齐;所居住的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的一言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我一世贫穷由来已久,外出时有幸能与贤士大夫共游而感到快乐,回家则能见到我妻子的淡静怡然从而忘掉烦忧。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我经常与士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评价,都评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日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说是与贤能的人饮酒,就高兴;如果不是,就感叹道: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这一年,南方大旱,她仰头看见飞蝗而感叹说:如今西夏的战争威胁还没有解除,天下苍生赋税很重、生活困难,盗贼又在江淮地区强势出来作乱,而且天又大旱、飞蝗灾害又来。我作为妇人,死了还得能有夫君埋葬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她之所以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是因为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多才能如此。(此处翻译值得商榷,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安居贫而不困,一是性识明而知道理,对上文的总结。可翻译为:她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的情形,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大多像这样。之所以可不必译出。)哎!她一生受我贫困所累,而去世后也没有得到厚葬,只有文字可以彰显她的不朽。而且她的平生尤其懂得文章是最珍贵的;死后能得到这样的墓志铭,希望能以此安慰她的灵魂,而且弥补我的悲痛。这是我经常向您请求为她写墓志铭的原因啊。像这种情况,我能忍心不写吗?

篇四:《新诗三百首》终选

《新诗三百首》终选篇目01号

(共254首)

初选序号 作者 作品题目

005号 艾 青《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礁石》《黎明的通知》 010号 北 岛《回答》《宣告》《一切》

012号 冰 心《纸船》《繁星》《春水》

016号 昌 耀《斯人》

020号 陈东东《点灯》

022号 陈 然《我的自白书》

032号 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

035号 多 多《致太阳》

042号 非 马《罗湖车站》

043号 封期任《思乡情》

046号 冯 至《蛇》

052号 公 刘《运杨柳的骆驼》

056号 顾 城《一代人》《远和近》

058号 光未然《五月的鲜花》

059号 郭沫若《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天上的街市》《瓶》

060号 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

064号 海 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日记

070号 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生活是多么广阔》《预言》《花环》 071号 冰 花《双面扇》《不是轻浮 不是漂》《荷的心事》

076号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回延安》

080号 黑骆驼《炊烟里的村庄》

082号 非马1《我的乡愁》

084号 黑 马《稻草人》

089号 胡 适《湖上》

090号 胡卫民《忆旧》

091号 安 琪《每个渔人都有一件腥味的衣裳》

102号 黄天赐《暮色》

108号 吉爱玲《杏儿红了》《一个人的荷塘》

112号 纪 弦《你的名字》

113号 简 宁《地下的话语?红薯》

115号 扶 桑《冰雪词》

128号 康白情《窗外》

129号 孔 孚《大漠落日》《大明湖一瞥》

137号 蓝 蓝《如今我黑黑的眼睛》

141号 李 钢《蓝水兵》

159号 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

162号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65号 林 平《列车奔驰在大地上》《借口》《故乡》《清明》《旅行》《我的河流》《故乡的麦子熟了》《夜过黄河》《距离》

168号 林小耳《我没有雪》

173号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相隔一层纸》

175号 刘大白《秋晚的江上》

183号 刘耀久《倒淌河》

185号 刘湛秋《中国的土地》

187号 流沙河《情诗六首》

188号 柳 风《修行》

192号 卢祖品《他微笑着向我走来》

194号 鲁 藜《泥土》

200号 路志宽《劈柴的母亲》

205号 韩 瀚《重量》

207号 韩庆成《兵马俑》

212号 李少君《碧玉》

216号 白公智《故乡》

221号 吕兰亭《一只青蛙,叫的很明亮》

228号 李政刚《落叶》

233号 洛 夫《剔牙》

236号 骆一禾《先锋》

237号 马冬生《你是我永远的毛毛》

255号 芒 克《阳光中的向日葵》

265号 穆 旦《诗八首(选五)》

267号 黄曙辉《一棵静默的树》

270号 陈美明《上帝测试人性的道具》

274号 娜 夜《起风了》

276号 南 鸥《月亮悄悄消瘦》《谁在坟墓的外面敲击时间》《所有的汉字,都是我满朝的文武》

278号 牛 汉《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半棵树》《华南虎》《汉血马》

282号 潘洗尘《饮九月初九的酒》

288号 彭燕郊《家》

296号 李成恩《青花瓷。青春》

308号 乔书彦《种子》

314号 轻轻竹语《秋夜》

315号 清荷铃子《紫弦月》《珍珠情人》

316号 清凌竹叶《一生》

320号 任洪渊《姊归屈原墓》

327号 三峡刘星《沙漠之心》

330号 商 禽《无言的衣裳》

337号 沈天鸿《月光三章》

344号 十五岚《五月的茱萸》

357号 舒 婷《致橡树》《神女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362号 苏金伞《埋葬了的爱情》

367号 苏??北《如果,远方》

377号 谈雅丽《鱼水谣》《泉边》《给我一座临水古镇》

379号 谭斌康《小树》《温暖》

382号 谭景约《问牵牛花》

386号 唐 朝《渔火》

390号 唐 诗《父亲有好多种病》《风与小草》

393号 田 汉《义勇军进行曲》

394号 田 间《义勇军》《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395号 田 君《住在长江隔壁》

401号 萍 子《清明》《小满》

411号 凸 凹《钉子与墙》

412号 屠 岸《纸船》

414号 芦苇岸《桃》

418号 大漠孤烟《月亮里的村庄》

419号 佳慧萋萋《那一年,在汉水边》

420号 汪国真《热爱生命》《感谢》

421号 汪静之《蕙的风》《时间是一把剪刀》

423号 汪曾祺《彩旗》

427号 王国清《母亲》

429号 王霁良《镜前》

433号 王 琦《汉水》

434号 王统照《湖心》

435号 王万平《父亲老了》

436号 王文福《台灯》

438号 王祥康《一个人旅行》

441号 王小妮《爱情》

446号 王大民《屋后的草》

448号 文晓村《文房四宝》

449号 闻 捷《苹果树下》

450号 闻一多《红烛》《死水》《太阳吟》《静夜》《一句话》

452号 吴奔星《别》

459号 西 川《广场上的落日》《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462号 席慕容《一棵开(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墓志铭俞心焦)花的树》

467号 向 明《苦楝树》

475号 熊林清《云游》

478号 徐 赋《故土》《我的草原》

479号 徐 红《安静之美》

480号 徐俊国《落叶》

482号 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云游》

483号 许 军《空山》

494号 严 力《还给我》

498号 颜小鲁《妻和我》

499号 雁 北《缝隙》

506号 杨 克《夏时制》

510号 杨 林《灯》

514号 杨思山《矿工》

515号 杨修华《谣》

517号 杨远宏《圆明园》

520号 姚振函《在平原上吆喝一声很幸福》

523号 叶匡政《葡萄藤》

524号 叶 挺《囚歌》

532号 忆明珠《唱给蕃瓜花的歌》

533号 殷 夫《心》《归来》《写给一位姑娘》

539号 余光中《乡愁》《我之固体化》

544号 羽微微《给某人》

547号 雨 人《蜘蛛网》

549号 郁 乃《只为爱》

553号 袁雪蕾《所有的路都用来回家》

554号 悦 然《活着》

556号 臧克家《有的人》《老马》

557号 曾 卓《悬崖边的树》

560号 詹 ?《江南》

564号 张凡修《母亲的棉花》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