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讲试卷教案
篇一:试卷评讲教案
八年级英语试卷评讲教学设计
小溪塔三中 郭晓燕
1
2
3
4
5
篇二:评讲试卷教案样式参考
政治试卷评讲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纠正错题,找准错因,理顺答题思路。
2、掌握各类题型的做题方法和做题技巧。
3、通过评讲,巩固基础知识。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重点题目的讲解,把握做题的规律。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试卷及考试情况分析:
1、试卷分析:
本套试卷题目难度不大,既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能力的考察。客观题16分,考察内容覆盖面广,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主观题24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2、考试情况分析:
总体来看,考得不错。所收两个小组40份试卷中,32分以上的同学有19人,优秀率为21%;不合格的仅为一人,及格率为98%。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有几个题目,出错的人很多,如选择题第6题(出错人数为7人),第7题(出错人数为21人),9题(出错人数为8人),20题(出错人数为11人)。非选题部分,17题失分人数为6人,18题失分人数为6人。
3、错因分析:
从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的错因主要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做题时审题不清,答题不够规范,不会用学科语言来组织答案,不会转换问题等。
(二)明确订正要求:
1、用红笔更改试卷中的所有错误,并对出错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
2、做好笔记,在试卷上记下老师总结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3、建立错题档案。
(三)有针对性的评讲错例:
1、讲错例
重点评讲全班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在评讲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点。(以6题、7题、9题、17题、18题为重点)
2、讲思路
讲试题题型特点和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思考试题在考察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解题的突破口在那里?用什么方法解题最好。(以16题、17题为例详细讲解。)
3、讲方法
抓典型题目,讲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突破已有思维定势,能抓住试题本质,排除干扰,速解、巧解,得出结论。让学生明确解题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以选择题7题、12题和非选题18题为例)
4、讲规律
即归类讲解,对某一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总结出相对固定的解题规律,规范解题格式,真正是学生分析一道题,明白一个道理;纠正一道题,会解一类题。(以17题辨析题的讲解为主)
5、讲变化
评讲中借题发挥,将原题进行变形。对某一知识点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和不同起点进行提问。可以对习题的提问方式和提型进行改变(改一改)(以9题为例);对习题所含知识内容扩大使用范围(扩一扩)(以11题为例);从某一原题衍生出许多新的题目(变一变)(以15题为例,衍生出活动形式和调查方式等题目)。
(四)、课堂小结:
根据答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提出三点要求:
1、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积极思考,不断提高总结能力。
2、认真完成当堂的《同步导学》和《补充习题》,特别注意聆听老师讲解时分析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3、课下留一定的时间看课本,只有熟悉知识点,才能灵活运用知识。
五、教学反思:
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评讲课,需要教师精心准备,要能抓住典型、择其要点、精讲精析的同时延伸发射、创新思维、归结技巧,并且在题目讲解过程中复习知识,夯实基础。本堂试卷评讲课,我注重了答题思路、解题方法,并对试题进行了适当的变化和延伸,同时在讲题过程中注意复习和巩固了相关知识点。另外,由学生讲自己的答题思路、由学生找出题目所包括的知识点并查找课本讲知识点补充完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本堂课也有不足,因为是评讲初二的试卷,相对于总结解题思路和夯实基础,我对于答题的技巧讲得少了一些。对于初二学生来讲,夯实基础要比技巧更重要,但对于初三来讲,答题技巧的指导也尤为重要,在今后的试卷评讲课上我会注意这一点。
篇三:试卷评讲课教案
《九年级数学模拟试卷讲评》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试卷讲评,让学生找出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做错的原因,注意方法与策略以及查缺补漏。
教学重点、难点:
错题改正以及解题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试卷共23道题,从试卷结构、题量、题型到题的难度都与中考题接近。试题既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关注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归纳能力、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二、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确定矫正内容。
(1)、整体情况
应考人数
74 最高分 142 平均分 102 及格率 85% 优秀率 40%
(2)、从卷面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地比较扎实,选择题、计算题、作图题得分率比较高。失分较多的是填空题、证明题的第二个问以及函数应用题。从卷面上还反映出学生不够细心,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较差,还有解题速度偏慢。
(3)、表扬考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学生。
(4)、确定矫正内容
① 全班出错率较高、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及相对应的知识点。
如:第5、9、10、15、16、18题
② 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
如:第22、23、24题。
③ 在以往教学中已多次接触,多次矫正,但学生仍未掌握的难点。如:第19(2)、20、21(3)
三、分析、讲解
(1)讲错例。
对第5、10、16题的讲解,引导出错的学生说出出现错误时的心理,以暴露隐藏在学生思维深处的错因,进行答卷失误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2)讲思路。
对第9、15、18、22(2)题,讲试题题型的特点和解题的思路。引导学生思考试题在考查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解题突破口在哪?用什么方法解题最好。
(3)讲方法。
抓住典型题目第19(2)题,讲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突破已有思维定势,敏锐抓住试题本质,排除干扰,速解、巧解,得出结论,解题要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
(4)讲规律。
对第21(3)题的解题方法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总结出相对固定的解题规律,规范解题格式,真正使学生分析一道题,明白一个道理;纠正一道错题,会解一类题。
(5)讲一题多解。
对第20题应用题的讲解,我先展示几个学生所做的答案,并叫这几个学生起来讲自己的思路、方法。最后鼓励学生多思考,寻找最佳的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五、课后反思。
我上了一节试卷讲评课,我讲评的试题是一份九年级模拟试题,通过这套题的讲评,培养学生如下能力:
1.通过题型的分析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新课程理念。
有部分学生因为审题不细和不能活学活用以至于出错,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填空题和选择题就是最好的例子,特别是容易出错的题,结合学生实际想法讲解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采用兵教兵的教学环节锻炼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数学讲评不能因时间紧,因量大只顾教者讲,上成教师的一言堂。数学讲评课应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要给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得到相互启迪,使整个讲评过程学生情绪亢奋,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发挥学生自主性。在学生讲解时我结合学生的解题步骤进行考试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存在不足:
1.题量大,讲评时间长,因此个别题讲解不够透彻,明了。
2.准备好的出错专项练习没能在课堂上及时训练强化,只好留作课后作业。
3.学生的解题步骤和考试要求还需进一步强化,锻炼。今后努力。
《九年级期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目标:
能以错悟理,加深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强化基本方法的运用,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1.失分原因 2. 知识遗忘 3.审题失误 4.粗心大意 5.解题不规范 6.计算失误 7.速度慢时间不够 8..难题放弃9.其他10.每题失分情况
二、错例分析:
1.不会做的题目:题22
此题是动态问题。本题是近年中考出现频率极高的一种题型,一般称为点动型(点在线段、射线、坐标轴、圆弧等上运动),线动型及图动型三类,且已发展演变为双动态问题,即点点双动、点线(图)双动、线图双动、图图双动,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动中取静,以静制动,根据题意画出不同位置的图形,然后根据位置关系或数量关系分别求解。
2.错而不知为何错的题目:题4,题8,题7
题4: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
题8:考查分式的意义。
题7:考查两圆的位置关系。
3.会做而做错的题目:题21、题16
题21:考查观察、猜想、归纳、推理能力。
题16: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运算能力。
解方程:x-2x-4=0
错解一: 错解二: 错解三: 解:x-2x+1-5=0 解:x-2x=4 解:∵a=1,b=2.c=4 (x?1)2=5 ∴b-4ac=4-4×1×4=-1 2222x2-2x+1=4
5 (x?1)2=4 ∴原方程无解。
x = 1+5x-1=±2
∴x1=3,x2=-1 x-1=
通过以上解题发现学生对解方程的方法掌握不牢固,主要体现在直接开平方不知道有两个根;配方法不知道等式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公式法不知道a,b,c的值,导致b-4ac2计算错误。
教后反思:试卷评讲要想高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细致进行错例分析2.教师之间积极交流上课心得,3.教师教学思想的改变,不能只顾教,不关注学生学,4.查漏补缺,通过学生的考试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什么类型没有处理好,及时把此类问题再次训练。5让学生体会数学方法和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篇四:试卷评讲教案
高一上学期中段考试语文试卷评讲教案
主讲人:付 勇 地点:高一(3)、(4)教室时间:2013年11月13日 【学习目标】
1、通过试卷分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 3、正确看待考试成绩,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 【重点难点】
1.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2 课时 【学习过程】
第1课时
一、考情分析
1、试卷特点
2、成绩分析
表二:得分情况一览 (随机抽查30人)
【注】第Ⅱ卷中的语言运用只包括第16、17小题。
3、存在不足: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2)主观性失分
(3)答题不规范 (4)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 (5)错别字较多
二、评讲重点
(一)判断选项是否与原文相符 错题汇总:第2、3题 【分析错因】
【应对策略】 1、识破答题陷阱
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其是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2)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
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重点关注: 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 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 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3)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4)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5)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6)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7)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
(8)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9)无中生有:即故意在干扰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 2、选项信息与文本信息比照法 (1)浏览全文,整体阅读 (2)把握题干,锁定答题区间
(3)再读标画关键词句,并找准原句,提取信息。 (4)比照辨认,甄别正误。
(二)辨析并修改病句 错题汇总:第14题 【错因分析】
【应对策略】
1、把握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熟悉病句辨析题的特点:
(1)注意题干的要求,看清要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2)做题思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
推敲词语是否搭配 推敲词语有否重复 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 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 个别词语有否歧义 句子是否符合逻辑。
(三)文言文翻译
1、夫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行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学生答案示例:
①秦王他有虎狼般的心,杀的人数数不胜数,天下的人都判别他。
②即使秦王有再大的胆子,但如果杀人不能成功,人们也不用听命于他,天下所有人都将背叛他。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学生答案示例:
①之所以派遣将领镇守函陵关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盗(贝贰)的进入和意外的变固。 ②所以我派遣士兵守住城池,以防备它被别人盗走。
【错因分析】
【应对策略】
第一步,读——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文句放到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
第二步,审——确定考查重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词虚词等。 第三步,连——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
第四步,誊——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 (四)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情感 错题汇总:第8、9题 示例二
【应对策略】 1、设问方式:
(1)某诗(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概括诗歌的感情及表达感情的方式。 (3)概括作者的志趣(情感)。
(4)这首诗歌有什么含意?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解题思路
(1)第一步:通读诗歌,知人论世,定位是首什么类型的诗歌,如思乡怀人,咏古
咏史等。同时关注题目、作者、背景和注释。
(2)第二步:理解诗句,分析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第三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挖掘深层内涵。 3、答题模板
①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读全诗,找意象,抓修饰语)。 ②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总结意境特点)。
三、反馈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考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