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魏学??墓志铭

墓志铭2019-06-13 10:56书业网

篇一:古文大全

2. 宫之奇谏假道

3. 子鱼论战

4. 烛之武退秦师

5. 邵工谏厉王弭谤

6. 赵宣子论比与党

7. 吴子使札来聘

8. 虞师晋师灭夏阳

9. 晋献文子室成

10. 苛政猛于虎

11. 苏秦以连横说秦

12. 范雎说秦王

13. 邹忌讽齐王纳谏

14. 冯谖客孟尝君

15. 触龙说赵太后

16. 乐毅报燕王书

17. 逍遥游〔战国〕庄周

18. 庖丁解牛〔战国〕庄 周

19. 秋水(节选)〔战国〕庄周

20. 劝学(节选)〔战国〕 荀况

21. 谏逐客书〔战国〕 李斯

22. 会稽刻石〔秦〕李斯

【两汉时期】

23. 狱中上梁王书[西汉]邹阳

24. 过秦论(上)〔西汉〕贾 谊

25. 治安策(节选)〔西汉〕贾 谊

26. 论贵粟疏〔西汉〕晁 错

27. 上书谏猎〔西汉〕司马相如

28. 项羽本纪(节选)〔西汉〕司马迁

29. 周亚夫军细柳〔西汉〕司马迁

30. 廉颇蔺相如列传〔西汉〕司马迁

31. 屈原列传〔西汉〕 司马迁

32. 滑稽列传(节选)〔西汉〕司马迁

33. 太史公自序(节选)〔西汉〕司马迁

35. 答苏武书[西汉]李陵

36. 报孙会宗书[西汉]杨恽

37. 苏武传[东汉]班固

38. 霍光传(节选)[东汉]班固

39. 论盛孝章书[东汉]孔融

40. 登楼赋[东汉]王粲

【魏晋南北朝】

41. 让县自明本志令[三国·魏]曹操

42. 前出师表[三国·蜀]诸葛亮

43. 后出师表[三国·蜀]诸葛亮

44. 洛神赋[三国·魏]曹植

45. 与山巨源绝交书[三国·魏]嵇康

46. 陈情表[西晋]李密

47. 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

48. 归去来兮辞[东晋]陶渊明

49.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50. 五柳先生传[东晋]陶渊明

51. 班超传(节选)[南朝·宋]范晔

52. 狱中与诸甥侄书[南朝·宋]范晔

53. 芜城赋[南朝·宋]鲍照

54. 登大雷岸与妹书[南朝·宋]鲍照

55. 别 赋[南朝·梁]江淹

56. 北山移文[南朝·梁]孔稚?

57. 答谢中书书[南朝·梁]陶弘景

58. 与陈伯之书[南朝·梁]丘迟

59. 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

60. 三 峡[北朝·魏]郦道元

61. 哀江南赋序[北朝·周]庾信

【唐代时期】

62. 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63.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唐]骆宾王

64. 滕王阁序[唐]王勃

65. 与韩荆州书[唐]李白

67. 吊古战场文[唐]李华

68. 右溪记[唐]元结

69. 原道[唐]韩愈

70. 原毁[唐]韩愈

71. 杂说(四)[唐]韩愈

72. 师说[唐]韩愈

73. 进学解[唐]韩愈

74. 讳辩[唐]韩愈

75. 送孟东野序[唐]韩愈

76. 送李愿归盘谷序[唐]韩愈

77. 送董邵南序[唐]韩愈

78. 张中丞传后叙[唐]韩愈

79. 蓝田县丞厅壁记[唐]韩愈

80. 祭十二郎文[唐]韩愈

81. 祭鳄鱼文[唐]韩愈

82. 柳子厚墓志铭[唐]韩愈

83. 陋室铭[唐]刘禹锡

84. 驳复仇议[唐]柳宗元

85. 桐叶封弟辨[唐]柳宗元

86. 段太尉逸事状[唐]柳宗元

87. 捕蛇者说[唐]柳宗元

88. 种树郭橐驼传[唐]柳宗元

89. 憎王孙文[唐]柳宗元

90. 三戒(并序)[唐]柳宗元

91. 愚溪诗序[唐]柳宗元

92. 钴?潭西小丘记[唐]柳宗元

93.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94. 小石城山记[唐]柳宗元

95. 阿房宫赋[唐]杜牧

96. 书褒城驿壁[唐]孙樵

97. 英雄之言[唐]罗隐

【宋代时期】

98. 朋党论(〔宋〕欧阳修)

100. 梅圣俞诗集序(〔宋〕欧阳修)

101. 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欧阳修)

102. 相州昼锦堂记(〔宋〕欧阳修)

103.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

104. 秋声赋(〔宋〕欧阳修)

105. 与高司谏书(〔宋〕欧阳修)

106. 袁州州学记(〔宋〕李觏)

107. 辨奸论(〔宋〕苏洵)

108. 心术(〔宋〕苏洵)

109. 张益州画像记(〔宋〕苏洵)

110. 爱莲说(〔宋〕周敦颐)

111. 寄欧阳舍人书(〔宋〕曾巩)

112. 墨池记(〔宋〕曾巩)

113. 谏院题名记(〔宋〕司马光)

114. 读孟尝君传(〔宋〕王安石)

115. 游褒禅山记(〔宋〕王安石)

116. 同学一首别子固(〔宋〕王安石)

117. 伤仲永(〔宋〕王安石)

118. 答司马谏议书(〔宋〕王安石)

119.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宋〕王安石)

120. 留侯论(〔宋〕苏轼)

121. 贾谊论(〔宋〕苏轼)

122. 超然台记(〔宋〕苏轼)

123. 喜雨亭记(〔宋〕苏轼)

124. 石钟山记(〔宋〕苏轼)

125. 方山子传(〔宋〕苏轼)

126. 日喻说(〔宋〕苏轼)

127. 答谢民师书(〔宋〕苏轼)

128. 潮州韩文公庙碑(〔宋〕苏轼)

129. 前赤壁赋(〔宋〕苏轼)

130. 后赤壁赋(〔宋〕苏轼)

131. 上枢密韩太尉书(〔宋〕苏辙)

132. 六国论(〔宋〕苏辙)

134. 书洛阳名园记后(〔宋〕李格非)

135. 金石录后序(〔宋〕李清照)

136. 指南录后序(〔宋〕文天祥)

137. 登西台恸哭记(〔宋〕谢翱)

138.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139. 待漏院记(〔宋〕王禹??)

140. 黄冈竹楼记(〔宋〕王禹??)

【金元时期】

141. 送秦中诸人引(〔金〕元好问)

142. 送何太虚北游序(〔元〕吴澄)

143. 大龙湫记(〔元〕李孝光)

【明朝时期】

144. 卖柑者言(〔明〕刘基)

145. 书博鸡者事(〔明〕高启)

146. 司马季主论卜(〔明〕刘基)

147. 越巫(〔明〕方孝孺)

148. 吴士(〔明〕方孝孺)

149. 移树说(〔明〕李东阳)

150. 医戒(〔明〕李东阳)

151. 里妇寓言(〔明〕马中锡)

152.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明〕王守仁)

153. 瘗旅文(〔明〕王守仁)

154. 送宗伯乔白岩序(〔明〕王守仁)

155. 大言(又名《尊卢沙》〔明〕宋濂)

156. 沧浪亭记(〔明〕归有光)

157. 项脊轩志(〔明〕归有光)

158. 寒花葬志(〔明〕归有光)

159. 答茅鹿门知县二(〔明〕唐顺之)

160. 任光禄竹溪记(〔明〕唐顺之)

161. 朱碧潭诗序(〔明〕王慎中)

162. 青霞先生文集序(〔明〕茅坤)

163. 叶子肃诗序(〔明〕徐渭)

164. 豁然堂记(〔明〕徐渭)

篇二:古文欣赏

【先秦】

1. 曹刿论战

3. 子鱼论战

4. 烛之武退秦师

6. 赵宣子论比与党

8. 虞师晋师灭夏阳

9. 晋献文子室成

11. 苏秦以连横说秦

13. 邹忌讽齐王纳谏

14. 冯谖客孟尝君

16. 乐毅报燕王书

18. 庖丁解牛〔战国〕庄 周

19. 秋水(节选)〔战国〕庄周

21. 谏逐客书〔战国〕 李斯

【两汉时期】

23. 狱中上梁王书[西汉]邹阳

25. 治安策(节选)〔西汉〕贾 谊

27. 上书谏猎〔西汉〕司马相如

28. 项羽本纪(节选)〔西汉〕司马迁

30. 廉颇蔺相如列传〔西汉〕司马迁

32. 滑稽列传(节选)〔西汉〕司马迁

33. 太史公自序(节选)〔西汉〕司马迁

34. 报任安书〔西汉〕司马迁

35. 答苏武书[西汉]李陵

37. 苏武传[东汉]班固

38. 霍光传(节选)[东汉]班固

39. 论盛孝章书[东汉]孔融

40. 登楼赋[东汉]王粲

【魏晋南北朝】

41. 让县自明本志令[三国·魏]曹操

43. 后出师表[三国·蜀]诸葛亮

45. 与山巨源绝交书[三国·魏]嵇康

46. 陈情表[西晋]李密

48. 归去来兮辞[东晋]陶渊明

50. 五柳先生传[东晋]陶渊明

51. 班超传(节选)[南朝·宋]范晔

53. 芜城赋[南朝·宋]鲍照

55. 别 赋[南朝·梁]江淹

56. 北山移文[南朝·梁]孔稚?

58. 与陈伯之书[南朝·梁]丘迟

60. 三 峡[北朝·魏]郦道元

61. 哀江南赋序[北朝·周]庾信

【唐代时期】

62. 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64. 滕王阁序[唐]王勃

65. 与韩荆州书[唐]李白

66.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唐]李白

67. 吊古战场文[唐]李华

69. 原道[唐]韩愈

70. 原毁[唐]韩愈

72. 师说[唐]韩愈

74. 讳辩[唐]韩愈

75. 送孟东野序[唐]韩愈

76. 送李愿归盘谷序[唐]韩愈

77. 送董邵南序[唐]韩愈

79. 蓝田县丞厅壁记[唐]韩愈

80. 祭十二郎文[唐]韩愈

81. 祭鳄鱼文[唐]韩愈

82. 柳子厚墓志铭[唐]韩愈

84. 驳复仇议[唐]柳宗元

86. 段太尉逸事状[唐]柳宗元

88. 种树郭橐驼传[唐]柳宗元

89. 憎王孙文[唐]柳宗元

91. 愚溪诗序[唐]柳宗元

93.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94. 小石城山记[唐]柳宗元

96. 书褒城驿壁[唐]孙樵

【宋代时期】

98. 朋党论(〔宋〕欧阳修)

99. 释秘演诗集序(〔宋〕欧阳修)

100. 梅圣俞诗集序(〔宋〕欧阳修)

102. 相州昼锦堂记(〔宋〕欧阳修)

103.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

105. 与高司谏书(〔宋〕欧阳修)

107. 辨奸论(〔宋〕苏洵)

108. 心术(〔宋〕苏洵)

110. 爱莲说(〔宋〕周敦颐)

112. 墨池记(〔宋〕曾巩)

113. 谏院题名记(〔宋〕司马光)

115. 游褒禅山记(〔宋〕王安石)

117. 伤仲永(〔宋〕王安石)

118. 答司马谏议书(〔宋〕王安石)

119.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宋〕王安石)

120. 留侯论(〔宋〕苏轼)

122. 超然台记(〔宋〕苏轼)

123. 喜雨亭记(〔宋〕苏轼)

124. 石钟山记(〔宋〕苏轼)

125. 方山子传(〔宋〕苏轼)

127. 答谢民师书(〔宋〕苏轼)

129. 前赤壁赋(〔宋〕苏轼)

131. 上枢密韩太尉书(〔宋〕苏辙)

132. 六国论(〔宋〕苏辙)

134. 书洛阳名园记后(〔宋〕李格非)

136. 指南录后序(〔宋〕文天祥)

137. 登西台恸哭记(〔宋〕谢翱)

139. 待漏院记(〔宋〕王禹??)

【金元时期】

141. 送秦中诸人引(〔金〕元好问)

143. 大龙湫记(〔元〕李孝光)

【明朝时期】

144. 卖柑者言(〔明〕刘基)

145. 书博鸡者事(〔明〕高启)

147. 越巫(〔明〕方孝孺)

149. 移树说(〔明〕李东阳)

150. 医戒(〔明〕李东阳)

152.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明〕王守仁)

154. 送宗伯乔白岩序(〔明〕王守仁)

155. 大言(又名《尊卢沙》〔明〕宋濂)

157. 项脊轩志(〔明〕归有光)

159. 答茅鹿门知县二(〔明〕唐顺之)

160. 任光禄竹溪记(〔明〕唐顺之)

161. 朱碧潭诗序(〔明〕王慎中)

162. 青霞先生文集序(〔明〕茅坤)

164. 豁然堂记(〔明〕徐渭)

165. 报刘一丈书(〔明〕宗臣)

166.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明〕王世贞)

167. 又与焦弱侯(〔明〕李贽)

169. 牡丹亭记题词(〔明〕汤显祖)

171. 徐文长传(〔明〕袁宏道)

173. 浣花溪记(〔明〕钟惺)

174. 游黄山日记(后 〔明〕徐弘祖)

176. 陶庵梦忆序(〔明〕张岱)

178. 柳麻子说书(〔明〕张岱)

179. 五人墓碑记(〔明〕张溥)

181. 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183. 琴赋(〔明〕李贽)

【清朝时期】

185.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清〕侯方域)

187. 吾庐记(〔清〕魏禧)

188. 大铁椎传(〔清〕魏禧)

190. 张南垣传(〔清〕吴伟业)

192. 原君(〔清〕黄宗羲)

193. 传是楼记〔清〕汪琬

195. 口技〔清〕林嗣环

197. 书左忠毅公逸事〔清〕方苞

198. 狱中杂记〔清〕方苞

200. 梅花岭记〔清〕全祖望

202. 书鲁亮侪〔清〕袁枚

203. 万斯同先生传〔清〕钱大昕

204. 登泰山记〔清〕姚鼐

205. 袁随园君墓志铭〔清〕姚鼐

207. 出关与毕侍郎笺 〔清〕洪亮吉

208. 游庐山记〔清〕恽敬

209. 谢南冈小传〔清〕恽敬

210. 闲情记趣(节选)〔清〕沈复

212. 游小盘谷记〔清〕梅曾亮

篇三:2015年秋乐中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2015年秋**初中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

1.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选自《亲爱的爸爸妈妈》)

②在不可名状的晨xī()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选自《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2. 改正下列两个句子中的错别字,并解释正确字的意思。(2分)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竣茂,良多趣味。

②珠翠罗绮益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3. 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2分) ①山清水秀—( ) ②粗茶淡饭—( )

4. 运用汉字的谐音往往可以表达一种幽默的智慧。请联系语境,在下边文字的括号里填入两个不同的字,形成谐音之趣。(2分)

在大学校园里,每当有人叫启功先生“博导”时,他就笑眯眯地说:“博导,博导,我是一( )就倒,一( )就倒矣!” 5. 古人既取名,也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别有趣味。如“孔门十哲”之一的宰予,字子我,“予”与“我”同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 ”与“ ”同义。“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端木赐,字子贡,“赐”与“贡”反义;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 ”与“ ”反义。(2分)

[键入文字]

二、纵山居闲情 (16分)

山静日长

◆ [宋] 罗大经

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

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

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

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

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

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

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

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则月印前溪( A )。

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

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 B ),乌知此句之妙( C )!人能真知此妙,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亦多乎!

[键入文字]

⑧⑦⑥⑤②③④①

【注释】:①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②?,音mí,小鹿。③山妻:隐士之妻。对自己妻子的谦词。④笋蕨:竹笋和蕨菜。⑤《玉露》:指作者所作笔记《鹤林玉露》。⑥剧谈:畅谈。⑦驰猎: 奔驰追逐。⑧乌: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何。

1. 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盈( ) 濯( ) 既() 相与( )

2. 请将文言语气词“耳”“哉”“矣”正确填入文中的A、B、C处。(3分)

3. 请用两个逗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准确断句。(2分)

归 而 倚 杖 柴 门 之 下 则 夕 阳 在 山 紫 绿 万 状

4. 作者认为子西诗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妙绝,但“识其妙者盖少”,这是为什么呢?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5. 读完全文,从文章描绘的一幅幅画面里,你发现作者崇尚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6. 积累链接:文中的《太史公书》中的太史公是指 (1)(填写人名)之手,“韩苏文”中的“韩”是指 (2) (填写人名),“陶杜诗”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直接展现其早出晚归这一田居生活的诗句是 (3) 。(3分)

三、享读书妙趣(8分)

【材料1】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 A )。”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B 。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选自《于丹趣品人生》)

【材料2】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 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 / 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 非湘水净你,是C /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选自余光中《漂给屈原》)

【材料3】

甲:《水壶传》我也爱看。 甲:和祝英台嘛!

乙:《水壶传》您都看过呀?乙: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另一个故事! 甲:一百零八个大水壶嘛! 甲:你刚才说的梁山??

乙:哎哟,这得多大一个锅炉房啊! 乙:水泊梁山。

甲:人都是英雄好汉,什么锅炉房? 甲:宋江有吧?

乙:英雄好汉有叫水壶的吗? 乙:对对对!

甲:有那本书啊!甲:扈三娘?

乙:《》。 乙:有!

甲:《》? 甲:化蝶了嘛!

乙:梁山泊乙:哎呀!

[键入文字]

(选自相声《满腹经纶》)

1. 【材料1】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A、B两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2分)

2. 于丹欣赏李渔所取的亭名,其实是欣赏李渔的一种人生态度,请用【材料1】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概括这种人生态度。(1分)。

3. 【材料2】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请巧妙调换划横线句的语序,将其填在C处,使之意趣顿生。(1分)

4. 【材料3】是相声《满腹经纶》的节选,读之令人捧腹,却又令人深思,请在两处书名号内填写同一部名著的名字,并说说这部相声讽刺了一种怎样的阅读现象?(3分)

5. 积累链接:这三则小材料综合性地体现了读书的妙趣。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他人的智慧,可以激起我们心中的波浪,就像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永远引领着我们不断追求。(1分)

四、忆大师智趣(11分)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钟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

[键入文字]

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jū,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选自《北京晨报》

1.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2.成语谐音往往造成幽默效果,请还原文段④中“坐椅待币”这个成语。(1分)

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三位大师各自的幽默特点。(3分)

4.结合文段⑩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3分)

5.积累链接:初中阶段我们曾学过冰心的作品《 》,她的诗集《繁星》《春水》是饱含童真与母爱的智慧之作,深受印度诗人 的影响。(2分)

五、慕君子风范(10分)

君子的争与不争

◆ 蒋骁飞

①民国四大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

②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

长曹云祥举荐。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

大学教授。

③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

启超的“追随”。

④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

“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

⑤原来,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有关陶渊明归隐动机的论文。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士大夫阶层寡廉鲜耻,普遍缺乏道德感,他纵然没有力量改变现实,起码也不愿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丢掉。陈寅恪则提出不同见解,他认为陶渊明辞官回家种田,是因为东晋被灭之后,他“耻于事二主”,才发誓不与新政权合作。

⑥面对陈寅恪的针锋相对,梁启超毫不在意“恩师”的威信受到挑衅,大笑道:“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

[键入文字]

篇四:八上期末语文复习试卷(专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签订(qiān)惦记(diàn)交卸(xiè)脖颈(jìng)

B.提防(dī) 溃退(kuì) 取缔(tì) 阻遏(è)

C.歼灭(jiān)差使(chāi) 琐屑(xiè)寒噤(jìn)

D.憎恶(zēng)诘问(jié) 震悚(sǒng)憧憬(chóng)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俨然(yán ) 垂髫(tiáo ) 诣太守( yì ) 德馨( xīn )

B、苔痕(tái ) 鸿儒( rú ) 案牍 ( dú ) 甚蕃( pán )

C、淤泥( yú ) 亵玩( xia ) 濯清涟(zhuó ) 罔不( wǎng )

D、篆章 (zhuàn) 簪子 ( zān ) 戍守( shù ) 决眦 ( zì ) 3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震悚(sǒnɡ) 荒谬(miù)溃退 (kuì)锐不可当(dànɡ)

B 要塞(shāi) 尴尬(ɡān) 惊骇 (hài)歼灭(jiān)

C 颠沛(pèi) 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āi )

D 阡陌(qiān) 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 (zè)

4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颓(tuí)唐 塌(tān)败 匀称(chèn)疮(chāng)疤

B.琐屑(xiè) 诘(jí)问 滞(zhì)笨伧(cāng)俗

C.差(chā)使 尴(gān)尬 愧怍(zuò)嶙(lín)峋

D.蹒(pán)跚 荒僻(pì) 伎(jì)俩 伛(yǔ)偻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殷红(yān) 取缔(dì) 诘问(jié) 妙惟肖(xiào)

B、寒噤(jīn)吊唁(yàn) 愧怍(zuò) 占鳌头 (áo)

C、绮丽(yǐ) 两栖(xī) 归咎(jiù) 雪载途(zài)

D、追溯(sù)伎俩(liǎ) 荒谬(miù) 薄西山(bó)

6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谈笑风声 阻谒 微不足道 巧妙绝伦

B、 月明风清 健忘 张惶失措 荡然无存

C、 名副其实瓦砾 丰功伟绩 穷愁僚倒

D、 富丽堂皇制裁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7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惟独风日

A 眼花嘹乱 央求阴惨闪烁

B 情郁于中 荒谬憧憬惨淡

C 月明风青 杀戮絮说揣摩

D 张皇失措 蹒跚鞠恭狼藉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震悚 狼籍 刻扣 长途跋涉

B. 取缔 赋闲 烦躁 大庭广众

C.霹雳 造形 渴幕 巧妙绝伦

D.惶急 推祟 缓冲 因地置宜

9下列词语中全对的一项是:( )

A狼藉 锐不可当 莫名其妙 长途拔涉

B烦躁 因地制宜 五彩斑斓 充耳不闻

C锁屑 瞻前顾后 迥然不同 消声匿迹

D霹雳 添衣无缝 惟妙惟肖 重峦叠嶂

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 荡然无存转弯末角 风尘苦旅

B.草长莺飞 五彩斑澜穷愁潦倒 大庭广众

C.物竞天择 巧妙绝伦盘虬卧龙 在劫难逃

D.张慌失措 销声匿迹豁然开朗 重峦叠障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我们已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回忆性散文。

B.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C.《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诗,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下的体现民间疾苦最为深刻 的“三吏”中传诵最广泛的一首。

D.《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因 此在叙事过程中不能插入议论。

12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他的散文〈背影》截取父子离别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

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B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C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体裁是小说。

1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朴素平实的语言,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B. 杨绛,作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译有《堂吉诃德》。课文《老王》选自《杨绛散文》。

C. 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而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诚实无欺的一类人,却没有绝迹。当代作家余秋雨的散文《信客》就是在为这样的人树碑立传。

D. 作家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一文中,站在一个游览者的角度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芦花荡》是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写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核舟记》选自明代魏学?ニ?嗉?摹队莩跣轮尽贰?/p>

C、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 程,号称“诗史”。

D.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15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C、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实,又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D、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不会出现。 16按原文或提示默写。

(1)坐观垂钓者, 。

(2)《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语句是:

(3)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抒发了思乡之情,其中颔联是:

,。

(4)《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

(6)《爱莲说》中写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是:, 。

(7)《春望》中感时恨别的诗句是 , 。

(8)《石壕吏》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

(9) ,带月荷锄归。

(10) 月下飞天镜, 。

(11)登临吴蜀横分地,。

(12) 霜落熊升树, 。

(13) ,铁马冰河入梦来。

(14) 王维《使至塞上》中视野开阔、意境雄浑的千古名句是,。

(15)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16)湖上影子,、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 两三粒而已。

17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18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19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