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季度申报
篇一:小规模纳税人申报纳税流程
小规模纳税人申报纳税流程
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统一为3%,与一般纳税人的区别就在于:小规模不能抵扣进项税,要全额进成本,而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
一般情况下,办完登记证的当月就应该申报。如果登记证办完时是接近月末,也可能被要求次月申报。
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包括有收入而没开发票,虽然这样是不合规定的),则进行零申报。就是收入为零,应纳税额也为零。
做凭证时税金直接计提
小规模纳税人识别号填税务登记证号
货物或应税劳务名称填主营项目
销售额填不含税收入金额
征收率填你公司适用税率:本期实际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应补退税额=本期实际应纳税额
一、小规模纳税人怎样申报?
1、增值税,一般按月申报。开具发票金额/(1+3%)×3%申报增值税。需要申报的报表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增值税申报附列资料》、《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所有的报表应该都可以从纳税申报系统生成打印,如果需要纸质报表,可以向当地税务机关免费索取。
2、企业所得税。按季度申报,年底汇算清缴。所得税征收方式可以分为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如果实行查账征收,需要报送的报表很多,并且需要出具由注册会计师签字的查账报告;如果实行核定征收,只需要报送《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申报表》
国税,我们这边全是网上申报,是用数字证书的,进去了网站后会有提示。
地税,也是在网上申报,不同的是有专门的软件报税,地税给的1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
相关纳税人
纳(来自:www.zaidian.cOm 书 业网:小规模纳税人季度申报)税人报送申报资料 →受理审核→受理申报
1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
2 、《增值税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和分支机构销售明细表》
3 、《增值税发票使用明细表》
4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税明细申报表》及电子数据
5 、《增值税进项税金抵扣明细表》及电子数据
6 、财务报表
7 、《重点税源调查表》(列入重点税源企业)
8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报资料表》
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当场办结。
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学会计论坛
相关纳税人
纳税人报送申报资料 →受理审核→受理申报
1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表》
2 、财务报表
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当场办结。
3 、消费税纳税人纳税申报
相关纳税人
纳税人报送申报资料 →受理审核→受理申报
《消费税申报表》及其附表(金银饰品购销存月报表)
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当场办结。
4 、所得税纳税人纳税申报
相关纳税人
纳税人报送申报资料 →受理审核→受理申报
1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或外商投资及外国企业所得税(季度)纳税申报表》、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2 、财务报表
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当场办结。
5 、扣缴义务人申报
相关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报送相关资料 →受理审核→受理申报
1 、《代扣代缴税款报告表》
2 、《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
3 、财务报表
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当场办结。
6 、延期申报申请
相关纳税人
纳税人申请 →受理审核→审批
《延期申报申请表》
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当场办结。
审批权限:
主管税务机关
7 、纳税申报方式审批
相关纳税人
纳税人申请 →受理审核→审批
《申报方式申请审批表》
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当场审批办结。
审批权限:
( 1 )省辖市局分局
( 2 )县(市)局
8 、延缴税款审批
相关纳税人
篇二:增值税纳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季报申报表及说明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及填报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
税款所属期间: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年度汇算清缴申报适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记载的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次的填报
1.第一部分,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
其中:第2行至第17行的“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据;第2行至第17行的“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
2.第二部分,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计算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4行。
其中:第19行至第24行的“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据;第19行至第24行的“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
3.第三部分,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6行。
其中:“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额;“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的累计数额。
四、各行次的填报
1.第1行至第26行,纳税人根据其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 实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4行。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6行。
2.第27行至第33行,由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以下简称汇总纳税企业)填报。其中: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在填报第1行至第26行基础上,填报第28行至第31行。汇总纳税企业二级分支机构只填报本表第30行、第32行、第33行。
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一)按实际利润额预缴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收入。本行主要列示纳税人营业收入数额,不参与计算。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成本。本行主要列示纳税人营业成本数额,不参与计算。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利润总额。本行数据与利润表列示的利润总额一致。
4.第5行“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从事房地产开发等特定业务的纳税人,填报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特定业务的应纳税所得额。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税收规定的预计计税毛利率计算的预计毛利额填入此行。
5.第6行“不征税收入和税基减免应纳税所得额”:填报属于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所得减免、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金额。本行通过《不征税收入和税基类减免应纳税所得额明细表》(附表1)填报。
6.第7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调减额”:填报按照《财政部 国
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75号)等相关规定,固定资产税收上采取加速折旧,会计上未加速折旧的纳税调整情况。本行通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附表2)填报。
7.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可在企业所得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
8.第9行“实际利润额”:根据本表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 第9行=4行+5行-6行-7行-8行。
9.第10行“税率(25%)”:填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税率25%。 10.第11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第11行=9行×10行,且11行≥0。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和分支机构适用不同税率时,第11行≠9行×10行。
11.第12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本行通过《减免所得税额明细表》(附表3)填报。
12.第13行“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本年度此前月份、季度累计已经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写。
13.第14行“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的特定业务已经预缴(征)的所得税额。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按规定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填入此行。
14.第15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本表相关行次计算填报。15行“累计金额”列=11行-12行-13行-14行,且15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
15.第16行“减:以前年度多缴在本期抵缴所得税额”:填报以前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未办理退税,在本纳税年度抵缴的所得税额。
16.第17行“本月(季)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7行“累计金额”列=15行-16行,且第17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
(二)按照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
1.第19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
篇三:“小规模”按季申报增值税,别忽视会计处理
“小规模”按季申报增值税,别忽视会计处理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理简并纳税人申报缴税次数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号)规定,自2016年4月1日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消费税、文化事业建设费,以及随增值税、消费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原则上实行按季度申报。
小规模纳税人按季度申报增值税的会计是如何处理?
例:某小规模纳税人是工业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核定征收,应税所得率为10%,2016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合计为8万元(不含税,下同),其中1月销售收入为5万元,2月销售收入为2万元,3月销售收入为1万元,如何申报增值税?(暂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按照《财政部印发〈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3〕24号)规定,会计分录如下:(单位:元,下同)
一、按月申报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月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 51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500
2月会计处理:
(1)缴纳上月计提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500
贷:银行存款 1500
(2)借:应收账款 20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600
(3)减免税额转营业外收入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600
贷:营业外收入 600
3月会计处理:
(1)借:应收账款 10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300
(2)减免税额转营业外收入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3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
二、按季度申报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月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 51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500
2月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 20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600
3月会计处理:
(1)借:应收账款 10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300
(2)3月末,计算本季度销售收入是否达到免征增值税条件,如果达到免征增值税条件时,将有关应交增值税转入营业外收入。分录如下: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300
贷:营业外收入 2400
(3)季度末计算企业所得税2000元(80000×10%×25%)。
借:所得税费用 2000
贷:应交税费——应纳企业所得税 2000
如果按月申报增值税,1月缴纳增值税1500元,2月免征增值税600元,3月免征增值税300元;第一季度合计缴纳增值税1500元,免征增值税合计900元。
如果按季度申报增值税,缴纳增值税为零,免征增值税合计2400元。可见,按月申报比按季度申报出现多缴增值税1500元。
因此,按季度申报增值税时,每月只做计提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不做缴纳或免征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季度末合并计算销售额,如果达到免征增值税条件时就将计提的增值税合计转入营业外收入,如果不符合免征增值税条件时,按季度合并销售额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