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饮水隧洞测量实习日记

日记2021-01-13 14:59书业网

篇一:工程测量实习日记

实习日记

2016年8月22日

错过了一个暑假,重新开始测量实习的第一天,一大早起床,在领过仪器,检查过仪器以后,我们一起开了个简短的方案讨论会。在保证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接下来的测量工作。

在找到之前选好的控制点以后,我们小组开始了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的第二步:控制测量。接下来开始测量控制点的距离高程方位角等外业工作,因为小组人数充裕,我们分工进行,一批负责测量每个控制点的高程,另一批测量控制点间的距离。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点间距离过大,这在以往是没有遇到过的,于是我们想出用长线拉出一条直线再用钢尺分段测量的方法,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测量效率,也给测量精确性带来了保障。

下午我们继续进行距离测量并完成了方位角的测量,测量过程中我发现障碍物的存在对T103.5的观测造成了影响,但是幸好影响不是很大。

在今天的实习中,我感觉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通过一天的体验,我更明白了理论的实际意义。

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第二天的实习开始了,依然起得挺早。按之前的计划,继续进行导线外业测量和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经过前一天的初步计算,我们发现之前测的导线并不能闭合,误差很大,不得不重新选取T103.5重新测该点的高程距离方位角。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从整体到局部;2.先控制后碎步;3.复测复算,步步检核。应该说我们已经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规范的做测量工作。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先控制后碎步,今天就是要做碎步工作了。天冷不是困难,测量工作依然坚持。碎步测量要很熟悉建筑主体的结构。我先做了一个草图,由小组成员测量,我记数据。事实证明,我们还是不够了解二号服务楼的拐拐角角,所以一边测量一边对建筑的轮廓进行修改。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很明显,我和两个小组成员只是做的碎部测量工作之一---平面位置碎部点的测定。另外几个人做高程测定。然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碎部点的总体工作。

有必要说明一下方法:经纬仪测绘法的步骤1.安置仪器2.定向3.立尺4.观测5.记录6.计算7.展绘碎部点。

每天工作不同,开始着手都可能生疏出错,当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四天了,外业测量工作基本上都做过了

由于前三天的测量外业比较集中,内业计算,数据统计可能会有不可避免的偏差,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将我们的外业测量数据以及内业计算进行检核、校正。

通过计算发现还是有误差,所以有派成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复测,再次复测

复算。我们便将原始草图进行修改并着正图,以便在紧跟指导的脚步前提下,精确我们的测量工作。

我们一边学习并复习工程测量这门课,通过实习把原来丢下的东西又给捡回来了。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今天是周五,测量实习的最后一天,今天就是要做收尾工作。

接着昨天的工作继续整理数据,绘制地形图,同时也加强了和其他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

通过层层复算检核,我们把数据按要求填入正式表格中,并将地形图完善,将周围环境按实际概况标在地形图上。通过校正检核、补充,将作业完善。

测量实习的外业测算和内业计算的完美结合,我们通过实习又学到了不少东西,锻炼了动手能力。

篇二:测量学实习日记

测量学实习日记

林元琪

2012年6月29日,星期五,天气:晴

我们小组在29号下午领取了相关仪器。对仪器进行了细致的检查,调平,对中。确保了仪器的精确度。我们小组在讨论和一致认为,前期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不在前期进行相关校准,将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相当大的误差,其结果,必然导致严重的错误。

另外,我们对组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对日程也进行了明确的安排,计划在后天,即7月1日之前完成控制点的布设。在7月6日之前完成图幅的初步绘制。在7月8日之前完成所有任务。我们小组一致认为,只有明确的分工是将来几天通力合作的前提条件。

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天气:晴

根据昨天的约定,清晨不到5点,我们就来到南门集合。我惊讶的发现,我们组并不是最早开始工作的团队,别的小组已经在南门控制点完成仪器架设,开始导线测量了。大家的情绪都比较高涨,精神状态也相当饱满。在实地勘察的前提下,我们确定了东起交大第九教学楼,西至19号宿舍楼,南起南门控制点,北至思西教学楼的图幅范围。

我们在上午对南门-小树林-天佑礼堂的控制点布设。小组各成员全部到位,大家分工明确,测量工作井然有序进行。经过一天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南门-小树林-天佑-南门的环形闭合水准路线。

在晚上我们对上午的控制点进行了闭合差计算,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角度误差为45秒,x方向误差为3cm,y方向误差为2cm。测量精度高于预期,符合实习要求。

在测量中我们发现:棱镜和三脚架之间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大约在5分左右。虽然误差不是很大,但是在一圈的闭合导线测量过程中,由于脚架的倾斜方向不一致,将累计产生巨大的偶然误差。因此,我们在细致研究后,决定测量一律统一使用棱镜与地面的切点进行角度的读取。在国家控制点上,使用测铅进行角度定位。这样能够使整体精度得到最大的提升。

2012年7月01日,星期日,天气:晴

清晨,我们再次早起测量。早上,小组成员一致讨论后发现,控制点的布设太过于紧密,平均间距仅为25m-40m,不符合控制点间距50m-100m的要求。如果按此模式进行下一步布设,我们最终控制点数目将达到40个左右,远远超过

预期。因此,经小组成员一致决定,对控制点进行挑选,对无法使用的控制点进行舍弃,对部分位置重新布设。

因此,我们今天重新选点。由于有了昨天的实习经验,今天的工作进度大幅度提高。截止晚上7点,我们完成了全画幅14个控制点中的12个。形成了从天佑-19号宿舍楼-思源西楼-天佑的1号闭合水准路线。从天佑-思源楼-第七教学楼-南门的2号附合水准路线。两者间形成了一个控制网。

经过计算,1号路线的角度误差在40秒,x轴误差为3cm,y轴误差为4cm。符合要求。

在测量中,我们为了保证精度,利用全站仪,对每个角度进行了盘左盘右反复多次测量。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前提下,才有了我们如此高的精度。另外,对于全站仪这类精密仪器,微小的旋转就能造成10秒的角度该变量。因此,我们必须非常细致认真的对仪器进行调整,不可有一丝的马虎。

2012年7月02日,星期一,天气:晴

上午,谭老师对我们的实习工作进行了指导。在谭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认识到在控制网布设方面的错误。两个水准路线相互交错所形成的控制网,和我们日常所学的水准路线有非常大的差别。两者的理论指导依据和误差计算规则完全不一样。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控制网进行了更改,最终确定了环绕测区的闭合水准路线网。第三次重新推到进行平差。我们认为,只有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够使得整体测量的圆满完成。这种严谨的精神,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2012年7月03日,星期二,天气:晴

经过谭老师的指导确认,我们敲定了最终的控制点。并开始了碎步点的测量。在进行碎步测量的过程中,我们做到了绘图与测量同步,测量最多不超过绘图3个控制点的要求。

我们发现,严格依照要求有很大的好处,能够使得绘图的误差减至最小。在任何一处碎步点出现了不闭合的情况,我们都可以立刻返工重测。反而对整体的进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2012年7月04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碎步点的测量工作。上午同学传来消息,有的组仪器出现了损坏。我们引以为戒,坚决做到仪器不离人,每个仪器由专门的人负责看管。实行责任制,将仪器落实到个人,以确保本组仪器的安全。我认为,对仪器的爱

护非常有必要,测量使用的都是精密的光学仪器,不能容许我们出现任何的磕碰,否则会对仪器的精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组的成员相互轮换工作岗位,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够身体力行,每个人都熟练使用仪器。我们小组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在此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大家团结默契,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2012年7月05日,星期四,天气:多云

今天,我们对最后的几个控制点进行了碎步测量。在下午的时候,我们完成的所有成员的轮班。大家对于测量,也都有了自己的一番感受。连续七天的测量,小组成员的体力出现了一些下降。但是,大家没有因此而减缓进度,大家相互配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经过这几天的测量,我们发现,仅仅凭借课堂的学习是完全不够的。实际测量过程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照本宣科的测量是不可能有好成果的,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够最终感受到测量学真正的魅力。 2012年7月06日,星期五,天气:雨

今天,我们小组对控制点的高程进行了测量。我们小组5名成员全部参与了测量学的学科竞赛,因此,控制点的四等高程测量对我们小组自然不成问题。大家通力合作,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14个控制点的高程测量,经过计算,精度符合要求。

我们再次感谢老师举办的测量学竞赛,通过上次的竞赛,使我们在水准仪的使用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才使得今天的高程测量进行得如此顺利。

截止晚上,手绘图,机绘图都完成的总体框架的绘制。

2012年7月07日,星期六,(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饮水隧洞测量实习日记)天气:雨

今天,我们对所有的手绘草图进行了整理。部分手绘草图为了实现良好的效果,进行了重新绘制。井盖,树,路灯等设施,进行了细部测量。大家看到这一周的成果都很兴奋,觉得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始自终,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马虎。

2012年7月08日,星期日,天气:雨

今天,我们进行最后的检核工作。这次实习使我深刻体会到了课程实习的辛苦,更让我明白事先准备的重要性。由于在前期我们小组花了时间来理清具体的测量步骤和要求。所以在后期,各项工作开展起来还算顺利,虽然测量过程还是出现了一些磕碰,但按照具体的操作,我们也没走多少弯路。实习中,我们也充

分认识到了分工协作的重要意义,没有好的协调分工合作,我想我们也不会如此顺利地完成测量任务。

同时,再次诚挚地感谢汤老师给我们的悉心指导!

篇三:工程测量实习日记

实 习 日 记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一天,天气晴朗,上午老师带着我们领取了测量实习所用的 仪器并给我们示范了一下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习完之后我们拿着仪器来到了综合楼 下,我们这组领的是测距离的水准仪,我们先把仪器架起来,但是这个水准仪真的 很复杂,

调平弄了半天,

虽然老师平时教过快速调平法,

到了实际操作确实很困难,

熟悉仪器之后,

天色渐渐晚了起来,

第一天就感觉什么也没做,

就熟悉了一下仪器,

了解了水准仪上一些按钮,调钮的一些作用。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第二天的实习开始了,我还是带着兴奋劲儿跑来跑去。

按要求,今天依然进行导线外业测量并做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紧接着昨天的外业测量,今天先将昨天存在过大误差的量边和测角外业工作,重新进行测量,再做一系列的连测工作。同时也做了图根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因为控制点的高差很大,在测量时会有避免不了的误差。另外还有读数的差错。一样的进行测量,还是会出错,误差不满足要求。所以还要进行反复测量。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从整体到局部;2.先控制后碎步;3.复测复算,步步检核。应该说我们已经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规范的做测量工作。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先控制后碎步,今天就是要做碎步工作了。天冷不是困难,测量工作依然坚持。碎步测量要很熟悉建筑主体的结构。我先做了一个草图,由小组成员测量,我记数据。事实证明,我们还是不够了解二号服务楼的拐拐角角,所以一边测量一边对建筑的轮廓进行修改。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很明显,我和两个小组成员只是做的碎部测量工作之一---平面位置碎部点的测定。另外几个人做高程测定。然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碎部点的总体工作。

有必要说明一下方法:经纬仪测绘法的步骤1.安置仪器2.定向3.立尺4.观测5.记录6.计算

7.展绘碎部点。

每天工作不同,开始着手都可能生疏出错,当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四天了,外业测量工作基本上都做过了

由于前三天的测量外业比较集中,内业计算,数据统计可能会有不可避免的偏差,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将我们的外业测量数据以及内业计算进行检核、校正。

通过计算发现还是有误差,所以有派成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复测,再次复测复算。我们便将原始草图进行修改并着正图,以便在紧跟指导的脚步前提下,精确我们的测量工作。 我们一边学习并复习工程测量这门课,通过实习把原来丢下的东西又给捡回来了。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今天是周五,测量实习的最后一天,今天就是要做收尾工作。

接着昨天的工作继续整理数据,绘制地形图,同时也加强了和其他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 通过层层复算检核,我们把数据按要求填入正式表格中,并将地形图完善,将周围环境按实

际概况标在地形图上。通过校正检核、补充,将作业完善。

测量实习的外业测算和内业计算的完美结合,我们通过实习又学到了不少东西,锻炼了动手能力。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