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试卷做记号找到

试卷2018-12-28 12:10书业网

篇一:在试题上做记号可以避免托福阅读文章读不完

智课网TOEFL备考资料

在试题上做记号可以避免托福阅读文章读不完

摘要: 在试题上做记号可以避免托福阅读文章读不完,有些考生托福阅读文章根本不读完,直接做题。这种方法相当于瞎子摸象,对文章只有局部的感觉,整个文章的概念无法获得。要提醒考生的是,近年考试中针对整个文章提问的题量有所增加。不看文章直接做题的方法是极其危险的。

有些考生则喜欢把 托福 阅读文章一字不漏地细读之后再做题。这种方法仅适合于两种情况,其一,考生已具备相当的阅读水平,长期以来运用这种方法效果甚佳;其二,某一篇具体的文章是考生所熟悉的内容,细读文章并不会花太多的时间。

一般来说,大部分考生采用细读文章方法,做题时间严重不足。考生不应该忘记,阅读理解测试速度和理解两个方面。在做词汇题时,许多考生认为做不对题与自己的词汇量有关,认识单词能做对,不认识单词就会做错。事实上,那些认识的单词经常做错,不认识的单词反而能做对。

原因是,做不认识单词时,考生会仔细研读词汇题的上下文,力求在 托福阅读 文章中突破。而做认识单词时,忽略上下文的重要性,往往是装模作样的看一下上下文,便匆匆做出抉择。所以,做好词汇题关键在于透彻分析上下文--词汇题的句子以及上下一句话,有时候,个别词汇题也许需要在文章其他段落寻找线索。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检查答案。有相当多的考生做完题之后,或多或少剩下一些时间,但不能有效利用。有的考生东看一篇文章,西看一道题,似乎在检查,却没有明确的目标,时候把正确的答案反而改错。我们认为在富裕的时间里,考生应重点检查两类题:一类是个别的理解题;另一类是个别词汇题。

在托福阅读中,考生可以在答题纸上题的序号旁标记这个难题,先预选托福阅读题的答案,待有时间时再仔细推敲。检查完毕务必将序号旁的记号擦掉。

相关推荐:

托福阅读十种题型该如何做才好?

解答托福阅读表格题的方法

零基础的如何备考托福阅读?

相关字搜索: 托福阅读

篇二:托福阅读误区:试题做记号 文章读不完

智课网TOEFL备考资料

托福阅读误区:试题做记号 文章读不完

摘要: 小马过河托福频道为大家带来了托福阅读做题误区,供考生们参考使用,更多托福辅导请继续关注小马过河托福频道!

考生做 托福 阅读题时,时常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做题习惯。有些考生读 托福阅读 文章时喜欢在试题上划线,似乎不做记号,阅读就无法进行,思维就停止活动。而考试纪律明文规定不允许考生在试题的任何一部分做任何标志记号。

有些考生文章根本不读完,直接做题。这种方法相当于瞎子摸象,对文章只有局部的感觉,整个文章的概念无法获得。要提醒考生的是,近年考试中针对整个文章提问的题量有所增加。不看文章直接做题的方法是极其危险的。

有些考生则喜欢把文章一字不漏地细读之后再做题。这种方法仅适合于两种情况,其一,考生已具备相当的阅读水平,长期以来运用这种方法效果甚佳;其二,某一篇具体的文章是考生所熟悉的内容,细读文章并不会花太多的时间。

一般来说,大部分考生采用细读文章方法,做题时间严重不足。考生不应该忘记,阅读理解测试速度和理解两个方面。在做词汇题时,许多考生认为做不对题与自己的词汇量有关,认识单词能做对,不认识单词就会做错。事实上,那些认识的单词经常做错,不认识的单词反而能做对。

原因是,做不认识单词时,考生会仔细研读词汇题的上下文,力求在上下文中突破。而做认识单词时,忽略上下文的重要性,往往是装模作样的看一下上下文,便匆匆做出抉择。所以,做好词汇题关键在于透彻分析上下文--词汇题的句子以及上下一句话,有时候,个别词汇题也许需要在文章其他段落寻找线索。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检查答案。有相当多的考生做完题之后,或多或少剩下一些时间,但不能有效利用。有的考生东看一篇文章,西看一道题,似乎在检查,却没有明确的目标,时候把正确的答案反而改错。我们认为在富裕的时间里,考生应重点检查两类题:一类是个别的理解题;另一类是个别词汇题。

阅读有时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行为,有时候,你的脑子会因断电而僵在某一点上,不会有任何收获,但是当你放下这个难点,做完别题后再回过头来处理这个难题时,一下子又会变得畅通无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考生可以在答题纸上题的序号旁标记这个难题,先预选托福阅读题的答案,待有时间时再仔细推敲。检查完毕务必将序号旁的记号擦掉。

编辑推荐:

托福考试报考指南

小马过河托福机经点击下载

托福阅读从更多的角度切入准备

托福阅读注意解题要领,无需阅读全篇文章

相关字搜索: 托福

篇三:高考答题又快又准的两个方法

高考答题又快又准的两个方法

在高考这个紧张万分的氛围考场中,时间紧迫,如何在

有限的时间进行高效的答卷我为同学们支招,两大高效答卷

策略让你答得快答得好。我提醒各位考生,要选择适合自己

的答卷方略,配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在最后的两个月中有效

复习:

流水线式答卷方略。这种答题方略适合于那些基础过硬

成绩稳定细心冷静的高三考生。它要求考生从答卷开始就认

真细致地解题,尽可能做到每答一题就对一题,逐题逐道按

卷面顺序往下做,如同工厂的流水线生产程序。一般是解答

完最后一道压轴题后,所剩余的重表复查卷面时间并不多。

这种答卷方略的好处是大脑思维状态平和,应考心态平稳,

答题顺序与节奏稳健,不会出现卷面得分忽高忽低的失常现

象,正式高考答卷得分率与平时的模拟考试基本一致。

跳跃式答卷方略。近几年高考试卷风格的一个明显变化

是:不再像以前把压轴大题、灵活性能力题、高难度综合题

集中于最后几道大题、而是把难题灵活题的考点均匀分散,

穿插在卷面的各个部分,试卷的前半部分也穿插编排一些小

分值但难度较大的烫手小题。答卷一开始被这些烫手小题缠

住,一是耗费过多的时间,造成前后答卷时间分配不均衡,

大大减少后面大分值试题的思考侵权的时间,二是大脑思维

在小题解答上卡壳后,过早消耗脑力,产生负担过重的心理

焦虑,也不利于在后面答卷中激发出自己最佳的应考水平。 所以建议同学们在答卷做题一开始,就要采取跳跃式应

考策略:对自己熟悉的、解题思路能一气呵成顺利铺开的小

题能正确解答,就一一解出。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小分值灵活

试题经过一番认真思索后仍找不出解题思路的,就可以跳过

去不做,继续解答下面题目。

跳跃式答题方略的指导思想是:量体裁衣,看分值投入

时间,分值小就少花时间,分值大就多投入时间。假如一道

只有2分的选择题耗时与一道10分的大题耗时一样多,那肯

定不是最优的答题时间分配。

因此,考试动笔一开始就遇到“烫手”的小分值难题,

不要硬碰,要机灵地把其晒在一边,让它靠一边“凉一凉”,等解答完大题后,再去心情轻松地强攻。

这种答卷策略的好处是:一开始就用较少的时间较低的

脑力消耗解答大量顺手试题,积累较多的卷面得分,潜意识

引导应考心态进入轻松自信的良性循环之中,一点一点“预

热”平时复习中烙印在大脑中的考试题感,大脑思维状态逐

渐活跃起来,心情趋于放松,解题思路如行云流水般打开。

注意事项

具体到在高考答题时,我们往往会误入一些答题的误区,结果必将失败。现就一些常见的误区,总结如下,并在最后

总结了一些教师阅卷时存在的现象,以便我们能从中有所启

示,从而提高高考的答题技巧。

误区一:错字层出

结局:知识学了也白学

在高考试卷中,令改卷老师最感手软的就是因错别字被

打0分的情况。比如,今年语文卷的那道6分默写题,不少

同学其实是把文字全部默写出来了,但却被打0分。为什么

因为六个句子中,每一个句子都出现至少一个错别字,而按

规定,错一个字,整个句子的分数就全没了。

其实不止是语文,其他科目也是对一样错别字决不留情

的。比如地理科,一旦采分点出现错别字,也是一律不给分

的。如,准噶尔的“噶”写成“葛”;地表疏松的“疏”写成

“蔬”等都得不了分。

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也是很丢分的,今年规定两个字

扣一分,最多可扣3分。不过,据改卷老师说,错字特别多

的卷子会影响老师的心理分,可能本来该得50多分的作文,

因为老师印象不好,最后只打40多分,一丢可能就是5分甚

至更多,那才是最令人遗憾的。误区二:答卷马虎

结局:答案再好都枉然

高考答卷马虎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字迹潦草,让改卷老师如看天书。这种卷子,改卷

老师因为看不懂,常常就不给分,或者给很少的分数。

二是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

方画个圈,有的地方又涂成黑块,让老师视觉无比疲劳。还

有的考生是写一段画一段,改卷老师得到处找答案。这种卷

子,得不了高分是肯定的,万一老师找不到关键点,没给分

也是常有的事。

三是一些理科运算题,只写答案,没有写步骤,这种情

况一般只能得答案分。有的考生虽有写步骤,但步骤不明确,也会被扣分。误区三:心理不稳

结局:难也丢分易也丢分

今年的理综卷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特别是物理的最后一

道题较难,不少考生心情大受影响,变得手忙脚乱,连其他

平常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题目此时也没了思路,做不出来了。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更是被困在这道物理题中出不来,

结果后面的题目都没有时间做。有时候,放下难题,把简单

的题目先完成,再回头来做难题,难题也就不再难了,两头

都兼顾。但如果一味困在难题中,就可能难题没做出来,连

简单题也没了思路,那才是难也丢分易也丢分,太不划算了。误区四:问牛答马

结局:哑巴吃黄连

据改卷老师透露,今年高考普遍存在几种审题不清造成

丢分的失误。

一是审题马虎,不是不会做,是审题不认真,问牛答马,或上面都做对了,搬到下面却错了。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是非

常忌讳的,得分非常低。还有很多考生审题非常不认真,没

有据题目给的方向答题。如语文名著中有个题:“流浪汉为什

么攻打圣母院结局如何”问了两个大点,但很多考生要么只

答为什么,要么只回答结局如何。

二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训练不够造成的审题不清。比如

同一个内容的题目,问法不同,结果许多考生一看到相同的

内容,就急急忙忙下笔,把平常做的原文抄下,却没看到,

人家问的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

改卷老师认为,其实,粗心大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

是能力不够,训练不够,如果平常训练时多出一些类似的题

篇四:四上考试做试卷应注意

考试做试卷应注意:

1.

2.

3.

4.

5.

6.

7.

8.

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递等式计算没有余数,文字题计算必须用递等式。 应用题可以分步列式,注意单位名称不要漏,答句要写完整。 写错的地方用橡皮擦干净,然后再写上正确答案; 铅笔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 完成后,盖着答案再做一遍; 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一题一题认真再想一遍。

计算部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被减数是多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3、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4、在做求□表示的数时,要注意书写格式:等号必须对齐。如:

①□+86=214 ②□—86=214 ③230—□=176 ④□×54=0 ⑤□÷54=54

用两位数乘

1、计算多位数乘两位数时,一般列竖式进行计算。计算时要记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尾就与那一位对齐;把几次乘得的积相加。

2、在做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把两个因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注意:不要忘记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0”】

3、在做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时,计算方法仍旧不变,注意在计算时不要漏算。

4、有时也可以用“分拆法”来帮助解答。可考虑一个因数不变,将另一个因数分拆为两个一位数相乘、相加的形式,或者分拆成整十数与一位数相加、相减形式。

5、计算多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可以用推算的方法来计算。

6、估算一般步骤:先找到与算式中的两位数最相邻的整十数,再用这个整十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用两位数除

1、除法算式有3种读法:除以、被??除、除。

(如:18÷3读作:①18除以3 ②18被3除 ③3除18)

2、整十数、整百数被一位数除的口算,首先要熟练计算表内除法,再迁移到这个知识: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0,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所得的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①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得时候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

②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③ 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用0来占位;

④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4、试商一般有3种方法:

① 四舍五入试商法:把除数看作接近它的整十数去试商,遇到初商大了或者小了,再加以调整。 ② 首位试商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试商。在试商过程中,如果初商偏大,只需改小就行了。

③ 商九法:除数与被除数的首位相同,除数第二位上的数比被除数第二位上的稍大,这时就可以试商9,

再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5、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 = 被除数

6、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7、公式: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

除数 = (被除数-余数)÷商

商 = (被除数-余数)÷除数

8、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

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

③根据生活实际,有时商要加“1”,有时要省略余数。

9、在整数除法算式中:

① 如果除数相同,被除数越大,商越大;被除数越小,商越小。

② 如果被除数相同,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

四则混合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运算或者只有加、减运算,那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乘、除运算,又有加(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试卷做记号找到)、减运算,那么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在一个有圆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圆括号里面的,再算圆括号外面的。

3、在混合运算中,如果已经使用了圆括号后仍需改变运算顺序,可使用方括号。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圆括号,又有方括号,要先算圆括号里面的,再算方括号里面的。

4、文字计算题:

① 解答两步以上计算的文字题要列综合算式。

② 解文字计算题时,在审清题目的基础上,可以借助树状算图分析题意,帮助列出综合算式。

5、运算定律:

①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②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③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a+b)+c= a+(b+c)

④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b)×c= a×(b×c)

⑤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所得的结果不变。(a+b)×c= a×c+b×c

概念部分:

大数的认识

1、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3、计数时每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叫做数位。按照我国的读数法则,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组成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亿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亿??

4、多位数的读法:

① 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②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或“万”字; ③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5、多位数的写法:① 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② 如果某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比较数的大小:如果数位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

如果数位相同,就从高位比起,同位相比,直至确定大小。

8、凑整方法:

① 四舍五入法: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的数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都舍去(即“四舍”); 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比5大,去掉尾数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即“五入”)。 ② 去尾法:将尾数全部舍去的凑整方法。

③ 进一法:去掉尾数后,向它的前一位进1的凑整方法。

注意:在凑整时,要看清要求。用什么方法,凑整到哪一位。

时间的初步认识

1、一年有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每月31天的是大月(1、3、5、7、8、10、12月);有30天的是小月(4、6、9、11月);2月最特殊,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的2月是29天。

2、2月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平年的一年有365天,闰年的一年有366天。

3、通常情况下,每4年中有3年是平年,一年是闰年。计算是否是闰年,将“年份÷4”没有余数则是闰年,但是如年份为整百年时,则“年份÷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4、年、月、日有三种简写方式,所表示的意义都相同。如2011年10月1日,可以简写成:2011.10.01

或2011-10-01或2011/10/01。要注意的是月和日的表示都是两位的。

5、时间单位的关系:

① 进率是60

1分钟 = 60秒 1小时 = 60分钟

② 进率是12

1年 = 12个月

单位换算

小技巧:①换算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②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长度单位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 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① 进率是10

1 米 = 10 分米1 分米 = 10 厘米 1 厘米 = 10 毫米

② 进率是100

1 米 = 100 厘米1分米=100毫米

③ 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1公里= =1000米

质量单位

1、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重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用符号“g”;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用符号“kg”。计量较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时,通常用“吨”做单位,用符号“t”表示。

2、质量单位的关系式有:

① 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② 进率是1000000

1吨=1000000克

面积单位

1、我们在具体描述图形的大小时,需要用到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是在长度单位的基础上产生的。

2、我们学过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d㎡)、平方厘米(c㎡)。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大概有一个指甲盖那么大;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大概有一个手掌那么大;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大约可以站17个小朋友在上面。生活中,一般表示较大物体的面积时,用平方米作单位。在表示较大块区域的面积时,人们常用平方千米(k㎡)作单位,如上海市的总面积为6341平方千米,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大约是9600000平方千米。

3、面积单位的关系式有:

① 进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② 进率是10000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③ 进率是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容量单位

1、在测量水、油登液体的多少时,可以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2、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用符号“mL”表示;计量比较多的液体,常用升作单位,用符号“L”表示。

3、容量单位的关系式有:

1L=1000mL

分数

1、整体与部分是相对的,不能孤立地说谁是整体,谁是部分,一定要清楚谁是谁的整体与部分;整体与部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你所在的班级相对学校来说是部分,但对你而言却是整体。

2、将一个整体(总数)平均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3、对于相同的整体,平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平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大。

4、当分子分母相等(0除外)时,它的值就等于1。

5、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6、相同的量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进行表示,判断两个分数是否相同,可以从它们的图示中知道。

7、分数的加减计算: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② 从整体“1”中减去一部分时,可将“1”转化成一个分母、分子相同的分数,再用同分母相减的方法计算。

几何部分:

图形

1、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看能否找到一条线,使这条线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若能找到这

条线,则这条线是该图形的对称轴,而该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中,除圆以外,都有多条直的边,我们称它们为多边形。其中,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它们边的长度都相等,都是轴对称图形,所以统称为正多边形。

3、用4个小正方形可以摆成5种不同的四连块图形:“一”字形、“田”字形、“Z”字形、“T”字形、“L”字形。

4、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除直接观察、重叠比较之外还有数方格。数方格可以通过剪拼成整格图形来计数;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只需要以对称轴为中心,数一半然后乘2即可。

5、数图形时,可以通过不同的分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往右等)有策略地数,这样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三角形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