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养殖科普项目实施方案
篇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实
施
方
案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15年*月*日
目 录
第一部份:项目区综述及分析
1、项目区基本情况
1.1自然状况……………………………………………………………1
1.2社会经济状况………………………………………………………2
1.3基本设施状况………………………………………………………2
1.4耕地状况……………………………………………………………3
2、项目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2.1自然灾害频繁,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3
2.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用水需求…4
2.3农业生产效益低,从事农业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4
2.4道路建设差,严重制约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民增收……………4
2.5种养殖业科技含量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5
3、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3.1灌溉水源的分析计算………………………………………………5
3.2需水量计算…………………………………………………………8
3.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0
4、开发的目标
5、开发措施及任务量
5.1水利措施……………………………………………………………13
5.1.1电灌站工程………………………………………………………13
5.1.2灌溉渠系及坡面水系工程……………………………………13
5.1.3小型蓄排水工程………………………………………………13
5.2农业措施…………………………………………………………14
5.2.1改良土壤………………………………………………………14
5.2.2机耕道建设……………………………………………………14
5.2.2.1机耕道………………………………………………………14
5.2.2.2新建慈竹村石板路…………………………………………14
5.3林业措施…………………………………………………………14
5.4科技措施…………………………………………………………14
5.5其它工作措施……………………………………………………15
6、项目投资计划……………………………………………………15
6.1项目总投资和项目资金构成……………………………………15
6.2分措施资金安排与使用计划……………………………………15
6.2.1水利措施………………………………………………………15
6.2.1.1电灌站工程…………………………………………………15
6.2.1.2灌溉渠系及坡面水系工程…………………………………15
6.2.1.3小型蓄排水工程……………………………………………16
6.2.2农业措施………………………………………………………16
6.2.2.1改良土壤300亩……………………………………………16
6.2.2.2机耕道………………………………………………………16
6.2.3林业措施………………………………………………………17
6.2.4科技措施………………………………………………………17
6.2.5其它工作措施…………………………………………………17
7、项目预期效益分析………………………………………………17
7.1经济效益…………………………………………………………18
7.2社会效益…………………………………………………………18
7.3生态效益…………………………………………………………19
8、项目进度安排……………………………………………………20
9、项目建设与管理…………………………………………………20
9.1.1水利措施实施方法……………………………………………20
9.1.2农业措施实施办法……………………………………………21
9.1.3林业措施………………………………………………………21
9.2施工组织及工程管理……………………………………………21
9.2.1施工组织………………………………………………………21
9.2.2工程管理………………………………………………………21
9.3施工的招投标和监理……………………………………………22
9.3.1投标人条件要求………………………………………………22
9.3.2评标办法………………………………………………………22
9.3.3标书文件检查…………………………………………………22
9.3.4项目工程监理…………………………………………………23
9.4资金支付方式和财务管理………………………………………23
9.4.1资金支付方式…………………………………………………23
9.4.2财务管理………………………………………………………23
9.5安全措施…………………………………………………………23
9.6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与维护…………………………………24 第二部份 项目区方案实施
1、水利措施建设工程………………………………………………25
1.1电灌站工程建设…………………………………………………25
1.1.1技改长安乡黄坪电灌站设计说明……………………………25
1.1.1.1基本情况……………………………………………………25
1.1.1.2测量数量……………………………………………………25
1.1.1.3设计参数……………………………………………………25
1.1.1.4取水方式……………………………………………………25
1.1.1.5水源…………………………………………………………26
1.1.1.6设备选型……………………………………………………26
1.1.1.7土建部份……………………………………………………28
1.1.1.8项目投资……………………………………………………28
1.1.2技改长安乡石榴村倒虹管电灌站设计说明书………………29
1.1.2.1基本情况……………………………………………………29
1.1.2.2测量数量……………………………………………………29
1.1.2.3设计参数……………………………………………………29
1.1.2.4取水方式……………………………………………………29
1.1.2.5水源…………………………………………………………29
1.1.2.6设备选型……………………………………………………29
1.1.2.7土建部份……………………………………………………31
1.1.2.8项目投资……………………………………………………32
1.2灌排排渠系工程和坡面水系……………………………………32
1.2.1开挖疏浚渠道…………………………………………………32
1.2.2衬砌渠道………………………………………………………33
1.2.2.1新建渠道……………………………………………………34
1.2.2.1.1新建福堡寺灌溉渠………………………………………34
1.2.2.1.2新建沙子坡灌溉渠………………………………………37
1.2.2.1.3新建一道门灌溉渠………………………………………38
1.2.2.1.4新建新屋基灌溉渠………………………………………39
1.2.2.1.5新建寺背后灌溉渠………………………………………40
1.2.2.1.6新建瓦瑶山灌溉渠………………………………………42
1.2.2.2整治三溪口水库干渠………………………………………43
1.2.2.2.1基本情况…………………………………………………43
1.2.2.2.2现场踏勘情况……………………………………………44
1.2.2.2.3设计内容…………………………………………………44
1.3小型蓄排水工程…………………………………………………45
1.3.1新建工程………………………………………………………45
1.3.1.1新建蓄水池…………………………………………………45
1.3.1.2新建沉砂凼…………………………………………………46
1.3.2整治山坪塘……………………………………………………47
2、农业措施…………………………………………………………51
2.1改良土壤…………………………………………………………51
2.1.1土壤改良工程…………………………………………………51
2.1.1.1建设规模……………………………………………………51
2.1.1.2土壤改良工程措施…………………………………………51
2.1.1.3设计内容……………………………………………………52
2.1.1.4改土工程量…………………………………………………54
2.1.1.5改土项目投资计划…………………………………………55
2.1.1.6改土工程总投资……………………………………………57
2.2机耕道建设………………………………………………………58
2.2.1新建机耕道工程………………………………………………58
2.2.1.1新建机耕道主要任务及工作量……………………………58
2.2.1.2机耕道建设技术标准………………………………………59
2.2.1.3泥结碎石路面机耕道的材料和施工………………………60
2.2.1.4新建投资构成………………………………………………61
2.2.2整治机耕道的内容……………………………………………61
2.2.2.1整治机耕道的内容…………………………………………61
2.2.2.2整治投资构成………………………………………………61
2.2.2.3主要建设工程量……………………………………………61
2.2.2.4新建、整治投资构成………………………………………63
2.2.3新建石板路工程………………………………………………63
2.2.3.1新建生产便道设计…………………………………………63
2.2.3.2新建生产便道工程量………………………………………63
2.2.3.3路面宽………………………………………………………63
2.2.3.4新建生产便道工程量预算…………………………………64
2.2.3.5新建生产便道工程总投资…………………………………64
3、林业措施…………………………………………………………65
3.1项目区造林绿化作业设计………………………………………65
3.1.1作业设计依据…………………………………………………65
3.1.2作业设计原则…………………………………………………65
3.1.3造林绿化总规模………………………………………………65
3.1.4造林绿化布局…………………………………………………65
3.1.5造林绿化作业设计……………………………………………66
3.1.6投资概算及来源………………………………………………68
4、科技措施…………………………………………………………70
4.1科技培训…………………………………………………………70
篇二:特色种水产养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目 录
引 言??????????????????????????1
第一章 总 论 ............................................................................................. - 4 -
1.1项目概述........................................................................................ - 4 -
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 - 5 -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原则 ............................................... - 5 -
1.4可行性研究内容论证结论 ........................................................... - 6 -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 - 8 -
2.1项目建设背景 ............................................................................... - 8 -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 10 -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 - 12 -
3.1项目区概况 ................................................................................. - 12 -
3.2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 - 14 -
3.3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 - 14 -
第四章 市场预测与分析 ........................................................................ - 16 -
4.1世界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 - 16 -
4.2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 ................................................................. - 18 -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 ................................................................ - 22 -
5.1指导思想...................................................................................... - 22 -
5.2建设原则...................................................................................... - 22 -
5.3主要生产技术 ............................................................................. - 23 -
5.4建设规模和内容 ......................................................................... - 27 -
5.4.3.3公用工程 ................................................................................ - 30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31 -
6.1编制依据...................................................................................... - 31 -
6.2采用标准、规范 ......................................................................... - 31 -
6.3 主要污染工序及处理措施 ........................................................ - 31 -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 ............................................................................ - 33 -
7.1项目建设周期 ............................................................................. - 33 -
7.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 33 -
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 ............................................................................ - 33 -
8.1项目管理...................................................................................... - 34 -
8.2劳动定员和技术培训 ................................................................. - 34 -
8.3项目建设工程管理 ..................................................................... - 35 -
8.4项目运行管理 ............................................................................. - 35 -
8.5财务管理...................................................................................... - 35 -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 36 - - 1 -
9.1投资估算...................................................................................... - 36 -
9.2资金筹措...................................................................................... - 40 -
第十章 财务评价与分析 ........................................................................ - 41 -
10.1财务评价.................................................................................... - 41 - 10.2社会效益评价 ........................................................................... - 46 - 10.3生态效益评价 ........................................................................... - 46 - 10.4风险性评价 ............................................................................... - 47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 - 48 -
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 - 48 - 11.2建议 .............................................................................(转 载于:wWW.cSsYq.cOM 书业网:农村种养殖科普项目实施方案)............... - 49 - - 2 -
【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渔业发展成就辉煌,特别是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成功解决了我国城乡居民“吃鱼难”问题,而且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水产养殖以亚洲一些国家最为发达,主要有中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诸国。我国是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为主向虾类、贝类、鱼类、藻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打破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格局,鳗鲡、罗非鱼、河蟹等一批名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50多种,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水产品是人类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它富含优质蛋白、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而且数量和比例符合人体需要,特别是含有人体需求量较大的亮氨酸和赖氨酸。水产品中的结缔组织含量远比畜肉少,鱼类肌纤维较短,蛋白质组织松散,水分含量高,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把营养性需求作为食品消费的第一需要,水产品的消费比重上升是大势所趋。
目前,全球供人类消费的水产品约4800万吨,仅45%源自水产养殖,而全球人口2030年将增加20亿人口,如果人均消费量维持不变的话,所需水产品将增至约8500万吨。由于传统捕捞渔业已达到最大产量水平,发展水产养殖是填补水产品供需缺口的唯一途径。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渔业资源更显得匮乏,因此发展水产养殖是我国水产业的必然趋势。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XXXX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特色种水产养殖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承办单位
XX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XXXX
1.1.4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工期9个月,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
1.1.5建设地点
XXXXXXXXXXXXXXXXXX
1.1.6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规划水产养殖总面积328亩,其中:标准化养殖塘310亩(大闸蟹
养殖塘180亩;胭脂鱼、乌鱼、黄鳝养殖塘60亩;甲鱼养殖塘40亩;观赏鱼养殖塘20亩);鱼虾苗种人工育苗池10亩。配套饲料厂一座。
1.1.7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水产项目建设资金816.02万元,占
总投资的58.2%;农家乐休闲观光等其他项目建设资金230余万元,配套硬件及防护设施等150余万元。
- 4 -
1.1.8资金筹措
由XXXXXX有限公司自筹解决。
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XXXXXX水产有限公司是由XXX县人民政府通过招商引进,法人代表
XXX。公司将有员工60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2人,中级技术人员5人,管理人员8人。公司主要经营特种水产养殖、加工、销售,饲料加工,水产育苗等业务。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原则
1.3.1编制依据
本项目属于水产养殖业项目,报告编制结合国家和省区水产养殖业
发展有关的规范、XXX地区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为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农业部《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试行方案》(农渔发[2002]5
号)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
《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XXX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
关于编制XXXXXX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
项目建议书)的技术委托书。
- 5 -
篇三:某县家庭农场项目实施方案
某县家庭农场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发[2013]3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提高我县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转型发展,根据我县实际,现就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民主体、合力推进,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按照发展与规范、规模与质量、示范与创新、指导与管理并重的要求,以培育家庭农场为抓手,努力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实现现代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我县发展家庭农场总体目标为:全县实现发展100个家庭农场,培育市级以上规范化家庭农场40家以上,创建省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以上。
具体目标为:达到“三个一批”,先培育一批,对目前已经具备家庭农场申报条件的,要积极鼓励其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实现法人式生产经营管理;再辅导一批,对已经从事规模种养殖的经营主体、有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意愿和经过培养能够发展成为家庭农场,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安排专人全程跟踪服务,使其在短期内达到家庭农场的生产要求,每个行
政村要辅导完成一个以上;储备一批,对那些具备种养大户雏形的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农户,要加强跟踪服务,引导其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商业化生产经营方向发展。
三、推进措施
要积极鼓励引导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个体工商户、农业专业大户和农民家庭等主体投资创办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从事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开发,鼓励家庭农场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成为法人型经营主体,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法律保障。紧密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发展格局,针对农、林、牧、渔等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建设标准,积极开展规范化示范型家庭农场的创建。指导家庭农场开展“五化”标准建设,即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营销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产品品牌化,不断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质态,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1、大户、老板创办一批。鼓励现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大户、企业老板向家庭农场方向发展,因势利导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引导农民向家庭农场流转土地,鼓励专业农户流入其他农户土地,引导专业大户发展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使其成为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这类家庭农场要成为当前发展家庭农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比例占60%以上。
2、村组干部领办一批。鼓励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利用对本地农业发展资源情况、生产环境熟悉等优势,积极创办各类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家庭农场,这一类是当前发展家庭农场的补充,能起到示范带动性作用,要占到30%以上。
3、农技人员帮办一批。乡镇机关干部、农技工作人员凭借自身的技术、资金等优势,对当前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扶持,帮助其实现家庭农场的目标。这种科技帮办式家庭农场所占比例虽小,但对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有很大的影响力,要占到10%左右。
4、扶持一批。从明年起区农口部门将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提上重要日程,优先申报项目,通过市级以上的项目扶持资金优先扶持在经营管理上效益好的家庭农场。金融部门将加大对实力强、信誉好的示范性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力度,从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不断拓展信贷业务,扩大有效信贷投入。今年底将组织一次评选活动,评选出十佳家庭农场,每家予以表彰奖励,对行动滞后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
四、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发展家庭农场列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突出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定专人负责,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家庭农场发展工作扎实推进。
2、营造氛围。广泛宣传申办家庭农场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积极引导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成立家庭农场;积极树立家庭农场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家庭农场发展的工作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良好氛围。
3、强化服务。工商部门要尽可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提供“绿色通道”;农业部门要开展跟踪服务,对已办理证照的家庭农场实行定期或不
定期回访,积极主动帮助其解决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家庭农场主的培训,提高农场经营水平,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4、加强考核。将家庭农场发展纳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家庭农场的政策落实,建立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制度,督查办将不定期督查通报相关情况。