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礼仪教育实例
篇一:小班文明礼仪案例
篇一:小班文明礼貌歌谣
小班
文明礼貌歌谣
上 车
出门坐车要注意,
先下后上莫忘记。
小朋友们守规矩,
乘车排队不拥挤。
手,
手。
手,
手。
小兔小兔轻轻跳,
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 拉来许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欢迎欢迎”握握“谢谢谢谢”拍拍“再见再见”摆摆待客歌 客人来, 欢迎他: 请坐下, 请喝茶, 客人走, 送送他。 挥挥手, 再见吧! 中国礼仪代代传 孔融让梨敬父母, 黄香暖被教育人, 中国礼仪不能忘, 争做礼仪小标兵。 轻轻的 小狗小狗慢慢跑, 要是踩到小青草, 我就不跟你们好。 文明礼貌最重要 唱着儿歌上学校。 遇到老师问声好, 见了同伴道声早,
文明礼貌最重要。
打招呼
同学见面打招呼,
耳边响起:你好你
好!
有了困难大家帮,
得到帮助说“谢谢”
生活当中起摩擦,
不忘说声“对不起”。
儿歌 动作说明
太阳眯眯笑, 两臂
屈肘上举,掌心向前,虎口相对比作太阳,然后两臂放下。
看我起得早, 两臂
侧平举,然后放下。
举起小拳头, 两臂
自然屈肘,两手半握拳在胸前做那拳头状。 丁当丁当敲。 右手向左手敲五次。
太阳眯眯笑, 动作
同1、2句。
看我身体好,
拿起小篮子, 两腿
屈膝下蹲,同时两手在小腿前作拔草状四次。 田里去拔草。
太阳眯眯笑, 动作
同1、2句。
看我长得高,
开起小飞机, 两臂
侧平举,上体向左右各侧屈两次。
飞呀飞得高。
太阳眯眯笑, 动作
同1、2句。
看我做早操,
蹦蹦又跳跳, 两手
叉腰上跳四次。
锻炼身体好。
《水果屋》
秋天到了,熊妈妈
的果园里到处都是水果。碧绿的西瓜,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 ┉真是好看极了!
熊妈妈和熊宝宝高
兴地采摘水果,他们裝了满满的一车子,然后运回家。
水果真是太多了,
把屋子塞得满满的。熊妈妈和熊宝宝没有地方住,只好睡在外面了。
天又黑,又冷,熊
妈妈和熊宝宝冻得睡不着觉,只好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后来他们想出了一
个好办法:用水果盖间大屋子。
熊妈妈和熊宝宝用
西瓜做墙,用梨做门、用山楂做窗┉ ┉又香又甜的水果屋就造成了。
瞧,屋里的桌椅也
是水果做的。熊妈妈和熊宝宝每天都可以吃到又香又甜水果了!
小动物们都来啦,
他们围着又香又甜的水果屋,唱着歌,跳着舞,高兴极了!
《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
2008-09-22 15:05
开篇
远离所有建筑物, 余震蹲在开阔地。
鼻口捂住湿毛巾, 身上起火地上滚,
目跳楼会伤身。
土房顶上待不成, 睡床桌子扎木筏,
暖衣服渡险情。
加固堤坝通水道。 煤气电路检修好,
危险处地是下游, 逃离别顺沟底走,
山一定看气候。
避雨别在树下站, 铁塔线杆要离远,
免雷火屋里窜。
不乘电梯往下奔, 大树能栓救命绳, 临时建筑整牢靠。 横向快爬上山头。 打雷家中也防患, 人生命、要守护, 十条法则要记住, 一旦灾害发生时, 及时应用心有数。 一、地震 遇地震,先躲避, 桌子床下找空隙, 靠在墙角曲身体, 抓住机会逃出去, 二 、火灾 火灾起,怕烟熏, 阳台滑下捆绳索 盲三、洪水 洪水猛,高处行, 准备食物手电筒, 穿四、台风 台风来,听预报, 船进港口深抛锚, 减少出行看信号。 五、泥石流 下暴雨,泥石流, 野外宿营不选沟, 进六、雷击 阴雨天,生雷电, 关好门窗切电源, 避七、暴雪
暴雪天,人慢跑,
背着风向别停脚, 身体冻僵无知觉, 千万不能用火烤,
冰雪搓洗血循环,
慢慢温暖才见好。
篇二:文明礼仪案例
文明
用餐(小班)
背景
午餐时间常常是让
老师最头痛的一段时间。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出现。特别是小班的幼
儿,他们刚进幼儿园的时间还不长,集体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如此的陌生,他们常会把家里的
一些不良的吃饭习惯带到幼儿园里来。
过程
我们班的宝宝们吃
饭的时候常常要讲话,虽然老师经常在旁边提醒说“吃饭的时候不能讲话”,但是宝宝们似乎
记不住似的,老师刚说过,过了会就又开始讲了。有时候还会越讲越来劲的,老师就又不得
不去提醒,但是似乎这样一遍遍的提醒成效并不大,还是会有宝宝时不时的冒出一两句话,
要老师再次提醒了才会不讲。另外我们班有些宝宝还很挑食,像我们的小露和宁轩,每次吃
饭时就看见她面前的桌子上有一大堆的饭菜。问她们为什么要把饭菜挑出来啊,就哭着对我
说:“这个菜不好吃,我不要吃的。”不仅是小露和宁轩有好多孩子都是这样的,不喜欢的菜
就把它挑出来扔在桌子上或者剩在碗里,碰也不碰。还有很多宝宝吃饭可邋遢了,像彦铭,
睿睿等吃完饭只看见满桌子满地都是菜渣和米粒。虽然经常提醒,但是成效也不大,宝宝们
还是会吃到桌子上地上都是。
针对这些幼儿的情
况,我们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以儿歌,如:我会自己吃饭,吃饭不挑食等让幼儿时时记住吃
饭的礼仪;另外以故事、录像等形式让幼儿明白用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养成不挑食、不
偏食、细嚼慢咽等好习惯。
反思
现在的孩子就是爸
爸妈妈、爷爷奶奶手心里的宝。个个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而家长们就在家里就担当着下
人的角色。“皇帝”饿了就赶快给买吃的,“皇帝”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完全不顾孩子是否会
养成挑食的习惯。有时候在孩子吃饭的时候想要看电视,可能家长一开始会不同意,但是在
看到孩子又哭又闹的时候就心软了。还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完全忽略了孩子四
肢协调的发展,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家长,所以有些孩子甚至不会用勺子。我觉得孩子文明礼
仪的养成就是要从一件件的小事做起,无论是就餐还是其他的洗手问好等方面。但是这
些方面的礼仪培养不仅仅是靠老师在幼儿园一遍遍的提醒,还要靠家长们在家对孩子培养。
家长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还有我们可以用不一样的形式去增加孩子们对就餐规
则的意识,比如说以儿歌的形式,让幼儿更好的去记忆,去理解。另外还可以让幼儿多看看
文明用餐的录像,让他们自己来发现录像中正确和错误的姿势,方法和行为,让幼儿心目中
有一个讲文明,讲礼仪的意识。
2012.1
篇三:文明礼仪案例
礼貌
用语,魅力无穷
——文明礼仪教育
案例反思
【案例背景】
我国素有“礼仪之
邦”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把礼仪教育看作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方略,讲文明礼仪、重礼貌、和善
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 “不学礼,无
以立”就是主张礼仪治国,如今看来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我们中华民族不
朽的精神瑰宝。
然而,在科学技术
高速发展的今天,在素质教育响彻云霄的今天,我们的孩子竟丢了文明礼仪、不懂礼仪。
【案例描述】
片段(一)
【案例反思】
轻轻的一声 “谢
谢”,立刻让孩子倍感温暖,因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感谢,觉得自己很光荣,哪怕做得再累,
也觉得很值得,愿意为老师做任何事。平时,我们经常教育学生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说声“谢
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学生为我们老师做了事情以后我们有多少老师向学生表达谢意的
呢?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当学习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片段(二)
开学初,我就对六
年级五个班级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每班同学必须在上课的预备铃响之前到达音乐室,安
静等候老师来上课。那天当我准备去音乐室上课时,校长突然把我叫去商量了一下学校的一
些临时性工作,耽误了提前到达音乐室的规定。当我赶到音乐室时,上课的正式铃声刚好响
起,同时我还看见教室里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在说笑。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一边喘气一边对
他们说:“同学们,虽然今天有几个同学在说笑讲话,但这不怪他们。因为今天是老师错在先,
我迟到了,违反了我们的规定,所以我真诚地对大家说一声对不起,大家能原谅老师吗?”
“能!”“谢谢大家能原谅老师。”说完,我还对学生鞠了一躬。学生显然也没有料到我会有这
一招,个个眉开眼笑,比较兴奋。
在上课的过程中,
我发现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在悄悄讲话、说笑,是还在回忆课前的一幕吗?然而我没有批评职
责他们,而是看着他们说:“刚才对于老师自己犯的错误,我已经向大家赔礼道歉了,你们也
已经原谅老师了,可是上课到现在,我们班还有个别同学没有定下心来,还是不肯原谅老师
吗?如果对老师还有
意见,咱们下课后再交流好吗?”当我说完这些时,那几个孩子低下了头。接下来,我就顺
顺利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下课后,我在整理
讲台时,发现有其中一个在上课时被我婉转批评的学生红着脸站在我的面前。我微笑了一下:
“真的对老师还有意见吗?”“不,老师,你误会了。其实,今天我们只是感到意外,从来只
有我们向老师、大人承认错误,老师向我们学生认错的我还是第一次碰到。我觉得你就像我
篇二:幼儿园礼仪教育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
摘要: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从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几方面入手,通过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培养,让幼儿从小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关键词:礼仪;教育;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62-02
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由此可见,古人对礼仪十分重视。新《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需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但是,“知书达礼”原本是我们的传统,有些地方现在的状况却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人和人之间普遍没有尊重。尊重是通过礼仪来表达的,尊重没有了,礼仪也就不存在了。行为失范和道德水准下降,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病。
一、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篇三:礼仪课教学案例
礼仪课教学案例
林水中学 姜迎新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在我们国家源远流长。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每个人都要懂礼仪、讲礼仪,我校的校本课程就定为礼仪教育。感恩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基本的品德。感恩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所以我一直把感恩教育作为礼仪课的一个重点课题。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由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长辈对孩子格外重视倍加呵护,孩子反而觉得理所应当不知回报。在课前我做了一个调查,本班48人,能够主动自觉的用言语、行动感谢自己父母的只有21人。大多数孩子对父母长辈的关爱熟视无睹。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同学朋友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下面以一节课为例说说我是怎样在礼仪课上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的。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讲感恩的故事《妈妈的账单》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们帮妈妈做事是应该的,不能向妈妈要钱。
2、师:其实在生活中关心你帮助你的人很多,在生活中我们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板书)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如何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认识感恩的重要性
1、师:感恩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基本的品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是怎样做的 出示课件
课件内容:东汉的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冬天用自己的体温替父亲暖被窝,他用这种方式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东汉的孔融兄弟六人,他是最小的一个,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梨留给哥哥,自己吃最小的一个。孔融用这种方式来感谢哥哥们对自己的关照。
师:看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也要向他们学习。 我也能像他们那样懂事。
2、师:想一想在生活中都谁对你有恩?
生: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 老师对我们有教导之恩 ,同学对我们有帮助之恩……
(三)学会感恩
感谢父母
1、师: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做的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
生:我生病了爸爸比自己生病还着急,赶快带我去医院看病。这件事让我很感动。
生:妈妈天天给我洗衣服、做好吃的从来不说累,我想对妈妈说谢谢您。……
2、师: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要学会感谢父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小动物也会感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小动物是怎样感谢父母的。
介绍: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
生:音乐课上我们学过《小乌鸦爱妈妈》跟这句话的意思一样
师:我们一起唱唱好吗?
3、师:小动物都会感恩我们又应拿什么回报父母,感谢父母呢?
生:帮助父母做家务活、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父母生病了照顾父母……
4、出示课件:有两个小同学是这样做的,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讨论交流
师:倡议开展“为父母节约”活动
5、互动话题:送给父母一份惊喜
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汇报
感谢老师同学
师:除了父母在生活中关心你、帮助你的人还有很多,你还想感谢谁?生:略
(互动交流)老师同学就在你的身边,当面对他说几句话, 被感谢的人谈谈体会
(四)、小结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感谢的人很多很多,只要你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真心地用言语、用行动去回报那些关心帮助过你的人,就可以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的快乐。
最后在歌曲:《感谢你》中结束这节课.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亲情的国家,感恩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不要让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泯灭。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学生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关心他人,这是我们道德教育的缺失。
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许,很多家长与老师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样做可能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因为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通过在礼仪课中进行感恩教育,学生认识了感恩的重要性,有意识去用语言和行动回报那些关心自己帮助自己的人。通过本节课学生的感恩意识普遍提高,家长也反映自己的孩子比以前懂事了许多,能(来自:www.zaidian.cOm 书 业网:幼儿园礼仪教育实例)够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做得好的学生还能经常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感恩教育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
肯定。班级气氛也比以前和谐、稳定,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发生冲突的情况明显减少。
其实在这项活动中最受益的还是我和学生,在我们的心里深深地刻下“学会感恩”4个大字。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在我们的这个社会中,无论是感恩教育的引导者还是接受者,我们都不是单一的角色扮演者,我们中的每一个人不仅要做感恩教育的引导者,同时也要做一位感恩教育的接受者。只有这样,我们的班级、我们的社会才会像郁郁葱葱森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