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改的社会调查报告1
医改情况
关于 人民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调查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4月16日正式公布,提出“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看病难、看病贵是民众普遍反映的问题。据人民网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60%的投票者认为“依就看病难、看病贵”;34%的投票者认为医改“有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看和贵的问题”。中央制定了这么多好的政策,地方落实的怎样呢?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市的医改情况。
【调查目的和意义】:了解河南省 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情况,反映医疗体制改革给百
姓带来的影响,找出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调查时间】:2011年7月23日——2011年8月9日
【调查地点】: 市、 村
【调查方法】:发调查问卷,实地走访,上网查找资料
【基本情况】:
1.历史弊端:
医改条件不足,政府监督力度不够。我国2000年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同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
但在改革的实践中,由于配套政策措施没有跟上,改革举步艰难,很多方面没有到位,有的甚至出现了偏差。
国家对具有公益性质的医院投入不足,每年投入仅占其实际开支的15%左右,剩下的85%要依靠医院通过卖药加价和创收补齐以致出现“以药养医”的体制。
药品管理制度不完善,流程多。药品从研发到患者手里要经过大致七个流程,每个环节都面临着利益分配。药品在流通中从出厂价,层层加码,到患者手里,价格已经翻了几番,导致药价虚高。
2.现状
我县农村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对百姓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则是要求农民自选等级现在分次数交钱 ,等到60岁后即可领取养老保险金。
县城没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疗改革做的很不到位。政府不积极,没有将中央的政策落到实处。说是乡医院要医改,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什么成果。
乡村医疗水平和配套设施差巨大。不是每个村都有卫生站,并且医疗设备落后,医疗人才短缺,严重缺乏青年医生,有的卫生站只有一两位老医生。一些病还是要去城里的大医院去看,不仅就医不方便,而且药费、诊疗费也是一笔不小后果。
【调查结果分析】:
大多数被调查者对看病难、看病贵还是关注的,但参与意识很低。被调查者中有90%的人认为看病依然贵,只有8%的人认为看病不难也不贵。认为看病贵的原因主要有药品贵,检查费贵且项目多。认为看病难的原因主要有医疗费无法承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大,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被调查者认为2009-2011年重点抓好的五项改革中做的最好的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但仍有23%的被调查者没有医疗保险。最差的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医药价格仍旧较高,政府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到位。有58%的被调查者认为药品价格降幅不大,其中竟有38%的人认为药价没有什么变化。而在两年多医改百姓对 市政府解决看病问题满意度的调查中,竟有4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
而满意的却几乎没有,当然还有18%的被调查者对此根本不关注。这充分说明我市政府医改积极性不高,政策不到位,百姓参与监督意识不强。
【建议或对策】:
药价的降低与政府的干预是分不开的。要建立完善的医药价格体制,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建立完善的价格管理制度以及后续的医药价格监测和监督检查政策。国家的利民政策一颁布下来,各级政府就应该毫不动摇、实事求是的贯彻实施,不要只做表面工作。民生是执政的关键,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级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政策的实施要坚决果断,执行过程的监督应严格到位,对那些在医改进程中玩忽职守、推卸责任、不作为的官员给与严厉的整治,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加大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公立医院体现其公益性。 农村实行的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只有40%,到医院看病的起报点是200元,还远远没有达到提出的70%的报销比例,希望到“十二五”末,可以把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一下。不仅仅要加大报销比例,还要控制总医疗费用,否则报销比例再高也是枉然。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难点、重点,因为这是一个量和质改革,涉及到太多的责任、利益、权利的再分配。最好是国家办,吃“皇粮”,不追求利益,不竞争。公立医院是否能成功的医改,能否体现其公益性,还需要政府握紧拳头,需要民众的监督。
解决“以药养医”的体制,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首先解决医务工作者的工资待遇问题,保障其合法权益和利益。其次整顿医药提成,规范医院行为,杜绝层层克扣,杜绝医生为得到回扣而给病人开大处方、用贵药。再者要加强医患沟通,避免新闻媒体不实事求是的、片面的负面报道和不良影响。
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增加全科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些高端的医疗设备。国家在去年已招收5000名定向免费医学生,计划今年招收5315名,希望他们可以为农村医疗的发展做出贡献。政府应该给乡村医生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同时还要选派一些优秀的医生到乡村卫生所开展工作,指导乡村的医生,制定全科医生到基层服务的待遇和政策,为农村增加优秀的医务工作者,确保群众不出乡就可以看的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