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乡镇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文章
篇一:XXX生态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XX镇“生态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生态产业扶贫,是XX镇扶贫攻坚四项重大举措之一,纳入2015年全镇统筹的项
目主要有发鸡崽代养和自产稻米转化成商品两个项目。通过前期摸底调查,镇党委政府已初步掌握各村建卡贫困户鸡崽需求量和有自产稻米可转化成商品的农户数及商品量。为了让项目发挥应有的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作用,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各村(居)要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再次上报并确定需要镇政府统筹项目
进行帮扶的半劳动力建卡贫困户家庭花名册,两个项目覆盖户数原则上不超过20户。
二、镇政府用帮扶单位筹集的部分帮扶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按各村(居)提供的
数据购买鸡崽和订做稻米包装袋。各村(居)为生态产业扶贫工作的主体,要优先考虑最为需要的建卡贫困户,要突出扶穷核心进行合理安排,不能因为不平衡带来新的矛盾。原则上鸡崽户均不超过10只,包装袋户均不超过30个(两项不可兼得)。
三、商品标准:
1.茶香鸡:发放到农户前由镇政府负责集中接种禽-新二联苗,放养不能圈养,喂
粮食不能喂饲料,食料(粮食)中适当加入茶叶末。
2.优质稻米:一是必须为当年收割的稻谷;二是碎米率低;三是不能有异物或杂质;
四是不能有其它添加成分。
四、对纳入扶助的对象建立诚信档案,并在各村(居)公示栏中统一设立“曝光
台”,对未饲养即转卖变现的、未饲养即转卖变现后又购买饲料鸡冒充生态鸡进行销售的、未饲养即宰杀食用的、未按要求进行生态养殖的、以陈年稻米冒充新米的、销售过程中强买强卖的等等不光彩行为进行曝光,被曝光的建卡贫困户或其他农户诚信记录为“差”,并通报作为今后各种补贴政策享受的评定依据。
五、帮扶干部负责联系茶叶末等特殊饲料供给,负责联系将产品供应给镇内外餐
饮店、帮扶单位职工或其他销售渠道。
六、销售时由一对一联系干部负责向建卡贫困户收回一定成本用于滚动发展(养
鸡的按领养鸡只数的10%,售米的按售米斤数的20%),成本原则上按实物收回,也可按照售卖价折算现金上缴,滚动资金建立专账,用作下年度的帮扶启动资金。发放回收有关事宜实行每年研究施策。
七、非建卡贫困户或未纳入统筹的贫困户愿意按本项目饲养要求饲养的成品鸡或
有多余稻米的,也可纳入“凤凰茶乡”农特产品品牌体系进行营销,竹篓子、包装袋等按照成本购买,但均需要建立诚信档案。
八、鸡崽和包装袋发放后,各村(居)要建立台账,将农户领养(取)数量、饲
养方式、帮扶干部、产品去向、销售渠道、诚信综合评价等记录在案进行动态管理。每发生一例诚信差评记录,村(居)年度考核时减1分。
九、本方案由XX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XX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8月11日
1
篇二:产业扶贫三问
产业扶贫“三问”
目前,我市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开创性的提出了扶贫工作的“六大”工程,成了全省扶贫工作的典范。在“六大”扶贫工程中,有一项是产业扶贫。实施产业扶贫的目的是通过打造优势产业,让产业发展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让农民在帮扶干部离开后,能通过发展起来的产业继续创造财富,不至于出现扶贫干部一离
开就马上返贫的现象。通过打造优势产业,可以带动一方经济,实现由一人富到一群人富的转变,扩大扶贫工作的战果。这样的例子在我市是有成功范例的,这就是我市发展良好的脐橙种植产业。政府鼓励农民积极开垦荒山荒地,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脐橙果园,使我市的脐橙种植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政府还帮助种植户成立果业合作社,打造地方特色品牌,积极拓展销售市场,把脐橙产业做大做强。如今,脐橙种植户们在政府的帮助下都发家致富了,成了致富的排头兵。可以说,产业扶贫绝对是扶贫工作的一条好路子,非常值得推广。我市也把产业扶贫当作扶贫工作的重点来抓,力图在各乡镇打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扶贫产业。产业扶贫前景虽好,但要成功也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如果我们不认真思考,考虑周全,产业扶贫很有可能变成产业害人。要做好产业扶贫这篇文章,必须回答出下面三个问题:一、如何选择合适的产业?
都知道没有一个产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点,也会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因此,选对产业至关重要。产业一但选错,不仅不能扶贫,还会让农民雪上加霜。这绝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扶贫产业谁来选?怎么选?是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目前,我市在前期摸清贫困户的底数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领导干部“321”结对帮扶,实现领导干部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并出台了《瑞金市领
导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实施方案》。建立起了一支集合了各单位精兵强将的扶贫队伍。这支队伍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可或缺的。他们进村入户,深入到每一个贫困家庭,和贫困户们一起思良策,谋发展,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他们有文化,懂政策,见识广,能够帮助农民解决不少的实际问题,会是农民的好参谋、好帮手。但是,不可回避的是,这支队伍来自各个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与农业无关,其中懂农业,懂经济,懂市场的专业人士更是少之又少。如果单纯依靠他们去帮助农民选产业,也未免有些赶鸭子上架。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从涉及农业、商业、金融的部门中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一支专业的队伍来抓这件事情。让他们下到每一个村庄,和帮扶干部一同谋划,与村民一起探讨,选定适合当地发展、能给农民带来增收的产业,并协助制定好产业发展的方案。只有选好了产业,选对了产业,才算迈出了产业扶贫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二、如何保证产业的发展壮大?
产业扶贫,必须要把产业做起来,让它发展起来。这绝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在方案上,而要把它落到实处。产业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要有技术支持,要有好的管理,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帮忙。目前,我市已经出台多条优惠政策来解决农民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比如,安排了1000万的产业扶贫专项资金,确保每户不低于1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还有贴息贷款等具体措施。除了要解决农民的资金投入问题之外,还要替农民把好技术关。农民普遍缺乏专业技术,对他们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只有把他们培训好了,让他们牢固掌握技术本领,他们才能发挥出更大能量,把工作做得更好。帮扶干部要积极帮他们查找资料,获取最新信息,解决他们遇到的生产生活问题,为他们的产业发展保驾
护航,让产业能发展壮大起来。
三、如何确保产品的销售无忧?
收入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扶贫的效果,也是看农民的收入有没有增加。产业做起来了,要把产品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让农民收入增加,才算成功。其产品有一个好的市场,这个产业才算是个好产业。产业扶贫最后一步就是要让农民的产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个好价钱。农民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十分有限,对市场信息的变化几乎一无所知。如何把农民的产品卖出去,并卖出个好价钱,这需要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努力和智慧。如果这个环节没有做好,前期的工作做的再好也没用,而且还坑害了农民,不仅没扶贫,还会给农民雪上加霜。这是会失信于民,让农民戳我们脊梁骨的。电视上时常能看到某地某东西卖不出去,烂在地里,农民损失惨重的报道。这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确保不伤农。想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首先要确保我们产品的品质,只有品质过了关,产品才会有市场,才有竞争力。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我们的产品品质出众,一定能吸引消费者。其次,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关注市场动态。我们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我们的销售方针,改变我们的销售方式等手段来降低风险。其次,应做到销售渠道的多元化。销售渠道过单一的话会影响销售,提高滞销的风险,因此,要积极开发市场,打通销售渠道。既要把产品推出去,也要把客户请回来,既要内销,也要外卖。例如,为了打开我市脐橙的销路,我市连续几年在沈阳举办脐橙展销会,为我市脐橙销售立下了汗马功劳。
春来大地百花俏,产业扶贫干劲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领导干部的积极努力下,农民的脱贫战鼓已经擂响。只要我们万众一心,认真思考,科学谋划,定能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
篇三:乡村扶贫开发实施方案
山东省XXXXXX镇XXX村
2014年财政专项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方案
XXX镇人民政府
二0一四年三月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大棚黄瓜种植 实施地点:XXX村
实施单位:XXX镇人民政府
项目责任人:XXX XXX镇人民政府镇长 联系电话: 18653057568 实施时间:2014年4月——2014年5月 项目建设内容:新建黄瓜大棚120个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03.8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6
万元,农民筹资投劳 67.8 万元
项目覆盖:项目覆盖7个自然村覆盖603户,2067人,其中扶持
2800元以下的贫困户120户,423人。
项目效益:项目实施后,全村新增收入123万元,被扶持户人均
增收可达到2900元以上,使该村解决温饱,逐步向小康迈进,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扶贫效益十分显著。
山东省XXXXXX镇XXX村
2014年财政专项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方案
一、总体情况
XXX行政村位于XXX镇政府西南2公里处,辖7个自然村,全村共603户,总人口2067人。其中2800元以下的贫困户150户,人口637人。全村总面积3930亩,其中耕地面积2601亩,人均耕地1.26亩。群众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收入,村里没有主导产业,主要以传统小麦、玉米、棉花为主,亩效益1480元左右。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320元。无村集体积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属于经济发展缓慢贫困落后的行政村。
二、项目实施必要性
搞好扶贫连片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十年扶贫纲要中明确提出的,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新的工程,实施整体打造、连片开发是为了帮助改善项目区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为群众培育稳定的增收产业,尽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并最终使项目区群众的生活达到甚至超过全县的平均水平。
XXX村种植蔬菜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以往种植都比较粗放,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通过大棚蔬菜种植项目开展,对农民进行蔬菜大棚技能培训,对闲散土地进行整合,大力开展集约化高效生产,推动我镇种植结构调整和特色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加速本地区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加快本村脱
贫致富步伐。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和推广具有非常重大的经济意义,实施该项目是十分心要的。
三、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 。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移民扶贫,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等利好政策的出台,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了难得到政策机遇。
2、有强有力的资源整合能力 。
为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财政拟投入36万元,并已整合群众筹资投劳资金67.8万元。同时,强化组织保障。我真 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第一副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组,领导组下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专项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项目建设,以确保实现连片扶贫开发项目效益最大化、农民受益最大化、社会效应最大化的目标。
3、群众脱贫愿望迫切 。
该村道路交通便利、水利等基础设施完备,但群众思想保守,农民生产粗放,制约了项目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希望摆脱贫困的愿望十分迫切。作为实施扶贫连片开发的主体,群众纷纷表示要在政府扶持下,积极投工投
劳,集资筹资,建设自己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4、区位优势明显
XXX村位于镇驻地西邻,而且土壤肥沃,适合种植瓜果蔬菜, 而且我镇成立了多个蔬菜专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都有专门的农技人员,定期下村指导大棚生产,通过蔬菜专业合作社打开了蔬菜的销路,保障了农民利益。
本村群众瓜果蔬菜种植生产经验丰富,通过项目的实施可大大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增加群众收入。另外,通过改革耕 作制度,发展标准化农业及特色产业,可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此项目都是切实可行的。
四、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概算
建设黄瓜大棚 120个。每个棚8650元,120个黄瓜大棚共计103.8元。
黄瓜大棚(80m×8.5m)投资概算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